章节目录 喜遇良辰 第239节(1 / 1)

作品:《喜遇良辰

曹三小姐忽然想起什么,看向旁边的谢良辰:“谢大小姐是从北方来的,也去过代州,那边的情形真的还不如你们北方?路边有许多人饿死?”

谢良辰放下手中的墨,帮着她一起铺纸的陈子庚皱起眉头,下一刻就要去教训那话中带刺的曹三小姐。

谢良辰拉住阿弟的手,也不生气笑着道:“曹三小姐说的没错,无论哪里刚刚结束战事,百姓的日子都不好过,尤其八州之地动荡了十九年,北方无论如何也比八州要强一些,不过去年我们镇州村子还吃不饱饭。”

曹五小姐听到这里惊呼一声:“谢大小姐也饿过肚子?”

谢良辰笑道:“我倒是没有,不过吃糙米是常有之事。”

曹五小姐道:“糙米?那不是给……”话没说完,大家都知晓其中的意思,糙米是给庄子上的奴仆吃的,有些大户人家还喂给家中的牲畜。

曹三小姐用帕子掩住嘴,由此可见谢大小姐在什么样的地方长大,怪不得皮肤看起来粗糙又黑黄,就算换了一身衣装,看着也不像出自大户之家。

孟长淑不知是不是该夸谢大小姐脾性好,她再也忍不住了,不禁道:“就算镇州去年还在饿肚子,今年战时依旧运了许多米粮去代州做军资,若是没有镇州村子的米粮,说不得现在战事还没个结果。”

孟长淑这话说的曹三小姐脸色微变,曹五小姐忙看向徐大小姐,谁都知道徐家二爷因为军资的事被朝廷责罚,虽然没有下狱却被禁足在家中,这话再说下去,只怕要牵扯到徐家身上。

徐大小姐面色不虞地看着孟长淑一眼,表面上装作若无其事:“孟大小姐说的对,我们还是先来作诗吧!”

曹三小姐忙道:“都怪我话太多,我也是关切北方和八州的情形,谢大小姐不要怪罪。”

谢良辰但笑不语。

曹三小姐心中怨怼,她们姐妹本是要哄着徐大小姐开心,差点就弄巧成拙。

“徐大小姐出好诗,”光禄少卿家的严小姐起身道,“徐大小姐只管说,我去写下来,也好给这次诗会开个头。”

严小姐本意岔开话题,免得闹个不痛快。严小姐的字最好,让她抄写,徐大小姐自然愿意。

严小姐走上前先向谢良辰和陈子庚施礼:“辛苦大小姐和大爷了,这么多人前来,给府上添麻烦了。”

陈子庚道:“大小姐客气。”说着转身又去吩咐下人继续铺纸。

严小姐觉得奇怪,不过就是铺纸、研墨,怎么陈大爷这般仔细?小心翼翼地将镇尺摆好,生怕纸张损坏似的?按理说,这让下人去做就好。

谢良辰伸伸手:“严小姐请吧!”

严小姐点点头。

徐大小姐已经道:“让严小姐先写个抬头,也方便大家将诗拿回去留存。”

小姐们纷纷应承。

严小姐提起笔饱蘸墨汁,沉下手腕,在面前的纸张上书写起来,却刚刚写了一笔她面色就是一变,有些讶异地抬起头看向不远处的谢良辰:“这纸……”

严小姐的声音不大,但众人本就注意着这边,全都听了个清清楚楚。

曹三小姐立即想起徐大小姐与她说的话,昨日徐大小姐带着谢良辰姐弟去笔墨铺子,他们惊讶一张纸需要上百文钱,难不成谢大小姐为了省银钱,买了很差的纸来用?

在诗会上如此,真是不怕丢脸面。

曹五小姐与姐姐心有灵犀,咳嗽一声道:“严大小姐不妨先写下来,只要能看得清楚,我们再拿回去重新抄写也就是了。”

曹五小姐说完看向谢良辰:“谢大小姐不要着急,我们也都不会介意。”

“曹五小姐说的是。”

“没关系的。”

“谢大小姐初来乍到对这些不清楚,又是第一次办诗会……”

徐大小姐咳嗽一声,议论的声音终于停下,只不过提着笔的严小姐依旧愣在那里,她甚至小心翼翼地用手去摩挲面前的纸张,就是不肯再落笔。

徐大小姐知晓严小姐的脾性,应该是觉得纸太差,怕落笔上去之后,字迹看起来不如往常隽秀,会因此丢了颜面,可见那纸到底有多差,该不会是从镇州带来的吧?

徐大小姐看着严小姐:“你还愣着做什么?大家都这样说了,不会怪你,快接着写吧!”

严小姐仍旧不动,仿佛听不到徐大小姐的声音似的。

孟长淑站起身:“既然严小姐不方便写,今日就由我来代笔。”

孟长淑走过去,就从笔架上又取下一支笔来,就要伸手将愣在那里的严小姐拽开,那知刚刚碰到严小姐,严小姐就似突然回过了神,目光灼灼地看向谢大小姐:“大小姐这纸是从何而来?”

谢良辰笑道:“从镇州带来的。”

徐大小姐心中冷笑一声,果然是镇州。

严小姐却仿佛更加惊诧:“大小姐没有骗我?这……怎么可能?”

这时孟长淑的目光也落在那纸上,这纸……并不似她们想的那么差,不但不差而且……而且……她终于知晓为何严小姐迟迟不肯动笔了,原来竟是这样……

第三百六十六章 不敢置信

孟长淑将笔放下,向后退了一步,强压着自己没有去看谢良辰。

剩下的女眷不知出了什么事。

严小姐仿佛忘记了自己刚刚质疑了谢大小姐,只是垂头盯着面前的纸。

曹五小姐望着这一幕,从中琢磨出些实情来,快要掩饰不住脸上的笑容,孟长淑走过去显然是要为谢良辰出头,如今低着头走到一旁,可想而知是因为什么,定是那纸不堪入目,着实没法挽救。

曹五小姐看了一眼姐姐,曹三小姐站起身:“一个两个到底怎么了?”

曹三小姐说着向桌案旁走去。

徐大小姐也跟着起身,众人压制不住心头的好奇,纷纷跟在曹三小姐和徐大小姐身后。

曹三小姐走的最快,二话不说,就去取笔:“你们都不写,我来动笔。”笔墨上去之后,谢良辰的脸就丢大了。

曹三小姐手还没碰到笔架,眼睛已经瞥到那纸张上,脑子里还没意识到这纸到底有什么不同,只觉得一切仿佛不是她想的那样,如果再给她片刻功夫,她就会与孟长淑一样发现其中端倪,可站在她不远处的严大小姐这时候已然回过神。

严小姐下意识地冲过去拦住曹三小姐:“别写,别写,这可是蜡笺,莫要毁了这纸张。”

曹三小姐冷不防被撞开,脚下一个趔趄,差点就摔在地上,多亏身后的徐大小姐伸手扶了一把。

“你这是做什么?”徐大小姐被曹三小姐踩到了脚,不禁痛的皱起眉头,“突然之间这般冒失。”

严小姐不是冒失而是有些疯癫,她对徐大小姐的问话置若罔闻,在人群中寻到谢良辰之后急急地问道:“谢大小姐,这是镇州的纸?镇州自己做的纸?”

谢良辰颔首:“我们来京城之前,才从家中纸坊拿来的。”

家中纸坊?徐大小姐忽然想起陈家村那孩子在笔墨铺子里提及过,他们陈家村自己有纸坊。

这是真的?

“到底怎么回事?”

“三姐,你怎么了?”

徐大小姐听到身边传来询问的声音,不过她早就无心去问曹三小姐,而是快走到了桌案前。

她要亲眼看看到底……

徐大小姐的目光落在纸上。

不是粗糙的纸张,相反的这纸表面光滑,颜色白亮,色泽均匀。

严小姐落的那一笔,墨迹黑亮如漆……

这是好纸,难得一见的好纸。

徐大小姐想到了父亲收藏的那些纸笺,谢良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纸?她买来的?广阳王府传下来的?还是宫中赏赐的?或者哪里得来的?

有多少?眼前这一张吗?

“这是什么纸啊?”

“与寻常纸张不同。”

“墨迹落在上面为何这般好看?”

徐大小姐在议论声中,找到了严小姐的声音:“谢大小姐,您这是蜡笺对不对?”

谢良辰道:“是粉蜡笺。”

严小姐道:“您家中纸坊可以做出粉蜡笺?这粉蜡笺很贵……不就算用银钱也买不到这么好的,这……不能用这纸来写,不能糟践了这么好的纸张,若是让我父亲知晓,我敢在粉蜡笺上写字,定会罚我。”

严小姐说完这话一脸歉意:“谢大小姐,方才对不住了,我没有看清楚就落了笔。”

谢良辰笑着看严小姐:“严小姐不必如此,我拿出这纸就是让大家写诗用的,严小姐接着写就好。”

严小姐忙道:“不,不,哪里能这样用处,我们的诗不过就是胡乱写的,这样用委实太可惜了。”

谢良辰道:“自家的东西,严小姐不必如此,今日大家前来,我也没什么好送的,就给大家带些陈家村的东西做回礼,这粉蜡笺便是其中之一。”

听到谢良辰的话,严小姐倒吸一口凉气,顿时觉得不好意思:“这可如何是好。”这么一比,她带来的礼物太薄了些,早知晓如此,她该再精挑细选一些拿来。

桌案前的徐大小姐终于从震惊中回过神,脑海中浮现起笔墨铺子的那些事,谢良辰的阿弟觉得掌柜拿出纸笺不够好。

不是他们不懂,而是那纸笺真的不好。

寻常的纸笺怎么可能与粉蜡笺相比?

曹家两个小姐也都说不出话来,之前嘲笑的口气和那奚落的笑容,如今仿佛变成了一盆冰水,从她们头上浇下。

曹五小姐面色一阵红一阵白,她到现在也没捋清楚,如果镇州真的有粉蜡笺,镇州村子里的人怎么可能会饿肚子,谢良辰还去吃糙米?

曹五小姐求助地去看徐大小姐,徐大小姐明明也说谢良辰一家就是正正经经的农户。

哪个农户能这样用蜡笺,还用这纸笺做回礼?

谢良辰看着众人,笑容一如方才:“大家不是要作诗吗?今日的诗会还有彩头呢。”

孟长淑终于不用再忍着笑意:“我替大家说句话,我们中许多人还是第一次见这么好的粉蜡纸,不免会失了方寸,良辰不要见笑。”

孟长淑说着去看曹家两个小姐:“两位曹家小姐,你们说是不是?”

曹三小姐张开嘴想要反驳,却不知该说些什么。

曹五小姐则用低头用帕子擦了擦鼻尖上的汗水。

孟长淑接着道:“没想到谢大小姐还用粉蜡笺做回礼……我们委实受之有愧,哪里好意思就这样拿走?”

“是啊,”严小姐道,“这么好的粉蜡笺,绝不能用来写寻常的诗作。”

孟长淑拉起谢良辰的手:“你怎么会想到做粉蜡笺?定然用了好些功夫吧?”

谢良辰点点头:“委实请教了不少人,又废了不少纸张,幸好做了出来。我会想要做这些,是因为知晓写粉蜡笺上的书画可以长久保存。”

孟长淑听话听音:“你有想要留存的东西?”

谢良辰颔首,转头看向陈子庚:“将我的匣子取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