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喜遇良辰 第142节(1 / 1)

作品:《喜遇良辰

宋羡是打了几个胜仗,也将镇州管的不错,到底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子,想与我斗还差得远。”

丽姝沏茶给蔡戎,她想起嘉慧郡主对她的嘱托,抿了抿嘴唇道:“老爷也不能轻视宋羡,我听说……宋羡和他手底下的陈家村都很厉害,也不知道那陈家村到底什么来路,一个普通的村子,真能做成那么多事?”

第二百一十四章 主动

提及陈家村,蔡戎眼睛中一闪讥诮。

丽姝见蔡戎不肯说,就坐在那里不出声,慢慢地摇晃着手中的团扇。

“怎么?”蔡戎道,“生气了?”

丽姝淡淡地道:“妾身不敢,妾身本就对那些事不感兴趣,只要老爷无碍就好。”

“不是不愿意告诉你,”蔡戎伸手将丽姝捉过来,手里力道用得极大,在丽姝手腕上留下一圈红痕,“那些事委实没什么意思,但既然你问起了,我说也无妨。”

蔡戎道:“陈家村能够卖药都是因为有个通医术之人,那人叫许汀真,师承神医徐义,从前在忻州开药铺。”

丽姝仿佛没有听懂:“就是个郎中,有什么打紧?”

“这你就不懂了,”蔡戎道,“许汀真为何要为宋羡如此效命?”

丽姝将团扇碰在鼻尖上,目光略微有些茫然。

蔡戎再次提醒道:“陈家村前不久还收留了两个从广阳王属地来的姐弟。”

丽姝抬起眼睛:“难不成许汀真觉得宋羡能为大齐收回那些属地?剿灭前朝余孽?”

蔡戎颔首:“没错,宋羡惦记着广阳王那几个州,让许汀真带着陈家村赚银钱,一来可以增加镇州、赵州库银,二来顺利交付朝廷赋税,让皇上对他刮目相看,将来朝廷命人领兵攻打前朝余孽时,宋羡也好毛遂自荐。”

这下都说通了。

丽姝皱起眉头:“宋羡拿下那几个州后,这北方岂非就是他的天下了?谁还能与他争锋?老爷……”

“你放心,”蔡戎道,“一个黄毛小子而已,我怎么可能让他拿捏住?如今他才得了镇州和赵州,根基不稳,只要我先下手,不给他机会韬光养晦,他那些谋划也就没有了用处。”

丽姝道:“难不成老爷要先取那几个州?可是要怎么办?我们离那几个州,还隔着定州、镇州。”

蔡戎道:“所以要请别人来帮忙,别忘了广阳王还有后人在,我让人去寻嘉慧郡主,将陈家村许汀真的身份透露给了她,嘉慧郡主不会眼看着属地落入宋羡手中,等他们斗起来的时候,我再坐收渔翁。”

丽姝脸上不动声色,心中却冷笑,林二小姐果然是蔡戎派去的人。

丽姝道:“许汀真的身份可靠吗?”

“可靠,”蔡戎笑道,“无论如何都不会有错,这件事是石玮亲自办的,这消息再准确无误,提供消息的人如今也被朝廷斩杀了,不会有旁人知晓。”

丽姝脑子里快速地转着,蔡戎知晓这消息的时间,再加上提供消息的人被朝廷斩杀?莫不是宋羡抓住的那些辽人奸细?

石玮就是蔡戎派去与辽人暗中来往之人?

如果将蔡戎的把柄交到郡主手上,郡主派人追查石玮,定能找到蔡戎通辽的证据,到时候就不怕蔡戎不为郡主所用。

丽姝正想着,就听外面的管事道:“老爷,派出去打听消息的人回来了。”

蔡戎将管事传进屋子里。

管事道:“眼线说了,陈家村正在忙着做毛织物,他们去的时候正赶上镇国大将军的母亲,宋老太太前去。”

蔡戎点点头,一切都在他的预想之中:“让人继续盯着。”

镇州赚不到银钱,若是还能让宋羡恼羞成怒,那就最好不过。

管事退了下去,蔡戎伸手扯过丽姝:“好了,说了这么多,老爷我累了,你也该为老爷松松筋骨。”接下来不用他管,他只要站在旁边看戏就好,看看嘉慧郡主要怎么对付宋羡。

蔡戎这样想着,愈发有了兴致,所有人都被蒙在鼓里,唯有他看得清楚,怎么不让他欢喜?

……

赵州。

将作监里的二堂中一片安静。

宋羡坐在椅子上看手里的纺车图,上面隽秀的字将纺车拆卸的各处标注的清清楚楚,比做风匣时更加细致了。

宋羡仔细地瞧着,若非手里有太多政务要处置,他用不着屋子里这两个军匠,自己就会想出办法帮她改进这纺车。

“大爷,”常安低声道,“夏州的消息到了。”

林二小姐用的羊毛产于西北,常同追查史家商队,一路找到了源头,常用还等着他回话。

宋羡只好先将纺车图放下,抬起眼睛看屋子里的两个军匠:“今晚我就要知晓结果。”

两个军匠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应声。

宋羡让常安取了纸笔,就留在将作监处置手里的要务。

两个军匠互相看看,低声商量起来。

宋羡不抬头:“你们尽管说,不用怕扰到我,或许我还能听几句。”

军匠应声。

宋羡听到军匠说锭子、轮绳等物,提笔书写的时候,还不忘记对照那纺车图看上一眼,看来谢大小姐改进的纺车,大致没有错,让军匠帮忙的无非就是一些细枝末节。

常安站在旁边磨墨,眼睛盯在公文上,生怕一心几用的大爷不小心写了错字,那可真的要丢了威风,好在他家大爷是个有本事的,除了字体没有往常那么规整好看之外,倒没有犯错。

油灯一直燃着,两个军匠商量着,画画写写,等到天即将亮时,总算有了眉目。

宋羡等到军匠整理了纸张,准备禀告时,放下了手中的笔。

其中一个军匠道:“这种大纺车,轮子大,恐怕用脚踏不行,还是要人力来摇,这里用装和曲柄与竹轮相连,可加十六个锭子。”

宋羡听了道:“什么时候能做出来?”

军匠躬身:“买一架纺车来改,也需要两日。”

宋羡道:“不用在这里改了,直接带去陈家村。”

军匠应声。

宋羡站起身,吩咐军匠先下去歇着,又让人去准备合适的纺车,等到明日将人和纺车一起送去陈家村。

可惜了,他不能一同过去,瞧不见这纺车做好了,她是什么模样。

常安将公文收拾好,宋羡回到赵州的住处,躺在床上却怎么也睡不着,起身将灯点燃,看着手中谢良辰画的纺车图。

这图远比那些名家手下的画更有意思。

不知看了多久,年轻的宋将军才将画收好,闭上眼睛睡了过去,梦中仿佛看到了那做好的大纺车,还有纺车前目光明亮的谢良辰。

两个多时辰后,宋羡刚刚醒过来,正要起身换衣衫,常安进门道:“大爷,谢大小姐来了,来赵州了。”

常安跟着欢喜,这可是谢大小姐主动来寻大爷。

第二百一十五章 熟人 白银盟加更一

宋羡抬脚就要往外走。

“大爷,”常安忙阻拦道,“官服还没穿好呢。”

宋羡这才从回过神,走到内室妥善整理好了衣装。

宋羡道:“人在哪里?”会不会就在前院。

常安回话:“陈家村在赵州租了院子做风匣,谢大小姐带着人去了那边。”

宋羡平静地点了点头,谢良辰来赵州肯定要去陈家村的地方,不可能直接来寻他,他与陈家村到底没法比。

但人贵在得知足,谢大小姐至少愿意来赵州,虽然是为了纺车,但也是她让常悦将纺车图送来给他的。

光凭这一点,宋羡的心情就很好。

宋羡吩咐常安道:“去军营里说一声,今日不操练了。”

常安替营里的弟兄们欣喜,这不日不夜的折腾,总算能歇一歇,等将来大爷娶了妻,他就将这桩事告诉弟兄们,到底是谁帮了他们一把。

常安和宋羡出了院子。

谢良辰、陈子庚和陈初二正走在赵州街市上,谢良辰想要看看赵州的铁匠铺,得了功夫还要去村子里看看,赵州几乎村村都在养蚕。

“阿姐,”陈初二道,“你看看这边的铁匠铺用的风匣子都是我们做的,大家都说我、仲冬还有孙家村的两个小子手艺最好。”

陈初二说着话,刚好有人招呼他。

陈子庚看着道:“大家都认识初二哥。”

陈初二脸上也有光,觉得给自家阿姐争了脸面,于是急着向众人道:“这是我阿姐。”

陈家村的阿姐,铁匠铺的人再清楚不过,每次遇到陈初二,陈初二都要提及那位阿姐,说风匣子是她做的,叫铁匠铺打农具也是她,卖药、熟药、带着人治疫症的还是阿姐。

现在总算见到陈家村的阿姐,众人倒是有些不安置信。

那阿姐原来就是个柔柔弱弱的小姑娘,这小姑娘果然那么厉害?该不会镇州的几个小子乱说的吧?

从前铁匠铺的人还在想,这么厉害的人来到赵州说不得也能做出什么事,现在见到这小姑娘,许多人都一笑了之。

陈初二看出些端倪,就要再说什么,却被陈子庚拉住手:“初二哥,咱们继续往前走吧!”他阿姐好,无需向旁人证明,日后他们就会知晓,现在多说无益。

三个人继续向前,走过这条街,谢良辰就想回陈初二他们租住的院子,常悦禀告了宋将军,应该很快就能见到将作监的军匠。

正想着,谢良辰忽然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

“老太爷,就是这里了。”

谢良辰循声望去,果然看到了个熟悉的面孔,那是何三。

何三扶着个六十来岁的老太爷,正要往旁边的客栈里走去,那老太爷她也认识,她识药、经商的本事许多都是他教的。

那是苏老太爷。

“谢大小姐。”

苏老太爷身边的小厮看向谢良辰:“老太爷,是谢家大小姐,您看……”

那小厮谢良辰也见过,他曾与苏怀清一起来过镇州。

苏老太爷转过头。

既然被认出来了,就不能在避开,谢良辰带着陈子庚、陈初二上前向苏老太爷行了礼:“您是苏老太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