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喜遇良辰 第141节(1 / 1)

作品:《喜遇良辰

宋老太太心中一算计,好像孙儿时常来陈家村,光她偶然听到的就有好多次了。

宋老太太道:“羡哥儿常来?”

陈老太太笑着:“之前教村子里的半大小子们骑马、射箭,春耕之后来得少了,那时候大家都在地里,将军也就直接去山地查看情形。”

宋老太太心里有些狐疑,她这孙儿什么时候变得热心肠了?昨天程家小子来看她还说,朝廷给了赵州和白马岭,他们忙得人仰马翻,羡哥儿在白马岭操练兵马,一副随时都要打仗的架势。

程家小子都想要逃回京城了。

既然这么忙,还有时间来陈家村教人?还能来看族塾吗?

宋老太太表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在悄悄思量,总觉得有些不对劲儿,是不是她想多了?陈家村卖药材,又能熟药做成药,孙儿看重陈家村是理所应当的。

不过孙儿这段时日变化有些大,就算外面再有事,不出三五日都会回镇州,之前回府中看她的时候,她好看到孙儿端着茶杯看着窗外的月亮笑。

她都许久没见到孙儿笑成那般模样了,她驻足瞧了半晌,孙儿都没注意到她,不知想什么出了神。

她这孙儿在她面前看着乖顺、温和,有时候也露出一丝笑容,但是半点不过心,现在倒是有些样子了。

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宋老太太走到了织房,看到织房里画的一张张纺车的图样。

“都是辰丫头画的,”陈老太太笑着道,“还没画完呢,也不知道她在捣腾些什么。”

宋老太太看向谢良辰:“这孩子可真能干,从过了年就没闲着吧?这药材才种好,就开始弄这些了。”

陈老太太在宋老太太耳边低声将谢良辰的打算说了。

宋老太太听得眼睛一亮,如今镇州种药材、熟药材,赵州增加了不少铁课,北方多桑麻,谢大小姐又早早为这些做准备。

陈家村不说了,能让其他村子里的人也都听她的,这就是本事。

宋老太太忽然想到混乱不堪的宋家内宅,她那儿媳妇有半点谢大小姐的见识,宋家也不会成这般模样。

回到陈老太太屋子里,将谢良辰她们都打发走了,两个老太太坐着说话。

“您这是怎么了?”陈老太太低声道,“是哪里不顺心?”

宋老太太叹口气:“还不是家里那不孝子。”家里的糟心事儿,不好对外人说,她只知道宋启正在查当年被刺杀的内情。

宋老太太不愿理睬儿子,却也希望他能查明白,不能让孙儿白白受了这么多年的冤屈。

“自己养的,也是没法子,”宋老太太道,“就像着逮着他的错处之后,狠狠地骂他一顿,看他以后还有没有脸面。”

说完这些宋老太太向陈老太太笑道:“让您见笑了。”

陈老太太道:“您这是哪里的话,您肯与我说这些,可见没有将我当做外人。”

宋老太太露出笑容:“人老了,脑子不好用了,身子也不舒坦,就该躲在家里,那些事不好再去操心,可惜……偏不让我省这个心,我那孙儿也是一样,整日里为他牵肠挂肚。”

陈老太太道:“不管是谁听了您的话都要惊讶。”

宋老太太愿闻其详。

陈老太太道:“宋将军年纪轻轻就任指挥使,我瞧着是哪哪都好,我孙儿说宋将军就是那座高山,只有让人仰望的份儿,不怕您笑话,我那孙儿跟着宋将军学了几次骑射,天天想着长大之后去将军麾下效命。

好几次睡着了说梦话,都一口一个将军的喊个不停。”

宋老太太跟着笑,陈家大爷聪明伶俐,讨人喜欢:“我那孙儿平日里沉着脸,寻常人不得近身,难得庚哥儿不嫌弃。”

“您这话说得不对,”陈老太太道,“不光是子庚,我们整个陈家村都喜欢宋将军。”

宋老太太忽然心念一动,不知谢大小姐怎么想?不过片刻后她又怔了一瞬,她怎么会突然有这样的思量?

心头一动,就似脱缰野马般按不住了。宋老太太脑海中浮现出谢大小姐种种,越想越觉得谢大小姐好。

如果做她孙媳妇,那真是没有比这更让她高兴的了。

宋老太太看向陈老太太,只觉得陈老太太目光清澈,显然方才那话没有别的意思。这事想要落在实处只怕不易,眼下也只有她一个人这般想吧?

宋老太太与陈老太太接着说话。

守在陈家村外的常悦,却看到了几条靠近的人影。

从春耕以来,常悦在陈家村附近发现过几个眼线,这次的眼线行动格外敏捷,只要他稍稍发出声音,那眼线就会发现他的所在。

这些人是冲着陈家村来的,还是跟着宋老太太来的?

常悦不动声色,只盯着那眼线的一举一动。

片刻之后,那眼线悄悄地退去。

常悦吩咐道:“跟上,看看他们去哪里。”

第二百一十三章 偷笑

几条人影快速在林中穿梭,没有走官路而是寻了难走的小路离开了陈家村。

常悦手下的人不远不近地跟着,偶尔停下来查看那些人留下的痕迹,然后又追了上去,那些眼线兜了一大圈确认没有被人跟随之后,一路向东而去。

镇州往东那是横海节度使的地方。

常悦手下继续跟随,同时也抽出人手将消息传回给了常悦。

宋老太太刚好从陈家村出来,常悦一面将增加人手护送老太太,一面找了机会将一切禀告给谢良辰。

常悦道:“眼线是奔着村子后面的熟药所和织房去的。”

谢良辰点点头,应该是四舅舅回到镇州之后,附近村子里的人每日都会来村中学用纺车,因此惊动了那些人。

他们想知道陈家村在做些什么。

这也表明大家将计划守得密不透风,那些人在外探听不到虚实。

常悦道:“他们不敢靠得太近,只能瞧见织房和熟药所有不少人在。”

谢良辰提前与四舅舅说好,四舅舅会去大名府与商铺的掌柜说,陈家村也会做花纹精美、细致的毛织物,做出来之后再拿去铺子里卖。

特意如此交待,是让那些人以为陈家村还会继续设法将毛织物做好,而不是另有打算。

四舅舅买了织机和纺车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到底是做毛织物还是纺线,这样的细节,除了那天一起商议的里正和阿爷之外,村子里来学用纺车的村民都不知晓,任凭眼线来探查也得不到真实的结果。

常悦道:“大爷不在镇州,您要多加小心,尤其最近还有附近村中的人来往陈家村,只要发现有蹊跷,您立即知会我。”

常悦生怕自己有顾及不到的地方,毕竟那些村民去织房的时候,他没法跟随,说到底还是大爷没将事情做好,否则他们哪里用得着这样偷偷摸摸的。

谢良辰应声:“我知道了,这段日子要辛苦你们了。”

常悦急忙躬身行礼:“您莫要这样说。”他也不傻,大爷每次来陈家村的模样,他都看在眼里,哪里能不知晓大爷的意思。

谢良辰走回织房,继续去看她的纺车图,这次买回来的纺车不是手摇的,而是脚踏的,缺点就是纺车太小,用的锭子太少,但怎么将锭子加进去,还要费些功夫。

天渐渐黑下来,谢良辰调亮了灯,手边的纸渐渐多起来,变成厚厚的一摞。

有了做风匣的经验,虽然纺车改起来繁复也并非没有下手之处,只不过时间太过紧张,若是有人帮她看看图,指点一下,做的会更快些。

将东西做出来之后,还得去买纺车,以最快的速度改成他们需要的模样,纺车越多他们的先机就会越大。

谢良辰脑子不停地动着,是不是真得让宋将军帮忙请个军匠来,现在的赵州也是宋羡戍守,这样的人应该不难找。

要不要请宋羡帮忙呢?

谢良辰思量片刻,将这些日子画的纺车图标注清楚,准备拿去给常悦,请宋羡寻军匠看一看。

谢良辰走出织房,刚好瞧见寻过来的陈子庚。

时辰不早了,陈子庚来寻阿姐回去睡觉,没想到与阿姐撞个正着,若是寻常时候陈子庚大约不会在意,自从想到宋将军日后可能会留在陈家村之后,陈子庚就更加敏锐起来,只觉得阿姐走路稍有些匆忙,手里好像捏着什么东西,见到他之后,立即将东西藏在了袖子里。

陈子庚眨了眨眼睛,心中思量阿姐到底有什么秘密瞒着他们。

陈子庚对付过狡猾的黄皮子,又看了不少黄皮子的故事,耳濡目染中沾了些狡黠,于是不去揭穿,若无其事地拉起阿姐的袖子:“天晚了,阿姐回去歇着吧!”

手臂一动,听到有纸张摇动的声音。

咦,陈子庚心中思量,阿姐藏的难不成是纺车的图?这是要拿给谁看?

谢良辰低头看了看阿弟,忽然觉得这小孩儿嘴角噙笑的模样有些奇怪。

……

一日后。

沧州。

横海节度使蔡戎靠在引枕上,旁边的丽姝拿起蜜饯喂到了他嘴里。

蔡戎回到辖地之后就一直忙碌,大事小事都需要他操心,要防备宋羡,又要让人监视秦茂行。

他的长子在京城,次子还在襁褓之中,身边能帮他的人不多,如果没查到秦茂行与宋羡暗中来往,他还要秦茂行继续为他办事。

不过重要的权柄他不会交到秦茂行手中。

蔡戎想着,伸手揽住丽姝的腰身,不堪一握的腰肢是蔡戎最喜欢的地方。

“让你跟着我去京城奔波,着实辛苦了,”蔡戎道,“我让人置办了一套珍珠头面,明日就给你送来。”

丽姝却依旧神情冷淡地道:“多谢老爷。”

蔡戎见惯了丽姝如此神情,他府上有那么多女眷,莺莺燕燕千娇百媚,端庄有之,妩媚有之,他最爱的还是眼前这丽姨娘,她越是不理不睬,他越是心痒难耐。

不过今晚的丽姝好像格外的淡漠。

蔡戎皱眉道:“到底怎么了?”

丽姝摇摇头,半晌才抬起那双清澈的眼眸:“朝廷还会不会再责罚老爷?”

原来是为他担忧。

蔡戎笑起来:“我为大齐征战一生,虽然宋羡抓住了辽人奸细,那些辽人奸细都是我手下副将有了异心,他与宋旻勾结,一个想要杀掉嫡长兄,一个想要夺了我手里的兵权,说到底我与宋启正一样,都是疏忽之罪。

既然朝廷还用宋启正和宋羡,就不能让我交出横海节度使一职。”

蔡戎说完这话又眯起眼睛:“皇上也是心狠,我随他这么多年,如今出了事,没有半点的维护之意,明里杀了我几个副将,削了我的兵权,暗地里还拿捏住我的儿子……这是嫌弃我年纪大了不中用。”

丽姝道:“没有谁比老爷更了解北方的局势,皇上不用老爷要用谁呢?”

蔡戎冷哼道:“正是我太了解北方了,皇上才会担忧,生怕我不受朝廷节制,却也不敢随意动我,大齐虽然建国,根基毕竟不稳。若是能有一个人能顶替我,自然再好不过。

皇上本想让宋启正与我互相牵制,出了这桩事后又想要抬举宋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