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喜遇良辰 第299节(1 / 1)

作品:《喜遇良辰

走商、论价、算账、造纺车,哪个不需要读书?

镇州这样做了,赵州、定州也跟着效仿, 北方自己就有许多纸坊, 卖给村中给孩子们读书用的纸都是平日里做的不太好的那些,但胜在价格便宜, 大家都能用得起。。

高氏有一次走在村中,听到老七家弟媳训斥孩子:旁处哪有这样好事?先生和纸笔都村里买了,你还不好好读书,你对得起谁?

她是深有感触, 回去将到处疯跑的黑蛋打了一顿。读书、写字的银钱都是村子省下来的, 这样的生活哪里来的?

还不是打走了辽人,大人们辛辛苦苦赚银钱换来的?

狗子看不到,都比自家儿子用功。

越想越生气,小木棍抽的“呼呼”响, 将黑蛋屁股后面攒了许久的尘土都抽了出来。

陈家村现在家家户户都多了个烦恼, 都是聚在一起说自家孩子书读得如何,谁在族学里被先生骂了,转头就被家里大人追着打。

从前谁敢想,在陈家村还能瞧见这样的情形?

高氏这一思量扯得有些远, 等回过神来,发现陈老太太一直没说话。

高氏刚要凑过去再说两句,陈老太太示意她不要弄出动静, 免得吵醒良辰, 旁边的陈玉儿安安静静地做着针线,不时地将谢良辰腿上滑下来的毯子盖回去。

谢良辰这一觉睡得很沉,几乎忘记了自己在马车中。

连续几日都是如此, 从潞州一直睡到邢州。

谢良辰依稀知道过了邢州城, 马车停下来之后, 外面天色已经黑了,她刚想要问到哪里了,就发现外祖母、高氏和玉儿都下了车。

车厢帘子掀开, 有一个人走进来, 谢良辰揉了揉眼睛瞧见了宋羡。

四目相对, 谢良辰先是怔了一下, 然后开口问道:“你怎么来了?这是到哪儿了?总不是回到镇州了吧?”

谢良辰想要起身,却被宋羡一把拉住:“慢点出来,这里窄,出去我抱你走。”

“不用, ”谢良辰道,“我不累,睡了好几天。”

“我知道,外祖母让常悦送信给我了。”

谢良辰一时没回过神,所以……外祖母为何要将这件事告诉宋羡?或者她想错了,外祖母是说了别的,顺道提了一嘴?

谢良辰要跳下马车时,宋羡还是伸手一捞将她稳稳地抱在了怀里。

管事妈妈上前掌灯,他们一行人走进了驿馆。

谢良辰伸头看了一眼这驿馆她眼熟,是在赵县附近。

谢良辰道:“放我下来吧!一会儿被人瞧见了。”

“那怕什么?”宋羡轻声道, “我们早就成亲了。”

成亲了就敢在外面任意妄为?

宋羡道:“你要害羞就靠过来,瞧不见就没事了。”

谢良辰抬起头看宋羡:“这么做是我看不到别人, 还是别人看不见我的脸?”

宋羡笑道:“都行。”

“我又不傻。”

她看不到别人就不会臊了?别人看不到她的脸,也知道宋节度使抱着的是谁。

宋羡笑了一声:“傻一些也没关系,我不嫌弃。”

谢良辰还是将头靠在了宋羡身上, 倒不是眼不见为净,是因为这样很舒服。

进了门,她被放在了床上, 宋羡拿起被子就要盖在她身上。

“等一等,”谢良辰看了一眼门外,“外祖母去哪里了?二舅母和玉儿呢?黑蛋他们没过来吗?我还没梳洗……”

谢良辰话还没说完,肚子“咕噜”一声。

宋羡定定地望着她,脸上满是笑容:“我让人备好了饭菜,等一会儿就去吃饭。”

谢良辰就要起身,却还是被宋羡拦住:“许先生也与我一起来的,先让许先生给你看一看。”

“先生也来了?”谢良辰立即感觉到不寻常,“为何要让先生给我诊脉?”

宋羡又整理了一下被子,轻轻拉了拉谢良辰的手:“没什么大事,先别急,我去请许先生。”

宋羡起身走出去,片刻之后,许汀真进了门。

谢良辰一头雾水,不知晓到底是什么情形。

许汀真坐下之后,伸手拉起了谢良辰的手。

谢良辰看看许先生,又看看站在旁边的宋羡,宋羡似是有些紧张,眉头微微皱着。

这气氛着实古怪。

许久许先生才挪开手,看着谢良辰的眼睛里含着笑意:“平日里让你多学学切脉,你不肯听,否则哪里还需要我跑这一趟。”

谢良辰还没说话,宋羡就道:“都怪我,刚将母亲接回来,就到了秋收,潞州这边还要安置流民,委实让她太辛苦,顾不得去看医书。”

“好了,”许汀真道,“我又没说什么,这就护着了?就算真下了功夫,没有几年的经验,也不敢说。”

宋羡眼睛中露出一抹笑意,如同一缕阳光从云隙透出:“先生,良辰脉象如何?”

许汀真点点头:“让陈老太太猜对了,多亏有这么个长辈在身边。”

谢良辰似是猜到了点什么,可依旧不太肯定:“先生是说我……”

许汀真道:“你啊,现在是双身子的人了。”

第四百六十三章 不能忍 除夕快乐第

谢良辰有些不敢相信,她明明没有什么感觉,怎么就怀了身孕?

她真的要做母亲了?

宋羡出去报喜,将陈老太太请进屋。

陈老太太笑着道:“我就说是吧?这丫头半点没察觉。”

谢良辰看着外祖母:“您怎么能想到……”若非她相信许先生医术不会出差错,恐怕要质疑到底是不是真的。

陈老太太笑道:“平日里精神得跟什么似的,这一路上你睡了多久?不过胃口倒是还好,与平日没什么差别,也可能是月份还不到。”

高氏笑着道:“还得是大伯娘,眼神儿比谁都好。”

陈老太太心中欢喜,外孙女怀了身孕,她第一个知晓喜讯,回去之后,定然要给灶王爷上一柱高香。

“好了,”陈老太太道,“饭菜都做好了,用了饭也好歇着。”

陈老太太和许汀真、高氏出了门。。

一直站在床边的宋羡这才缓缓地坐下来。

宋羡拉起了谢良辰的手,轻轻地摩挲着她的手背,谢良辰看向宋羡:“这是真的?”

宋羡清澈的眼睛中如同蒙了层薄雾,他轻声道:“是真的,我们有孩子了。”

宋羡轻轻地搂过她,将她拢在怀里:“我虽然早就盼着,到了现在,也有些不敢相信。遇到你之前,我从没想过会有这一日,有自己喜欢的人,有这样一个家,还有自己的骨血。”

谢良辰依偎在宋羡怀中,她也没想过,两个本没有关系的两个人,心系彼此,如今又有了孩儿, 就像是从此之后她与宋羡也血脉相连了似的。

前世她也过了那么多年, 但不知晓还能过得如此不同。

宋羡拿来氅衣给谢良辰穿好,服侍她穿上了鞋。

谢良辰正要下地, 却又被宋羡抱起来。

宋羡道:“走,去用饭。”

“放我下来,”谢良辰道,“我自己能走。”

宋羡却不肯, 只是道:“这些日子太辛苦了, 你好好歇着。”

看样子这是油盐不进了?

“好,那你就抱着吧,”谢良辰道,“怀胎十月, 一直别放下来。”

宋羡停下脚步, 低头对她对视:“好,别说十个月,便是一辈子我也能抱得。”

自从被许先生诊出有孕之后,谢良辰身边就多添了几个婆子侍奉着, 回到镇州陈家村,宋老太太也来探望。

陈家村里明明大家都猜出了喜讯,但见面都不提及, 恐怕惊到了胎神。

杨姝音道:“这消息先不让人知晓也好。”现在良辰月份尚小, 稍有个风吹草动可能都会惊着。

皇上又放心不下宋羡和他们广阳王一脉,万一有人从中作梗……

宋羡看出杨姝音的担忧,低声道:“母亲安心, 我多派了人手照应, 不会让皇帝或是鲁王的人上前。”

杨姝音信得过宋羡, 她不放心的是皇帝,她之所以死里逃生之后没有向朝廷说出自己的身份,都是因为被伪王和辽人围攻之后, 父亲、母亲有所觉察, 母亲与她说, 皇帝表面上大度、仁善, 实则不知怀着什么心思。

就算当时没有找到真凭实据,但她心中几乎能认定,父母、兄长的惨死与皇帝有关,本想着揭穿萧兴宗之后, 再去查……哪知最终这重担落在了良辰身上。

杨姝音让谢良辰歇着,她走去了外间,宋羡很快也走了出来。

杨姝音看向谢绍元和宋羡:“我们去东屋说说话吧。”

三个人一起到了东屋坐下,宋羡给岳父、岳母奉了热茶。

杨姝音斟酌了一下才道:“有件事我一直瞒着你们没说,现在良辰怀了身孕,我琢磨一下,还是说出来的好,大家也有所防范。”

宋羡点点头。

杨姝音接着道:“你们应该看过鲁王让人写的那些檄文了,现在又有一些传言说,皇帝觊觎我母亲……”

杨姝音说到这里皱起眉头。

谢绍元见状忙道:“阿音, 难不成你是知晓些什么?”

杨姝音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可能是真的。”

谢绍元脸上一闪讶异。

杨姝音接着道:“广阳王府被围困的时候,曾有人想要救母亲与我出去, 但被母亲拒绝了。”

谢绍元道:“那是皇帝的人?”

杨姝音点头:“我听到一言半语,母亲让那人设法搭救父亲,那人不肯, 还劝母亲要往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