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喜遇良辰 第286节(1 / 1)

作品:《喜遇良辰

“不好了,”船管事大喊,“有……”

船管事的话还没说完,只听到“嗖嗖嗖”箭矢破空声响,紧接着不远处的天空被照亮,数不清的箭矢向船上射来,那些箭矢箭头燃火,如同从天而降的繁星。

“有埋伏。”

李陶怔怔地看着,那落在船上的火一下子映入他眼睛中。

惨叫声响起。

船上登时一片混乱,有人倒地哀嚎,有人拿起弓箭还手,还有人想要调转船头躲避。

其余几条船也是这样的情形,其中一艘已经燃起了大火。

李陶从船舱中出来,看着周围一片狼藉,终于明白这件事早有预谋,那两条船就是诱饵,目的是将他们引到这里。

“都不要惊慌,”李陶道,“全都拿起武器,准备迎战。”

他就不信,那些人真的能赢过他。

“大人,”朴寿道,“这里太危险,您还是回去,这里有我们……”

李陶哪里肯走,他吩咐道:“调转船头,迎过去。”

话音刚落,又一波箭矢飞驰而至,李陶只觉得手臂上一疼,被一支箭刺中,温热的鲜血跟着淌下来。

第四百四十二章 上当

李陶带着船队本想拿下那些人,没料到被人在海上摆了一道,看着自己带来的船在黑夜里烧着大火,再加上胳膊上一阵阵疼痛,李陶眼睛中满是躁怒。

朴寿上前正要帮李陶看伤口,李陶伸手将人推开,亲自折断了箭杆,脸上都是杀意:“吩咐所有人给我顶住,谁也不许撤下来,让人去附近调人手,将战船开出来。”

听到要开战船,朴寿不禁愣在那里,鲁王爷吩咐,寻常时候不能动用兵马,李大人这样做只怕日后要被鲁王斥责。

李陶皱起眉头看着朴寿:“还等什么?弄不清楚这些人是什么来头,任由他们离开,过后才无法向王爷交代,更何况现在天黑,谁能瞧出那是战船?”

这话说的有道理,除非这些人未卜先知,早就知晓他们在海上藏匿着兵马,否则绝不会被抓住把柄。

显然这些人并不知晓,他们在此设下陷阱,为的是李大人,重创他们之后,那些人就能夺走海上的生意。

李陶不让退,就算有船只先吃了亏,明显不敌,所有人也不敢就这样逃走。

……

岛上。

郑氏听到宅子外嘈杂的声音,她起身出去看情形,却被护卫挡住。。

“这是怎么了?”郑氏不由地询问。

岛上但凡有任何风吹草动,岛上的护卫首先要将抓来的劳役和做活的女眷都看管起来,免得他们趁乱生事。

但郑氏毕竟是管事,与那些人地位不同,护卫上前低声嘱咐道:“李大人在海上遇到了些事,正在调动人手前去。”

郑氏惊诧地倒吸一口凉气:“之前不是带了不少人走吗?”

护卫道:“可能这次的事有些麻烦。”

郑氏点点头:“说让我们做什么了吗?”

护卫看了一眼寨子:“看好这些人,不要让他们知晓内情。”

郑氏道:“放心吧,若是听到了什么,说不得会有麻烦事,我们都不得消停。”

郑氏说完这话,又道:“天都黑了,行船也不容易,希望李大人能平安回来。”

寨子大门被关上,十几个护卫守在那里,郑氏没有急着回到屋子里,而是仔仔细细将外面的情形看了个清楚。

就像陈嫂说的那样,有一日他们总要设法离开这里,趁着这时候尽量打探一些消息。

郑氏走了一大圈,回到屋子里时,陈嫂已经在等她。

“怎么样?”陈嫂问道。

“让你猜中了,他们遇到麻烦了,之前带走的人不够,又来调动人手。”

陈嫂思量,这次调动的可能是岛上的兵马,用的也可能是战船,因为李陶之前已经带走了太多了,现在再遣人前去,也只能是那些人。

郑氏沾着水将外面的守卫情形画下来:“正门、后门都有人。”

陈嫂看向郑氏:“这么多人手在这里,若是真的出了大事,你猜他们会做什么?”

郑氏目光一定:“他们要杀人?”

陈嫂点点头:“我们知晓的太多了,容易泄露秘密,若是想要遮掩,最好的法子是将哦我们都杀了,当然不到危急时刻他们不会这样做,毕竟抓我们这些人不易,真的都杀死了,一切都要重新来过。”

所以得盯紧了李陶和岛外的情形,该走的时候绝不能犹豫,否则留下来就是一死。

郑氏手心里出了汗,她不得不佩服陈嫂,如果不是陈嫂早些让她做准备,这一天到来的时候,她们只能任人宰割。

“那面墙快要打通了,”郑氏道,“有了动静,我们随时可以从那里离开。”

除此之外,还要与矿上那些关押的人通消息,到时候一起动手,岛上的护卫就无法顾及。

这一晚郑氏一直没有睡着,脑海中满是外面慌乱的情形。

陈嫂倒是睡得安稳,今晚应该不会出事,她要抓紧时间养好精神。

……

“船呢?”李陶问朴寿。

朴寿结结巴巴地道:“战船在附近找了,那些船突然就不见了。”

如果这是白天,定然能发现端倪,但夜里能看到的只有一望无际的大海。

调动了战船和兵马,最终一无所获,而李陶的几艘船损失惨重,李陶还受了伤。

李陶这样折腾了一日,急火攻心,身子不禁晃了晃。

朴寿道:“大人,还是先回岛上,日后再做计较。”这一晚上他们暴露的已经太多了,真的被有心人盯上,就这样顺藤摸瓜,恐怕要找到鲁王藏匿起来的战船和兵马,还有他们落脚的小岛。

朴寿不敢想下去,不知道那些人意欲何为,他倒希望是抢买卖的海盗。

既然已经找不到了人,李陶只能带着几艘船败北而归。

这一夜一艘船彻底被烧毁,损失了一半的人手。

李陶再也没有了往日趾高气昂的模样,虽然在人前还苦苦支撑,眼看着精神还是萎靡了不少。

回到岛上之后,李陶才想起一桩事:“让人去周围看看,有没有尾巴跟上来。”

朴寿应声。

李陶闭上眼睛让郎中为他治伤,到现在他也没想明白,那些人到底是什么身份,这一仗仿佛他一直别人牵着鼻子走。

真的是海盗吗?

不对,那些人用的火器似海盗,但射出的箭矢却那般精准,海盗绝对没有这样的本事,而且他们擅长审时度势,在战船来之前就逃之夭夭。

这样的敌人让李陶心中忽然生出几分畏惧,再加上此时此刻伤口疼痛,额头上的汗水也跟着淌下来。

将一切处置好了,天已经大亮。

李陶瞪着发红的眼睛,继续吩咐朴寿:“再派人出去找,我就不信没有任何蛛丝马迹。”

……

几艘船在越州靠岸。

宋羡快步走进渔村,孟肃正在村中等着他。

“怎么样?”孟肃立即开口询问。

宋羡道:“他们派出了战船,战船上有不少人手。”

孟肃又惊又喜:“果然如此,他们不止在海上谋利,还在海上养兵。”他恨不得立即让朝廷知晓。

宋羡道:“他们还在海上一处小岛上落脚,我们的人已经去探查那岛上的情形。”

他们牵制住李陶,就是要李陶求援,这样他们就可以借此摸清楚李陶的底细。

李陶上当了,下一个就要轮到鲁王。

第四百四十三章 怀疑

孟肃越听越激动,他这些年一直挂心的事,可能真的这一次就全都解决了。

“现在看来就是鲁王,”孟肃道,“现在的情形与我之前知晓的消息连起来,鲁王先是收买了沿海州、县的官员,戍守关卡的将士,然后利用李陶在海上走商积攒了财物,用这笔财物造了战船,将大批兵马养在了海上。”

“这样一来不管朝廷怎么查,都发现不了半点端倪。”

孟肃忍不住在屋子里踱步:“没想到鲁王城府如此之深,我从前做多猜测鲁王笼络官员,怎么也猜不到鲁王做到了这一步。”

眼下有船只,有兵马,随时可能会开战,战事真的闹起来,沿海州、县都要卷入其中,朝廷一个处置不得当还不知道如何蔓延。

孟肃看向宋羡,多亏宋节度使仔细,否则大齐不知什么时候就会卷入战祸之中。

“咱们接下来该怎么办?”孟肃道。

宋羡看向孟肃:“这件事最终要如何解决需要皇上定夺,不过等朝廷消息的功夫,我们也要事先做好准备,现在虽然知晓李陶,找到了战船和兵马,但鲁王始终还没有露面。。”

孟肃道:“那要怎么做?”

宋羡神情淡然,显然早就有了主意:“李陶在海上大动干戈,想必鲁王已经知晓,鲁王也会动手查海上与李陶交手的人到底是谁。”

孟肃道:“我让人将船收好……”

话说道这里,孟肃明白了宋羡的意思:“我明白了。”

宋羡点了点头。

宋羡与孟肃商议好政事,就站起身来:“出海的时候岳父身子有些不适,眼下郡主正在照料,我过去看一看。”

为了这桩事,宋羡、谢将军和郡主都来了越州。若不是郡主带着人做出了那些墨块,还没有那么容易让李陶上当。

他之前只是听女儿夸赞嘉安郡主,这次算是切实地感觉到郡主的聪明之处。

而且,宋节度使对郡主也委实关切……再加上陈家村上下一心,这一家子真是让人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