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喜遇良辰 第223节(1 / 1)

作品:《喜遇良辰

直到谢良辰吹了灯,站在院子外的宋羡才转身离开。

谢良辰长长地舒一口气,想到方才宋羡那冒失的作为,脸颊又悄悄地红起来,一片滚烫。

……

谢绍元、谢良辰带着镇州村民们启程离开代州。

代州的百姓一早就前来送行。

一直将他们送出十里。

张老将军这次没有跟着一起同行,代州还有许多事需要他帮忙,来日方长,张老将军心中有底,眼下帮宋羡一起稳住八州才是最要紧的。

宋羡带着一行人马跟随。

出了代州之后,谢绍元终于忍不住前去寻宋羡:“回去吧,关卡外还有辽人的兵马,朝廷驻军没来之前,你不宜离开太久。”

宋羡看向不远处的谢良辰。

谢绍元道:“有我在,不会有什么差错。”

第三百四十章 回家

镇州村民们再往前走时,宋羡没有跟随,而是让常悦、常同带人一路保护。

走过了长长的官路,谢绍元再往回看的时候,还能瞧见宋羡模糊的身影。

谢绍元心底又叹口气,装作若无其事地快走几步,与谢良辰拉开了距离。

谢良辰这才转身向后看去。

陈仲冬偷偷看了一眼阿姐,结结巴巴地道:“姑……姑父,您……怎么……上……上这边来了。”

谢绍元不禁皱起眉头,怎么回事?他记得仲冬一开始不结巴啊?不知什么时候还添了毛病。

“没事,”谢绍元道,“看你们几个探路累,过来陪陪你们。”

“哦……哦……哦……”陈仲冬道。

怎么一个字还能结巴三次?谢绍元忍不住道:“你这口吃的毛病是什么时候来的?小时候就有?还是这段日子跟谁学的?”

陈仲冬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思量片刻撒了个谎:“学……学的。”村子里有条大黄狗,瘦的摇摇晃晃,屁股的毛都掉光了,总一个声音叫个没完,好像有点口吃。

“改了吧,”谢绍元道,“将来还要成家,这样可怎么得了。”

“好,”陈仲冬干脆地道,“我改。”其实只要没看到阿姐和宋将军互相递眼色,他就不结巴。

谢绍元讶异:“这就好了?”

大家都很想家,天气虽然冷,但大家内心火热,每天急着赶路,等看到眼前熟悉的大山,所有人都欢欣雀跃。

不知是谁先对着山脉挥了挥手:“我们回来啦。”

紧接着所有人都跟着大喊起来。

谢良辰陪着谢绍元站在那里眺望远方,仿佛能透过大山看到远处的陈家村。

谢绍元眼睛一热,竟然有些近乡情怯,他一时停住了脚步,耳边响起当年陈老太太对他的嘱托,让他照顾好妻女。

可是……

“爹,”谢良辰低声道,“外祖母等着我们回去呢,咱们走吧!”

谢绍元应了一声点头:“走。”这些年他一直没脸回去面对,现在看着女儿,想想失去的这些岁月,他忽然又释然了,他错过太多,不能再浑浑噩噩地下去,以后的日子应该陪在他们身边。

谢良辰道:“爹爹,我一直没跟您说二叔的事,还有谢氏族里……”

谢绍元没有听谢良辰继续说下去,而是道:“回到镇州之后,我去一趟族中,将你祖父给我留下的财物、田地、房屋都拿回来。”

谢绍元说的是谢良辰没能从谢氏带走的那一份。

谢绍元接着道:“拿了东西就搬去陈家村,等到天暖和了,就将你祖母的院子扩出去,或者在旁边另盖两间屋子,让子庚跟着我住。”

谢良辰点头,一切都像是在梦里一样。

陈咏胜走到谢绍元身边:“过了前面的山就能看到村子了,今天晚上我们怎么也得回村里住。”

陈咏胜说完担忧谢绍元的身子:“姐夫身子怎么样?还能不能撑得住?”

谢绍元道:“走这点路不算什么,我也想早些到家。”

陈咏胜道:“那我们就快走几步。”

……

镇州,陈家村。

陈老太太坐在宋家的马车里,一边与宋老太太说话,一边注意着外面的动静。

宋家家将传回消息,谢绍元、谢良辰带着村民们回来了。

这一路有惊无险,村子里的人手没有折损。

陈老太太是个沉得住气的人,听说女婿还活着,也是连着几天都没能睡着觉,天天在炕上烙饼。

陈子庚因为听不到祖母的小呼噜声,也睡得不安稳,在东篱先生那里不敢打瞌睡,从先生院子里出来就跟霜打了似的,蔫头耷拉脑。

这样的情形也不光是因为夜里没睡好,还有一个原因是想阿姐。陈子庚知道姑父能回来阿姐比谁都高兴,但没有姑母的消息,是不是姑母已经不在了?阿姐定然特别难过。

可惜他不在阿姐身边,否则就能好好安慰阿姐。有了这次的前车之鉴,陈子庚暗下决心,下次阿姐再去八州之地,他必须要软磨硬泡跟着一起去。

宋家家将送来消息,陈子庚和几个村子的半大小子就结队迎出去十几里。

归乡的队伍绕过大山,这些小子们就纷纷瞧见了。

“回来了,回来了,”黑蛋大喊大叫,“最前面那个定然是俺爹,旁边那个……就是……应该就是姑父。”

陈子庚拍了一下黑蛋的脑袋:“胡说什么,那是四叔,四叔后面那个才是姑父。”

两伙人终于遇到一起。

谢绍元看到了跑过来的几个孩子。

陈子庚走在前面,一双眼睛格外明亮,站在谢绍元面前规规矩矩地喊了一声:“姑父。”

“这是子庚吧?”谢绍元道。

陈子庚点点头:“是。”

陈子庚与谢绍元还是第一次见面,但他们之间的联系却从来没有断开过,互相惦念,互相牵挂,见了面之后,也就顺理成章的亲近。

谢绍元弯下腰,伸手搂了搂陈子庚。

陈子庚又喊了一声:“姑父。”眼圈有些发红,这些年姑父太不容易了,祖母和阿姐也不容易,终于将人盼了回来。

陈子庚道:“姑父,到家就都好了。”

谢绍元应了一声,大家都用自己的方式迎他归家。

陈子庚离开了谢绍元的怀抱,又扑过去抱住谢良辰:“阿姐,我们都想你了。”

短暂的相聚之后,大家一起往回走。

村子里还有许多人都望眼欲穿。

陈子庚道:“你们走了之后不久,镇国将军就让人送来了米粮,说我们为朝廷兵马凑军备渡过难关,只要有了粮食就还给大家,不能让大家饿肚子。”

“宋家军将蔡戎的人赶出镇州之后,我们就回村子里了,先生让我们再将地里的农物和药材捡一遍,村中粮食不宽裕,先生就让大家将粮食都放在一起,饭也都一起吃,这样粮食能吃多少日子,算的更加清楚。”

总之在家的日子比去八州之地的人要好过的多。

陈子庚看向旁边的田承佑:“田家也没事,田阿姐也常来陈家村。”

田承佑点点头,他们这趟也不白跑,手底下这些伙计全都长了见识,除了瘦了点没别的毛病,见过大世面的人,将来放出去就能独当一面。

苗子贵摸着头,想要问黑蛋几句话,却又因为有陈咏胜在,不敢随便开口。

“路边那么多人呢,”陈咏胜的声音响起,“这是全都出来接我们了?”

第三百四十一章 欢乐

来迎接归家队伍的不止是几个村子的村民,还有镇州知县、县尉等官员。

曲承美站在最前面,看到陈咏胜等人之后,他快走几步上前。

众人向曲知县见礼。

曲承美目光落在谢绍元身上:“这位就是谢大老爷吧?”他事先接到了消息,镇州去往八州之地的村民和商队他都认识,唯有谢大小姐身边这个人看着眼生,那一定是素未谋面的谢绍元。

谢绍元上前再次向曲承美行礼,曲承美哪里肯受,幸好他腰还不算老,这一揖比谢绍元弯得更低些。

“宋将军公文上交待了,这次能够打个胜仗,多亏了大家运送的军备。”曲承美身为镇州父母官,就算宋将军有些话不宜与他明示,但他也能从来往的文书中发现些蹊跷,伪王有意将一些消息散开,关于陈家村和谢大小姐的传言,听到的人不在少数。

曲承美不会在这时候去打听真相,涉及到这样的秘密,时机到了自然清楚,他只要做好自己手里的事。

他会对谢绍元这般恭敬,与这秘密固然有些关系,但更多的是因为陈家村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

“爹。”

“大哥。”

周围喊声传来,大家脸上满是欢喜。

曲承美看得眼睛有些发酸,还好,一个都不少,虽然看着瘦了些,像是逃难的流民,好好吃几顿饭,睡几天就能好起来。

继续往前走,谢良辰就瞧见了宋老太太的马车。

宋老太太和陈老太太被人扶着从车上走下来。

谢绍元收起了脸上那谦和的笑容,一步步向陈老太太走过去。

陈咏义也要跟着上前,就被陈咏胜一把拉了回来,这样的时候,当然不能过去打扰。

谢绍元先向宋老太太和陈老太太行了礼,然后郑重地向陈老太太叫了一声:“娘。”

陈老太太眼睛晶亮,露着豁牙笑道:“回来就好,回来我就能安心了。”

谢绍元伸手搀扶起陈老太太,看到良辰只觉得一晃眼孩子长那么大了,看到陈老太太这一刻,心中一揪,发现眼前的老太太是那么苍老,背不知道什么时候佝偻了,牙也没了,脸上满是皱纹,人看起来又矮又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