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喜遇良辰 第204节(1 / 1)

作品:《喜遇良辰

谢绍元不在意这些,他现在只想杀死萧兴宗,一来为爱妻报仇,二来萧兴宗查到了陈家村,杀了萧兴宗良辰和陈家村才能平安。

谢绍元咳嗽声停了,刘济才又道:“代州应该有宋羡的兵马,若不然我们给良辰送个消息……”

谢绍元摆手:“莫要说宋羡要攻打八州,顾不得这边,就算宋羡要对付萧兴宗,也不会随便信我们的话。”

“良辰虽然送军资给宋羡,宋羡也不会随便为了良辰涉险,不用再提这件事。”

刘济说的这桩事他肯定不会做,想到良辰在代州,谢绍元恨不得立即前去相见,哪怕远远地看上一眼也好。

谢绍元强迫自己不要思量太多,他这样一个残躯,回到陈家村也不能带给良辰什么,他平日已然不能护着女儿,更不能为他们招来麻烦。

“照我们之前安排的行事,”谢绍元道,“我们只有一次刺杀的机会,如果一击不成,你们也不要想着来救我,立即退走藏匿起来,听到没有?”

刘济应声。

如果这次死了,谢绍元抬起头看着透进来的缕缕阳光,良辰不知晓这一切,只当父母早就过世了,不会再伤心一次,不是很好吗?

第三百一十一章 功劳

萧兴宗擦着手中的匕首,匕首的光芒闪得胡古眯起了眼睛,但是脸上的杀气却更深了,来到灵丘许久了,他们耐心地等着大鱼咬钩,胡古不是一个有耐心的人,手心早就发痒。

他想杀人,想要将那人抽筋剥骨,居然敢在义父身边安插眼线,下场就该是生不如死。

萧兴宗许久没有说话,胡古终于忍不住道:“义父,既然已经知晓那人藏在何处,儿子这就带人前去将人拿下,严加审问。”

萧兴宗没有应声。

胡古又想了想:“义父觉得他们还有党羽?想要等所有人前来一举擒获?”

萧兴宗这才抬起眼睛看了看胡古,如果现在他身边有李琮在,他就不用费这么多心思来教了。

可惜了萧炽和李琮。

胡古道:“儿子嘱咐人仔细地盯着。”

萧兴宗淡淡地道:“知道怎么盯吗?”

胡古本来要走,听到这话停下了脚步。

萧兴宗道:“连同代州也一起盯着,他们都是一起的。”虽然现在他还不知晓要刺杀他的人是谁,但可以确定这人与陈家村那些人脱不开关系,现在要冒险刺杀他,陈家村的人会不会参与其中?最好是这样。

萧兴宗把匕首送入腰间,要一个刺客没什么意思,他真正想要的是陈家村的谢良辰。

萧兴宗想到这里,宗璞快步走过来:“义父,三皇子到了。”

三皇子葛坤,是萧太后最喜欢的孙儿,也是辽国皇帝如今最小的嫡子,今年十八岁,这次萧太后让葛坤前来打这一仗,是想要葛坤积累些战功增加在辽国的名望。

萧兴宗将葛坤迎进军帐,请葛坤入主位,葛坤忙躬身道:“我就是将军麾下副将,不敢僭越。”

萧太后为葛坤请了不少师父,将这位三皇子教得颇通礼数,但这不过就是表面上的,萧兴宗手眼通天,身边眼线为他打探各种消息,他早就知晓这个葛坤背地里杀人、算计并不输于他几个哥哥。

只要有弱点就好哄骗,萧兴宗送了不少银钱和女人,让这位三皇子也开始对他亲近起来。

萧太后和三皇子就是他在辽国的依仗,将来三皇子登上皇位,他的地位也会水涨船高,所以这次攻打八州之地,他必须辅佐三皇子打个胜仗。

他之前虽然败给宋羡几次,当经过这一战就全都不重要了。

“还是三皇子请。”

萧兴宗再三退让,葛坤坐在了主位上,脸上露出满意的神情。

葛坤看向萧兴宗:“这一仗萧大人有何良策?”

萧兴宗上前指了指舆图:“如今代州被宋羡的人把守,我们从灵丘很难进入代州,但西边的应县还有高豫的兵马,高豫会让人打开应县关卡,还会让驻守在那里的将士与我们一起合力攻打代州。”

葛坤惊诧地看萧兴宗:“高豫肯这样做?”

萧兴宗十分笃定:“他肯,因为如此作为对他自有好处。”

葛坤来了兴致:“之后呢?”

萧兴宗道:“宋羡与高豫缠斗,无暇顾及我们的兵马,我们取了代州,再驻兵灵丘、应县、朔县,以后这几处关卡就是我们大辽的了。”

葛坤很是满意,不过紧接着又有些担忧:“我听说不管是宋羡还是广阳王留下的那些人全都骁勇善战。”

萧兴宗道:“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葛坤仔细地听着。

萧兴宗道:“广阳王还有血脉尚存,而且我知晓她的下落,我会派人马将她拿下,有了她在手中,广阳王的人都不敢轻举妄动。”

葛坤没想到萧兴宗还有这样的神通,竟然查到这些:“我出来的时候祖母还说,只要能赢下这一仗,祖母就让萧大人去北院都统军司。”

萧兴宗忙起身向葛坤行礼。

葛坤笑道:“萧大人万万不能有失。”

将葛坤送回大帐,嘱咐副将们侍奉好三皇子,萧兴宗脸上这才露出笑容,他得谢谢广阳王,广阳王的死让他彻底警醒,私底下开始谋划自己的出路,如今广阳王的后辈又送到他面前,让他难道高官厚禄。

这种感觉太过熟悉,就像是十九年前的过往再来一遍。

这次还会大获全胜。

……

代州。

谢良辰看着手中的书信,那是曲知县让人送来的。

一份送去给宋羡,一份送到她手里。

接到曲知县的信函,谢良辰一怔,还以为是陈仲冬听错了,曲知县怎么会专程写信给她?

将信函打开,看到开口的称呼,谢良辰才能确定没有弄错。

曲知县在信函上写了镇州如今的情形。

宋启正拿下了蔡戎,但蔡戎麾下的几个副将,早就被辽人挑唆,带着兵马想要冲破关卡逃去辽地。

宋启正与秦茂行一起收拾残局。

北方安稳了,邢州那边也没有借口再扣留军备,军备顺利运到了忻州。

谢良辰松了口气,心中又有些犹疑,曲知县会不会知晓她和宋羡……

不会吧,她与宋羡来到这里之后才挑明,在镇州时,宋羡虽然多去了几趟陈家村,在人前都没有露出什么端倪。

或许是她多想了,曲知县将这信函送给她,让她知晓镇州的情形,只是出于对她的信任。

“阿姐,”陈仲冬走进军帐道,“王家村的里正来了。”

王里正带着虎子过来,虎子手里还提着一只野鸡。

虎子将野鸡在谢良辰眼前晃来晃去:“阿姐你看,这是村子里打来的,一会儿炖好了给阿姐吃。”

谢良辰心中一暖,王家村村民都没有吃食,好不容易打到了猎物,虎子却高高兴兴地送来给她。

她不好立即拒绝虎子,盘算着等一会儿将野鸡肉做好了,让虎子再拿回去。

“虎子先出去,”王里正道,“我有话与谢大小姐说。”

虎子应了一声,快步跑开了。

军帐中只有常悦守在门口,王里正这才道:“谢大小姐是不是派人在灵丘一带走动?是在找什么人吗?”

常悦抬起头,王里正是看到了他的人手?这一趟前来莫非是想要帮忙?

谢良辰没有犹豫,点了点头道:“是。”

谢良辰的信任,让王里正有些汗颜,来的路上他还想过,也许谢大小姐根本不会与他说实话,他贸然前来,本意是想要帮忙,但很有可能高看了自己,不管是宋羡还是谢大小姐,都没将他们放在眼里。

第三百一十二章 大网

谢良辰倒一杯水给陈里正:“里正是如何得知的?”

王里正一时不知如何说起,他抿了一口水:“这些年辽人常常来犯,府衙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等到辽人走了之后,再派兵来走一遭做做样子。”

“就算事先得知了消息,也不会知会我们,免得辽人借路之前被齐地的戍边将领察觉。”

谢良辰虽然之前听说过,但看到王里正那艰涩的神情,仍旧不由自主地跟着皱紧了眉头。

王里正道:“我们想过要逃走,村中老幼太多,府衙又看管的严,但凡逃走的流民,抓到之后都是死路一条。时间久了,我们也就有了自己的应对法子,在山中安插了人手,时常盯着灵丘那边的情形。”

王里正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只要辽人有风吹草动,我们就扶老携幼去山中躲避,也会将粮食藏在山洞里,除非遇到像这次一样的大战,我们都能渡过难关。”

谢良辰颔首。

王里正接着道:“那条去灵丘的路,是我们自己在山中开出来的,平日里遮蔽起来没有人会发现,我们这两日在山中巡视的人说,瞧见了大小姐身边的人去灵丘。”

谢良辰曾带着常悦身边的人去过王家村,所以王家村的人在灵丘见到那几张面孔,立即就清楚了他们的身份。

谢良辰思量片刻:“王里正这时候让人去山中,也是怕随后还有战事吧?”

王里正点头:“其实听说齐人要带兵前来时,我们就想好了,如果这一仗打得太厉害,我们就都去山中,山中其实备着粮食,足够我们整个村子的人吃上一个月的。”

“不怕与大小姐说,从前的老人念着广阳王,可广阳王毕竟过世十九年了,我们这些人目光短浅只看眼前,我们没有前去投奔张老将军,也不会相信如今的朝廷。”

“我们就管自己,为自己做打算,这地方抢来抢去,今天你做王,明天他占地,齐人也好,辽人也罢,不管谁赢于我们来说都一样,甚至大小姐送来粮食之后,我们还偷摸地藏去山中。”

“不是不识好歹,而是看得太多了,不敢轻易相信人,但是听到大小姐说陈家村的那些事……”

王里正说到这里看向谢良辰:“我们也不想再过这样的日子,我们想让宋将军赢,等宋将军将这里也变成镇州。”

谢良辰道:“所以里正愿意将村子里在山中的秘密告诉我。”

“对,”王里正道,“如果大小姐要避开人去灵丘,只要走我们村子里开出来的那条路,必然不会被人察觉。”

王家村这是将保命的后路拿了出来,谢良辰不禁有些动容,她不过就是给村民们看看病症,送点饭食而已。

王里正道:“人说我们这里出刁民,不听朝廷的吩咐,常常会对抗前来收赋税的衙役,因为那些官员没有把我们当人,谢大小姐真心帮我们,我们应该设法回报。”

谢良辰站起身感谢王里正。

王里正道:“不知道大小姐着不着急,我这次出来就与家中说好了,可能这两日不回去,如果大小姐信得过我们,我带着你们的人进山。”

谢良辰脸上满是感激的神情:“那就辛苦王里正了。”许多事现在还不能确定,不管结果如何,她都会将王家村这份情份记在心上。

王里正道:“只要能帮上忙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