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喜遇良辰 第33节(1 / 1)

作品:《喜遇良辰

陈老太太道:“就要好了。”

谢良辰问道:“稻米饭?有鸡蛋?”

“有。”陈老太太暗自叹息,现在没有鸡蛋辰丫头还不吃饭了,她咬咬牙学着辰丫头的样子,用了好多油做了鸡蛋。

陈老太太道:“下次还是你来做吧!”眼不见心不烦,反正辰丫头也只能折腾这些。

“行,”谢良辰思量道,“等过几天,我们再买些肉,做肉臊子饭。”

陈老太太瞪圆了眼睛,一颗心又倒了嗓子口,鸡蛋才没吃几天,怎么就又想到肉了。

陈老太太昧着良心:“吃肉不好。”

谢良辰仔细想了想,确实不好,她的黄精就快要蒸晒好了,用黄精炖鸡最好,给外祖母和阿弟都补补身子。

看着外孙女柔顺地点点头,陈老太太刚要松口气。

谢良辰嘴唇轻启:“该买只老母鸡。”

陈老太太脚下一踉跄差点摔个跟头,稳住身形立即回瞪外孙女。

祖孙两个四只眼睛刚刚黏在一起,陈子庚就进了门:“祖母,阿姐,谢家族中来人了。”

谢良辰微抬眼睛,谢家族人来做什么?她并不喜欢谢家族人,当年她被抬去苏家,谢家族中长辈没有一个人前来阻拦,所以这辈子她才果断离开了谢氏。

陈子庚机敏地道:“我方才一路跟过来,谢二老太爷问我与宋羡将军是否相熟,是不是宋羡将军与他说了些什么?”

第四十五章 父母

陈老太太和谢良辰、陈子庚将谢氏族人迎进院子。

谢二老太爷让人将带来的东西搬进来,陈老太太打眼去瞧,有米粮、鸡蛋、蔬果,甚至还有两只鸭子、两只母鸡。

这是干什么?陈老太太有些拿不准谢氏族人的意思,她这里值银钱的就是宝贝金疙瘩外孙女,难不成谢氏在打辰丫头的主意?

慌神儿间,陈老太太眼睛中多了警惕,整个人向谢良辰身边挪了挪。

谢二老太爷见状忙道:“我们听说了谢绍山的事,也是我的疏忽,这次登门是来向老太太赔礼。”

谢二老太爷本来腰硬背直,平日里很少卑躬屈膝,可这一瞬间他想到宋羡那冰冷的目光,腰登时弯了下去。

谢二老太爷向陈老太太行了个礼。

谢氏族人自然也不敢怠慢,纷纷也照样施为。

陈老太太对谢氏一族颇有些不满,当年她那女婿在世的时候,没少帮衬族人,女婿出事之后,谢氏族中又做过些什么?

人走了,也就没了情份,这个道理陈老太太懂,她也不是个钻牛角尖的人,不会满腹怨念,只能尽所能地向谢氏族中送些东西,想方设法为辰丫头留一条路。

现在辰丫头跟她回来了陈家村,从前那些糟心事她更不会去回想,却没料到谢氏族中还会走这一遭。

这么想是没错,但谢氏此举委实让陈老太太觉得心中敞亮了不少。

陈老太太摆摆手:“二老太爷不用这样客气。”

说完话陈老太太将谢二老太爷迎进屋中。

谢二老太爷刚一落座,就径直道:“谢绍山与外人合谋冤枉辰丫头,陷害宋羡将军,不管衙门会定什么罪名,我们谢氏不容这样的子弟,这次前来也是来知会您一声,若日后谢绍山一家再来算计辰丫头,您只管送信给我,谢氏族中会为辰丫头出面。”

这下不止陈老太太惊讶,谢良辰都有些意外,谢二老太爷是只老狐狸,表面上公正,面对利益也会装聋作哑。

当年她要被抬去苏家,阿弟也曾向谢二老太爷求助,谢二老太爷却没有为她出面,就是明证。

既然如此,谢二老太爷怎么会利落地将谢绍山逐出谢氏一族?

谢二老太爷接着道:“我去衙门打听消息,刚好遇到了宋羡将军,听了宋羡将军一番话,我才算醒悟,从前多有对不住的地方,陈老太太多多担待。”

谢良辰目光一闪,还真是宋羡。

谢二老太爷定是在宋羡那里受了挫,匆忙来到陈家村,是想要她们在宋羡那里替谢氏说几句好话。

陈老太太直言不讳:“谢绍山该有这下场。”

陈老太太数落谢绍山,谢良辰则在思量宋羡,宋羡是只老虎,也是只狐狸,聪明人可以走一步想三步,宋羡是走一步想十步,他亲自说这些话,自然有他的道理。

宋羡在查那半块玉佩的来历,她没有了记忆,若是能查当年发生在她全家和义父义母身上的事,或许就能推测到实情。

她本来也是想要找机会询问谢氏族人,眼下不就是最好的时机?

“二老太爷,”谢良辰上前行礼道,“我有一桩事,想要二老太爷帮忙。”

谢二老太爷精神一震:“辰丫头只管说。”

谢良辰道:“当年我父母出海寻我之事,二老太爷可清楚来龙去脉?”

提及这桩事,谢二老太爷皱眉回想,半晌叹了口气:“你被人伢子拐走之后,你父亲就离开家中四处寻找,半年之后你父亲归家,说是查到了线索,于是急着变卖一些田产作为盘缠出海去。

哪知大船才走了两日就遇到大雨,船沉了,你父亲、母亲也就没了下落。”

谢二老太爷说的这些与谢良辰前世听到的一般无二,父母过世落海失踪时是六月,宋羡不知是哪一年被人搭救。

谢良辰正思量着。

谢二老太爷忽然又道:“原本有些话我不该说,毕竟事情没有查实……”

谢良辰抬起头对上谢二老太爷的眼睛。

谢二老太爷道:“你父母过世那年的九月,我家中的管事会登州老家时,仿佛见过你父亲。”

谢良辰没料到会听到这样的消息,整个人不禁一怔。

陈老太太和陈子庚也睁大了眼睛呆愣地看着谢二老太爷。

谢二老太爷挥挥手:“你们不要急,当年我仔细问了管事,他并没看清楚,所以我也就没说出去。”

谢良辰道:“二老太爷说的那管事可还在族中?”

谢二老太爷道:“赵管事两年前就过世了,他的儿子也没在谢氏族中谋事。”

陈老太太刚刚涌出的希望,一下子破灭了,喃喃地道:“他们还活着的话,早就送信回家,不会许多年都没有消息。”

谢二老太爷叹息道:“毕竟当时不见尸身,心中存一分念想也是好的。”

陈子庚怕谢良辰伤心,他拉住谢良辰道:“二爷爷说的对,等将来我们能走出镇州了,就去登州打听姑父、姑母的消息。”

谢二老太爷想的没错,这个消息让陈老太太祖孙三人对他热络不少。

眼见天要黑了,谢二老太爷带着族人一起离开。

谢良辰坐在院子里,反反复复琢磨谢二老太爷的话,那赵管事不会向主家乱说话,他说见到了父亲,那就是有几分把握。

谢良辰很想立即去登州寻人,不过她知晓事情没那么简单,那么容易寻到父母下落的话,前世早就有了线索。

还要先壮大自己,让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去寻人。

陈老太太看着外孙女托腮呆愣地坐在那里,她不禁心疼,给了希望又失望,情绪起起伏伏,能舒坦吗?

陈老太太就要上前劝说,再难过也得吃饭,保重身子最重要。

陈老太太道:“辰丫头在想什么?可以与外祖母说说,没什么难事,外祖母帮你拿主意。”

谢良辰转过头来,一双眼眸望着陈老太太,片刻后,她伸出手指向谢家族人拿来的母鸡:“外祖母,母鸡有了,不如我们今天晚上就炖来吃?多喂两日还要给它觅食,不划算。”

陈老太太刚要说:莫要惦记我的鸡。

谢良辰就又说起来:“我们就吃那只尖嘴猴腮的。”

陈老太太就要扑过去护鸡。

“另一只我拿去送给宋将军,宋将军帮了我们大忙,我们是不是该有所表示?”谢良辰说着又去看头顶晒干的蛤蟆。

凑够了东西,她也该去拜访宋债主,送上一份心意了,让宋债主知晓,她这个人一向知恩图报。

谢良辰说完站起身,从灶房中拎出一柄刀,塞入陈老太太手中。

第四十六章 好日子

大锅里炖煮着一只老母鸡,肉香随着蒸腾的热气飘散在整个村子里。

陈子庚和黑蛋蹲在灶膛旁烧火。

黑蛋不停地吸着气,恐怕浪费了这香气。

陈老太太看着手里的鸡毛,眼睛眨巴着只想掉泪,不过泪水还没酝酿出来,就开始不停地吞咽口水。

谢良辰挽着袖子,在灶边忙碌着,一张脸被热得通红。

“再炖一会儿就好了。”

谢良辰说着向外看去,十几个孩子的眼睛一同向她看过来,目光中满是期盼。

陈老太太叹口气,辰丫头也不知道哪里来的歪理,每次都能说动她,本来今天她是拿定主意不肯杀鸡的,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着了辰丫头的道。

“丫头,”陈老太太道,“你往锅里丢的黄精,真的比鸡还要贵?”

谢良辰颔首:“外祖母,这是十多年的野生黄精。”

陈老太太道:“你前些日子又蒸又晒的,就是这些东西?”

谢良辰笑道:“是,不过黄精还没制好,这次炖鸡就是要试试味道。”

陈老太太一脸怀疑,总觉得辰丫头在骗她。

刚刚她正护着两个老母鸡不想杀的时候,辰丫头跑去灶房煮上了黄精。

转过头,辰丫头小嘴叭叭地在她耳边说:“外祖母,我这黄精都下锅了,您不杀鸡,就浪费了黄精,黄精可比鸡值钱,您仔细想想该怎么办?还是杀鸡更划算。”

辰丫头这张嘴死人都能让她说活喽。陈老太太心中默默地抵抗着,不过当看到一群孩子一个个瘦弱单薄,眼冒绿光,陈老太太还是向老母鸡下手了。

鸡肉的香气越来越浓,陈老太太紧紧地闭着嘴不敢说话了,生怕口水会顺着豁牙淌出来。

再看看外面蹲着的孩子们。

陈老太太心想,吃了这碗鸡肉汤,以后村子里这些娃子们就更听辰丫头的话了。

不止是娃子们,那些来赶娃子回家的村民,都是一脸的羞臊和感激。

“娃子们不是赚了银钱嘛,”陈老太太安抚大家,“过些日子还要他们帮忙去采药、抓蛤蟆,再说了,这次辰丫头有事大家都去帮忙了,都没少出力,没有这事,哪里来的鸡?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