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18章 哈瑞迪的偶遇(1 / 1)
作品:《万国之国》第118章 哈瑞迪的偶遇
“哈瑞迪!”
听到妻子的叫声,哈瑞迪从骆驼背上转过头来,他的妻子已经在骆驼背上摇摇欲坠,但双手还是紧紧的揽着他们的小女儿,“我们……停下来休息一会儿吧。”她哀求道,“我已经很累了,米拉姆也是。”
说着,她痛苦地舔了舔干裂的嘴唇,侧过头去拉紧了头巾,不知道是为了躲开愈发灼热的阳光,还是不让自己的丈夫看出她脸上的憎恨。
“我们已经休息了很多次了,再这样,我们就没法在日落前赶到下一个水源地。”哈瑞迪耐心地和她解释道。
可惜的是他的耐心毫无作用,“我想回伯利恒!”他的妻子突然嘶哑地喊叫了起来,“我们为什么不能留在伯利恒呢?”她责问道,“你是一个金匠,一个手艺精湛的金匠!勒高先生也说了,你可以在伯利恒得到一份稳定的工作,有他做居中人,那里的行会会接受你的。”
“你只要答应了,他们马上就会为你提供住所、工具、学徒,基础的金银,宝石还有仆人。”她充满渴望地说道——最后一项是她最为最期待的。他们在比勒拜斯的时候,虽然遭到了同行的排挤,又因为信仰的问题而无法为贵族与哈里发服务,但在比勒拜斯的居民中,哈瑞迪的信誉和技艺都有着相当出色的口碑。
哈瑞迪的妻子当然也是个以撒人,但她只是比勒拜斯一个以撒商人的女儿,在比勒拜斯,几乎没有隐士派的以撒人,即便有些隐士派的以撒人会随着商队行动,也不会来打搅他,他们的生活平静而又悠闲,作为一个金匠的妻子,她虽然无法与那些带着珠宝穿着丝绸的贵族女性相比,也从来没有过过窘迫的日子。
但这种平和的生活在比勒拜斯城破的那天,被那些可恶的基督徒们打破了。
不过当哈瑞迪的妻子知道,他们只要缴纳赎身钱就能离开比勒拜斯的时候,心中满是侥幸带来的欣喜——亚拉萨路城被十字军攻破的时候,他们可是杀死了城中所有的撒拉逊人和以撒人——他甚至觉得自己以及自己的家人都是被上帝所看顾着的。
这个想法一直持续到遇见那个十字军骑士,他强迫他们交出小女儿时,她顿时就从人间坠入了地狱,她怎么舍得呢?这简直就是拿着刀从她身上割下了一块鲜血淋漓的皮肉,她当然不愿意舍弃自己的小女儿,但她也在害怕。
她怕,如果他们坚持或者是反抗的话,那个骑士会毫不犹豫的当场杀死他们,他们的小女儿还是难逃沦为奴隶的命运,甚至更糟。
可就在这时候,一个愿意为他们说话的大人出现了——虽然从年龄上来说,他还是个孩子,但他依然做出了公正的判决。
他们一家人完完整整地走出比勒拜斯时,她甚至感到了一阵恍惚。
虽然那时候,他们除了身上的衣物之外别无他物,但她并不惊惶,她知道自己丈夫的手艺有多么地令人惊叹,人们甚至会开玩笑的说,他是否也得到了某位圣人的注视,才能够打造出这样精美绝伦,而又充满了奇思妙想的物品。
但凡看过哈瑞迪的作品,就不会有人怀疑他将来会为一个公爵或者国王服务。
因此,当哈瑞迪和她说,准备去往伯利恒的时候,她大力赞成。
伯利恒是仅次于亚拉萨路的圣地,而每一处被朝圣者们敬拜的神圣之地,必不可缺的就是圣像、十字架、圣物匣、以及各种各样带有神圣意味的念珠,首饰和配饰,亚拉萨路的手工艺者比地上的石子还要多些,伯利恒当然也不例外。
如她所愿的,哈瑞迪马上找到了一个朋友,以撒人以吝啬、苛刻与近似于残酷的精明而著称,但在他们的族群中,却始终提倡相互帮助和支持——虽然有时候迫于无奈,他们偶尔也会下个绊脚绳或是推出个替死鬼之类的——这种情况并不多,而且哈瑞迪的职业也并不会与对方产生冲突。
哈瑞迪的朋友一见到他们,就马上热切的为他们安排了住所和晚餐。
从那晚开始,哈瑞迪的妻子好像又回到了在比勒拜斯的日子,不用颠沛流离,不用提心吊胆,可以尽情享受柔软的床铺,丰盛的食物和温热的浴水,仆人们在一旁殷勤伺候。
只待了几天,不用说哈瑞迪的妻子,就连他们的小女儿脸上也多了几分血色。她满以为哈瑞迪会在伯利恒定居下来,她甚至已经想好了,是以自己父亲的名义去借钱,还是让哈瑞迪自己去借钱,或者直接向哈瑞迪的朋友租借一个店铺,用作品或是酬劳来偿还本金和利息——她对自己的丈夫信心十足,一点也不担心会因为这笔借款而破产。
但她没想到的是,她还没来得及露出笑容,哈瑞迪就给她带来了一个噩耗。
哈瑞迪并不打算留在伯利恒,相反的,在得到老朋友的资助后,他不会开设店铺,打造工坊,或者是寻求管事的推荐,好去贵人面前寻求机会——他会用这笔钱来购置骆驼和骡子,准备食物和水,带着她们返回隐士派的驻地。
“什么?”
“我是隐士派的团体成员,因为一些原因,我离开了那儿,现在,我要回去了。”
哈瑞迪的妻子听了,差点就要发疯,她也是以撒人。当然听说过“隐士派”,那是他们族群中的这一小撮人,与大部分以撒人不同,即便经过了上千年,他们依然没有多少改变,恪守的仍旧是最为古朴而又正统的观念和教义。
他们不放贷,不做买卖也不兑换钱币。每个隐士派成员都只有一种职业,那就是农民,或者说以农民为职业的学者,他们在无比荒僻的地方开垦田地,汲取河水,种植麦子或是蔬菜,也有可能是葡萄和无果。
在他们的聚居地内,没有穷人和富人,更没有仆人和奴隶,所有人都是平等的。
他们每天迎接着日光起身,到河流中沐浴,而后换上朴素的亚麻长袍,走进田地里,或者是葡萄园里精耕细作。据说他们非常的擅长种植小麦、蔬菜和水果,以此自给自足,除了偶尔的交换(他们毕竟也需要盐、瓦罐和布匹等必需品)几乎不与外界来往,太阳落下的时候他们就开始学习和祈祷。
而这样的生活,他们已经持续了好几百年,或许将来还会持续下去。这种生活听起来足够神圣又高洁,但哈瑞迪的妻子并不打算去做一个苦修士的妻子,更不想让自己的女儿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中长大。
但作为一个以撒女人,她并没有那个魄力表示反对,无论是言语还是举措。
她只能在心里想——她甚至宁愿回到比勒拜斯,说句实话,即便成为基督徒的奴隶和仆人,也未必会比成为隐士派中的一员更糟糕——不然为什么农民们会想方设法地进入城堡做事呢?
但她也知道,哈瑞迪虽然平时沉默寡言,对待她们也足够温和,但他并不是一个会被妻子的话语左右思想的人,她不敢在明面上违抗,只能设法拖延,只希望在这段时间内,哈瑞迪能够改变想法——至少,如果他要回去,那就自己回去吧,见鬼,她更愿意留在伯利恒。
她已经听说了,伯利恒的新领主,正是那个救了她们小女儿的骑士,若是他依然保持有比勒拜斯时的公正与和善,那么就算她和她的小女儿单独留在伯利恒,也没什么不好的。
哈瑞迪或许觉察到了妻子所想,但就和所有的丈夫一样,他只将其归入女性特有的软弱与古怪,并不怎么在意。
他轻轻拍打着骆驼的颈侧,叫它放缓脚步,直到妻子的那头骆驼慢慢的跟上来,他侧过头去观察女儿的状况,哈瑞迪的妻子倒也没有说谎,成年人可以忍受阳光的灼烧,空气的燥热以及颠簸带来的痛苦。
但对孩子来说,这就是三种折磨,她们才走出伯利恒大半天,小姑娘就如同一朵缺水的朵般迅速地萎谢了下去,面色绯红,四肢瘫软,看起来确实不太好。
“给她喂些水吧。”
“我已经喂了。”哈瑞迪的妻子低声抱怨,“要么再给她一些块。”
“不。”哈瑞斯看了看天色,分固然可以让人重新振奋起来,但也会更快的夺走口腔中的水分。他们虽然带了好几个皮囊的水,但在沙漠中水从来没有足够的说法。
“我们加快速度,”他说出了与妻子所愿相反的话,“尽快赶到下一个水源地。”
有水源的地方,通常都会有个村庄或是部落。虽然哈瑞迪所说的地方,很难称之为村庄,只能说是一个居住点。
这里只有几幢低矮的房屋,但依靠着水源地,这里的居民可以用为来往商队提供食物、水,还有喂马喂骆驼的干草来维持生计。
正如哈瑞迪所说,他们赶到的时候已经是黄昏,但村庄外的空地上已经燃起了多处篝火,哈瑞迪警惕的勒住了骆驼,“你们待在这儿。”他说,而后跳下骆驼,小心翼翼的向前走去。
不多会儿,他的神情就松弛了下来。那是一支商队,以撒人的商队。
商队里的人也看见了哈瑞迪,在看到与他们相似的装扮时,看得出他们也轻轻地松了口气。
哈瑞迪的妻子站在火光照不到的地方,看到他们正在与哈瑞迪问好,握手,没一会儿,有两个人举着火把护送着哈瑞迪走回来,他们牵着骆驼,牵着骡子,把他们送到最大的篝火边,沙漠的晚上是很冷的。
他们看到哈瑞迪的妻子居然还抱着一个小女孩的时候,马上就引领着她们进了一旁空着的房子里,“这间房子已经被我们租下来了。”商队首领说:“安心住着吧。”
哈瑞迪的妻子露出了一个感激的微笑,她,还有她的小女儿确实需要一个能够平躺着休息的地方,当然还要能够遮风避雨,她向前走了两步,发现地上居然还铺着一张厚实的毛毯,她顿时快乐地叫了一声上帝保佑,就将小女儿放了上去,而后展开斗篷,把她裹起来。
商队首领站在门口看了一会儿,才转身向篝火边走去。“兄弟,你这是要去哪儿啊?”他问。
他这样问是有理由的,毕竟在这个盗匪横行的地方,哈瑞迪居然没有带着仆人,或者是雇佣来的流浪骑士,就这样带着一个女人和一个孩子孤零零的走在沙漠里,就不怕遇到什么威胁吗?
更不用说,就算没有匪徒,沙漠里也会有狼。
哈瑞迪先是谢过了他的好意提醒,而后才说:“我们要去的地方距离这里并不远,可能只需要两三天。”就能安然返回故乡了。
首领捏了捏手指,大概估算了一下时间和路程,“你是要去哪儿?是去巴尼亚斯,还是大马士革?”这两个地方都不是两三天可以赶到的吧。
“当然不是。”哈瑞迪说,“我要去的地方是昆兰。”如果他对一个基督徒这么说,基督徒或许还不知道他所说的是个什么地方,但他既然是对一个以撒人说的——这个人虽然不是隐士派,但也知道隐士派的存在,昆兰他也知道,那是一个隐士派的聚居点。
“你是那里的学者吗?”
“昆兰可没有学者,只有农民。”哈瑞迪微笑着回答说。
首领没有辩驳,隐士派就像是一群可以结婚的苦修士。虽然他们没有钱财,也没有领地,更没有爵位,却很得以撒人的尊崇与信任——哪怕之中他们的其中大部分人已经声名狼藉,变得斤斤计较,唯利是图,但他们心中依然保留着一丝微薄的坚持。
那就是或许有那么一天,他们也能洗净罪过,焕发新生。
若是说,以撒人现在就是一棵早就枯败,腐朽的大树,隐士派就是他们最为纯洁的一根根苗,他们甚至会说,若是有那么一天,火狱升上地面,以撒人也会将隐士派的成员们顶在头上,宁愿自己去死,去堕落,受折磨,也不会看着他们的希望陨落。
他看了看哈瑞迪,知道这个固执的家伙可能不会接受过多的好意。于是他想了想,问道:“你们那里有种植小麦吗?有葡萄吗?或者是蔬菜。”
哈瑞迪点点头,“那么你能让我们和你们一起回去吗?”商队首领说,“我正需要收购一些粮食,小麦、蔬菜、葡萄或者葡萄酒都要,越多越好,而且还能有个很不错的价钱。你们要东西也行。”
“是什么地方又要打仗了吗?”
“我不知道。”商队首领轻轻地掠过了这个话题,“我从大马士革过来。不过撒拉逊人似乎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战争,或许他们正在准备着打下亚拉萨路也说不定。”
他开了一个玩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