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 第340节(1 / 1)

作品:《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

当时司马丞相就明白了,来儿这是得了民心了。 将成熟的果实放到了百姓的手里,百姓为了捏住这些现有的果实,也会拼命维护这个给他们带来果实的人。不,应该是说,维护这样的制度。 谁也不能破坏这样的制度了,否则会失去民心。 识字的百姓会知道如何反抗。 “来儿啊,原来你要的就是这样的天下。” 司马丞相觉得这样的天下确实挺好。最起码让人看着心情会愉快很多。在保命的同时让心情愉悦,也很重要。 “快点赶路,早点回去。”他催促着赶车的马夫。毕竟要是自己不回去,有些事情可能就会被拖着了。 他那个学生看人还是不太准,皇家长大,还被强权超控过的人,如何真的会愿意做一个摆设呢?夺取权利才是他们的本能。 司马丞相回虞都的期间,皇帝还是期待过谢来过来找她转圜的。毕竟等司马丞相回来了,要是他阻拦,谁知道此事还会不会有什么变故呢? 她认为谢来想要达到目的,就必须得到自己的支持。哪怕谢来羽翼已丰,但是遍布天下的寒门来说,正面抗衡还是要吃亏的。他应该争取这个皇帝的支持。哪怕自己手中的权利不够,但是在大义上面是可以给他帮助的。 但是谢来压根没来找她。哪怕君臣之间谈论国事,也没谈论那件事情。仿佛就是在安静的等着丞相归来。 皇帝等不及了,就主动问道,“勿往不担心丞相回来之后会阻拦吗?” 谢来道,“陛下,臣对东州的情况很有信心,所以不担心丞相会不同意。他只要不是一个昏官,就必定会支持的。” “你竟然如此有信心。”这让皇帝都不知道说什么了,“若是……他执意破坏呢?” “陛下,那臣认为,他就不适合当丞相了,天下人会反对他。” 皇帝总觉得谢来意有所指。 她心情有些不好。总觉得谢来做事情太顺利了。以前还觉得好,毕竟谢来代表的是自己的意志,现在他做的事情太多了,却也不是她想看到的情况。 即便皇帝心里不开心,她也没办法在这件事情上面插手。既然上次朝会的时候说了要等丞相回来处置,她就不可能变卦。更不可能主动去帮助谢来,只能一起等着。 只是内心里,她希望丞相能给谢来制造—点麻烦。 丞相终于在满朝官员的期盼下回来了。 回来后就把自己收拾收拾,洗去一身尘土。寒门的官员迫不及待的过来找他提前通气。也希望他给谢来找点麻烦。不能让谢来再做更多事情了。到时候他在朝中的影响力就越大了。 而且谢来靠着这些事情,任用了许多他自己提拔的官员,这是在扶持党羽。 “相爷,这事情—定要阻止啊。不能让他这么顺利,实在不行也要安排我们的人进去。” 丞相喝着茶,问道,“安排咱们的人进去,配合他的工作呢,还是给他制造麻烦?” “……” 这不是心照不宣吗? 当然是给对手制造麻烦。怎么可能给对手增加政绩。 丞相道,“我此去东州,入目所见,百姓安居乐业。家家有余粮,户户有人读书。” “这样的天下,难道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吗?” “再者,便是我想要阻拦,百姓愿意吗?难道就没人会将东州府的情况告知其他人?东州府的商路可是很畅通的,只怕现在天下已经翘首以盼了。我若是在其中做个坏人,只怕真要遗臭万年,你们是想害我?” “……” “相爷,下官等人绝对没有这样的想法,只是不想看到寒门被谢来这股新势力压—头罢了。他出身寒门,却也不愿意顺从我们,这是背叛。” “何来背叛,本相从来没有强求别人要加入我们。难道加入世家的寒门中人就少了?以后这种话休要再提。此事本相是不会阻拦的,本相可不想在史书上面留下骂名。尔等若是有这个本事和勇气,这相位给你们坐也行。” 这些人吓得连连说不敢。 他们也知道,丞相大人是个特别爱惜自己的人。以前就特别会平衡朝中关系,保护他和寒门势力的利益。多次躲过危机。 以前觉得挺好的,现在就感觉是不是有点儿过于保守了。上面坐着的那位陛下可只是一个傀儡皇帝啊。 但是没人敢再提了。 丞相这大帽子扣下来,谁也不想得罪丞相大人。 晚间丞相也没去空间课堂见谢来,故意卖了个关子。第二日朝会,他才正式出现在朝中众人面前。 好些人客客气气问候他,说他一路辛苦了,人似乎轻简了不少。是不是东州府的情况不大好,让丞相大人寝食难安。 司马丞相笑道,“说来话长,还是先不说了。” “……” 等女皇陛下驾到,众人拜见之后,朝会才真正开始。 皇帝主动提起了上次朝会的结果,让丞相大人说一下东州府的情况,决定是否可以全天下推广。 皇帝道,“丞相,朝中众臣都对此十分忧心,不知道丞相有何想法。” 司马丞相走了出来,恭敬的禀报道,“陛下,刚刚臣僚问臣,是否因为东州情况寝食难安。臣,确实因此寝食难安。” 谢来看向他。老师不至于吧,应该不是吧。 朝中百官一下子就议论纷纷了,开始觉得有大戏看了。 寒门的官员倒是一头雾水,丞相大人如何又改口了?难道是昨晚上睡了一觉,就又改变主意了?那他们就要准备对谢来开喷了。 于是众人摩拳擦掌。 司马丞相道,“臣从虞都出发,一路所见,都能看到不少百姓沿街乞讨,田间地头的百姓饿得直不起腰。臣路过一户人家讨一碗水喝,发现许多人衣衫褴褛,神色愁苦。” “臣出身微寒,所以并未曾觉得这有什么不对。只是心中到底是怜悯的。直到臣去了东州府,看到了东州府的百姓生活状况,心中的怜悯便成了焦虑。原来百姓并不是只能过苦日子的,朝廷是能让他们过好日子的,是臣等失职了!” 说完,他深深的弯下腰,以此表达自己的愧疚。 满朝文武:…… 司马丞相继续描述东州府的所见所闻。以及自己调查到的情况。 首先是商业非常的发达,来往车辆络绎不绝,小商小贩满街都是。买东西的人也很多。不愁没有生意。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来,东州府百姓过的日子是富裕的,否则也撑不起这些生意。臣正好在那边过的除夕,臣故意在年节当日去了附近乡下,发现许多人家家中都有肉香味。孩子们手里捏着一块肉,在路边做游戏。 有世家的人提出质疑,“先前户部尚书说东州府农产量增加了?这么多人做生意,当工人,难道真的就对农业没有一点赢想?” 司马丞相道,“本官在那边发现一个情况,东州府许多人家中都出了工人,工人赚了钱,没有时间耕地,就请了家长有余力的人帮着耕种田地,日结现钱。那些做小生意的人,也多是家中劳力不足的妇孺,她们耕种田地困难,便通过做小生意赚取银钱,然后请人耕种。如此一来,有余力者能赚更多工钱,力不足者不担心无法耕种田地饿死家人。” 众人听得都有些不敢相信。那些百姓竟然这么聪明? 司马丞相继续道,“我当时自然也是很少惊讶,问了之后才知道,这些人学了字之后,确实与往日不同。或者与读书人交流,或者自己去读书,头脑灵活许多。有聪明人如此做了,其他人见有道理,便也跟着学着做了。自然也就形成了如今的情形。” 谢来听着连连点头,司马老师倒是观察仔细。 这气势也是一个良性循环。其他地方暂时都没有东州府这样的环境。 东州府除了扫盲之外,还有工厂早就了更多的‘买家’,买家需求多了,卖家自然就多了。 卖家多了,才会有余钱请人耕种田地。劳动力就这样合理的分配起来了。 需求决定了市场。 司马丞相这一番论证,便很明确的说明了,百姓识字确实是有好处的。他们能够明白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才能过得更好。 朝廷能改盖工厂,能给他们识字,但是其中细节需要百姓自己去完善。而识字就是有效的办法。 这样一来,朝中还有谁会反对? 反正没人再坑一声了。 皇帝环视下方,心情复杂,最终还是释然,“如此,就依户部尚书所言。在整个大虞实行扫盲国策。” 皇帝金口玉言,文武百官立马下跪遵旨。 这事儿就这么定下来了。 谢来喜气洋洋。当然了,不只是为了这个政策的实施,还因为得到了司马丞相的支持。 这让他感觉到又注入了新的力量一般。 朝会后的休息时间,他就去空间找司马丞相。 司马丞相正好也在里面,见他就道,“就知道你沉不住气。” “学生是太开心了。”谢来喜气洋洋。“谢谢老师支持。” “我支持的不是你,我也不想做个遗臭万年的坏人啊。那里的人,过得确实不错。真要是都能过那样的日子,也挺好。” 谢来道,“还远远不够呢,还有很多人被压迫,我们只是看不到而已。” 司马丞相挑眉,“你是指……” “那些卖身为奴,世世代代无法解脱的人。”虽然这是号称没有奴隶的封建社会,但是其实地主庄园里,豪门大户里,多的是卖身为奴的人。只是他们换了个称呼罢了。 司马丞相:…… 他也曾经是这样的人。 他严肃下来了,“此事很难。” “所以学生要多赚钱,以后给天下奴隶赎身。” 这次司马丞相倒是没有和之前那样劝说谢来了。 他心里明白,谢来也许才是对的。 这个学生并不是脑门一热的就往前冲,他是有理想,有计划,也有勇气的人。 于是司马丞相笑道,“那我就先看看,你这全天下扫盲,实施的如何。东州可只是一个实验,如今才是真正的战场。我也无法让寒门所有人能帮你,他们中有多少你的敌人,你该清楚的。” “够了,只要老师支持,学生就满足了。”谢来笑了起来,仿佛还和小时候那样依赖老师。 司马丞相心里一暖,也笑着点头。 第291章 全天下扫盲的国策定下来之后,以户部为主导,其他各部相互配合,开始实施政策。 有了东州府的试点和经验总结,这次实施政策的流程就非常的完整了。 师资力量,教程,教学经验等等都有了成功的例子。只要其他地方的人依葫芦画瓢就可以了。 当然了,随着这—政策的消息传下去的,还有关于东州府试点成功的案例也被传播。分析了识字之后,东州府百姓的生活有了这样的变化。 目的是为了鼓励各地百姓踊跃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