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四十四章 风起于青萍之末(1 / 1)

作品:《望舒变

长安城内谢府不安宁,谢府的大师姐谢微澜接到府主的任务,这个任务却太过于奇怪,说是刺杀,不是刺杀,说是刺探也不像是刺探,说是守护也没有守护的意思,不像是谢府往年接的任务,倒像棋局上的一步闲棋,但要说是闲棋又如何能派谢府的人出马,谢府又如何肯派谢微澜出手。

长安谢府在长安来说,说大不大,说小那肯定也是不小,府主谢苍苔主持谢府己经有些年,谢苍苔的房间中堂挂着一幅画,画上的人胡须扎面而出,串脸而生,眼中有杀气亦有清气,不怒而生威,斜背一柄宽剑。

如果华山的剑阁的人来此,一定认识,画上的人便是那这画上的华山剑阁的那位姓的谢的老祖,也是剑阁的开创者。

一切表明,谢府与那剑阁的关系非浅,而是很深很深,剑阁的开创者那位谢将军本就是就当年谢氏走出的人,现在华山剑阁也只规定只有谢家的人才可以学那华山剑阁的杀伐剑。而这个谢定不是天下姓谢之人,而是专指从长安谢府出来的谢家人。

谢家在皇朝内虽明面上未曾封侯拜相,但谢府走出去的人在军中任职的有何曾少过,谢府是实实在在握着华山的剑阁,谢府的本身与皇朝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个联系看似微弱,但从那一枚奇特剑阁令看,那也只是明面的上微弱,在长安的大人物眼里,谢府并不小。

华山的剑阁是天下学剑人的剑阁,而谢府却是另一个剑阁,但只是谢家的剑阁。

这枚剑阁令又以往的剑阁令不一样,它的正面剑阁标志,一柄宽剑直插入山峰间,这是所有剑阁令都有的,而不同的是,其它的剑阁令背面还一柄剑,而这枚令背面是皇朝标志。这种剑阁令己经很好几年未出现在谢家,在记载中,上次出现的日子还是老皇帝在位时替老皇帝办的一件私事,自那以后就再未出现过,连在新皇继位后的血雨腥风间也未曾出现过。

现在那个从谢府出去的大人物亲自手持这枚剑阁令,要求谢府办这么一件这么微不足道的小事。

事情听起来很小,但这枚剑阁令和那位大人物出现,又表明这件事不小,所在在小与不小之间,谢府的府主谢苍苔难以入眠,他不知小事的背后是什么,谢苍苔虽是谢府府主,但其实只是主持谢府的日常,但遇大事谢府真正主事的还是那几位大人物,谢府很多秘密都是握在那些人的手中,那些人物才是谢府真正的大人物。

在谢苍苔眼中的这些谢府的大人物,一个是从谢府出去的现任的剑阁阁主谢窥鱼,谢窥鱼谢府的旁支出身,十岁上华山习剑,十六岁窥得剑阁剑道的真谛,得上代剑阁阁主真传,三十四岁接任剑阁阁主;

另一个就是在皇朝北边守边的皇朝的狼将谢负气,谢苍苔三叔的儿子,他的堂兄中的一位,十五岁参加边军后便连年战功,不到四十岁便己在边军闯下万夫不挡之勇的名号,真追当年的先祖,现在是北虎冯虎城手面的四个将军之一;

最神秘是还有这名手持剑阁令,听闻隐于皇宫内的大人物,只知道这位大人物也是出身于谢府,曾在大华山剑阁习剑,但他到底是谁,谢苍苔是不知道的,当然有可能上代府主是知道的,但上代府主死于唐元十二年的那场雨中,那场雨里死得不仅有上代府主,还有上代的剑阁阁主,甚至府里的上代大人物,谢苍苔这任府主只是被推出来仓促任命的;

当然还有传言有上代的大人物存活着,隐于剑阁之中,至于到底是何人存活着,这些连他谢府的府主都并不知道。

谢苍苔经过几天深思后,不论事情的背后是什么,只要按照大人物的要求办好就是。

谢苍苔对这件事还是谨慎而且过于谨慎,不仅谨慎而且在这件事上起了私心,他本想派小女儿谢青萍去办这件事,谢微澜虽是办这件事的最佳人选,但她不是谢苍苔的亲生女儿,只是谢府的旁支人家的女儿,如果这件事像老皇帝时期的那件事,办好是个天大的功劳,岂不是白白错过。

谢青萍是谢苍苔是最小女儿,也是唯一的女儿,此女在剑道上的天赋直指从谢府出去的现任剑阁阁主,十二岁上大华山,便得到隐在剑阁的上代长老的真传,十六岁己窥得剑阁剑道的真谛,但直到他将此事告知小女儿后,才知以谢青萍现在的脾性万万做不成这件事,而她还坚决的反对让她的微澜姐去做这件事。

谢微澜比谢青萍长几岁,两人虽是明意上堂姐,但两个身份在谢府还是差别很大,微澜虽然在剑道的天赋远不如谢青萍,但在处理事情的方式上,谢青萍差微澜又不知几何。如果说能把这件事办好办漂亮的谢府也唯有谢微澜一人,经过一番心理的较劲,谢苍苔决定还是把这个任力交给谢微澜办。

但这件事被谢青萍知道,又如何不生乱,风起于青萍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