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一五一、史上最难高考 三(1 / 1)

作品:《高四的青春

李可和兰亭并肩走。

“你刚刚哭了?”李可小声地问。

“我这次真的考砸了,李可,我又要复读了。”兰亭流下眼泪。

李可递给她一张纸巾,说:“才考了两门而已,兰亭,你瞎说什么呀。”

“可我数学考砸了,这样的成绩上不了重点了。”

“谁说你上不了重点,你自己吓自己罢了。如果分数线去年是600,今年变成500,对我们是一样的呀。”

“不一样,怎么会一样,我现在已经没有信心考下去了。我今天拿到试卷,大题目竟然有几题都不知道怎么下笔。我怕我60分都拿不到。”

“成绩没有出来前,一切都是假设。兰亭,你不是一直问我,为什么一到关键考试就总会扮猪吃老虎吗,其实就是心态。我们要做打不死的小强,除了我自己,没有人能打败我。”

“什么意思?”兰亭停下脚步,终于被李可的话吸引。

“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要放弃自己,放弃希望。”

“可是,我现在真的心好乱。”兰亭喃喃地说。

“我真奇怪你有什么资格对我说没有信心,要说也应该是我对你说才对。”李可说。

“你也没有考好。”

“你知道我最自信的两门,就是语文和数学,今天都考得不好。作文题看完我就想问候出题老师的祖宗了,你知道吗,我现在都怀疑我作文脱题了。数学更不用说了,以前选择、填空题只需要半个小时就全部搞定,这次用了一个多小时,大题跟你一样,一开始也无从下笔。后面的每一科,都是你的优势科目,你可以打翻身仗,而我,只能背水一战。你觉得,到底是你该哭,还是我该哭?”

或许这个时候很适合比惨,李可说的话,每个字都让兰亭觉得这时候哭的真不该是自己。

她突然心情不那么糟糕,看向李可的眼神里竟然充满了同情:“李可,谢谢。”

李可知道兰亭不那么难受了,也就不再说话。

兰亭反而有种想安慰李可的念头,但终究说不出来。于是两人就这样,一路走着,无声结伴。

“记得我们的约定,不要放弃。”在要分开的岔路口,李可对兰亭说。

“你也是,不要忘记我们的约定。后面的考试,你可要加油。”兰亭回应。

兴宁中学的校领导和毕业班各班主任对第一天考试出现如此高难度试题立刻做出了反应。

当时,他们还不知道四川有人偷了高考题的事情,也不知道这个试卷是备用卷,他们只知道,不能让悲伤的氛围延续下去。

各班主任对在教室做晚自习的学生们进行了集中开导,对一些重点学生和情绪波动较大的学生进行单独谈话。

谢永华被班主任叫去单独谈话,但很快班主任觉得没有必要。

这次的全国卷理科难的出奇,影响最大的一定是成绩中等的学生,因为难度提高到奥赛级别后,他们就发现自己和考艺术、体育的学生可能就是一个档次——横竖就是不懂。

但这影响不了老大。

不要说这些题目还不是真的奥赛题目,就算是高等数学,老大也不在话下。

下午拿到卷子的时候,他第一眼就被那道填空里的图形题吸引了。“这题目有意思”,这是老大的第一感觉。但换成别人看到那个题,第一感觉一定是“这题目有bug”!

老大做题与其他人不一样,别人喜欢从前到后按顺序做,他有时候心之所起,随心所欲,看到哪里就从哪里开始。所以,虽然他花了一点时间啃下了那道题,但也让自己全部的脑细胞都进入了极端兴奋状态,再去做选择题,发现并没有什么难度。

虽然他平时经常考满分,这次得满分是不可能了,但他仍是站在山巅上的那个男人。

下午老大考试出来后,就一直在等张倩倩,所以与李可等人错过了。

张倩倩对数学也没有信心,在吃晚饭的时候,老大用尽了所有记得的安慰人的话去安慰她,好容易让张倩倩心情稳定下来。

“不放弃”,这是老大对张倩倩的要求。

晚自习时,卢惠兰哭了。

李月辉用自己的切身经历给住校的同学们解压,说难度对所有人都是一样的,但复读班的人还是难以接受,特别是文科班的女生们。

她们已经熬了两年,她们不能将青春耗在高四呀。

卢惠兰这次没有考好,和兰亭一样,看到数学大题都傻眼了。她下午离开考场的时候心情极其低落,现在李月辉又再三强调调整心态,有些女生忍不住开始哭,她也受到影响,忍不住落泪。

东平在下课的时候来找卢惠兰。

他一直关注着她的情况,知道卢惠兰是那种中规中矩、心思细腻、受不起打击的乖乖女,遇到这次的情况,肯定情绪波动很大。

东平自己也考得不好,有两道大题只写了步骤,没有解出来,但还没到绝望的地步。他只顾着给卢惠兰擦眼泪了,平时他话少,现在更不知道该怎么说。

卢惠兰对东平主动来安慰她感到欣慰。但东平只是傻傻地给她擦眼泪,反而让她觉得东平傻得可笑,于是破涕为笑,对东平说:“放心好了,我还是会好好复习的,还有好几门没考呢。”

“惠兰,你能这样想,我觉得你一定能考好。”东平说。

“哎,本指望你能说点动听的话,但你却是大木头人。”卢惠兰说,“但你的心意我明白,我不能让家人失望。你也是,不要因为一科发挥不好,影响接下来的考试。”

东平重重地点了点头。

顾欣然对廖星河的突然到来感到意外。

高考期间,上不上晚自习已经不做要求,顾欣然陪着廖星河走在回宿舍的路上。

“廖星河,听说你们理科卷子难到了天际。你现在还有心情来安慰我,肯定是考得很好,对不对?”

“哪里有,我觉得题目真变态,但大家都考得不好,我就不怕了。再说我是男生,考差了也容易调整过来。倒是你们女生,心眼小,怕你们想不通。”廖星河说。

“哈哈,你倒蛮有心。怎么想起来安慰我?你就那么笃定我数学没有考好?”顾欣然调皮地问。

“对不起,对不起,我没有那样想。我就是路过,顺便问问你的情况。”廖星河脸都变红了。

“好了,跟你开玩笑呢。”顾欣然笑了,“你能专门来问候一下,让我很开心。走,化悲愤为食欲去。”

廖星河脸上绽放出笑容。

第二天,大街上黑压压送考的父母不见了。

很多应届生都破罐子破摔,竟然在高考考场也习惯性地提前交卷。兴宁中学作为重点中学,学生们基本还能坚持考下去,而二中的学生,已经很多人连考场都不去。

几天的高考下来,除了操场上量体温的白大褂成了一大风景,一些学生每考完一门都流着眼泪出来也成了历史未见之奇观。

另一个奇迹就是,高考结束,教室里、宿舍里,竟然没有往年热闹的撕书、扔书、烧书场面——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复读已从备选升格为第一志愿。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