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296章 说啥也来不及了(1 / 1)
作品:《大河峥嵘》在李家父子紧锣密鼓谈话的这个晚上,范家父子也没有闲着。一吃过晚饭,范文功就来到范家旧院,在安慰父亲的同时,也想与父亲商量迎敌之策。
见儿子走了进来,王芳急忙说:“功子,你来的正好,赶紧劝劝你爸,千万别为了这些小事情,气坏了自己的身体。”。
今天中午,见丈夫阴沉着老脸,气恨恨地走进家门的一瞬间,王芳就明白了。这个时候,范有民与李满荣吵架的消息,已经传遍了全村,弄得人人皆知。
范文功来的时候,范学华领着弟弟范学礼去了范有才家里,而范有民正在堂屋子里一个人默默地抽烟,气氛很是压抑沉闷。
“爸,李老三的这一招很毒辣。”过了一小会儿,见父亲抽完了一支烟,范文功不紧不慢地说,“他想断了我们的财路。”。
今天上午,范文功两口子去了一趟大舅子家,看望正在生病的丈母娘。下午,当他回来的时候,才听见了父亲与李满荣吵架的事情。
从这一刻开始,范文功就清楚了,李满荣还想跟范家过不去,而且,一招比一招狠毒,步步紧逼,大有置范家于死地的意思。
“你能看到李家三小子的阴毒,就应该有对付他的办法。”范有民瞥了一眼儿子,冷声说,“你说说,该咋对付这个狗杂种才好。”。
尽管前些日子,为了那块河滩地,父子之间大吵了一架,但是,在对付李满荣这件事情上,范家父子的心思是高度一致的。
在来父亲家之前,大女儿范彩霞说了这样一句话。爸,你再不要为难爷爷了。爷爷的这一辈子,过得也很不容易……
范文功知道,在种不种河滩地的这个问题上,大女儿的态度与自己正好相反。他一门心思地想据为己有,而范彩霞却是一副无所谓的态度。
那块河滩地,是爷爷范有民承包的。在范彩霞看来,让谁种,不让谁种,完全取决于爷爷的一句话,与别人没有任何关系。
对大女儿的这句叮嘱,范文功很是认同。当然,他也明白,这个时候,不再是父子间如何相斗,而是紧密团结齐心协力,枪口一致向外,共同对付李满荣的时候。
此时,见父亲问起了这个问题,范文功不假思索地说:“别人买不买村委会的种苗,咱管不着。但是,爸,我们绝不买,看他李满荣还有啥办法?”。
在来父亲家的路上,他已经想好了应对之策。既然李满荣在大会上大言不惭地提出,让村民统一购买村委会提供的肉苁蓉种苗,想断了范家的财路,那么,就应该从这里下手。
范文功很清楚,这几年,黄河两岸,那些想种植肉苁蓉的人家,都是从父亲手里购买种苗的。也就是说,父亲培育的肉苁蓉种苗,已经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这对范家来说,是战胜李满荣的一件非常有利的法宝。如今是市场经济时代,谁的货质量好,大家就购买谁的,李满荣再是村长,手再长,就是想管,也管不了。
对儿子的这个想法,范有民很是赞同。眼下,李满荣仗着自己是村长,以势欺人,而自己不买他的帐,只管种好自己的肉苁蓉,看这个李家三小子能如何?
突然,他又想到了另外一个更好的办法,笑着说:“功子,到时候,咱们把价格压低一点,每公斤比村上的种苗低一两毛钱,就更能吸引人购买。”。
说这句话的时候,他心里充满了必胜的信心。这几年,种植肉苁蓉,让范有民在挣了一笔钱的同时,尝到了科技的甜头。
这个甜头,就是农业大学的毕业生宋占涛带来的。在没有成为驻村扶贫工作人员之前,宋占涛就对肉苁蓉这种“沙漠人参”很感兴趣。
后来,根据乡政府的统一安排,他成了驻范家渡的扶贫工作人员的同时,也成了范有民的科技顾问,经过几年的辛勤努力,培育出了新的肉苁蓉品种,很受市场欢迎。
如今,有了好的种苗以及更低的价格,这两件很有力的法宝,范有民坚信,在与李满荣的这场争斗中,最后的胜利,一定会属于他。
“爸,你的这个办法很好。”范文功笑着说了一句大实话,“如今的人,谁的货好,价格低,就要谁的,还管他李满荣是不是村长呢。”。
于是,随着这句话,范家父子两人不约而同地发出了一阵会心的很爽朗的大笑声。这舒心的笑声里,流露出了一丝得意,更多的是自信。
就在他们父子协商一致,暗自得意的时候,范学华回来了,身后跟着范有才,以及蹦蹦跳跳的范学礼。
见爷爷与二叔脸上流露出很得意舒心的笑容,范学华也微笑着忍不住问了一句,“爷爷,你们笑啥?是不是有啥好事情?”。
今天发生的事情,方才在范有才家里,已经听这个当小学校长的六爷说过了。对这类鸡毛蒜皮的事情,他没有丝毫兴趣,也就一直没有明确表态。
自小在县城里长大的范学华,很少回范家渡,对农村生活也很陌生。这次来爷爷家,主要是为了弟弟范学礼的事情,才不得不回来一趟。
如今,母亲死了,父亲又得了精神病,范学华一夜之间觉得自己明白了很多事理。有一段时间,他曾经很是沉闷苦恼,也觉得自己很不幸。
不过,很快,就从这种苦闷中解脱了出来。毕竟,他才二十多岁,又刚刚大学毕业,事业也正一步步处于上升阶段,正是年轻有为大展宏图的时候。
“没有啥好事情。”范有民不想让这个没妈的孙子再为自己担心,就如无其事地说,“刚才,我跟你二叔开了一个小玩笑。”。
紧接着,将范学礼搂进自己的怀里,脸上流露出浓浓的慈祥,问了一句,“学礼,你六爷给你买了啥好吃的东西,快告诉爷爷。”。
对这个很聪明调皮的孙子,范有民王芳老两口一贯很是看重,特别是段向梅惨遭不测之后,就更加疼爱了,总担心范学礼会受到一丝伤害。
前些天的一个晚上,范学礼临时之前,突然哭了起来,还追问奶奶王芳,他妈妈上兰州讲课,已经很长时间了,为啥一直没有回来。
一听这话,王芳心中顿时猛地一紧,赶紧说,很快就会回来的,再等几天。范有民也安慰孙子,等过几天再下雪了,就带他去河滩里抓野兔野鸡。
后来,老两口又商量了半夜,觉得纸里包不住火,再这样隐瞒下去,对孩子不太好。最后,才一致决定,打电话让范学华回来一趟。
其实,不仅范有民老两口有这个想法,就是范有才也早就有这个想法了。只不过,作为范学礼的六爷,他不好直接开口说出来罢了。
在听见范文斌得了精神病的确切消息后,范有才专程来到大哥家里,询问侄子的病情。
在这之前,范有才给范文斌打了好几次电话,都没有打通,又打电话询问范学华,才略微知道了一些大概情况,让他这个当六叔的,很是担忧。
范文斌是范氏家族的骄傲,也是他多年来引以为荣倍感自豪的象征,更是范有才,以及很多老师拿来教育学生的成功案例。
范文斌突然得了精神病的消息,刚刚传到范家渡时,很多人都不相信,特别是范有才,觉得非常荒谬。光天化日之下,竟然还有人这样不择手段的诋毁范文斌,实在太卑鄙无耻了。
在他的印象中,这个侄子很有个性主见,绝不是一个扛不住事情的人。如果心理素质这样差,又怎能担任上市公司的总裁呢?
不久,确实得知了事情的真相后,范有才在长长地发出一声沉重的叹息之余,暗想,人啊人,都有脆弱的时候,就连范文斌这样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也避免不了。
今天晚上,刚刚吃过饭,就见范学华弟兄两人走了进来,范有才当即就明白了,吩咐婆娘带着范学礼到外面去串门,自己有话要对范学华单独说。
在很简单地介绍完了范学礼在学校的情况之后,范有才停顿了片刻,才问了一句,范文斌的病情怎么样了,又没有痊愈的希望。
对这个问题,范学华早就已经习惯了,知道该如何回答。自父亲住院后,这样问话的人很多很多,他在很厌烦的同时,也有点麻木了。
在这之前,他几乎没有跟自己的这个六爷打过交道。如果不是因为弟弟范学礼的事情,说句大实话,他根本不可能走进范有才的家门。
尽管父亲经常在家里,说当年自己的这个六叔对自己如何如何好,如果没有六叔很及时的开导教育,说不定,就没有他范文斌今天的辉煌。
但在范学华看来,这都是些陈芝麻烂谷子的破旧事,根本没有必要记在心里,也更没有必要在人前人后动不动就提起来。说的次数多了,会惹人厌烦的。
今天晚上,见范有才问起了父亲的病情,范学华略一迟疑,才说出了详情,最后,又说了一句,按照主治医生石大夫的看法,还需要治疗一段时间,才能完全康复。
见范文斌的病情轻松了许多,过几天就能出院,范有才觉得心胸顿时开朗了许多,微笑着与范学华讨论起了范学礼的事情。
尽管两人很快就统一了意见,但是,问题也随之出来了。因为,他们都紧紧意识到,如果范有民王芳老两口不同意,事情依然很难办。
于是,在范学华的邀请之下,范有才也来到了范有民家里,就是想说服这个脾气很倔强的跟犟牛一样的大哥,让范学华回城里念书。
果不其然,听完范学华的想法后,范有民当场就爆发了,紧盯着对方,厉声说:“好小子,你想把我的学礼带走,我绝不会答应的。”
说着话,将范学礼紧紧搂在怀中李,好像担心被人夺走似的。这段时间以来,爷孙相处的很融洽,一放学回来,范学礼就跟在爷爷的屁股后面转,寸步不离。
这时,王芳听见了丈夫的吼叫声,也赶紧从厨房里出来,神色很紧张地扫视了众人一眼,紧声问道:“咋了咋了?谁想把我的学礼带走?”。
见此情景,范学华心中不由得咯噔一声,赶紧笑着解释道:“奶奶,我跟爷爷正商量,能不能让学礼回城里读书?”。
“不行不行,绝对不行,谁也不能把我的学礼带走。”王芳站在范有民身前,紧紧护住小孙子,声色俱厉地嚷叫道,“我看你们谁敢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