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274章 来路不明的鸡毛传贴(1 / 1)

作品:《大河峥嵘

站在黄河边凸起的一块巨石上,紧紧注视着越吵越凶的父兄,满耳朵是越来越响亮的吼叫声,片刻,范文明就急忙走了过来。

俗话说,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在他深沉的记忆里,三个哥哥,都与父亲发生过争吵,特别是这个二哥范文功,也不知咋的,也许与父亲生性不合,几乎每天都要或大或小地争吵几句。

此时,得知父兄是为了这块河滩地,大清早的又爆发了激烈争吵,范文明觉得有点可笑。不就是一块地嘛,吵啥吵的,也不嫌丢人现眼?

当年,初中毕业后,就是不愿意像父母亲那样常年累月拼死拼活的种地,他才跟着几个同学,辗转来到南方沿海一带打工,在挣大钱的同时,也想改变自己出身农村的命运。

“爸,二哥,你们吵啥吵?”面对脸红脖子粗,吵得不可开交的父兄,范文明沉着脸,厉声说了一句,“大清早的,就这个样子?”。

见弟弟出面,范文功随即将矛头对准了范文明,气愤地说:“这是我和爸之间的事情,与你有啥关系?哪里凉快去哪里,少掺和。”。

说这句话的时候,他两眼紧盯着这个穿戴很整齐,看起来像个有钱老板的弟弟,暗想,受苦的时候,躲得远远的,如今有利可图了,就领着婆娘回来了,你也想的太美了。

见对方突然翻了脸,范文明微微一怔。自己刚回来的那天晚上,二哥闻风来到范家老院,一见面,还很亲热,说说笑笑的,父子三人以及母亲王芳,围着火炉,边吃烤熟的洋芋边说话,气氛很是融洽。

可没有料到,仅仅一夜之间,情况就彻底发生了变化。父子两人为了这块河滩地,竟然大清早的争吵了起来,二哥还将自己视为仇人,让自己哪里凉快哪里去。

此刻,见二哥一副怒不可遏的凶狠样子,范文明清楚,如果自己卷入到这场冲突中,说不定,脾气火爆的范文功,会动手打他。论起打架,自己绝不是二哥的对手。

于是,范文明恨恨地瞥了一眼这个二哥,鼻孔里重重地冷哼一声,走到父亲跟前,神态很平静地劝道:“爸,你少说两句,不要再跟他一般见识。”。

随即,又对范文功厉声说:“爸年纪大了,你能不能让着一点?多大的事情,不就是一块地吗?何必闹成这个样子呢,也不怕别人笑话?”。

这时,范彩霞也走来过来,劝阻父亲说:“爸,算了算了,再不要吵了,气坏了爷爷咋办?”又苦笑着对范文明说:“四叔,你将爷爷先领回去。”。

方才,见父亲跟爷爷大吵了起来,吓得范彩霞的心砰砰乱跳,又不敢上前劝阻。她清楚,为了这块河滩地,父亲是憋了一口气的,才跟爷爷一见面就火星四溅地争吵了起来。

于是,大清早的,这场发生在父子之间的激烈冲突,在范文明与范彩霞的紧声劝阻下,以范有民气恨恨的离开而暂时平息了。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范文功也没有再登父亲家的门,而范文明却缠着老父亲,让他讲一讲范家先人的故事,以此来讨得父亲的欢心。

见小儿子如此乖巧,范有民很是喜欢。于是,在一个寒风呼啸的晚上,讲起了范家先人,曾经做过的一件很是自豪的事情。

那一年的夏天,黄河两岸突然流传着一句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谣言,还未等人们弄清楚意思,天刚大亮的时候,很多人又在自己院子里发现了一封来路不明的鸡毛信。

这种很古老的传递紧急而又秘密消息的方式,是祖先发明的,也是从他们手里流传下来的。按照事先约定好的暗号,如果见到鸡毛信,就意味着有非常要紧的事情要发生。

大清早接到鸡毛信的人家,怀着紧张慌乱而又忐忑不安的心情,在屋子里悄悄打开一看,只见纸上用粗黑的毛笔写着四个字,“回不留汉”。

这是啥意思?起初,没有一个人弄明白说清楚。于是,各种版本的谣言,像风一样地在黄河两岸紧紧流传开了,越传越神秘严重。这种现象,可以用“铺天盖地”四个字来形容。

一时间,弄得黄河两岸的每个村庄,都人心惶惶鸡飞狗跳墙。很多人,也包括那些七八十岁的老人,大有末日来临泰山压顶似的很紧张惶惑的沉重感觉。

太阳刚落山,家家户户就急忙关紧门窗,大人娃娃,男女老少,都躲在自己的屋子里,不敢出门一步,唯恐灾祸会突然不明不白地降临在自己头上。

在这些村庄中,情况最严重的,首当其冲的要数范家渡,几乎家家都在同一个早晨,睡醒后一开屋门,就见到了这张也不知是从哪儿来的鸡毛传帖。

范守宝也在这天早上,看见了鸡毛传帖。不过,他没有像别人那样急着捡起来,而是站在原地,目光里流露出一丝淡淡的惊疑,继而,长长地吐出一口气,暗想,大祸终于蔓延到大安了。

这范守宝就是日后黄河两岸哥老会大爷范廷富的父亲。目光冷冷地注视了一会儿鸡毛传帖,他才捡起来,撕开一看,见到“回不留汉”四个大字时,脸上竟情不自禁地涌起了一丝忧虑。

因为,在他家里干活的几个长工中,就有一个来自陕西关中平原腹地,兴平县北莽山的叫雷银虎的年轻人,是不久前,才从老家专程来到大安投奔范守宝的。

这雷银虎的父亲雷力钟,生前是范守宝的极好的朋友,也是一个很有血性的关中冷娃。两人在石达开手下同甘共苦,一起干了五六年,结成了生死之交。

尽管事情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但范守宝依然记得很清楚。那个早晨,太阳灰蒙蒙的,大渡河边,雷力钟告别了生死与共的兄弟们,陪同石达开一起走进了清军大营,再也没有回来。

后来,范守宝回到了老家,靠平日里偷偷积攒的金银,以及祖上的基业,成了富甲黄河两岸的大财东,也曾派人带着银两,去陕西兴平,寻找过雷力钟的家属,想将他们接到大安,养老送终,以报答当年的救命之恩。

可是,雷力钟的婆娘,却捎话给范廷富说,如果到了那一天,她会自动来大安投奔范廷富的。现在,还不到求人的那一天。

面对这样很有胆识的回答,范守宝只能在苦笑之余,大发一通感慨。雷力钟英雄一世,他的婆娘也不是个孬种,很有志气。

不久前的一天,雷力钟的儿子雷银虎,竟主动投奔而来,刚一见面,就放声大哭着说了一句话,“范大爷,我娘让我来找你”,让范守宝很是惊异。

当天晚上,听完雷银虎的叙说,范守宝才明白,兴平北莽山,发生了很残酷的回汉大仇杀。除了雷银虎之外,家里的其他人,都死在了这场亘古未有的血腥大仇杀中。

紧接着,雷银虎还告诉了引发这次回汉大仇杀的缘由。据说,陕西渭南的几个回民在华州找汉人买竹竿,在交易中双方发生冲突,结果,两个回民被当场打死。

剩余的回民去官府告状,反而被喝斥一顿。紧接着,渭南的团练首领白祥生,以抓太平军间谍为由,杀了17个回民,并在两天后率领团练,趁着夜色,放火烧毁了回民聚居的村庄。

这一事件,直接引发了回汉积怨已久的矛盾大爆发,成了双方大规模仇杀的导火索,而且,愈演愈烈。回回最为残忍地屠杀汉民,而汉民也最为残酷地报复。

在这场回汉大屠杀中,一些汉民集聚的村庄,被回民放火烧成了白地,而一些回民的村庄,也被汉民杀得鸡犬不留,甚至,一个叫“五屯”的回民小村庄,彻底从地球上被抹掉了。

雷银虎流着眼泪,哭诉了大半夜,才昏昏睡去,而听完事情的经过,范守宝却陷入了深深的忧虑之中。他隐隐约约地意识到,这场回汉大仇杀,也许,才刚刚开始。

大安,与陕西宁夏紧紧接壤,黄河两岸修建了不少的清真寺,居住着很多回民。历史上,这些回民之间很是团结,也很凶狠。可以说,一家有难,全体支援。

范守宝暗自担心的是,这场从陕西开始的回汉大仇杀,如果不能早日平息,很快就会蔓延到大安,不可能不会对这里的老回回产生影响。

同时,大安也有些汉人,受此影响,已经开始私下里相互联络,蠢蠢欲动,准备闹事了。这张很神秘的鸡毛传贴,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信号。

于是,次日一早,范守宝将儿子范廷富范廷贵召集来,父子三人召开了一次很秘密的家庭会议,商量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大仇杀。

“陕西的事情,早晚会波及到我们这里,不能不早做准备。”介绍完回汉大仇杀的情况后,范守宝拿出了那张鸡毛传贴,沉着脸,略显担心地说,“你们弟兄两个,说说你们的看法,我们该咋办才好?”。

“咋办?这很好办。”见父亲很是担忧,血气方刚的范廷富只是微微冷笑一声,扬了扬手中的鸡毛传贴,冷声说,“吩咐弟兄们,尽量不要与老回回起争端,哪怕遇上他们故意跟范家挑衅闹事情,也要克制。”。

经过两百来年的沉淀,到了这个时候,范家财大气粗,手里控制着一支船队,生意遍布兰州银川,可以说,在黄河两岸,声名非常显赫。

在范守宝接到那张鸡毛传贴之前一个深夜,已经有人从大安县城秘密来到范家渡,趁着浓浓夜色,拜访了范家大少爷范廷富。

来人是黄河对岸“三合会”的首领卢海,人长得很黑,又心黑手辣,江湖人称“黑虎”。三合会与县城东关的那帮老回回,结怨很深,闹了很多年很多次,彼此不分胜负。

陕西回汉大仇杀的事情,卢海早就听见了,觉得这是一个彻底铲除大安老回回的好机会,但又觉得三合会势单力薄,斗不过老回回,就想到了人手众多的范家,想联合范廷富,将那帮老回回斩草除根。

对范守宝这个范家大掌柜,卢海只是听过其大名,不认识人,但与其大儿子范廷富,打过几次交道,知道这是一个比其父范守宝还要厉害的角色。

对卢海的来访,按照江湖规则,范廷富很是热情,但是,却对其要求,既没有当面拒绝,也没有当场答应,最后,语气淡淡地说了一句,“这件事情,你知道,我做不了主,得我爸点头。”。

此刻,见了这张弄得黄河两岸人人谈虎色变的鸡毛传贴,范廷富就清楚,这是三合会惯用的手段,目的在于激起汉人对回民的仇恨,在大安,也挑起跟陕西一样的回汉血腥大仇杀。

范廷贵不理解似地问了一句,“照大哥你这么说,就是要弟兄们做到骂不还口打不还手?就是老回回把屎尿泼到头上,也不能动手,这恐怕办不到吧?”。

范廷富知道,这个弟弟别看长的白白净净,一脸斯文气,好像一个读书人,但脾气很火爆,有时候,三句话不对头,就动手动脚。

对大儿子的这番看似很软弱的话,范守宝起初也不理解,但仔细往深处一琢磨,才体会出了其中的奥妙,禁不住暗自叫了一声“好”。

“廷贵,你理解错了。”范廷富淡淡一笑,也不做过多的解释,只是又说了一句,“从今天开始,关闭范家码头,停止一切生意,等形势明朗了再开张。”。

“当然,我们也不能就这样被动地等待,要做好厮杀的准备。”范廷富凌厉的眼光扫视了父亲与弟弟一眼,胸有成竹地说,“吩咐兄弟们,要抓紧准备刀枪,等我的号令行动。”。

见范廷富一副游刃有余信心十足的样子,范守宝点点头,也语气森严地说:“就按正坤的意思去做,任何人不得违抗。不然,家法从事。”

于是,这次很秘密的父子会议,就这样结束了。会后,范守宝对范廷富的安排,很是满意,认为自己的这个儿子,确实有大将之材,要远远胜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