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260章 跟黄家父子没完(1 / 1)
作品:《大河峥嵘》见李繁说话的语气非常肯定,神态非常果绝,没有一丝犹豫之色,范学华暗自吃了一大惊,心想,华城集团与黄家父子没有一点关系,他们到底想干啥呢?
年初的那场拍卖会上,华城集团与翰弘电器之间,为争夺西湾那块地皮的开发权,进行了一场生死较量,他早就听父亲说过了,而且,说的很详细生动。
在范学华看来,这完全是企业之间很正常的竞争,根本不存在谁想背后害谁的问题。胜利也好,失败也罢,全凭自己的势力说话。
最终,翰弘电器在拿到了西湾那块地皮的开发权之后,就动工建设龙润嘉苑高档别墅小区,与华城集团,很自然地成了房地产界的竞争对手。
父亲说起这件事情的时候,脸上还流露出很遗憾的神色,语气非常惋惜地说,在决定生死的关键时刻,他竟然心一软,主动放弃了竞争到底的机会,以致于功亏一篑前功尽弃,白白送给了翰弘电器一块色香味俱全的大蛋糕。
当时,你为何没有咬牙坚持到底呢?听完父亲略含悔恨的一番话,范学华竟忍不住当面问了这样一句话。因为,父亲在拍卖会最后关头的表现,引起了他很浓厚的兴趣。
父亲苦笑着摇了摇头,紧盯着儿子稚嫩的面孔,微微叹了一口气,说了一句让他摸不着头脑的话。学华呀,不是我不敢也不能坚持到底,而是,而是事出有因。
这句话,令范学华糊涂之余,也品味出了其中的难言之隐。那天,究竟发生了啥事情,让雄心勃勃的父亲,不得不很遗憾地主动退出了竞争,放弃了即将到手的胜利果实?这个略显神秘的因素,至今,他也没有弄明白。
此刻,见李繁态度非常肯定地说,黄家父子的真正目标是华城集团,让范学华在大吃一惊之余,也很自然地想起了父亲曾经说过的那些话中有话暗藏深意的话来。
莫非他们想趁范文斌住院不在公司的机会,勾结主事的周博逸,低价收购华城集团,而后,借壳上市?要知道,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
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团结合作众志成城是成就事业的根本保证,这是世人皆知的道理,然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而且,实在太难了。
美国莱曼兄弟公司是1850年由莱曼三兄弟,即亨利·莱曼、伊曼纽尔·莱曼、迈耶·莱曼创办的。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到1983年,莱曼兄弟公司已拥有资本约2.5亿美元,不仅是华尔街最大的投资银行之一,也是华尔街历史最长的合伙企业。
然而,时间到了1983年7月26日,莱曼兄弟公司召开了董事会特别会议。彼得森在会上宣读了他辞去莱曼兄弟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职务的声明。这一声明,很快被通过的同时,格拉克斯曼终于夺取了莱曼公司的最高权力。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彼得森和格拉克斯曼之间的矛盾是长期以来,公司权力斗争以及华尔街银行家和证券交易商之间对立的大爆发。
格拉克斯曼掌管了莱曼兄弟公司之后,开始制订计划,医治莱曼兄弟公司的创伤。他所用的药方是不惜牺牲公司的利益,以满足个人一时的私利。
这种很自私自利,也非常短视的药方,不仅没有医治好公司的创伤,反而,很快,就让他陷入信誉扫地众叛亲离的困境之中而不能自拔。
为了保住自己来之不易的权力,以及既得利益,壮大自己在董事会的势力,格拉克斯曼在未经董事会同意的情况下,就擅自做主,吸收新的公司入伙。
有个名叫彼得·道金斯的人,向他提供了100万美元低息贷款以购买一套公寓,格拉克斯曼不仅同意其成为公司股东及董事会成员,还给彼得·道金斯的回报是75万美元的年薪。
最能引起公司众怒的是,格拉克斯曼及其同伙,随心所欲的改变公司合伙人分红的比例,侵犯公司合伙人的经济利益,弄得怨声载道。
莱曼兄弟公司从成立至今,有一个很传统的做法,这就是公司总经理有权对公司合伙人的年度红利,包括七名常委红利的多寡,做出最后决定。
格拉克斯曼就利用这一弄权的机会,在董事会上提出红利和股息分配的新方案。在新方案中,他将自己和其他四名高级成员的红利,从1982的125万美元跃增到150万美元。
这样,就导致多数票据销售和交易商的红利也都不同程度增加的同时,不少银行家的红利相应减少了,而其他合伙人股票分配情况,更是如此。
以往每年的董事会决定,是在固定的102000股股票的重新分配中,主要合伙人的股票很少大增大减,但这一次,格拉克斯曼的股票一下子从上一年的3500股猛增到4500股,而其他人却所增无几。
面对格拉克斯曼日渐膨胀的私欲,公司的许多合伙人和董事再也无法容忍了。到1983年10月,多名公司合伙人纷纷离去,公司内部人心涣散,公司的资本只剩下1.77亿美元。
这么一点点资本,根本无法同华尔街那些资本雄厚的金融机构竞争,同时,也难以维持莱曼兄弟公司每年4.37亿美元的庞大开支。
屋漏又逢连阴雨,船迟又遇打头风。在反复无常破诡云谲的证券交易市场上,多头交易此时突然变为空头交易,资金不足的莱曼兄弟公司利润税减,业务空前的暗淡。
从1983年10月1日到1984年3月31日的半个财政年度里,莱曼兄弟公司的利润就减少了1160万美元。仅1984年3月,股票和固定收入交易部亏损就高达1260万美元。与银行货币经营部门700万美元获利相抵之后,仍亏损550万美元。
在如此恶劣地情况下,莱曼兄弟公司只有大量吸收外部资本才能摆脱目前的困难。吸收外部资本有多种途径,但无论采取哪一种途径,都将危及公司传统的独立地位,动摇格拉克斯曼个人的权力基础。
1984年3月的一天,格拉克斯曼接到了希尔森,美国捷运公司董事长科恩的电话,表示愿意向风雨飘摇的莱曼兄弟公司伸出“上帝之手”。
4月3日,双方在美国捷运公司董事长专用餐厅里举行谈判。谈判一开始,格拉克斯曼就问了一句话,“如果莱曼兄弟公司同美国捷运公司合并,这场交易的前提是我必须让位?”。
科恩脸上挂着冷冷的嘲笑,看着眼前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甚至不知死活的家伙,以极其傲慢的口气答道:“你说的很对,就是这样。”。
谈判结束时,科恩又神态很冷峻地说了一句令格拉克斯曼无地自容的话。“我要向你声明,我对掌握少数股权不感兴趣,我感兴趣的是一锅端。”。
就这样,历经134年风风雨雨常胜不衰的莱曼兄弟公司,最终在内部的权力斗争中坍塌了,留下了深深遗憾的同时,也成了商界的笑料。
由此,可以看得出来,企业内部的团结是多么重要。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企业内部的权力斗争并不少见。这种可恶又可怕的内耗,会将一个好端端的企业,逼到崩溃的边缘。
想到这儿,范学华心底竟然涌起了一丝悔意。如果早知道事态会发展到这可怕的一步,当初,就不应该听信王少岚的话,将父亲送进西靖市精神康复中心,而是留在大安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
当然,他也很清楚,世上没有后悔药。与其后悔,还不如鼓足勇气,拼尽全身的力量,与黄家父子面对面,真枪实弹刺刀见红地大干一场,争个高低输赢,弄个你死我活。
此刻,范学华觉得浑身的血液渐渐沸腾了起来,一股范氏子孙特有的刚硬血性之气,瞬间让其脸色涨得通红,语气恨恨地说:“如果黄家父子胆敢插手华城集团,我就跟他们没完。哪怕拼上这条命,也在所不惜。”。
见范学华满脸通红,一副要与黄家父子血战到底的样子,李繁暗自一乐,心想,小伙子有血性有个性,但缺乏实际锻炼,社会经验不足,跟我当初进入合丰银行时,一般无二。
于是,他哈哈一笑,朗声说:“小范,有拼命三郎的精神固然很可嘉,但是,在商场上,还得多用这个。”说着话,用手指了指自己的脑袋。
前几天,接到胡杨基金会掌门人杨崇光的紧急电话之后,李繁不敢耽搁一秒钟,就连夜赶往省城兰州,向杨崇光很详细地汇报了大安商界,特别是华城集团当前的情况。
李繁的汇报,从开始到结束,大概用了将近四十分钟。在这期间,杨崇光没有插一句话,只是默默地听着每一句话,唯恐担心漏掉一个很重要的词语。
截至目前,他对投资先锋公司不禁没有一丝悔意,而且,还相当满意。随着公司业务量的急剧攀升,名气不仅在大安商界很响亮,就是在西靖市四县两区,也逐渐得到了很多客户的认同。
看来,这一宝是押对了。在残酷的投资生涯中,有过失败,也有过成功,但在见了范学华一面之后,就敢拍板决定投资,而且,眉头也没有皱一下,一出手就是上千万美元。这样的事例,以前还真的没有过。
刚开始,杨崇光很看好范学华,认定先锋公司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一个很光明的发展前途。现在,见李繁这样一说,范学华也有掌控华城集团的野心,这让他更加看好这个年轻人了。
“这是一个机会,一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听完李繁的汇报,杨崇光当即就露出了一丝难得的笑容,朗声说,“范文斌这一得病,给很多人提供了一个极其难得的机会。”。
当然,这里面也包括他杨崇光。只是,他没有将话头挑明而已。如果说,当初仅仅是看好先锋公司有着很光明的前景,那么,这个时候,随着范学华的勃勃野心,杨崇光也暗暗滋生出了更大的欲望。
多年来,在风云变幻阴晴不定的资本市场上的摸爬打滚,让他认清楚了资本魔力的同时,也滋生出了远远超过常人的野心。
此时,正在喝水的李繁,见杨崇光这样说话,尤其是最后一句话,令他暗自紧紧吃了一惊。莫非,趁此鱼龙混杂之际,胡杨基金会也想染指华城集团?
紧接着,又仔细一想,也就明白了。尽管华城集团这几年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有了上市公司这个金字招牌,还是深深地吸引了很多具有雄心壮志的企业家。
在这场激烈而残酷的角逐中,目前,有此野心的,就有合丰金融集团,深圳幻影公司以及美国瑞特诺(中国)投资公司。当然,目前还没有浮出水面的阴谋家野心家,不知还有多少。
“小李,明天你就赶回大安。”杨崇光收起笑容,神态非常严肃地说,“回去之后,就想办法激发范学华,让他不惜一切代价,参与到这场竞争中。”。
“中国不是有句俗话,叫请将不如激将嘛。只要能够激发范学华的斗志,让他与周博逸等人,拼个你死我活,那么,到了那个时候,形势对我们就非常有利了。”。
此时,尽管坐在先锋公司里,与范学华商讨如何应对黄承宗蓄谋已久的挑衅,但杨崇光的这句叮咛,又一次隆隆回响在李繁的头脑里。
于是,他又做出一副深思熟虑的样子,轻声说:“小范,你要明白,黄家父子在大安商界经营几十年,树大根深,可不是那么容易就被打败的。”。
不可否认,这句话,没有一点毛病漏洞,是人人皆知的一句大实话。但是,李繁这个时候,这样说,却隐藏着极大的挑动意思。
继而,又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语气很担忧地说:“小范,不是哥哥我小看你。现在,就凭你我的力量,即使紧紧捆绑在一起,能不能斗得过黄家父子,还是两回事呢。”。
果不其然,见李繁这样说话,范学华只觉得血气冲顶,还未等其话音落地,就厉声说:“就是斗不过黄家父子,但我也绝不会当缩头乌龟,更不会临阵脱逃缴枪投降。”。
“好,说得很好。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有其父必有其子,真个是老子英雄儿好汉。有了兄弟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见状,李繁不失时机地夸奖了对方几句,随即,又压低嗓音,神秘兮兮地说:“我给你出个主意,我们要这样应对黄家父子的挑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