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239章 我想回老家凉州起事(1 / 1)

作品:《大河峥嵘

刚开始,听黑跳蚤说的很动听,又是封官又是许愿,很有诱惑力,惹得老唐心中蓦然一动,可是,又仔细一琢磨,就觉得很不妥当。

自己手下的这帮骆驼客,都与之沾亲带故,不是本家叔伯兄弟,就是姑舅外甥,还有自己最小的儿子唐彪。枪炮不长眼,万一战场上有个闪失,怎么向人家的父母亲交代?

“兄弟,不是哥哥我怕死,只是不想死在这里,成了无家可归的孤魂野鬼。”老唐担心黑跳蚤不高兴而坏了往日的江湖友情,就语气很婉转地说,“我想回老家凉州起事。”。

见老唐尽管语气很委婉,但其中的意思很明了,黑跳蚤只好苦笑着作罢。不过,虽然很婉转地当面拒绝了黑跳蚤,但他的一番话,让老唐很是眼红心跳,也意识到,如今的这世道,只能用四个字概括,弱肉强食。

于是,在离开西安的前一个晚上,老唐主动约黑跳蚤喝了一场酒,除了一再表示自己的歉意之外,还在黑跳蚤的介绍下,非常愿意地加入了哥老会。

这个时候,老唐才知道,黑跳蚤明着是关中刀客,是哥老会一个山堂的首领,实际上也是同盟会在陕西的最早一批老会员里的一个,更与那个姓井的年轻人是歃血为盟的磕头结拜兄弟。

后来,在黑跳蚤很热情的引导下,老唐连夜见到了那个姓井的年轻人,听他讲了很多革命的大道理,什么推翻帝制建立共和,也了解了很多世事,最后,还加入了同盟会。

临分手时,这个姓井的年轻人,很慷慨地赠送给老唐几支手枪,还特意嘱咐他,让他回到老家后,在凉州一带大力发展同盟会成员。必要时,可以来西安找他。

此次西安之行,钱没有挣到多少,但钱之外的收获颇大,老唐的心也开始不安分起来,深深地感叹自己白活了这么多年。

看看那个姓井的年轻人,年纪比自己还小几岁,居然是什么军的总司令,能够遥控指挥几万人的部队,号令三军,前呼后拥,威风八面。

就连那个外号黑跳蚤的,一个大字不识的杀人越货的刀客,也被这个姓井的年轻人封了一个团长的官职,管着手下几百号俯首帖耳的兄弟,人模狗样,喝过来吆过去的,让人很是眼红。

今天晚上,借着与老朱阴阳喝酒的机会,向他打听大安哥老会的情况,就是想借机联络当地的哥老会,成就一番当司令的心愿。

对老唐的问话,老朱阴阳在感到略微有点奇怪之余,也没有往更深处仔细想。替人算命择吉日看风水一辈子,三教九流五行八作,认识的人自然很多很多。

再说,范家渡的范廷富范廷贵两兄弟的鼎鼎大名,在黄河两岸很是显赫,谁个不晓谁个不知?别说大安本地人,就是在兰州银川一带,也很有些名气。

范廷富是人人皆知的有名的哥老会龙头大爷,家大业大,手下的兄弟遍及黄河两岸,除了做水路生意之外,也做旱路买卖。

而弟弟范廷贵更有出息,从保定军校毕业后,成了部队里的军官。至于是哪级军官,以及是袁大总统的部队,还是孙大总统的部队,老朱阴阳也就说不清楚了。

后来,老唐才弄明白,这范廷富确实是黄河两岸哥老会的龙头大爷,还有个侄子范正坤,也就是范廷贵的独生儿子,也加入了哥老会,做起事情来,比其大伯范廷富还很果断精明,也更心黑手辣。

根据老朱阴阳的介绍,老唐在离开大安之前,备了一份厚礼,专程来到范家渡,登门拜访了范廷富,并与之进行了一次很秘密的谈话。

至于所谈的详情,除了他们两人之外,再无第三人知晓丝毫。就连范正坤这个哥老会的后起之秀,也被范廷富派到码头去了。可见,这场秘密会谈的重要性。

与范廷富见完面的第二天,正好是个出门远行的吉日,老唐就带领骆驼客,怀着得意的心情,离开大安,返回老家凉州了。

不久之后的一个晚上,月明星稀,老朱阴阳正准备睡觉,却被其唯一的徒弟,富家大公子张锦秀很热情地叫去喝酒。

说起两人成为师徒的经过,也很有些意思。老朱阴阳一个走江湖的很卑贱的小人物,能够成为富家大公子张锦秀的师傅,在众人眼里,自然具有传奇色彩。

这张锦秀的家,在大安城里,是数一数二的富户。其父张石文,擅长书画金石诗文,举人及第后,曾经当过河南某县的知县。

大清最后一位皇帝宣统爷退位后,各地纷纷起事,刀兵相见,城头不断变化大王旗。张石文见局势对自己很不利,就辞官回到老家,过起了优哉游哉很惬意的富翁生活。

可是,也不知得罪了哪方神仙,张石文家里一直不太平,接二连三地出事情。先是大老婆,也就是张锦秀的亲身母亲死了,紧接着,其二姨太,一个唱戏的很漂亮的旦角,也死了。

如果说,张锦秀的母亲是因为年龄大了,又得了咳血病,一病就是好多年,如今,耗干了身子骨,在一个晚上死了,也很正常。

可是,那个当了张石二姨太的戏子,年纪轻轻的,还不到三十岁,身子骨很壮实,也在一个晚上,莫名其妙地疯了,一个劲儿喊叫着,有人要杀她。

起初,张石文以为她得了某种不干净的病,就四处请来郎中治疗。大把的银子花了不少,药也喝了很多,但一直不见起色。

半年以后,二姨太的身体越来越虚弱,一天到晚,恍恍惚惚懵里懵懂的,只是翻来覆去地说着同一句话,有人要杀她,有人要杀她。

况且,只要见了吃的,也不管是啥东西,就双手抓着拼命地往嘴里塞,狼吞虎咽,吃个不停,好像害怕被别人夺抢走,但也不怕被活活胀死。

见此情景,张石文心中明白,已经没得救了,只好让下人将其单独锁在后院里。不料,在一个大冬天的早上,二姨太竟栽倒在厕所里,死了,七窍流血,样子很恐怖吓人。

埋葬了二姨太不久,她生的唯一的儿子张锦书,一个很聪明乖巧的小男孩,仅仅只有六岁,也突然死了,而且,也是七窍流血,跟他妈死的时候,一模一个样。

看来,家里的风水出了问题。张石文无精打采地坐在院子里,望着深邃的天空,很仔细地琢磨起来。得请个道行深厚的法师,才能将家里的邪气驱逐干净,不然,还会出事情的。

于是,他吩咐儿子张锦秀,花重金请来了名震黄河两岸的大阴阳家老朱先生,在家里做了三天浩大的水陆道场,替他驱逐隐藏在家中各个角落里的那些大大小小的鬼怪乱神。

说来也很奇怪,经过老朱阴阳的一番精心拨治,张家很快就太平安宁了,日子也过得风生水起。这一下,张家父子对老朱阴阳更是刮目相看,甚至到了顶礼膜拜的地步。

于是,大安城里有名的富家大公子张锦秀,备了厚礼,死活要拜老朱阴阳为师傅,还口口声声说,如果不收他这个徒弟,他就学古人拜师的样子,跪在老朱阴阳家大门口不起来,直到跪死为止。

见张锦秀很有些诚心诚意,老朱阴阳坐在土炕上,抽着旱烟,闭目静静地思索了半天,最后,发出一声长叹,只说了两个字,“天意”,就苦笑着摇摇头,半推半就地答应了。

为了显示自己的诚意,张家父子举办了一场声势颇为浩大的拜师仪式,遍请亲朋好友乡邻乡亲,大放烟花爆竹,大摆酒宴,轰动了整个大安县城。一时间,成了人人谈论的话题。

于是,大安城里很有名的富豪,张家的大公子张锦秀,在隆重的拜师仪式结束后,就理所当然地成了老朱阴阳唯一的一个徒弟,是两年前的旧事了。

今天晚上,老朱阴阳准备睡觉的时候,没有想到,竟被徒弟张锦秀很热情地请到家里去喝酒。他没有丝毫的推辞,就跟着徒弟走了。

临出门时,老朱阴阳意味深长地对婆娘说了一声,“看好娃娃”。这个娃娃,就是多年以后,名震黄河两岸的白云观掌门人,一代风水阴阳大家震阳子道长。

第二天一大早,老朱阴阳被人抬回家的时候,浑身鲜血,已经神志不清了。在土炕上躺了三个月,才渐渐恢复了精气神。

从此以后,他很少出门,只是呆在家里,给那些自动找上门的人算命择吉日。偶尔,有人出大钱,请他去勘测祖先的墓穴,他也是当天去当天回,从来不再外面过夜。

如果有人问他,那天晚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老朱阴阳也只是淡淡地一笑,望着深邃的天空,片刻,说了一句很耐人寻味的话,“天意如此,不可泄露”。

老朱阴阳的这句话,让很多人玩味了很长时间,也没有真正弄清楚,更让人感兴趣也弄不清楚的是,从那个很神秘的夜晚开始,老朱阴阳与张锦秀的师徒关系,就彻底断裂了。

时至今日,震阳子很清楚地记得,父亲临死之前,紧紧抚摸着儿子的脑袋,哽咽着,说了一句让他终生也牢记的话。人与人之间,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

当他追问父亲,多少年前那个很神秘的夜晚,徒弟张锦秀将其很热情地请到张家去喝酒,到底发生了啥事情的时候,老朱阴阳也是很淡淡地一笑,说,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天机不可泄露。

于是,那个晚上到底发生了啥事情,父亲差一点被人杀死,这个疑问,一直盘绕在震阳子的脑海里,成了他这一生中最难解也最想解开的谜团。

他尽力试图解开这个谜团,走访了很多人,包括张锦秀的后代,以及张家的左邻右舍,花费了很多时间精力心血,也始终没有找到答案。

最后,回想起父亲临死前的模样,以及那句肺腑之言,只能暗自推测,是父亲唯一的徒弟张锦秀想谋害父亲,但由于节外生枝,其目的最终没有达到。

唉,人啊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有啥事情做不出来的?今天是关系很要好的父子兄弟朋友,明天就成了见不得面的仇人,甚至,至亲骨肉之间也相互残杀,这样的事,不论过去还是现在,还少见吗?

多少年以后的今天,坐在黄河明珠俱乐部里,看着面含失望之色的黄卫东,再想想那些曾经与之称兄道弟的商界风云人物,白云观掌门震阳子,竟情不自禁地发出了一声很沉重的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