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225章 你先不要发急(1 / 1)

作品:《大河峥嵘

此刻,观河楼正是生意最红火的时候,吃饭的人很多,来来往往,川流不息,大厅里熙熙攘攘,分外热闹。

见周博逸与黄卫东携手走了进来,老板杜永军赶紧笑嘻嘻地很热情地迎上来,在前面引路,将他们亲自送进了菊花厅包间。

这菊花厅是观河楼装潢最豪华的一件包厢。平时,不轻易对外开放。只有那些在大安政商两界有一定影响的人物,诸如范文斌周博逸之流的,也就是那些成功人士,才有资格在这里吃饭谈事。

杜永军这个四川人,之所以能够在黄河之畔的大安县城稳稳地站住脚,而且,还在竞争非常激烈的餐饮业,短时间内,创出了一定的知名度,就是与他善于结交各路上层人物,有着极大的关系。

待两人坐定后,杜永军吩咐服务员赶紧倒茶上水,很殷勤地问道:“周行长,你好长时间没有来了,是不是最近挺忙的?”。

“你说的很对,我确实是有点忙。”周博逸冷冷地瞥了一眼这个很精明的四川人,随口应付道,“杜老板你知道,快到年底了,肯定忙啊,忙的都没有时间来你这里吃顿饭了。”。

见对方神态严肃,说话的语气冷冰冰的,杜永军清楚,周博逸今晚约黄卫东来这里吃饭,肯定有极其重要的事情商谈,自己最好现在就离开。

于是,讪讪一笑,很有自知之明地说了一句,“周行长,你和黄老板谈事情,我去给你们上菜”,就赶紧走了出去。会察言观色,是他闯荡江湖的法宝之一。

“黄老板,你到底要对我说啥重要的事情?”等杜永军离开后,周博逸紧盯着黄卫东,冷声问道,“现在我来了,你就说吧。”。

周博逸一见自己,就急不可耐地问了起来,黄卫东心想,看来,外面的传言不虚,她真的想当华城集团的董事长,取范文斌而代之。一个女人家,野心到挺大的。

于是,哈哈大笑着,朗声说:“周行长,你先不要发急。”片刻,又意味深长地说:“我们边吃边聊,可以吧?”。

前几天,自得到范文斌突然住进西靖市精神康复中心的消息之后,黄卫东就对华城集团高层的一举一动,尤其是那些内幕情况,一直处在很高强度的关注中。

按照震阳子的话来说,目前的华城集团,离开了范文斌这个掌舵人,正处于风雨飘摇的十字路口,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令业界极度震惊的大事情。

至于会发生啥大事情,震阳子笑而不答,黄卫东也是心知肚明。作为大安商界的大佬,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对企业生死这样的事情,见的很多,也看的很清楚。

同时,对范文斌突然得了精神病这件事情,他一直持怀疑态度。好好的一个人,怎么说有病就有病了,而且,还是精神病。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突然发生了某件坏事情,给了当事人很大的精神刺激,导致其钻进牛角尖而得精神病的例子,也很多。

但是,范文斌是上市公司华城集团的老总,经历的痛苦挫折打击,要比平常人多得多,心里承受能力也非常坚强,怎么也会得精神病?

就这件事情,他与震阳子很秘密地谈论了好几次,最后,一致认为,这极有可能是一个圈套。当然,也仅仅是可能。至于范文斌设这个圈套的目的,目前还不太清楚。

为了将事情彻底弄个清楚明白,在听见范文斌得了精神病的第一时间,黄卫东给其打了好几次电话,一方面想问候问候这位老朋友,更重要的是,想通过与其对话,弄清楚范文斌的思维到底正常不正常。

可是,打来打去,打了好几次,对方的电话总是处于关机状态。最终,只能面对着手机,苦笑着说了一句,“也许,真的得了精神病。”。

不过,范文斌这一得病,倒给了自己一个难得的发展机会。黄卫东暗自认为,目前,翰弘电器正全力以赴地进军房地产业,而华城集团又是大安房地产界的老牌龙头,也是翰弘电器最大的竞争对手。

于是,经过一番秘密商量,黄卫东与震阳子决定,不能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要主动出击,要想办法挑起华城集团内部的剧烈争斗,继而,击垮这个最大的竞争对手。

“有啥不可以的?黄老板说了,我胆敢不听?”见黄卫东一副很神秘也很有信心的样子,周博逸禁不住暗自冷笑了一声。

挂断电话,在来观河楼的路上,她一直在想,黄卫东到底要啥很重要的事情,竟然关系到自己能不能当上华城集团的董事长?

这个江湖人称“黄世仁”的商界大佬,周博逸在国有银行当普通信贷员的时候,就认识,只是没有与其直接打过交道。

那个时候,黄卫东打交道的对象,是国有银行的行长副行长以及信贷科长之类的实权派人物,至于像周博逸这样的下层员工,可以说,根本不来往。

她很清楚地记得,自己与黄卫东第一次面对面地直接打交道,是在跳槽到合丰银行大安支行当信贷科长不久,一个阳光灿烂的春天的上午。

当时,为了扩大翰弘电器商场的经营规模,黄卫东准备在新城区开一家分店。在向几家国有银行申请贷款而遭到拒绝之后,又将希望的目光投向了刚刚进驻大安县城的合丰银行。

与工行农行建行这些大型国有银行相比,合丰银行不但贷款机制很灵活,服务很热情,而且,为了吸引实力雄厚的优质客户,贷款利率也很低。

“黄老板,还认得我吗?”周博逸坐在很气派的办公室里,笑眯眯地看着黄卫东,很亲切地问了一声。这副情景,与当初,范文斌第一次来银行贷款时截然不同。

以前,尽管与国有银行的普通员工不打交道,但黄卫东这个人有一个异于常人的特点,那就是,只要见过一次面的人,就能够记很长时间。

见周博逸一副居高临下的神态,黄卫东也不生气,而是大笑着,用含有恭维的语气说:“周科长,你是咱们大安县有名的铁娘子,我黄某人怎能不认识呢?说起来,咱们还是老朋友。”。

这句含有强烈恭维意思的话,让刚刚当上信贷科长的周博逸听起来,很是舒服,脸上情不自禁地露出了得意的笑容。在国有银行当了几年信贷员,受够了顶头上司与客户的冷气。

如今,成了合丰银行大安支行第一任信贷科长,这令周博逸心中很是得意了一段时间。按照丈夫吴朝海的话来说,就是有点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就这样,在合丰银行贷了第一笔款之后,黄卫东与周博逸一天一天地熟悉了起来。翰弘电器这样的优质大客户,对合丰银行来说,是很重要的。可以说,两者是强强联手。

后来,在震阳子的建议下,黄卫东又成立了黄河明珠俱乐部,极力邀请周博逸加入,而周博逸也为了进一步拓展客户,就顺理成章地成了俱乐部最早的一批会员之一。

当然,至于现在,周博逸借口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参加俱乐部的各种活动,也是有很深刻的原因。对这一点,黄卫东尽管心中略有不乐意,但很是清楚。

“周行长,在说事情之前,你能不能回答我一个很简单的问题。”随着各种菜肴不断地端上餐桌,黄卫东吃的满头大汗,忙里抽闲地问了一句。

这时,包间里热气腾腾,洋溢着一股各种香味混杂在一起的很浓烈的味道,地地道道的四川火锅味儿,无形之中,令人食欲大增。

这种环境,在大安这个很古老的小县城里,很适合谈一些极其隐秘的话题,尤其是关系很要好亲密的朋友,会经常选择这样的环境。

“啥事情?只要我知道的,一定会如实回答。”见黄卫东没头没脑地问了这样一句话,周博逸只是微微一笑。此时,她的心情,比刚来时要舒畅了许多。

对黄卫东这种在改革开放初期,凭着胆子大,头脑灵活,能够紧紧抓住历史机遇,继而发了大财的人,三十多年后的今天,周博逸的心情很复杂。

这些人,大都文化不高,但目光敏锐,胆子很大,敢于打破套在自己身上的条条框框,放开手脚,大干一场,创出了一条老先人从来没有走过的很独特的道路,

同时,这些穷惯了的人,一旦有了钱,就大吃大喝,挥金如土,大肆挥霍,甚至目空一切自以为是,做出了违法乱纪的事情。这样的土包子,这样的丑陋习惯,让周博逸在瞧不起的同时,还很是鄙夷。

创业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几乎是九死一生。即使侥幸成功了,守业也更加艰难。因为,不但要面临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还要面临各个方面力量的干扰。越是贫穷落后的地方,政商关系越复杂,做民营企业越不容易。

这方面,自小在江苏海滨城市长大的周博逸,为了神圣的爱情,在跟随吴朝海,来黄河之畔的大安县城里的这些年里,有着很深的亲身体会。

如今,当年那些纵横商海叱咤风云的第一代创业者,都六七十岁了,年龄大了,基本上都退出了商界,将企业交给了后人管理,而自己也开始回家颐养天年了。

当然,这些人当中,也有人因为各种各样违法乱纪的罪名,开启了漫漫牢狱之旅。诸如当年风云一时,被称为“民企教父”的南德集团总裁牟其中,就是很典型的一例。

甚至,还有比这更惨的。2008年4月29日,九芝堂集团董事、涌金系掌门人魏东,在其位于北京紫竹院附近的居所坠楼身亡,年仅41岁。

魏东的自杀,在商界,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对其自杀一事,也流传着很多种说法。最典型的是,有人说,魏东在自杀前患有严重的抑郁症,心理压力太大,实在承受不起了。

这时,黄卫东喝了一大杯酒,随即,长长地吐出了一口很惬意的热气,紧盯着对方,问了一句,“你说,范文斌是不是真的得了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