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77章 送了李家一块匾额(1 / 1)
作品:《大河峥嵘》见李满荣这样很谦虚的说话,范文斌只是很会心地微微一笑,眼睛看着正在孔子雕像前很卖力地演出节目的几个学生娃娃,没有再说一句多余的话,但心中却涌出了一丝很浓重的嘲笑。
当初,你李满荣为了当上这个村长,上蹿下跳,跑完县政府,又跑乡政府,出了这家的大门,又进了那家的院子,一天到晚,忙的不亦乐乎,使出来了所有能够使得出来的手段。
如今,如愿所偿,成了范家渡村委会主任,也就是老百姓俗话说的村长,实权在手,威风八面,得意地不知天高地厚,却又故意在我面前说起了这些很无聊的话,真个是恬不知耻的家伙。
随即,范文斌又想起了另外一件事情。当初,在听见范大头领着范家渡的一伙老汉婆娘,先去了县环保局告状,又去了七彩石砂厂闹事的消息之后,跟父亲范有民一样,还以为是这个李满荣在背后使的坏。
如今,通过宁鹏的一番明察暗访,才从范大头嘴里得知,这件有预谋的针对自己的事情,从头至尾,李满荣根本不知情,更别说参与了,是自己误会了他。
通过这件事情,尤其是主动借给自己600万元的事情上看,李满荣还是挺不错的,做事很讲究分寸,拿捏得很到位,一改往日留在自己心中的不良印象。
可是,就是这么一个很精明的见过大世面的人,怎么刚刚当上村长不到一年时间,就很强硬地要求范有民等人重新签订承包合同,从而给自己带来很不利的影响呢?说句实话,至今,范文斌也没有搞清楚。
但是,指使范大头带人告状闹事的幕后主谋,他却搞清楚了。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那个原风雷厂下岗职工,也是裕顺公司的老板,如今的通缉犯张永强。
这样做的目的,就在于报复自己破坏了他想借拆迁之机,胁迫厂里的下岗职工,向华城集团敲诈勒索一笔钱的阴谋。阴谋破产了,很自然地就将矛头对准了破坏其阴谋的范文斌。
后来,当事情的真相大白于天下之时,自己跟宁鹏秘密合计一番,毫不犹豫地报了案,想利用警方的强大力量,从范大头身上打开突破口,尽快抓获那个至今还隐藏在大安县城某个阴暗角落里的通缉犯张永强,以绝后顾之患。
截至目前,宁鹏通过自己在公安局的朋友,私下里打听了好几次案件的进展情况,也没有得到张永强被抓获的消息。但愿有一天,将这个无恶不作的张永强绳之以法,了却自己的一桩心愿。
就这样,两人各怀鬼胎,有一句没一句地说着闲话,直到师生排练的文艺节目演出结束,校长范有才笑眯眯地走了过来,很兴奋地说:“很感谢你们两位的支持,孔子雕像终于落成了,我也放心了。”。
为了这座孔子雕像,范有才东奔西跑,找了很多本地以及外地的石匠,但看过他们的作品后,都不太满意,不是嫌他们雕刻技艺不精湛,就是嫌他们没有艺术水准。
最后,挑肥拣瘦,好中选优,才选中了一位来自陕西的老石匠。据说,这个老石匠雕刻过很多名人的石像,技艺很精湛不说,艺术眼光也很高,这才决定请他雕刻孔子石像。
不过,那位老石匠的表现,也确实令范有才很满意。老石匠不仅手艺高超,也很有艺术眼光,吃住在学校,费了一个多月的工夫,精雕细刻,才胜利完成了这次重任,雕刻出了这座形神兼备的孔子石像,伫立在校园内,引来了很多村民的赞扬声。
今年以来,在李满荣的大力支持下,范有才很是积极努力,干了几件自认为很得意的事情,不仅通过了县教育局的验收,也受到了乡政府乡教委的多次公开表扬,让他的干劲儿更大了。
如果在自己的校长任期之内,能够竭尽所能,集思广益,将范家渡小学办成一所“大安县农村示范学校”,这是他当初刚上任时,就暗暗立下的最大壮志,也就心满意足了。
九十年代初期,从大安师范学校毕业至今,已经三十年了,在自己家门口教了一辈子小学,也到快退休的年龄了。这个最大的心愿如果能够实现,他也就没有任何一句怨言,也可以很安心地退居二线了。
一个土生土长的很典型的农村娃娃,靠自己的勤奋努力,最终成了一个拿国家工资的,按照老百姓的话来说,也就是吃皇粮的人民教师,如今又成了一校之长,到了今天这一步,还能有什么怨言与不满呢?
此时,在这种场景里,见范有才将功劳推到自己和范文斌头上,李满荣也笑着说:“范校长,在校园里立起孔子雕像,这在范家渡的历史上,还是破天荒的第一次,你的功劳很大,可以载入史册了。”。
昨天晚上,吃过晚饭,他跟父亲李积真说起了雕刻孔子石像的事情,话里充满了得意之色,说这是他当了村长以后,干的最得意也是最有价值的一件事情,仅凭这一件事情,就完全可以流芳千古了。
李积真抽着旱烟,听完儿子的话,也眉开眼笑地说:“范家渡这个村子,最初是范家的老先人,一个放羊娃娃开创的,才叫范家渡,已经几百年了。如今,李家人也能够流芳千古了。”。
稍微停顿了一会儿,又用很自豪的语气说:“满荣,你在学校里立了一座孔子雕像,在我看来,比范家人还要伟大还要有名气。孔子是谁,那可是孔圣人,是念书人心目中的神。”。
“以后的娃娃,不管过了多少年,哪怕是一千年,只要一看见了孔子像,就会记起你这个村长的。这可是我们李家人出钱雕刻的,就凭范家,是没有本事立得起这座孔子石像的。”。
说完,竟呵呵呵地很自豪地笑了起来。笑声里,李满荣听得出来,既包含着对李家人出钱干了一件能够流传千古的大好事情的骄傲,也含有对范家人的一丝蔑视,很复杂也很耐人寻味。
在父亲去世后多少年之后,李满荣也快到了父亲这般年纪的时候,每当看见这座孔子雕像依然伫立在校园里,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父亲说的这句话,觉得心里很踏实的同时,也充满一股自豪之情。
“六叔,你为范家渡做了一件天大的好事情。”范文斌见范有才脸上流露着难以掩饰的兴奋得意之色,不失时机地恭维了一句,也是一句大实话,“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的孔子雕像。”。
对这位当了一辈子农村小学老师的六叔,他一直心怀很感激之情。当初,如果没有范有才语重心长的劝说,说不定,他连初中也念不完,就与其他同学一样,辍学闯社会挣钱去了,哪里还能有今天的辉煌成就?
“哪里哪里?如果没有你们两位的鼎力支持,就凭我一个人,是完不成这项重任的。要说感谢,还得好好感谢你们两位。特别是李村长,一个人承担了所有的费用,很多人听说后,非常感动。”。
正是因为李满荣承担了雕刻孔子石像的全部费用,范有才最后决定,利用这个很难得的机会,组织全校老师学生,向李家赠送一块“崇文尚学”的匾额,以示发自内心的感谢之情。
这次送匾活动,是在演出结束后举行的。当一群小学生,排着很整齐的队形,抬着挂着红丝绸的巨幅匾额,在老师的组织下,敲锣打鼓,浩浩荡荡来到李家大门口时,引来了全村人无数很羡慕的眼光。
这次声势浩大的赠送匾额的活动,将今天的孔子雕像揭幕仪式,推向了最高潮,引发了很多人很长时间的议论,也上了当晚的县电视台,让李满荣一时间成了全县的红人,名声响遍了黄河两岸,如同当年哥老会龙头大爷范正坤一样。
李积真拄着拐杖,站在大门口,布满皱纹的老脸上,泛着一层兴奋的红光,很激动地看着那块匾额,竟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六十年前,大安解放后不久的一天,他入党时的情景。
那时,他刚刚二十来岁,已经跟父亲一起,在后山替范家放了五六年羊。之前,为了争夺押运茂盛粮行的一批军粮去银川的很丰厚的押运费,以范正坤为首的哥老会,在黄河边的河滩上,与凉州骆驼客唐帮之间,展开了一场决定此次押运权的比赛。
结果,哥老会在一胜一平的很有利的条件下,最终输掉了比赛,让范正坤怒火冲天,将打了败仗的李积真暴打一顿,而后,罚其到后山,与其父一道,替范家放羊。
1949年10月,人民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黄河两岸的马鸿逵残兵败将,解放了大安全县,李积真也由一个放羊娃,翻身得解放,成了范家渡土改运动的积极分子,不久,就入了党,而且,还成了糜滩乡最年轻的大队书记。
面对鲜艳的党旗,双脚并拢,保持很标准的立正姿态,紧握右拳,跟着领誓人,一字一句地读着入党誓词,令年轻的李积真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暗自发誓,要永远忠诚于党,为党的事业贡献青春与力量。
正是有了这样很高度很强烈的自信心与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在担任范家渡村支书四十年的时间里,他一心一意为村民谋幸福。冒着冬天的严寒,人拉驴驮,硬是用血肉之躯,修建了一条如今还在惠及黄河两岸群众的惠民渠。
当然,从这个时候开始,范家渡这块昔日鱼龙混杂的黄河江湖码头,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天天变得干净起来,不再是谁势力大,就由谁说了算的年代了。
范正坤,这位旧社会纵横黄河两岸的哥老会龙头大爷,范家渡码头的最高主宰者,终于失去了往日的威风,不能够再作威作福,而是在李积真的严厉监督下,开始了漫长的思想改造过程。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范家渡大大小小的一切事情,都由大队书记李积真一个人说了算,把持范家渡两百多年的范家,终于倒台了,而昔日范家的长工李家人,从此站了起来,在扬眉吐气的时候,也成了范家渡的主人。
今天,看着这块“崇文尚学”的匾额,再一次感受人生的辉煌,李积真觉得自己年轻了很多岁,仿佛又一次回到了解放初期,那个热火朝天大干苦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年代里,竟情难自禁地流下了几滴泪水。
当初,在得知范有民的二儿子范文功要参加村长竞选的消息后,他思索再三,将李满荣从西靖市叫了回来,鼓励儿子,要不惜一切代价,与范文功一较高低。
在他看来,自己下台已经二十来年了,好汉不提当年勇,时光也不能倒流。如今,儿子能不能当得上范家渡的一村之长,是关系到李家人能不能斗得过范家人的头等大事情。
于是,李积真告诉儿子,如果李满荣不参加村长竞选,就等于给范家人提供了一个天大的机会,也等于给李家人当头撒了一泡骚尿。埋在地下的李家先人会气得龇牙咧嘴,而范家先人会笑的合不拢嘴。
当儿子当选为范家渡村委会主任的消息传到耳朵里的时候,李积真正躺在炕上养病。听到这个天大的好消息的一瞬间,一骨碌就很利索地爬了起来,随即,裂开嘴笑了起来。
继而,很利索地下了炕,洗干净双手,点燃了三炷香,恭恭敬敬地插在香炉里,又冲父亲的遗像,规规矩矩地磕了三个响头,暗自说了一句很得意的话,“二十年后,李家人又一次压倒了范家人。”。
今天,站在大门口,望着那块写着“崇文尚学”的巨幅匾额,李积真虽然八十多岁了,但还是忍不住流下了几滴高兴的泪水。儿子给他,给李氏家族争了一口气。范家的后人尽管有钱,但没有这份荣耀。更何况,这份荣耀,是范家的后人,主动送到李家大门口来的。
可是,当他面带衷心兴奋的笑容,四下里张望的时候,无意间,却看见范有民躲在一棵大树后,脸色阴沉地注视着眼前的情景,心中竟涌出了一句很得意的话,“气死你,白气死”。
此刻,站在大树后,看着眼前热闹非常的情景,范有民确实在很生气的同时,也对弟弟范有才的这种做法,暗自滋生出了许多不满。
李满荣掏钱雕刻了一座孔子石像,就值得这样大惊小怪地做?又是召开很隆重的揭幕仪式,又是敲锣打鼓的送匾,好像李满荣做了一件比天还要大的好事情,恨不得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钱是李满荣掏的。
在范有才当校长之前以及当校长之后,范文斌掏了那么多的钱,给学校又是买桌凳又是买电脑,还掏钱成立了一个教育基金会,专门为考入大学的范家渡的娃娃,不论姓范的还是姓李的,都一视同仁,提供一定的学费补助,也没有这样大的声势,更没有送来一块象征着荣耀的匾额。
可是,范有才作为一校之长,竟将这些实事看不见,眼睛只看见李满荣掏钱雕刻了一座孔子像,就声势浩大地为李家送了那么大的一块匾额,还写着“崇文尚学”四个大字,这让范有民暗自感到脸上无光的同时,也暗暗生了弟弟的一肚子闷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