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12章 看你帮不帮了(1 / 1)

作品:《大河峥嵘

宁鹏的这句话,说的很实在,让范文斌心底顿时涌起一种知己的感觉。对这个以前的高中同学而今的华城集团董事局董事兼总经理,他一贯采取既拉又打的策略。

当年红极一时的煤老板身份以及纵横江湖的经验,让宁鹏较常人更具有一种不怕天不怕地的胆识和冒险精神,可是,也多了几分痞气甚至匪气。

俗话说,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上个世纪,能够在煤炭行业立住脚并发了横财的,恐怕没有几个不是胆大包天的人。宁鹏就是这种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人,按照他的话说,因而也趁机发了点小财。

不过,他又是那种见好就收的很精明的主儿。国家要对煤炭行业进行大整顿,特别是对那些污染大而且毫无安全保障的私人小煤窑,坚决实行关停的时候,他借机华丽转身,脱离了这个很黑的暴利行业。

对其出众的胆识和冒险精神,范文斌一直很看好,也适当地予以鼓励,让其担任棚户区改造工程领导小组副总指挥,就是很明显的用长不用短的例子,而对其身上的痞气匪气,采取适当的压制态度,唯恐担心给公司招惹来祸端。

当初,在公司最困难的时候,硬着头皮向宁鹏借了两百万现金,后来,在公司上市的前夕,根据宁鹏的意思,将这两百万现金转为华城公司股份的同时,宁鹏也顺理成章地成了董事会的一员。

范文斌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看见庞成川仗着是华城集团的有功之臣,态度日益嚣张跋扈,越来越不将自己这个董事局主席放在眼里的情况下,在不得已为自己找了一个很好的帮手,来抗衡庞成川王建伟等一伙人。

不可否认,自担任华城集团总经理以来,宁鹏确实吃了不少的苦。每逢关键时刻,都挺身而出冲锋在前。远的不说,就拿棚户区改造工程中拆迁一事来说,如果没有宁鹏的江湖手段,恐怕拆迁不会那么顺利。

当然,这些几年来,随着华城集团的不断发展壮大,各种规章制度的日益完善,以及员工素质的大幅度提升,宁鹏身上的痞气,特别是那股很明显的匪气,也给公司带来了一些很不利的消极影响。

于是,范文斌对这位曾经是不可一世的煤老板,而今是华城集团总经理的老同学,有意识地采取了压制的策略,既不让其跳得太高,也让他能够充分发挥所长。同时,也隐隐有了在适当的时候,拿掉他的心思。

此刻,喝着啤酒,见宁鹏说的话与范文斌的意思殊途同归,目的都是要自己出面找钱帮助陷入困境的华城集团,高义勇不由得哈哈大笑着说:“你们两位老同学,把我高某人看成开银行的了。”。

来糜滩乡任职不久的一天,范文斌曾经找上门来,跟他说了一件很让人为难的事情。当时,他觉得这件事情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就看该如何出手。

这件事情,就是请他找个借口,免去李满荣的范家渡村委会主任,让范文斌的二弟范文功上位。不办嘛,觉得对不起这位昔日的老铁,办嘛,又觉得机会不到。

不说李满荣刚刚上台,就是看在其父李积真在范家渡当了将近四十年村支书的面子上,高义勇也不可能做出这样很绝情的事情来。

对范家渡这位年届八十的老支书,高义勇非常佩服,甚至说,佩服的五体投地。站在今天的角度来看,能够雷打不动地担任村支书将近四十年,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年初,调到糜滩乡不久,他就从别人嘴里知道了这个老支书,而且,被他的传奇经历所深深吸引。后来,认识了李满荣,才知晓是其父亲。

三月的一天,借着到范家渡检查工作的机会,去了李满荣家里一趟,见到了这位传说中大名鼎鼎的老支书,与其交谈了一会儿,就与这位文化不高但非常精明的老支书成了忘年交。

最后,对范文斌的请求,高义勇既没有很肯定的答应,也没有当面拒绝,而是采取了很婉转的策略,以自己刚刚调来糜滩乡,情况有所不熟悉为借口,让他耐心等一等,等以后有合适的机会再说。

当范文斌怀着一丝淡淡的失望之情,将这个结果告诉二弟的时候,范文功同样也流露出失望的神色,许久,才说了一句“那就先等等,等李满荣什么时候下台,我再什么时候上台”的话。

“老同学,你我之间的关系,可不是一天两天了。”见高义勇打起了哈哈,范文斌有点不悦地说,“这个忙,不是你帮不上,而是看你帮不帮了。”。

这句话,在他来黄河边的路上,就想出来的。方才,又在脑海里盘旋了好几遍,才不得不说出来。他知道,高义勇会明白其中所包含的真正意思。

因为,这句话,在高义勇成为副乡长的十几年前的一个晚上,也曾经亲口对他说过。如今,他又不得不亲口对高义勇说出了这句话。

说完,在紧紧看着对方表情变化的同时,心想,当年,你身为副乡长,为了抓计划生育工作,在拉扯过程中,不小心打伤了人,被人家一家人堵在乡政府大门口,围攻谩骂的同时,还要求经济赔偿。

为了尽快平息事态减少负面影响,更为了保住你来之不易的副乡长,趁着夜色,你偷偷来我家,哭丧着脸,要我借一笔钱给你时,就说了这句话。

当时,我没有一点犹豫,不禁借钱给你,还陪着你黑灯瞎火地走了那么远的山路,去了那户人家屋里,又是塞钱又是赔情道歉,折腾了大半夜,才让对方答应不再闹事。

说句大话,如果没有我的及时帮助,你高义勇别说能够保住副乡长的官职,能不能保得住铁饭碗,恐怕还不好说呢,更别提现在是权倾一方的糜滩乡书记了。

今天,当着宁鹏的面,我把你当年说的这句话,说给你听,看你咋答复我?正是怀着这样的心情,范文斌说出了这句有着很深内涵的话,而后,目光冷冷地紧紧盯着高义勇。

见范文斌在这个时候说出了这句话,高义勇先是一愣,继而明白了,又是哈哈一笑,朗声说:“老范,我没有说不帮你的话。”又安慰道:“你先不要发急,让我想一想,该如何帮你。”。

对范文斌当前的艰难处境,他很清楚。那么大的一摊子工程,人人瞩目,已经建设到了很关键的时候,如果因为钱的问题,停工不说,那些农民工再闹到县政府大门口,他范文斌会吃不了兜着走。

“老高,你总不能眼睁睁看着我和老范同归于尽吧?”宁鹏端着酒杯,依旧笑嘻嘻地看着高义勇,继而,用调侃的语气反问道:“你是我们同学中,官当得最大的,不会连几个钱也找不来吧?”

这句话,看似一句玩笑,但也是一句大实话。高义勇当了近十年的乡长书记,大大小小的老板,也认识几个。找几个钱,还是很有把握的。

再说,不论在那个很偏远的地方还是糜滩这块与县城隔河相望的地方,不论乡长还是书记,也算得上是手握实权的头面人物了。那些大大小小的老板,见了面,没有不点头哈腰大献殷勤的。这就是现实,不能不承认。

宁鹏这小子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抓住了我的七寸。这个忙,看来,帮也得帮,不帮也得帮了。只是数额有点大,不是几万或十几万,而是上百万,一时间还真不知道上哪儿去凑这么多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