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95章 拜祭河神(1 / 1)
作品:《大河峥嵘》在如何对付李满荣维护范家的利益声望这件事情上,范有民和范文功站在一条线上,而范文斌范文林结成了同盟,最终,从吃过晚饭讨论到睡觉时分,也没有达成一个共识。
第二天,范文斌范文林吃过早饭就赶回城里去了。等他们走后,范有民和妻子王芳,很自然地说起了这件事情。说着说着,两人因为意见不合,竟发生了争吵,气得范有民摔门而出,信步来到河滩地里,透透气散散心。
秋后的田野一片空旷一览无余,阳光很放肆地洒在河滩上,感到很温暖。不时,有风从西北吹来,一点也不觉得寒冷,反而,还有点凉爽。
沿着自家的土地走了一阵子,范有民觉得脑子很清楚,又不由自主地记起了李满荣借故想整治范家这件事情来,不由得叹了一口长气,暗想,李家这小子太阴毒了。
站在那块伫立在河滩中央的巨大独石前,仰望着斑驳模糊的“中流砥柱”四个大字,范有民的思绪即刻飞向了遥远的过去。
这块孑然独立的红砂岩石头,在他的记忆中,伫立在这里已经很长时间了,长到自己也说不清楚的地步。不过,有一个很神秘的传说,很清晰地留在脑海里。
这个传说,是当年母亲王兰领着他祭拜河神的时候讲的。虽然母亲已经去世将近三十年了,但她的音容笑貌,还经常浮现在面前。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小伙子叫黄河,长的一表人才,又有一身好武艺,能骑烈马拉硬弓,百步之内,箭无虚发,分毫不差。
每天天一亮,黄河就骑着那匹心爱的白龙驹,拿着硬弓长箭出去打猎,直到天黑时分,才带着很多猎物,野兔野鸡狐狸等,返回家中。
有一天晚上,回来的很晚,皎洁的月光下,路过一家员外的后花园,看见一个姑娘正趴在墙头笑眯眯地望着自己。正当他发愣之际,姑娘一甩手,扔过来一只手镯就消失了。
片刻,黄河明白过来,以为遇到了仙女,就跳下马,捡起手镯,四处寻找那姑娘,但是,明亮的月光下,只有随风摇曳的花草树木,就是看不见姑娘的影子。
从此,黄河将那只银色的手镯藏在怀里,每天经过那个花园时,不论早晨还是晚上,都会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寻找,可是,看见的只有墙头上盛开的各色鲜花。
半个月后的一天,黄河打猎回来晚了,路过花园时,忽地从大树后闪出一个人影,仔细一看,正是那个姑娘,高兴的不得了。
姑娘告诉黄河,自己是背着父亲偷偷跑出来和他相见的。那个月光异常皎洁的洋溢着浓烈浪漫气息的春天的晚上,两人谈了很久,才依依不舍地分手告别。
不料,第二天晚上,黄河准时来到约会地点,但是,没有见到姑娘。于是,他就很耐心地等,等啊等,一直等到月亮西坠,也没有等来姑娘。
后来,仔细一打听,原来是姑娘的父亲知道了此事,就把女儿关在绣楼里,不让她出来。黄河听后,在悲伤之余,暗暗发誓,就是天翻地覆,也要救出心爱的姑娘。
为了让黄河彻底死了这份心,员外出了个难题,让家人在自家门前搭了一个很高的架子,上面悬空吊了一枚铜钱,并四处张贴告示,谁能在百步之外把箭射进铜钱眼里,就把姑娘嫁给谁。
消息如疾风般的很快就传遍了四乡八邻,许多年轻人怀着美好的梦想纷纷而来,但是,几天时间过去了,谁也没有把箭射进铜钱眼里。
就在大家摇头叹息的时候,黄河走了出来,张弓搭箭,只听“嗖”的一声,长箭像流星似地飞了出去,不偏不倚,正好射在铜钱眼里,引来众人的一片叫好声。
员外见难不倒黄河,又要求黄河射第二支箭,必须将第一支箭从铜钱眼里顶出去。为了和心爱的姑娘永远在一起,黄河很痛快地答应了,也做到了。
但是,员外眼珠子一转,又心生一计,要黄河不但在百步之外射下铜钱,还要接住铜钱,不能让铜钱落地,最后说,如果黄河能做到,就把姑娘嫁给他。不然,以后就再也见不到姑娘了。
这时,看热闹的人都明白了,不由得替黄河叫屈,忿忿嚷叫起来。原来,员外是存心刁难黄河,让他在众人面前出丑丢脸的同时,自己知难而退。
见状,黄河也怒火烧心,猛地一转身,“嗖”地一箭射向正在冷笑的员外,而员外武功也很高强,情急之下,头一偏,躲过了来箭,连声喊叫,让手下人赶快把黄河抓住,扭送到官府治罪。
趁着混乱,黄河挤出人群,骑上白龙驹,逃进后山躲了起来。他不是害怕阴狠的员外,而是担心被送到官府,就无法救出心爱的姑娘了。
过了几天,见员外放松了警戒,黄河决定下山去救姑娘。中午时分,来到村口,觉得肚子饿了的时候,恰好看见一只大鸟从头顶飞过,就一箭射了下来。
不料,那只大鸟却开口说:“好汉,请你不要杀我。我会告诉你那个姑娘的情况。”
大鸟说,黄河走后,员外想把姑娘嫁给一个很有钱的财主的儿子。成亲那天晚上,姑娘从楼上跳下来摔死了。临跳楼时,姑娘大喊着“黄河,黄河,黄河啊”。
听完大鸟的叙述,黄河感到一阵头晕目眩,心像大山一样崩裂撕碎了,一头栽倒在地上,泪水像瀑布一样流了下来。
那只大鸟吓得飞到高空,往下一看,见黄河的眼泪形成了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咆哮着,滚滚向东流去。于是,黄河也就成了“黄河”。
后来,人们见黄河的水,一年四季波浪滔天汹涌澎湃,就叹息地说,那个名叫黄河的小伙子因为没有救出心爱的姑娘,心里忿恨不平,就以这种方式来发泄心中的怨气。
再后来,那个小伙子就成了人们心目中的英雄河神,也有人说,河滩里伫立的这块巨石,就是那个小伙子的化身。于是,一年四季,都有人来祭拜这座传说中的河神。
此刻,望着这块如龙似虎气势不凡的红砂岩石头,范有民在回想起母亲当年讲述的这个神奇传说的时候,也想起了自己差一点被黄河水淹死的情景。
那一年,刚好十二岁,跟随母亲在黄河边的一个小湾湾里钓鱼。父亲范正坤因为历史问题,被关押在县城里接受审查。
母亲挺着大肚子,很吃力地坐在一块石头上,手里拿着用一根树枝制作的鱼竿,而他,则站在母亲身边,目不转睛地紧紧盯着水面,耐心地等待鱼儿上钩。
蓦地,一股冷风袭来,平静的水面上顿时泛起阵阵涟漪。就在这刹那之间,范有民看见一张很英俊的脸,浮现在眼前。事后,他清楚地记得,河里的那个人,还冲他发笑。
“妈,你快看,那是什么东西?”说完这句话,他觉得眼前一阵发晕,刚想拔腿而逃,不料,脚下一滑,竟一头栽进了黄河。
也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等他清醒过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躺在自家很温暖的土炕上,母亲坐在身边一个劲儿抹着眼泪,而年幼的弟弟妹妹正在抢着吃母亲钓的鱼,叽哩哇啦的,很混乱热闹。
后来,听母亲说,那天,他一头栽进黄河里,母亲刚要跳河去救,却见儿子浮出了水面,随即,被河水冲到岸边,母亲急忙跑过去,抓住儿子的手,将其救了出来。
清醒过来后,范有民仔细一回想,感到很奇怪。在落进黄河的时候,他觉得好像有人在下面用双手使劲托着他,不让他沉入水底。
母亲听完儿子的话,竟忍不住流着眼泪,连声说:“我娃命大福大造化大,那是河神救了你一条命。”
于是,就有了母亲领着他,恭恭敬敬地跪在这块孑然伫立的独石前,怀着一颗很虔诚的心,点燃黄纸,用心祭拜河神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