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92章 重签承包合同(1 / 1)

作品:《大河峥嵘

范文斌的心思,在去年领着几个专家来范家渡考察时,范有民就隐隐觉察到了。但当着外人的面,不好驳儿子的脸面。毕竟,儿子是名头响彻黄河两岸的大老板,上市公司的总裁,市里县里的红人。

当初,为了承包这块荒芜的河滩地,颇费了一番周折。最终,和上一届村委会签订了二十年年的承包合同。但是,今年年初,以李满荣为主任的新一届村委会领导上台后,居然想翻脸撕毁原合同,重新签订承包合同,引起了范有民的极度不安。

那还是六月份的一天,天刚大亮,太阳还没有出来,村里的广播就开始响了。在播放了一段很流行的音乐之后,紧接着,通知所有和上一届村委会签订了承包合同的村民,抓紧时间到村委会开会,有要紧事情商量。

站在院子里,听完通知后,范有民发出一声重重的冷哼,略有气愤地心想,李家人又得势了,上台没有几天,李满荣就开始上蹿下跳不安分,想搞一些鬼花样。

自然,他是不会去村委会参加什么会议的。手里攥着和上一届村委会签订的盖着鲜红大印的合同,走到哪里,都有理,都能够说得过去,还跟李家那小子签什么新合同?

刚吃过早饭,正准备去河滩给肉苁蓉打药的时候,村里的文书,堂侄子范文熙急匆匆地走进了院子,陪着笑脸说:“叔,村上叫你开会呢。李村长让我来叫你。其他人都到了,就缺你一个。”。

范有民没有正眼瞧对方一眼,吩咐妻子王芳收拾好东西,临出门时,冷冷地说了一句“肉苁蓉生虫了,不赶紧打点药,就会死完的”,随即,迈开脚步,迎着明亮的阳光,头也不回地走向河滩。

后来,听儿子范文功说,那天,在范家渡村委会,为重新签订承包合同的事情,吵得很厉害。因为村委会涨了承包费,而且,每年还涨了不少,引起了一部分承包人的极度不满意。

听完儿子的叙说,范有民心中冷冷一笑,暗想,李满荣刚刚掌握村委会大权,就想拿我们这些老承包人开刀立威,胆子也够大的。比起他老子李积真,这小子的心更黑。

包产到户后,原来属于村集体的鱼塘电灌站加工厂等实体,都承包给了私人经营,每年向村委会缴纳一定的承包费。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不知转手了多少人。

如今,这些村集体的生产经营实体,依旧承包给私人,但早已物是人非。河滩荒地也经手了很多人,最终,范有民在颇费了一番周折之后,与上届村委会签订了二十年的承包经营合同。

“那几个人签新合同了没有?”范有民抽着烟,心中权衡了几遍,而后,冷声问儿子道。尽管没有参加会议,但他极想知道情况。

他说的那几个人,是指分别承包了鱼塘电灌站的杨廷孝和王老五,以及也承包了几十亩荒地办了一个养鸡场的堂兄弟,村委会文书范文熙的父亲范有福。

“吵了一个上午的架,哪里还顾得上签新合同?”范文功幸灾乐祸地说,“最后,李满荣威胁说,要收回他们的承包权,重新承包给别人。”。

对李满荣当上村长一事,范文功心里极不满意,巴不得有人跟李满荣闹事情过不去呢。他和杨廷孝关系不错,为了抵制李满荣的这种做法,背后出了不少的馊主意。

在静观事态发展的同时,也想趁机将事态闹得大,闹得越大他越高兴,好取李满荣而代之。烧完爷爷三天坟头纸的那个晚上,他将心中的秘密跟哥哥范文斌说了,而后,一直在等待消息。

片刻,范有民冷笑着说:“李家小子本事还不小,当上村长不到半年时间,就想借机整人。”随后,叹了一口长气,不无讥讽地说:“这套整人的手法,玩的比他老子李积真还高明还阴损。”。

解放后,李积真因为出身贫下中农,当了范家渡第一任支部书记,在领导社员们努力改变家乡落后面貌的同时,也根据相关政策,对原来哥老会的成员进行了严厉的打击,而范正坤身为哥老会龙头大爷,自然被批斗的最凶狠最残酷。

这些往事,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父亲的去世而从范有民脑海里消失。相反,每当祭奠父亲的时候,凝视着其遗像,就很自然地浮现在脑海里。

那个时候,尽管他年纪不大,但对有些事情,记得很清楚。有时候,睡到半夜三更,李积真带着几个持枪民兵,冲进来,将父亲五花大绑地捆到大队部,进行批斗。

如今,李满荣当了村长,又想借机整人。小子,现在可不是当年你父亲掌权作威作福的那个时候,你放明白一点。范有民抽着烟,望着天上闪烁的繁星,心中恶狠狠地想。

过了几天的一个晚上,天刚黑,新任村长李满荣笑嘻嘻地走了进来,递给范有民一支烟,问道:“范叔,上次村上开会,商量重新签订承包合同的事情,你咋没有来?”

其实,那天早晨,文书范文熙遭到冷遇,一会去就添油加醋地向他汇报了事情的整个过程。当时,气得李满荣火冒三丈,铁青着脸大骂道,好你个范有民,竟敢这样做事情,分明是将我李某人没有放到眼睛里。

年初,听了父亲的话,竞选成功村长以后,李积真显得很兴奋,对儿子说,满荣,我已经老了,以后能不能压的住范家,就看你的了。这次,你当了村长,压了范家一头,给李家先人确实争了一口气。

自解放初期到八十年代中期,李积真当了将近四十年的大队书记,为范家渡做了不少的事情,在引起一部分群众反对的同时,也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肯定和拥护。誉满天下者,谤满天下,自古亦然。

他一生中引以为最自豪的事情,就是彻底改变了范家渡靠着黄河而没水吃的尴尬难堪。

六十年代初期,用了几个冬天的时间,冒着寒风冷雪,带领全体社员,用双手一铁锹一铁锹修成的惠民渠,至今,还惠及全村,也肯定会永远惠及下去。

一想到当年那个红旗飘飘万人齐上阵的壮观场景,年逾八十的老支书李积真,就情不自禁地激动起来,而后,对儿子说了一句足以流传千古的话。满荣,人这一辈子,不管做了多少事情,但能够让后人记住一件事,就足够了。

这句话,后来成了李满荣的座右铭,也成了李家治家的经典格言。不过,他精简了语句,将父亲说的意思概括为四个字,“知足不辱”。

还特意去了一趟省城兰州,花重金请有名的书法家黎泉,写成了一副书法作品,装裱后,高高地悬挂在堂屋正中央,留给后代,起警示教育作用。

同时,还在父亲去世后,潜行搜集其生前事迹,请大安县的文化名人姚冠群,为父亲树碑立传,自费出了一本书,题目就叫《魂系范家渡》。当然,这是以后的事情了。

此刻,坐在范有民家里,看着阴沉着一张老脸的对方,李满荣耐着性子,很认真地说:“范叔,你如今是大安县的名人,这次重新签订承包合同,你要起个带头作用。”

今晚趁着夜色,来范有民家,是他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做出来的。以前,在没有当村长的时候,他是一步也不会踏进这个院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