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77章 姚范两家的渊源(1 / 1)

作品:《大河峥嵘

见范文斌听得很认真,少停片刻,姚冠群又意味深长地说:“尽管后来发生了一些事情,但是,你处理地很有手段,没有引起更大的纠纷。这一点,让我感到很欣慰。”

对范文斌这个出淤泥而不染的商界知己朋友,他在抱着欣赏支持态度之余,还暗暗肩负起教育引导的责任。因为,这是他父亲临终前的意愿。

自两人相识以来,通过几年的暗中观察了解,姚冠群认为,范文斌是一个宅心仁厚的人,特别是得知对方是昔日名震黄河两岸的哥老会龙头大爷范正坤的大孙子时,这种责任意识就更强了。

有时候,在这座冷寂的小院子里,看着随风摇曳的花草,心头就会不由自主地涌起一丝孤独感,但是,这种孤独感,很快就消失了。他暗自下定决心,想,春秋时期,孔子教出了颜回冉求子路等著名的七十二贤,而自己就不能教出一个范文斌?

“小范,你很聪明,也很有社会责任感。这一点,从你二十多年前义无反顾地离开统计局的时候,就能够看得出来。”姚冠群幽幽地说,“你有商业眼光,也有些手段。如果你能够戒急用忍,再谨慎圆滑一点,事业会干得更大更辉煌。”

这些话,是他经过反复琢磨以后,才得出的肺腑之言。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范文斌如今深深地陷入棚户区工程中,被那些俗务缠地几乎失去了思想。

作为知己朋友,姚冠群觉得有责任很及时提醒一句,免得再发生更大的麻烦事,毁了这个他眼中很优秀的人才,对不起死去的范正坤。今天,如果范文斌不来找他,说不定,他也会抽时间去找范文斌,跟他当面说这些话的。

老姚家和老范家,有着很深的渊源。这一点,范文斌不清楚,而姚冠群很清楚。这种渊源,不是一两句就能够说清楚的。如果要想说清楚,至少需要很长时间。因为,这种渊源太深了,比黄河水还要深,深的至今很少有人知晓。

“姚老师,你说的很对。我确实需要戒急用忍,特别是在关键时刻。”范文斌紧盯着满脸沧桑的姚冠群,深有感触地说,“以前,就是不懂得戒急用忍这四个字,在有些事情上心太急,想一口吃成大胖子,结果,反而将事情弄得一团糟。”

说这句话的时候,他紧盯着对方,暗想,姚冠群与自己年龄相仿,可经历了很多挫折打击,如今满脸皱纹,看起来比自己要苍老许多,而这正是他智慧的象征。

在别人看来有点神经兮兮,其实是一个深藏不露的高人,只是不能够被那些世俗平庸之人发现罢了,正如那句古语,“世有伯乐,而后才有千里马”。

见范文斌如此说话,姚冠群微笑着点点头。从这句话里,他知道,范文斌确实明白了“戒急用忍”这四字所包含的博大深刻的意思。对其智力,他一点也不怀疑,只是有时候显得有点书生意气而已。

父亲活着的时候,大概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期一个阴云密布的下午,将一个瘦瘦的但很精干的老汉领到家里。后来,姚冠群才知道,这个老汉叫范正坤,是糜滩乡范家渡人。

他清楚地记得,父亲和范正坤两人坐在堂屋里,就像现在他和范文斌,说了一下午话。不过,此时,他们喝的是茶,而那时,父亲和范正坤喝的是酒,那种度数很高的来自青藏高原的青稞酒,是父亲偷偷藏着而舍不得喝的酒。

父亲原来在工业局上班,那年刚刚退休。透过窗户,他发现,言谈之间,父亲对范正坤很是敬重。这种敬重,不是那种表面的很客气的虚与委蛇,而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敬重。

范正坤走的时候,已经是夜幕笼罩全城的时候了。西北风刮得呼呼直响,夜黑的伸手不见五指,还飘起了雪花。趁父亲送范正坤出门的机会,他偷偷溜进堂屋,大胆地喝了一口酒,辣得直流眼泪。

第二天,从母亲和父亲的激烈争吵声里,姚冠群才知道,昨天晚上,父亲借给了范正坤四十元钱,那可是父亲整整一个月的工资,足以养活全家五口人一个月,还绰绰有余。

因而,透过这件事,他也似乎明白了父亲敬重范正坤的原因。这个人,对姚家,至少对父亲,是有大恩的。若不然,在那个艰苦的岁月里,父亲不会背着母亲,出手如此阔绰大方。

后来,在研究古丝路文化时,姚冠群特意去了一趟范家渡,见到了范正坤,向他挑明了自己的身世。范正坤嘿嘿一笑,挑起大拇指,只说了一句“你父亲是个值得结交的人”。

当他刨根追问两人当年结交的原因时,范正坤只是微笑而不说一句话。于是,在谜底将要解开的关键时候,又陷入了无头无绪的迷茫中。直到父亲去世前的几天时间里,才告诉了儿子,自己当年与范正坤结交的真正原因。

同时,还紧紧握住儿子的手,用颤抖的声音叮嘱,以后有机会,一定要报答范正坤的后人,千万不可为难。因为,当年如果没有范正坤,就不会有姚家,也就不会有姚冠群兄妹。

父亲去世前的这句话,让姚冠群整整查询思索了二十年,如今,终于在弄清楚了这段很隐晦的历史真相的同时,也想尽力帮助身陷困境中的范文斌,完成父亲临终前的意愿。

此刻,见姚冠群一脸严肃郑重的样子,范文斌又很真诚地说:“姚老师,不知你有没有好主意,能不能帮我谋划一番,怎样才能摆平这件事?”

随即,他又说出了另外一件事情。那天晚上,李繁走后,范文斌就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如果收留李繁,就有可能得罪合丰银行行长周博逸,使本来资金就很紧张的华城集团陷入无米下锅的艰难境地。

可是,如果不收留走投无路的李繁,不仅觉得良心上过不去,还担心李繁狗急跳墙,来一招鱼死网破,向有关部门抖露出自己的隐秘,将华城集团置于身败名裂的死亡境地。

想来想去,反复思索了好几个晚上,也没有想出一个两全齐美的好办法。于是,怀着极其隐秘的心事,今天早上,范文斌走进了这座古色古香的小院,拜见姚冠群这位不出世的世外高人,希望得到他的及时点拨。

姚冠群坐在父亲生前经常坐的那把雕花太师椅上,喝着茶水,认真听完范文斌的叙说,微微冷笑一声,随即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他没有料到,对方会遇上这等烦心事,而且,竟到了束手无策一筹莫展的地步。

范文斌紧盯着纹丝不动的姚冠群,暗想,前面说的“戒急用忍”四个字,我记住了,可是,如何才能摆平李繁,既能让良心过得去,又能更好地保护自己,才是今天来找你的真正目的。

如今,无处可去的李繁,就是埋在我身边的一枚定时炸弹,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爆炸。在惊天动地的爆炸声中,将华城集团炸的粉身碎骨瓦砾一片,将我范文斌炸的尸骨无存灰飞烟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