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26章 范文斌的两个同学(1 / 1)
作品:《大河峥嵘》当天晚上,范文斌一家人没有回县城,而是被弟弟范文功很热情地留宿在他家。等其他人都睡熟后,弟兄两人,坐在凉爽的院子里,喝着茶,映着朦胧的月光,进行了一次推心置腹的谈话。
范文斌比弟弟大两岁,两人的关系,和其他人家的兄弟一样,既不很好也不糟糕,普普通通平平常常。这几年,有了钱以后,他给予了弟弟很大的帮助,让其成为了走在范家渡大街上也很体面的人。
“哥,李家老三当村长了。”许久,范文功说出了一句话,“人前人后,张狂的不得了。”说完,目光紧紧盯着近在咫尺的很有钱的哥哥。今天,将哥哥一家人很热情地留在自己家里,就是有很重要的事情,要与哥哥商量。
近几年,随着大安县城的不断向外拓展,隔河相对的糜滩乡,也很自然地成了一方热土。先不说那些已经被征用开发的黄河南岸的大片土地,就是北岸的田地,也开始被征用,地价涨了几乎一倍。
这个时候,握有土地大权的村委会主任,也就是老百姓统称的村长,就成了村民眼中的土皇帝。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大安县解放土改以来,范家渡村的书记一职,由李老三的父亲,贫农李积真担任。这一担任,就担任了将近四十年。
直到九十年代初期,大名鼎鼎的李书记,才因为各种主客观原因,离任了。后来,书记村长走马灯似地换了几任,谁也没有李书记当的时间长。今年年初,在乡政府的主持下,通过民主选举,李书记的三儿子李满荣当上了村长。
“李满荣这几年在外面包工程,挣了很多钱。这次,又当上了村长。”见哥哥紧紧地听自己说话,范文功直言不讳地说:“村里很多人对李满荣有意见不满意,认为他的村长,是用钱买来的。”
在范家渡,除了范氏家族之外,就数李家也算得上是大户。爷爷范正坤活的时候,有一次很偶然地说起李积真,满脸的鄙视,说了一句让李氏家族永远不能忘记的话,“解放前,李家人是范家的长工。”
后来,听别人说,李积真当范家渡大队书记的四十年里,跟范家人经常过不去,尤其是跟范正坤。因为,解放前,李积真曾在爷爷手下当过撑船渡人运货的筏子客,而其父也曾在范家当过长工。
范家和李家的恩恩怨怨,随着时间的推移,尽管已经过去了多少年,但是,这恩怨毕竟曾经很真实地存在过,也或多或少地影响着两家后代,特别是两个家族有矛盾纠纷的时候,过去的历史旧账,就会被自觉不自觉地翻出来。
“李家人过去当过我们范家的长工,若不是爷爷好心收留李积真,说不定,他早就饿死了。”喝着茶,范文功略有愤愤不平地开始翻两家的历史旧账。在农村,祖祖辈辈生活在一个固定的地方,谁家的历史,别人很清楚,不论真真假假曲曲折折,很常见。
见弟弟对李满荣当村长很不服气,范文功微微一笑,说:“李满荣能够当上村长,是大家民主选举的结果。”继而,又想记起了什么,低声问道:“他是不是做了对不起范家的事情?跟范家故意过不去?”他想知道,弟弟如此仇视李满荣,到底是为了什么。
对李满荣这个人,范文斌很了解。两人同岁,一起玩着长大的。八十年代初,正是因为李满荣等人辍学去闯荡社会,才惹得他眼红,不愿再念书了。如果不是六叔范有才及时出面拉他一把,说不定,范文斌的学生生涯,到初二为止,早就结束了。
李满荣的书念得很一般,但胆子很大,很有点混账劲儿,也就是蛮不讲理。这是李家人,不论男女,都天生带有的一种性格特征。整个糜滩乡,无人不晓得。因为李积真当了四十年大队书记,早已名满糜滩全乡。
离开学校后,两人就很少见面了。范文斌只知道,李满荣先跟着他的大姐夫在大安县城倒腾蔬菜水果之类的,后来又听别的同学说,闯荡了一回深圳,也不知做什么生意,挣了一点钱,十年前,很风光的回到老家,召集了一帮人,到处承包工程,当起了很让人眼红羡慕的包工头。
大概五年之前,在一次由李满荣出面发起的同学会上,两人才见了一面。当时,来的同学很多,男男女女,乱糟糟的,也顾不上过多的交谈,只是很热情地打了一个照面而已,并留下了彼此的电话号码。
时间不长,李满荣就找到了华城集团,单独和范文斌进行了一次很深入的交流。这时,范文斌才知晓,李满荣的家业要比自己的大很多,至于是真还是假,他也不清楚,只听李满荣说。
那时,华城集团还没有上市,正在紧张改造原国营风雷电子厂的生产区,要建设成一家商住两用的市场。同时,在周博逸的指导下,也同步紧张地准备上市前的各项繁琐复杂的工作。
当时,听李满荣这样一说,范文斌竟有点动心,想拉他入股华城集团,可是,脑子蓦然一闪,又感觉到有点不对劲,只好将已经涌到嘴边的话,硬生生咽了下去。
正因为没有拉李满荣入股,急需资金的他,后来才经过合丰银行信贷科长李繁的引荐,吸纳了红树叶老板庞成川的入股资金,造成了今日引狼入室养虎为患的恶劣后患。
不过,从那以后,也不知是什么原因,已经过去四五年了,两人再也没有联系过,别说见面聊天喝酒了,就是电话,彼此也一次没有打过。如果不是今天弟弟主动提起李满荣,范文斌早就忘之于脑后了。
“这半年来,李满荣倒也没有为难过范家人。每次见了我,都笑嘻嘻的。”从方才的问话里,范文功觉察到哥哥对李满荣也有成见,眼光霍地一闪,兴趣顿时盎然起来,随即神秘兮兮地问道:“哥,我听说新调来的糜滩乡党委书记高义勇,是你高中时的同班同学?”
这句话,确实让范文斌吃了一大惊。范文功说的没错,高义勇确实是自己高中时的同班同学,一个班上念了整整三年书,而且关系还很要好。按照如今流行的词语来说,就是那种不分彼此的铁哥们关系。
两个月前,高义勇被县委县政府调到糜滩乡担任党委书记的红头文件一下发,范文斌等几个铁哥们,就在观河楼“菊花厅”摆了一桌丰盛的酒席,由着性子欢天喜地地庆贺了一次,祝老同学步步高升大展宏图。
那次,范文斌还喝的酩酊大醉,被高义勇送回家的时候,已经软成了一堆烂泥,气得段向梅一边唠叨,一边将其扶上床,还时时刻刻操心,整整一个晚上,也没有睡安心觉。
此刻,映着朦胧凉爽的月光,范文功突然问起自己和高义勇是高中同学的事情,范文斌顿时感觉到这里面大有文章,两眼紧紧盯着弟弟,看他还要说出什么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