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十一章 顾命孔家(1 / 1)

作品:《赋秋凉

孔府坐落于东京道徽州最繁华的康阳街,朱墙环护,气派非凡。在外人看来,孔家乃是经营着徽州第一茶庄的财阀,然而孔家虽是经商却很乐意与江湖打交道,茶庄庄主孔知言仗义疏财,广结江湖好汉,许多江湖上犯了事或一度落魄的能人志士都愿意前来投靠,而只要有实力孔家便不问出身接受他们做孔府客卿。

秘辛是,孔氏家主孔济仁乃昔年陈国国师,由于年迈体弱,向大陈君主举荐了自己的学生内阁大学士韩行初后便辞官告老还乡,老人原被赐姓陈,后回到故乡,改为原姓孔,以布衣之身慢慢经营起孔氏茶庄,又辗转至徽州。老人有两子,长子孔知言,次子孔抗礼,如今茶庄已交由孔知言全权打理。大陈城破的消息传来时,老人伤心欲绝,他乃两朝顾命大臣,受先帝托孤,他辅佐陈元武多年,正当大陈蒸蒸日上之时,他以为自己终于能休息安度晚年,却传来灭国的噩耗,这样的结果他怎能接受?当他知道还有一六皇子在世时,他又如何能做到安稳如初?不,就算竭尽全力他也要助小皇子复国!

孔府内堂。

孔济仁独坐于一把黄花梨木椅上,手拄一只雕金龙头杖,他已然满头花发,如今身体每况愈下,咳疾严重,仕女觅香在一旁贴身照顾。

但此刻,老人却是脸色铁青,仪态年迈却丝毫不减威严。面前,正站着二子,孔知言、孔抗礼。

老人先开口问道:“查清是怎么回事没有?是谁下的杀手?小皇子现今何处?是生是死?”

“父亲,您当时派我去请小皇子等三人,孩儿除了留下胡老,还派出了数位高手秘密保护他们,但却无一生还。孩儿早先将路线、人员都安排妥当,照理本不该出事,但那些人竟能得知计划,将计就计且手段凌厉,必定是久经训练,怕是鬼影已经发现了小皇子而先行下手,且极有可能出动了魔头。”孔抗礼小心措辞,毕恭毕敬答道。

孔济仁瞥了他一眼,冷哼了一声,“你的意思是我孔府出了叛徒?此等大事交给你你却给我如此回复?你不是一直想向我证明不输你大哥,怎么,这就是你的证明?”

“父亲请相信我,我一定会查清此事!”

“此事关系到我大陈复国大业,乃至我孔家生死存亡!如今小皇子下落不明,我孔府又出了叛徒!复国何日可期??”说到激动处,孔济仁又犯了咳疾,咳嗽连连,觅香忙上前递上手巾,轻轻拍着老人的背。手巾隐隐可见血迹。

“父亲息怒,千万保重身体啊。此事也不能全怪二弟。孩儿也派出了一些眼线,有人看见一位白衣人救走了小皇子,想必小皇子现在一定处在一个安全的地方。”孔知言见状十分担忧,只得在一旁解围道。

“哦?可知他是何人?他们往何处去了?”孔济仁忙问到。

“那白衣人身分不明且轻功了得,我的人没能跟上。但看方向,极有可能是往东京道来了。”

“哦?东京道怎么会这么巧?难不成还有人知道小皇子的身份?”

“父亲放心,我已将可调用的人手全部遣散出去秘密寻找。如果他们当真在东京道,我们一定会得到相关线索。若能找到小皇子,相信当日发生的事情和诸多谜面也会水落石出。”

“嗯……你们都先下去吧。知言,你继续派人寻找小皇子;抗礼,查清我孔府是否出了内鬼。”老人脸上浮现着沧桑,他最后对着两兄弟吩咐了一番,便吃力地摆了摆手,让他们退下。

“父亲注意保重身体,孩儿就先行告退了。”孔知言行了一礼,转身离去。

“那孩儿也告退了。”孔抗礼跟上大哥,出了房门。

看到二人都已离去,觅香上前扶住孔济仁,关切地说着:“老爷,看您咳疾又严重了,奴婢先扶您回房休息吧,等会我再去给您煎副药。”

孔济仁点点头,咳嗽不断,在觅香的搀扶下颤颤巍巍起身。

“我真是老了啊……”他自嘲了一句,又回想起许多往事,最后说道,“这次虽无托孤,但就让我擅自作主,用这把老骨头再为大陈最后尽一份力吧!”

离开内堂后,孔知言和孔抗礼双双走在路上。

不同于在父亲面前的小心翼翼,孔抗礼在大哥面前明显轻松了许多,嬉笑着说:“刚才多谢大哥替我解围了。大哥,你可要赶紧找到那孩子啊,父亲可是对你寄予厚望呐。”

孔知言无奈地看着自己的二弟,说道:“难得父亲愿意交给你这么重要的差事,虽不能全怪你,但也要知道尽力弥补,父亲身体不好,别再惹他生气了。孔府未来是要我们兄弟同心,一起经营的。”

孔抗礼摊了摊手,道:“算了算了,父亲眼里从来只有大哥你,我何时入过他老人家的法眼。父亲本给我们起名知言尊礼,我自小顽劣,不知忤逆过他老人家多少次,加上我庶出的身份,父亲一气之下更是帮我更名抗礼。茶庄交由大哥打理必定妥当,我还是过我悠闲自在的生活好。”

“现在我们孔家情况不容乐观,内忧外患挤在一起,抗礼,你不可再如此任性了,复国需要我们共同商讨计划。”

“我从来便不赞成复国,为了一座亡国将我孔家置于与全天下为敌的死境,值得吗?我是劝不动父亲的,但我也不会去举起这复国的大旗。”

兄弟两正在谈论间,迎面跑来一位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她因为跑得太急,原本白嫩的脸上已挂满汗珠,显得有些红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