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53节(1 / 1)

作品:《清穿之技术宅太子

济公急中生智,冲进一户娶新娘的人家,背起正在拜堂的新娘子就跑。村人见济公和尚又发疯,呼喊着追了出来。一村人刚刚跑出村子,忽听风声呼呼,天昏地暗,“轰隆隆”声势震天,一座山峰飞降灵隐寺前,压没了整个村庄。

所以,就有了这座代表着佛家大慈大悲大智慧的“飞来峰”。胤礽领着兄弟们来到飞来峰的时候已经是十一点半,他们认真的欣赏完怪石嵯峨、古树繁茂的遍地洞壑,以及它里面的上千尊石刻造像的时候,就到了下午两点。

瞅着坦胸露肚、笑口常开、“容天下一切难容之事;笑天下一切可笑之人”的南宋大肚弥勒,看看已经趴在侍卫怀里睡着了的小九阿哥,还有喊饿的五阿哥,胤礽想着皇阿玛的交代,就决定去灵隐寺用素斋。

过了小巧玲珑、朴素端庄,被山径旋绕,掩映在苍松古木之中的翠微亭,再过了飞珠溅玉、如奏天籁,喷涌不息的冷泉,他们一行人就来到了静谧深幽的灵隐寺。已经得到侍卫通知的谛晖和尚领着僧众,排着长队站在大门前迎接。

双方见过礼,一起用过晚膳后,睡好吃饱喝足的九阿哥对着谛晖和尚站好,学着他的样子,神秘的微笑。

脸庞方正,身材高大的谛晖和尚,其实最是喜欢可爱的小孩子、小动物。本来他就很钟爱心思透明、心宽体胖、一身“福气”的九阿哥,如今一看他这般乖巧的对着自己,当下就更为欢喜开怀。

弟弟们都分散行动,各做自己喜欢的事儿,胤礽独自一人来到大雄宝殿门前,还是没有进去,大殿正中央的释迦牟尼莲花坐像,妙相庄严、气韵内生,似乎在对他静静的微笑。

等到下午四点钟,到了离开的时间,胤礽按照计划悉数参观完灵隐寺和天竺寺的各个独特之处,玩的尽兴的小阿哥们却是意犹未尽。大阿哥和舞刀武僧约了下次再见,三阿哥被各位大师邀请下次再来一起讨论佛法,四阿哥被拉着,按照胤礽的意思留下了他的墨宝“云深”。

逛了西湖,品了龙井,游玩了飞来峰,自觉此次西湖之行已经非常圆满的皇家一行人,第二天就启程,离开了杭州。按照他们临时更改的计划,等到他们到达扬州,这座美丽的月亮城的时候,正好是十一月初十四。

圆月高升,站在小金山的月观上,天上的月、水中的月、心中的月交辉互映,体会到郑板桥先生“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的美妙意境,宁静、淡泊。

清风月满,站在五亭桥下,眼望那洞洞相连、洞洞相通的十五个桥洞,以及竟相争辉,诗情画意的十五个月亮,领悟着“面面清波涵月影,头头空洞过云桡,夜听玉人萧”的美妙壮观。

月色如水,月华如练,一切都是这般的静谧、朦胧。胤礽感觉,江南给予他的印象,只有一个词,静谧,淡淡的静谧,流动的静谧,哪怕是歌舞画舫不断,莺声燕语不绝的十里秦淮,也是沉静旖旎。

极静就是极动,所以他自认为古井无波的心,动了;极动就是极静,所以他又悟了。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今之人恒河沙数,只如逝水,都对着扬州的明月各种歌颂抒情倾诉心曲,明月却是始终如一的不悲不喜、不言不语,亘古如斯的照着古往今来万千举头望月、祈求智慧光华的人们。

承蒙南巡一路上碧波红日、清风明月对他的无声眷顾,温暖他沧桑的心灵,赐予他智慧的光辉,积迷如望洋,顿悟不违咫,大幸也。

亲眼目睹了大清国的春华秋实、锦绣河山,切身感受了大清国的繁华和偏远,富足和贫困,深深的领悟了大清国从北到南,从南到北的雨雪风霜、花草树木、山水鸟兽,当真是海阔、天空、地大、物博。

大清国储君的第一次南巡,可谓是完美无憾、圆满至极。

大清皇家的一家人紧赶慢赶,终于赶在的春节之前的前一天,也就是大年初二十九,回到了京城。回来的路上又被太子妃投喂的脸色红润的太子殿下,在回来当天,大冬天的深夜里,按耐不住回到家的无尽欢喜,潜进毓庆宫的小池塘,穿着小裤衩狠狠的游了两个小时。

他已经把这里当做一个家,离家半年,回来后才发现,自己真的想念这座紫禁城,这座毓庆宫。

奈何太完美的时候总是伴随着很多小缺憾,大喜若悲如是也。这不,心情激荡、兴奋难耐的太子殿下,在尽情撒欢游了一场,沐浴净身以后,刚刚钻进小被窝,就被越发胆大的太子妃抱住狠狠的亲了下去···。

额头青筋直跳,费了好大劲才压制下身体里乱窜的小火苗后,注意到她心知肚明却是眉眼飞扬、得意洋洋的小模样,心情莫名悲愤起来。太子妃能不能注意一下男女发育中的身体之别,矜持一点儿?含蓄一点儿?

想起来这些日子因为她的不断骚扰撩拨,弄得自己天天练习静心咒的凄惨,脑海里传来嘟嘟宝贝一声声催促,“亲回去嗷,不要怂嗷,撩起来吆···”太子殿下再也按制不住自己的冲动,一个翻身把她按在身下。

回廊里还在亮着的小灯的灯光透过雕花窗户偷偷的照射进来,太子妃在这淡淡灯光下美的如梦如幻,红红的脸蛋儿娇艳欲滴、白璧无瑕,小睫毛落在下眼皮上,如蝉翼般微微抖动,胤礽可以清晰的看见,它们在太子妃红润的小脸颊上留下的两圈小阴影。

小鼻子轻轻翕动,小嘴巴粉嫩莹润、立体饱满,这口唇本身,美好的已是一个“吻”,让他还没吻下去,就猜到了其中的甜蜜和芬芳。咳咳,太子殿下鼓起勇气,猛地一低头--轻轻柔柔的亲了下去,她的小嘴巴、小鼻子、大眼睛、小脑门。

淡淡的,清清的,不含任何欲-望的纯洁的吻。

阿茹娜想到她大婚前的那个梦想,心里像是灌满了蜜,甜的腻人。胤礽瞅着窝在他怀里满是羞涩的太子妃,自觉找到了让她回归可爱害羞小女儿状态的方法,心里狠狠的舒了一口气,闭上眼睛安心的进入梦乡。

两年后。

八月份的阳光热的好像可以把人晒化,四九成的人们都躲到风扇底下不敢冒头,康熙皇帝却是在这个大中午阳光最猛的时候,领着一众阿哥们,文武大臣站在德胜门的门楼下,翘首以盼。

按照信报,今儿就是宝贝儿子到达京城的日子。

虽然这两年来每个月都有录制的小电影送到京城,知道他俩每次都有惊无险的躲过准噶尔残余势力的暗害刺杀,知道他在太子妃的监督下吃好喝好睡好没有瘦掉,知道他的一行一动,所有的趣事,可是京城的一家人还是想他们。

太皇太后在今年小病了一场后,再也忍不住自己对太子的思念,直接发话让他回来。康熙皇帝本来还有些犹豫,现在回来有些匆促,可是他也被太皇太后的这场病吓到了,毕竟太皇太后的岁数在这里。

逼着孙之鼎给他一个准话,得知太皇太后差不多还有一年的寿数后,他就毫不犹豫的下了圣旨召他速速回京。他不能让太皇太后走的不安生,也不能让太子因为没在太皇太后临终前尽孝抱憾终生。

远远的看到了一个小黑影子,一众人都激动的眯起眼睛细看,很快,前头护卫队,也就是大清国最新一代拖拉机,车速可达两百里的“小越野”的黑色身影出现在视线里,随后就是一辆外观小巧玲珑的明黄色小车,四阿哥等人都激动的欢呼起来,“太子二哥!太子妃嫂嫂!”

康熙皇帝瞬间眼眶湿润,送他们走的时候是三月份,回来的时候却是八月份,儿子居然一走就是两年零五个月。虽然心里明白要放手给他自己飞,明白西疆北疆这些新的领土只能靠他自己去收服,却也想他想的经常忍不住落泪。

等到车队停稳,十多个小阿哥立刻跑到明黄色小车门口,胤礽和阿茹娜一出来,就被他们齐齐围住。大阿哥出兵在外,此刻正为了争一个印度金矿和英**队打的火热,排行从三到九的小阿哥都围着他们的太子二哥,排行从十到十四的小阿哥都满脸好奇的围着他们的太子妃嫂嫂。

已经长开,长高的太子殿下,身材修长,形貌昳丽,看到这些心心念念的血脉亲人,立刻欢喜无限的和挨个个他们拥抱,抒发彼此的思念之情。

被阿哥们挤到一边的康熙皇帝,望着他红润的脸色,笑起来风流多情的眉眼,即使是被热情洋溢的弟弟们又跳又叫的围着,也透着一股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沉静味道,萧疏轩举,清雅出尘。

再看到太子妃,也是长开、长高了,眉眼如画,光华照眼,好像是和太皇太后身上那样,经过岁月沉淀下来的满身光华,莹润如玉。

好一对玉人儿!

这是康熙皇帝和后面的大臣们共同的心声,他们好像看到了旭日东升的太阳,撕风裂雾,势不可挡。

想到太子殿下和太子妃殿下这两年在西疆和北疆取得的巨大成就,一个个都是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大清国有如此神人之姿、圣人之能的继承人,当是充满了无穷的希望。

等到胤礽安抚了一众兄弟,领着阿茹娜站到康熙皇帝的面前弯身行礼的时候,眼眶发红,声音颤抖的康熙皇帝立马伸手把小两口扶起来,满腹的思念之情俱都化作了一句,“回来就好。”

“嗯。”

外面的天地再大,也是想念小小的紫禁城,想念方寸之地的毓庆宫,因为那里是家,是亲人们呆的地方。阔别两年后回来,怎能不满心欢喜?

打马进城的时候,闻声而来的人们也都是高声欢呼,载歌载舞。太子殿下都长得和皇上一样高了,太子殿下长得更好看了,哎呀,他对着我笑了,娘吆,好羞人吆。

旁边的一个小少年和同伴对视一眼,都对自家姐妹,以及周围的少女们春心荡漾、自作多情的模样无奈摇头。太子殿下压根儿就没看她们嗷。世人谁不知道太子殿下有双特别不男子汉的桃花眼?不笑的时候像是笑,笑的时候那简直是撩的不行。

据说这两年,因为对着太子殿下死缠烂打,被太子妃的小鞭子抽过的年轻女子可以排成一个营。据说还有些英勇过人的“小辣椒”,和太子妃不打不相识,最后惺惺相惜,成了闺阁好友。

哎,古有掷果盈车、看杀卫玠,今有欢歌载道、看怒太子妃。幸好她们不敢朝太子殿下扔瓜果帕子,也不敢一拥而上把太子殿下围的水泄不通。

作者有话要说:  由于大运河,由于盐场,烟火三月骑鹤下扬州,多么的潇洒风流吆。如今的扬州,安然退出来历史舞台。

如果去杭州,虽然灵隐寺必去,但是那里人实在多啊,个人觉得天竺寺更好,嘿嘿,出门游玩看到人头涌动,简直一大悲剧嘤嘤嘤

感谢小天使们给我灌溉了营养液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扇子君。 2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_^

第187章 恰归来

马车缓缓的移动, 对这些事儿已经习以为常的太子妃坐在马车里,无视这满城出动,声震九天的架势, 泰之若然、面带微笑,一面庆幸自己没有和他共乘一马、招摇过市,一面闭目养神。

被四九城满城的男女老少欢天喜地的夹道欢迎的太子殿下, 心里自是暖洋洋的, 无限感动。

一行人慢腾腾的行进,待回到紫禁城, 康熙皇帝觉得他们一路上奔波劳碌, 就不让人打扰。小两口回到毓庆宫简单的用过饭菜, 迅速的梳洗沐浴收拾齐整, 就去给太皇太后请安。

头发已经全部花白的太皇太后,颤抖着双手, 一手拉着一个她心里的乖宝贝, 两道浑浊的泪水顺着脸颊的沟壑朝下流。胤礽凝神注视着这个一直护着他, 爱着他的老人, 虽然精神头还挺好,却是看起来更矮小了,腰背比他走的时候更弯了。

情更浓, 鬓却斑。

心里泛起无限酸痛, 抬手给她轻轻的擦脸颊上的泪水,轻声说道:“乌库玛麽,胤礽回来了。”

太皇太后努力睁大昏花的老眼, 想要看清楚她日思夜想的两个孩子,侍立一旁的苏茉儿姑姑一手擦眼泪一手把太皇太后的远视镜递过来,阿茹娜把眼镜接过来,仔细的老人家戴好。

太皇太后终于可以细细的瞅瞅她面前的小两口,待她发现他们脸上的稚气已然退去,眉眼长开,眼睛依旧清透如水,湛然若神,就满是欣慰;再发现他们周身气息宏大凝净,好像科尔沁的蓝天沉在头顶,好像草原上的小马驹终于长成千里雪,英姿勃勃、丰神俊朗,更是满心骄傲的笑了出来。

“乌库玛麽的好孩子,都长大了。”皇帝说的对,不经艰难,不狠心放手让他独立飞翔,难得成长。

胤礽微微一笑,他长大了,理解了乌库玛嚒和皇阿玛的期待,体会了何为“一名真正的勇士最怕的不是战死沙场,而是后悔没有战死沙场”。

“胤礽长大了,以后多孝顺乌库玛麽。”

扶着太皇太后在软椅上做好,他又接着说道:“乌库玛嚒,胤礽这两年几乎走遍了整个北部和西部,去了几趟厄鲁特、喀尔喀和科尔沁。听到了万马奔腾的浩气牵魂、见到了您心中的茫茫大草原、感受了您教诲胤礽的头顶蓝天、手握白云。”

“还专门和太子妃去拜祭了罕乌拉神山。平坦方正的神山真的好似一位品格高尚、伟岸温和的大汗。一望无际的草原上,黄花盛开,千万只牛羊、鹿群自在的吃草喝水,对着胤礽亲切的叫唤。胤礽慢慢的和您细细的说。”

“好,好,罕山一定会喜欢,保佑我们的太子和太子妃。”

太皇太后高兴,尽管她都已经看过这些小电影好多遍,此刻听他亲口道来还是高兴。她的血脉后人,去到她的故乡,看了她出生成长的地方,他和她一样爱它们,爱蒙古的草原、蓝天、白云。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好的传承?

“太皇太后,今年他嗓子刚刚好的时候,就耐不住性子拉着我参加那达慕的敖包对歌,一点儿也不害臊的被人称为额日勒赫巴=特=尔。”太子妃声音响亮,好像黄莺出谷,清脆婉转。

听到太子妃似真实假的小抱怨,想到那么蒙古王公都写信来和她撞木钟,说什么自己家的格格对太子的马上英姿一见倾心、对太子的“天籁之音”二听就要许身,非君不嫁等等,太皇太后就想笑。

就算没有十四阿哥,她这辈子也已是满足,她怎么能让这么和乐的小两口中间再插进来一个人?长生天并没有说女子就要接受男子的三妻四妾,弥勒佛祖也只有一个妻子。

她想让这对孩子幸福,连同她和福临的幸福一起幸福。

“嗓子好了?用呼麦,没事儿?”

胤礽想到蒙古歌声中那堪称口技的呼麦唱法,忍不住笑了出来,“回乌库玛麽,基本上是好了,用呼麦唱法没事儿。只是好长时间没唱,一开始不大熟练,唱了几段后就有了感觉。”

阿茹娜见太皇太后开怀,就逗个乐呵,“您别听他谦虚,他唱的比很多人都好,他身边的少年郎们本来还有些愤愤不平,到最后都对着他满脸崇拜。”

太皇太后果然瞅着她乐呵,示意苏茉儿姑姑说说。

苏茉儿姑姑弯身行礼,解释道:“回太子妃,呼麦唱法非常难学,学精更难。蒙古的先民在深山中狩猎的时候,见河溪分流、瀑布飞泄,听山鸣谷应声闻数十里,认为这是天底下最为动人心魂的声音,就开始模仿练习,有了呼麦唱法。”

“高如登苍穹之巅,低如下瀚海之底,宽如于大地之边,高音和低音之间最多可达六个八度音程,利用口腔内气体震动发出,类似于一个人同时发出两个声音的二声部效果。太子殿下气息绵长浑厚,又打小儿练嗓子,才能发出比一般人更为透明清亮的金属音感。”

待苏茉儿姑姑讲解完,太皇太后含笑说道:“那年太子的天花痊愈,你们的皇阿玛高兴之下就举办了几次大宴会。太子在宴会上听到台吉唱出来,惊为天人,硬是要学,一学就无法自拔。这么多年下来,各种乐器、唱腔他都能摆弄个道道出来,你呀有兴趣直接跟他学就好。”

阿茹娜麻溜的应下,“那敢情好,我就赖上他了。有您发话,他一准儿不敢打我手板。”

“行。哀家发话,他要敢打你手板,哀家打他手板。”

胤礽笑了笑,摸摸鼻子。

几个人陪着太皇太后继续聊北聊西,轻轻慢慢的讲述科尔沁的风土人情、近年来的各种变化,科尔沁的那达慕大会等等。

太皇太后一直是眼带微笑努力倾听。

听他们和她说那达慕的热闹喜悦,除了摔跤、赛马、射箭、套马、敖包相会,还有去年大清国运动会上新开的田径、拔河等等项目。

飞舞的彩色腰带、大红头巾、五彩缤纷的围脖,扬鞭策马、对歌曼舞的蒙古青年男女;夜幕下、篝火旁,悠扬激昂的马头琴声。

待他们发现太皇太后精神支持不住,忍不住要打盹儿的时候,胤礽就收住话头,和太子妃扶着她去暖阁休息。

和苏茉儿姑姑一起把太皇太后照顾好后,两人刚刚步出慈宁宫,阿茹娜就目光关切的看了他一眼,胤礽对着她轻轻摇头,让她不用担心。尽管很是难过,可他知道太皇太后能坚持到这个寿数,已经是难得,如何能奢求更多?

抬手看了看时间,已经是下午四点了,“我先去玩具处看看,接风宴五点半开始。”

“嗯,去吧。”

到了玩具处,见到了久违的黄履庄、熊姑娘等人,自然是心里欢喜。大家伙儿看到他也都是欣喜若狂,激动的不行。见过礼,问过好,安坐后,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把这两年来的研究成果大致的和他汇报一番。

太阳能已经开始在大清国普及,它果然得到了全天下子民的钟爱,从极北到极南,从极西到极东,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是太阳能热水器。

飞机也已经在试用中,虽然还不敢载人,却是可以稍稍用它运输紧缺物资了,还有在研究中的风力发电机,也取得了突破···

胤礽听到这些研究都如他离开时期待的那样,一直在精进,心里头就非常高兴。虽然皇阿玛已经试着从京城铺设电缆到西、北边境,奈何边疆信号太差,电缆技术还不达标,还需要再研究研究。

所以他远在边疆这两年,和京城的联系并不多,更是无法做任何深入的讨论。此刻回来,当是可以领着他们再进一大步。

晚上五点半,温馨满满却又简单非常的接风宴开始又很快结束,一家人都知道他们刚刚回来,肯定又很多事儿要处理,更想让他们早点儿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