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31节(1 / 1)

作品:《清穿之技术宅太子

胤礽认真的考虑一番后,深刻的感受到,或许老百姓会对水族箱的出现热情追捧,但是要实际的操作起来,却是非常的难。

当然,作为他本人来讲,他第一个关注的就是老百姓的居室安全问题。第二个关注的就是百姓的决心问题。不要一时冲动养了,然后发现自己没有时间伺候,或者是又不喜欢了,就乱扔乱弃。

鱼儿、水草都是活物,就和猫狗一样。很多老百姓养了猫儿、狗儿做宠物,发现它们病了后就直接丢弃。生病的野猫野狗给各个地方的老百姓造成了困扰,也给当地的差役们增加了很多事儿。

太子殿下心有所感,写写画画个不停,把他所能想到的所有注意事项都写了下来,又挑拣几种有代表性的水族箱,画好了构造图。

抬头一看时间,已经快八点了,一目十行的处理完毕今儿送来的各种报告、奏章,他终于赶在九点之前离开书房。

大步来到小阿哥们听故事的房间,发现他们都已经听完了,正在发表听后感。

胤礽安静的听着,发现弟弟们都是特别乖巧聪慧,哪怕是最小的九阿哥,也听明白了故事里面的透露出来的人生哲理。

比如自己一定不像故事中的商人那样,不去调查就随意相信别人的话,或者随意答应别人的要求,更不能学习商人的明知故犯,明知赌博不好还去赌。

当然,和智者盲老头那样借着自己的聪明去骗别人,甚至教导其他人去骗外乡人的事儿,更是不能做。

九阿哥满怀壮志的嗷嗷叫唤,“太子二哥,胤禟将来一定做一个大清国最大、最厉害的商人。”

胤礽自然是满口答应,“行,等你长大了,太子二哥给你十万两银子做资本。”旁边正要准备提溜着他去睡觉的三阿哥口气凉凉,“要记得,不许借助阿哥的名头,或者哥哥们的帮助,只能凭借自己的真本事。”

这个月刚刚开始剃头的小九阿哥果然被激起了气性,“不借,不借。胤禟一定和大哥一样,隐名瞒姓的从小兵做起。”

太子殿下失笑,小家伙倒是有志气,值得鼓励。

“嗯。太子二哥相信我们的九阿哥,一言既出--。”

“驷马难追。”九阿哥大声的接口,小胸脯挺得老高。

周围的一众哥哥们都被小九的童言童语逗的乐呵,胤礽自然也是开怀。等到他在自家太子妃的伺候下梳洗完毕,钻进小被窝,更是眉眼舒展,一派放松。

太子妃好奇,“太子殿下,六阿哥、七阿哥,八阿哥,包括现在最小的九阿哥都已经剃头正式进学。下一波的十阿哥,十一阿哥就快要成长起来了,你肚子里头还有多少小故事?”

太子殿下不以为然的笑,“太子妃勿忧,如果孤实在想不出来,就让翰林院的状元们写。孤听说,江南文坛已经有不少好故事流传出来。”

“赖皮。”

赖皮的太子殿下瞅着太子妃两眼亮晶晶的,笑的欢喜,忍不住捧着她的小额头亲了一口。太子妃果然又是脸蛋儿红红。每次都是毫无防备的被亲,每次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羞意,可怎么办嗷。

太子殿下发现太子妃又跟一个小鹌鹑一样缩在他的怀里,不敢抬头,又是好笑又心疼。想到他本来打算和太子妃说说水族箱的事儿,此情此景只好放弃。再看看时间,已经快要九点半了,还是赶紧睡觉吧。

第二天,等到康熙皇帝看明白了胤礽写的这些注意事项,也是皱眉头。看来,在水族箱风行起来之前,还是要好好的宣传一波,让大清国的老百姓都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对于自家要不要弄一个水族箱,深思熟虑后再做决定。

四天后,水族箱的制造有了点儿眉目的时候,皇家的一家人各个整装待发,从天津港开始他们的南巡之旅。

整个紫禁城一下空了大半儿,四九城的老百姓更是觉得,自己的小心肝儿都随着太子殿下的离开飞走了。幸好还有皇上发的随行小电影可以作为慰藉。

康熙皇帝和胤礽制定的南巡路线是,从海路去江南,再从大运河或者陆路回到京城。

于是,皇家里头从来没有看过大海的“土包子”们,面对着广袤无比的大海,站在气势雄壮、美丽优雅的大轮船“飞龙号”的船头,都感觉自己俩眼睛不够多,看不过来这些震撼心灵的美景奇观。

阿哥们一个个激动难耐,一蹦三尺高的叫唤,“嗷--”;大福晋和格格们也跟着情不自禁的高声大喊,“啊--”。

“嗷--我看到大海了嗷。天蓝,水蓝,水天相连。我要作诗嗷嗷嗷。”

“我要写大字嗷。”

“我-我要鲲鹏展翅嗷。”五阿哥卡了一下,迎着众人好奇的视线,鼓起勇气,勇敢的喊了出来此时此刻他最想做的事儿。

周围的家人都哈哈哈大笑。康熙皇帝瞅着他虽然已经瘦到健康线,但还是比其他人胖一圈儿的小体格,忍不住打趣道:“小五有志气。”

小八阿哥眼睛一转,“我要看太子二哥蹈水。”

众位小阿哥一听,纷纷觉得,这个才是最好一个主意。在他们的印象中,太子二哥不光是知识丰富的就好像大海一样浩瀚无边,各项文武技能更是无所不通、无所不精,对于毓庆宫的小池塘和大海的区别,完全可以无视。

康熙皇帝虽然明白在海里戏水的危险性,却又不忍扫大家的兴致,于是转了话题,“先把你们想做的事儿做好。这么多人跟着,你们太子二哥怎么下水?”

阿哥们想到太子二哥每次戏水都只穿一个小裤裤,都一脸意味深长的捂着嘴巴笑。太皇太后、皇太后、妃嫔们、格格们没听明白,可也没有多问。海里危险性太大,把这个话题岔过去就好,可不能把爱戏水的太子殿下的想头给引出来。

大家伙儿自以为这事儿说过了就过了,却是想不到刚刚在船头拍完家里其他人,现在被太子妃拉到船尾继续咔嚓的太子殿下,其实心里已经在打着这个主意。

“主人,主人,大海,是大海,我们又看到了大海。嗷。嘟嘟要下水嗷。”沉浸在小话本里头刚刚回过神来的嘟嘟宝贝激动地嗷嗷直叫,鱼尾巴急速的甩动。大海嗷!他们的家!

顶着四五级的风浪,一直稳稳的举着照相机的太子殿下抓到太子妃的一个瞬间,快速的按下快门。

“嘟嘟,我们晚上偷偷下水,大白天的,可行性几乎没有。或者等到轮船在下一个港口休整的时候,我们去安全区下水。”

尽管他一看到大海也是心情激荡、心痒难耐,为了克制自己只能借助拍摄转移注意力。可是他更明白,这个时候,不说太皇太后,皇阿玛,就是太子妃估计都不会同意他下水。

正趴在栏杆上眺望远方的太子妃似有所感,眯着眼睛朝他看了过来。正在和嘟嘟计划怎么偷偷下水的太子殿下忍不住心头一跳,对于自己晚上能不能成功脱身下水产生了怀疑。

拍完了家人后,风浪开始大了起来,估计有七八级之大,康熙皇帝带着家人进了船舱,太子殿下就穿着一件明黄色的小雨披开始拍这些,在风头浪锋中毅然挺立的水手们和士兵们。

因为和叔父施琅大人一起参加过收复琉球的战争,有过海上作战经验,作为这次南巡的随侍大臣之一的施韬大人,眼见太子殿下这般热爱拍摄,小心肝儿就提到了嗓子眼,生怕他拍的兴起,一个身法拔地而起就飞上了桅杆。

再看到船上的士兵们一个个对着太子殿下摆出来蓄势待发的姿势,就连其他几条护卫舰上的官兵都朝这边瞅的时候,就更是为“以身涉险,知法犯法”的太子殿下担着心。

因为民间有很多摄影爱好者为了拍摄别人拍不到的奇景,一个个登山涉水的,翻山越岭的折腾,至于拍大海那就更不要说了,为了拍摄被浪花卷进海里的都有。

朝廷为了这帮子人,特别出台了《旅游法》,一边着手在各个名山胜水的地方建设安全区,一边对这些喜欢游山玩水,书画拍摄的人做了明确具体的规定。

严禁任何人为了拍摄,打扰当地老百姓或者是小动物们的生活,尤其是那些乱扔垃圾,破坏当地环境的旅人,抓到就相机没收,绑到衙门里头严加处罚,保证让他们没有犯类似过失的第二次机会。

为了个人爱好,折腾的其他人不安生还不说,甚至还有生命危险,实在是不可饶恕。水兵们的水性再好,下海救人的时候也不敢说就万无一失,更何况是钻进深山老林里头救人的那些差役们?

尤其是当太子殿下听说,有个差役因为进山救人被野狼抓了一爪子后,一边带着人改进《旅游法》,一边又开始大力的宣传文明旅游,呼吁老百姓站出来监督保护自己的家乡。

对于私下钻进明确标识危险的地方取景的人,新版的《旅游法》中有明确表示,若是遇到危险呼救,当地政府有权酌情做出救人安排,救人者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被救的人不管结果如何,都必须接受严厉的惩处。

当然,这个法律在朝廷的有力宣传下,得到了全国老百姓的大力支持。

大清子民在太子殿下这些年的不懈努力下,各个自信心十足、底气儿更足。一听到朝廷的宣传后,一个个摩拳擦掌、斗志高昂的盯着那些扛着□□短炮的旅人。一发现谁有不顾危险准备偷摸着进深山的苗头,就一拥而上的绑起来送交衙门。

既然这么多的城市村庄你们都不想拍,那就交银子去牢房拍老鼠吧。

什么?你说你是哪家的大公子?哎吆,你比太子殿下能耐?还是你爹比太子殿下阿玛的官儿还大?都没有?都没有你还好意思喊?再叨叨,就让你全家上太子妃办的《藤萝日报》“小黑板”,臭名扬天下。

尤其是海边的老百姓和海上的商人们,为了不让皇上有理由禁海,为了自己的家园事业更加兴旺,一个个都好像有着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一样,一瞅见有谁举着照相机姿势特别危险的咔嚓,立刻自发的行动起来,一边给官兵报信,一边把人摁住看管起来。

所以此时此刻,冒着风浪站在船头,对着养殖区的海带群寻找角度和机会的太子殿下,随时有可能被他船上的水兵们给一拥而上的摁住。

这些水兵们当然知道仁厚耿直的太子殿下就算被冒犯,也不会给他们不痛快。更何况,如果太子殿下真的做出来危险动作,他们哪怕会真的被罚,也要拼命制止。

胤礽找好角度,调好光圈,瞅着两个浪头之间的间隔时间,迅速的按下快门。施韬大人也瞅着机会,在他背后轻轻的喊了一嗓子,“太子殿下。”

发现太子殿下转头看向他后,他测过身体挡住身后的摄像机,对着太子殿下做出来一个口型,“旅游法”。

如果大清国的太子殿下因为不遵守自己制定的法律,在摄像机面前明目张胆的知法犯法,那真的是要青史留名了。虽然他们这些人都知道太子殿下的武功修为深不可测,可是老百姓不知道啊。

如果老百姓们知道,官兵们面对他们最敬爱的太子殿下以身涉险的行为还不加以阻止,一定会以为他们要起兵造反。

微微愣神后,太子殿下就反应过来施韬大人的意思。他瞄了一眼船上这些紧盯着他,姿势都摆出来了水兵们,对着他们安抚的笑了笑,乖乖的进到船舱。

眼见太子殿下自己动手脱下他的小雨披、小雨鞋,施韬大人也跟着换上他干净的布鞋。船上的官兵们终于可以放下心来。

娘吆,刚刚可是吓死他们了。如果太子殿下因为他们的看护不利落海,不说皇上和上级的惩罚,就是他们的老爹老娘也饶不了他们。

话说回来,太子殿下的身手真的是厉害。风大浪大,甲板上摇晃不停,太子殿下举着照相机的手却是纹丝不动,稳如泰山。

等到胤礽自己换好鞋子进到他们的船舱,立刻就被太子妃送上来一杯热乎乎的奶-子茶。

“再不回来,皇上估计要派人去抓你了。”太子妃一边给他宽衣,一边唠叨他。

一心想着晚上“偷游计划”的太子殿下眉心一跳,试探着说道:“太子妃,你知道孤的身手,就是在海里游个一小时,也没事儿。”

大婚后对他百依百顺,温柔体贴的太子妃闻言,破天荒的瞪了他一眼,“海里能和毓庆宫的小池塘一样?就是金水河也是比不了大海的变化莫测。你若是实在想玩水,等我们到安全区,你再下海。”

“不要,不要。我刚刚看了,安全区都是浅水区。主人,我们今晚上就下海,深海。”嘟嘟宝贝在胤礽的精神海里头挣命的大喊。

胤礽一边梳洗准备午休,一边安抚嘟嘟宝贝,“别急,别急,我们需要获得太子妃的支持。”

太子殿下有种非常奇怪却又非常笃定的直觉,如果太子妃不支持他,他今晚上别说瞒着自家皇阿玛下海,就连这个船舱他都出不去。

每次他午间起夜超过一定的时间,太子妃就会醒转过来,更何况这不是在毓庆宫,而是在外头的船上,人乍一离开熟悉的环境,对于周围环境的变化肯定是更加的灵敏迅速。胤礽最担心就是她醒来以后发现自己不在船上,心里头着急担忧。

可是他又不能让她睡晕过去。

“哎--这就是已婚男人甜蜜的小烦恼噢。”嘟嘟宝贝深沉的语气里是满满的同情,随即它又振作起来,“主人吆,你可不能就此放弃吆。”

不想放弃的太子殿下钻进被窝,把自家太子妃搂在怀里,对着她微微一笑。

甜蜜的小烦恼,谁说不是那?被人牵挂于心的甜蜜小烦恼,让人心生无奈的同时,却又有着满心的幸福,甘之如饴的被约束,去迁就。

后世的大文学家钱钟书先生在他的名著《围城》里面的表达是,“爱情多半是不成功的,要么苦于终成眷属的厌倦,···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后人把这句话奉为圣旨,认为自己的爱情或者婚姻不美满,不幸福是天经地义的,说什么“···四年思考围城、五年计划出城、六年蠢蠢欲动、七年各自行动。”

可是写下这句话的钱钟书先生和他的太太杨绛先生,爱情是“门当户对,珠联璧合”,婚姻更是“琴瑟和弦,鸾凤和鸣”。两个人一辈子的默契、坚守、欢喜,让所有熟悉他们夫妻的人都发自内心的赞叹不已。

“太子妃,原来我们已经大婚三年了,到了世人口中,彼此乏味的时候了好像。”

太子妃瞧着他眼里的那抹笑意,嘻嘻笑,“太子殿下,请你说明一下,我们有新鲜过吗?”

太子殿下忽然收敛脸上的笑意,眼神儿特别认真的说道:“太子妃的眼睛还是这般清澈明亮、灵动活泼。孤,心甚慰。”

“真的?”

太子妃很激动,俩眼睛瞬间变得好像两枚小太阳,闪闪发光。难得这个呆子夸她的眼睛,虽然他的目的只是在表达,他对于他们两个人长久相处了三年却没有感到任何的厌烦,还如同大婚时候的新鲜明媚,非常的欢喜欣慰。

“真的。”

太子殿下瞅着她眼中的盈盈秋水,心里想到了一句词,“一寸秋波,千斛明珠觉未多。”

心里头激动兴奋的太子妃,没想到接下来就听到了太子殿下的另一句话,“太子妃,今晚上孤有事要出去一趟,你能放心吗?没有危险、按时归来。”

可是太子妃不相信他,因为她一下子就想到了几年前他在夜里迎战三长老受伤的那次。

“我和你一起去。”

胤礽瞅着她眼里的担忧和杀气,忍不住在心里叹气。这是他最为担心的情况。

“孤算是出门会友,真的没有危险。”

“我不相信。六年前你也是这般有十说一的诚实。”

他说小马甲对他没有用处,让她自己穿着。结果她因为小马甲有惊无险、安全无虞的躲过了山门的一掌,可他却是因为硬接了一掌性命垂危,在床上躺了两年才好转。

胤礽对于她的倔强无奈,干脆催动他们以前定的那个灵魂契约,试着向她发出精神波。太子妃被他突如起来的举动吓得两眼发直。

三年前他伤好以后要把这个契约取消,被她撒娇哭闹的阻止了,可是她从来不知道,这个契约还可以有这样的效用,居然可以意向联系。虽然只是单向的联系,可她还是震动。

胤礽等她缓了缓激荡的心情,轻声说道:“孤保证时刻和你保持联系。请太子妃相信孤,放心等着,嗯?”

“不嗯。我问你,真的不方便让我跟着?”回过神来的太子妃虽然已经相信了他的说法,可还是不死心的询问。

“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