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36节(1 / 1)

作品:《清穿之技术宅太子

听到黄先生对于发动机的理解,小太子默默的点了点头,接过魏忠管事捧着的装有后世电动车发动机构造图的小匣子,递给了黄履庄。

“妙啊,这简直太奇妙了。太子殿下,这个发动机,装在两轮车上,不光占的地方很小,关键是动力持久够用。骑车的人不用双腿动弹劳累,还可以在车子后面载个人。”

“确实如此。不过道理简单,制作起来应该很难,需要你们耐心的多做一些实验,认真的把它研究透彻。等这个都搞清楚了,我们就开始研究怎么把电能转化成光能,代替蜡烛和石烛。”

“太子殿下您放心,您都给指出来了方向,我们绝对会跟得上您的要求。”黄履庄心里升起了雄心壮志。想像一下未来的大清国上下,到处都是他们研制出来的带发动机的两轮车,就全身热血沸腾,激动不已。

小太子看着黄先生这么兴奋开心,也不免的被带动了情绪,高兴的笑了起来。想起前几天皇阿玛的嘱咐,就问道:“黄先生,皇阿玛要在天津设厂,大量的制造蒸汽机,用于生产无烟火-药。你们这边都准备好了吗?有没有什么问题吗?尤其是人手方面。”

“太子殿下您尽管放心,小臣都给安排好了。按照您的说法,闭门造车要不得,需要把研究和实际使用结合起来,小臣就把这玩具处的所有匠人,分为三班,轮流着,都去厂房帮忙,保证让厂房不缺人手。”

“那就好。皇阿玛最近安排过来的学徒们,怎么样?有没有发现个好苗子?”

黄履庄听到小太子问起这个,有点儿犯难,那伙儿八旗少年,真的是太不懂得珍惜这个难得学习机会。“太子殿下,小臣也不敢瞒着您。皇上他老人家慧眼识英才,送来的这二十个旗人少年,都很聪明伶俐,尤其是其中的两个少年,器械方面的天赋非常不错。”

“可是他们的态度,哎,都沉不下心来跟着匠人们学习。其实小臣也明白,他们能够不闹事,天天按时报道,也没耽误匠人们做事,已经很好了。只是小臣心里替他们着急可惜罢了。”

小太子皱起了眉头,这样怎么行?皇阿玛和他都是急需器械方面的人手的,这次乡试选人还不知道会是什么情况,他还想着过些日子再增加二十位学徒,送到这第一批学徒的手下让他们带带,结果这第一批学徒自己都没好好用心的学习。

学徒们不能出师,等火器和火-药的各个工厂都陆续的建造起来,就算是黄履庄他们放弃搞研究,天天在这些工厂里奔波也是分身乏术,顾不周全。

再想想戴锌的铁匠处那里估计也是这样的情况,小眉头就皱的更紧了,胤礽的脸上难得的出现了一些怒色。让黄履庄他们继续做自己的事情,吩咐魏忠把这二十位旗人少年都喊出来,在院子里集合。

可是在胤礽看懂,面前这些旗人少年们稚嫩的脸上满满的忠诚和懵懂的一瞬间,心里的那一丝丝火气就自己熄灭了。还是思想观念这个老问题。

对于给人做思想工作这一方面,胤礽实在是不擅长。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小太子干巴巴的开口:“你们也都看到了这个蒸汽机的用处,将来的各个作坊和工厂里面,都会用到这个蒸汽机。”

“可是孤告诉你们,蒸汽机以及未来的发动机,它们不光是可以用在作坊和工厂里的。孤和玩具处的匠人大师们,一直在努力的改进,计划把发动机和火炮结合起来,放在一个马车大小的铁盒子里,到时候你们坐在铁盒子上面,一边接近敌人一边开炮即可。”

“孤知道你们都有着很好的骑射功夫,可是在未来的战争里,需要你们骑着马扛着大刀和敌人面对面拼杀的机会应该是不多了。”

“按照皇阿玛和孤的计划,等你们长大了能参军的时候,这大清的任何一支精英部队里面,不管是光头大兵还是领兵作战的将军,对于这些新的器械,哪怕是不精通,也必须要很懂,要会使用,还会基本的维修。”

“孤想不明白,你们作为这第一批被送进来学习的学徒,作为皇阿玛精挑细选,寄予厚望的八旗子弟,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的珍惜这个先别人一步学习的机会?”

“你们之中有谁不喜欢学习器械的,或者觉得跟着玩具处的匠人大师学习是丢了身份脸面的,现在都可以站出来,孤去和皇阿玛请示,准许你们归家。”

“既然你们都要留下来,那就好好的,用心的跟着学。尊师重道不懂吗?达者为师不懂吗?在孤的眼里,这些匠人大师和那些教导你们四书五经,骑马狩猎的老师们没有任何区别。” 说道这一句,小太子的脸色已经是非常的严厉。

“你们既然自持身份,不甘心,不服气,那就更应该懂得去尊敬这里的匠人大师们,趁着这难得的机会努力学习钻研。待会儿,孤会安排黄先生给你们做个校检,检查一下这些天来你们的学习情况。暂时就这样,都散了吧。”

第65章 电

小太子说完这番话, 也没去管这伙旗人小少年们满脸通红,欲言又止的模样, 他来到黄履庄的办公间,和他说了一下待会儿安排人给这些少年做校检的事儿, 就立刻离开了玩具处。

“你要在下午的骑射课中加上新式火铳的练习?” 康熙皇帝有点儿吃惊,这可不是小事。大清太子殿下的正规课程里出现了新式火铳,这就是一个强烈的信号,告诉天下人,满清的二十四旗要把火器列为和弓马骑射一样重要的地位。

“是的,皇阿玛。儿臣刚刚在玩具处发现,那些旗人少年们实在是不够重视他们的学习任务。想来戴先生的铁匠处那里也是这样的情况。皇阿玛您安排人去戴先生那里看看管管, 儿臣估计,戴先生顾忌着他们的旗人身份不会和您说这些。”

“八旗子弟只是学习弓马骑射和四书五经已经有点儿落后了,可是他们的那些汉人士农工商, 满人骑马射箭的这些观念一时半会儿也改不过来,所以儿臣想着自己先带个头, 做个表率, 让八旗子弟看看我们皇家的态度。”

“再安排三弟去玩具处带着那些旗人少年们一块儿学习。还有大哥, 确实现在让大哥去神机营训练的话,年龄还有点儿小,那让大哥也去玩具处学习吧。反正大哥和玩具处的大师们都比较熟悉。”

说到这里, 小太子也有点儿不好意思,他好像总是给自家皇阿玛找事儿做。瞄了一眼御案上那一摞一摞还没批阅的奏折,小太子感叹, “可惜四弟还太小了。皇阿玛,等弟弟们都长大了就好了,就可以帮您分担更多的事儿了。”

康熙皇帝听着太子体贴的言语,却没有像以前那样感觉到欣慰高兴,只觉得牙疼不已。 因为这又让他想起来,前天阿茹娜那个小家伙满是幸灾乐祸的,说给他听的那段话。

“太子殿下担心您这么忙,他的弟弟数量会变少了。我就给您提个醒,生下来就夭折的不算在内,您这辈子可是会有二十四个儿子。您可要好好管教他们,将来不要为了帝位合伙儿对着太子殿下阴谋阳谋的。”

在这个讲究多子多福的年代,知道自己会有二十四儿子站住了,他们长大成人后,还会娶妻生子开枝散叶,本来是一件应该让他非常高兴的事儿。

他还琢磨着怎么把史书记载上夭折的儿子也都尽量给养活好了,想着反正有他护着太子,太子又有这样的人品智慧,谁都翻不了天去。

可是当天夜里,康熙皇帝就噩梦连连,不停的梦到有二十多个长得很像他的男娃儿,张牙舞爪的齐齐朝他扑来,嘴里还愤怒不平的大声嚷嚷着:“皇阿玛,儿子也要当太子。” “皇阿玛,你不能只偏心太子二哥。”“皇阿玛,儿子哪一点儿比不上太子殿下?”

···

所以康熙皇帝这两天也是一直在反思他的其他儿子们的教育问题,也在考虑像现在这样,让其他的儿子接受和太子一样的教育,是不是不太合适?

他也明白,他这个天降的金童儿子,胤礽太子,心胸非是常人的宽大,对于权势地位,金钱名利也都看的不重。对于兄弟们不光没有任何猜忌打压,防备利用,更是友爱关心,想让他们能更多的学点儿真本事,最好能顺着他们自己的兴趣爱好用心发展。

比如胤褆喜欢打打杀杀,胤祉喜欢读书写字。在太子的引导建议下,两个人配合着,一个负责从西洋传教士那里挖来好多美食美酒的做法,一个负责整理归纳。

小哥俩合伙倒腾出来一本《西洋各国美酒佳肴简介》,让武英殿给出版发售,引得京城和外地新开了好多家西洋餐厅。

以前康熙皇帝觉得,作为当朝阿哥折腾着如何吃喝有点儿不务正业,可是现在他却觉得,在怎么不务正业,也总比天天想着争夺太子的位置要好很多,很多。

可是对于太子提出来的让胤褆去军队发展,长长见识,不要老是被明珠影响的事儿,他却是一直在犹豫。

军权可是大事,哪怕是把其他的儿子们都和前朝那样的给养废了,他也不能在知道原来的历史发展,“骨肉相残,兄弟相杀”这样的惨烈情况后,放手让大阿哥接触军队这一部分。

“行,皇阿玛答应了,让大阿哥和三阿哥有空的时候去玩具处学习一下。下午的骑射课添加一门火铳练习,皇阿玛也答应了,给你们配备十把新式火铳做练习用。”

“只是达哈塔也没有用过新式火铳,这个教授你们新式火铳的满人老师一时之间找不到。而且火铳毕竟是有危险的。”康熙皇帝有点儿犯难,又有点儿后悔刚刚答应的太痛快了。

不说这太子的老师要在多方面长时间的仔细考虑观察,首先确认忠心和人品,再要有很好的文化素养能让太子和阿哥们信服。就说这火铳的危险性,万一那个手抖打错了方向,康熙皇帝想都不敢想那个后果。

小太子闻言,睁大眼睛,眼巴巴的看着康熙皇帝,“皇阿玛,您看让儿臣来教导他们使用火铳,好不好?这样您可以慢慢儿的寻找合适的精通火铳的满人老师。”

“您若是担心安全问题,可以给我们配备杀伤力最小,后座力也最小的新式火铳,参与训练的人互相之间都划分出二到三丈远的距离间隔。”

“再加上空包弹,就是把子弹头和火-药都给卸了。皇阿玛觉得如何?” 他怎么也不想,等到皇阿玛把精通火铳的满人老师找好了再练习火铳,按照自家皇阿玛的谨慎性子,谁知道要多久才能找到合适的?

“用空包弹加上三丈的距离间隔的话,好像可行。对于新式火铳的使用方法,这大清上下,也没有比你自己更为了解的了。”

“只是皇阿玛还是担心你的安危,先让戴锌这几天研究一下怎么具体要怎么操作。而且这是在近期找不到合适的老师的情况下,皇阿玛才会考虑答应你。”

“儿臣谢皇阿玛,皇阿玛英明神武。”小太子开心的喊了一嗓子。“皇阿玛,您让戴锌研究一下也好,这样我们大清的兵士们,尤其是刚刚接触火铳的新兵们在进行实弹训练之前,可以先做空包弹训练,既能节省一些子弹,也少一些因为流弹引起的误伤。”

看着最疼爱的儿子喜形于色的高兴模样儿,康熙皇帝也跟着笑了起来,“这事儿皇阿玛记住了。时间不早了,你赶紧儿的把奶-子茶喝了,去里边暖阁里睡会儿。晚膳时间到了梁九功会唤醒你。”

“儿臣遵命,谢皇阿玛关心,儿臣告退。”

胤礽把事儿都说给了自家皇阿玛就去午休了,康熙皇帝却是捏了捏眉心。哎,希望他的儿子们都能体会到太子的这番心意。不要再出现阿茹娜所说的兄弟相争,父子失和。

“梁九功,你去南三所传个话,让大阿哥和三阿哥午休起来后,过来一趟乾清宫。”顿了顿,又道:“让他们都来乾清宫和朕,太子一起用晚膳。”

小太子午休起来后,看到大阿哥和三阿哥也在,都在等着他用晚膳,有点儿雀跃。这种被家人们等着用晚膳的感觉,挺好。

上辈子他没有什么亲人,每天的一日三餐都是一个人喝营养液凑活。这辈子家里人口这么多,当然是要在一起吃饭才香。虽然这辈子要遵守各种规矩礼仪,尤其吃饭这方面,特别的讲究“食不言”。

父子四人安静的用完晚膳,康熙皇帝带着大阿哥和三阿哥在乾清宫消食聊天。小太子则是要赶去箭亭,他估摸着马斯喀副统领已经等在那里了。虽然他已经从梁九功大总管那里,得知了费扬古大人给他传的话,昨天晚上神机营四圈儿计时跑成绩,很是一般般。

马斯喀副统领果然已经等在那里了,见到太子来了,立刻规矩的行礼。“奴才参加太子殿下。”

“快起来。马斯喀大人,昨天晚上四圈跑下来,感觉如何?”小太子打量着马斯喀大人的体型,体格健壮,正值当年,跑个四圈儿应该没有问题,。

整整四圈,中间想休息一会儿也不敢,因为费扬古大人留下了人专门的监督着他们。可是他能对太子殿下说他昨天累的差点儿爬不起来,现在还腰酸腿疼吗?必须不能啊。“回太子殿下,奴才觉得还好。”

“那就好,今儿继续。以后每天都是负重二十斤四圈儿,计时。”小太子顿了顿,无视马斯喀副统领那瞬间强烈的情绪波动,递过去一本奏折。“这是孤整理的新的训练方法,你跟着魏忠管事去毓庆宫,抄录下来。记得出宫之前,要把奏折送给梁九功大总管。

“回去以后,再根据神机营的实际情况,把不适合的地方调整调整。记住,训练时间和训练强度不能变。神机营目前的五千人,如果有不想做这个训练的,或者参加训练后发现实在是跟不上的,都不要勉强。需要添补兵士就去找费扬古大人。”

“奴才遵命。” 马斯喀副统领觉得他袖筒里的那个昨天的计时表如有千斤重,昨儿个大家伙儿都没在意,这四圈儿跑下来,成绩可都不怎么好看。

这眼看着太子殿下是玩真的了,万一看着那几个成绩太差了的兵士不顺眼,直接把人给踢出去了咋办?他可是听赫舍里·阿尔吉善那个老小子说过,太子殿下的性格最是耿直无私。

“哭丧着脸做什么?可是昨天晚上的四圈儿成绩不好?作为一名士兵,跑都跑不起来,还怎么行军打仗?昨天的计时表孤就不看了,马斯喀大人和魏忠赶紧的去毓庆宫吧。以后每五天来给孤汇报一次你们的训练情况。”

大大松了一口气的马斯喀副统领立马行礼告退,生怕小太子改变主意。 “奴才谢太子殿下恩典。奴才告退。”

看着好像被老虎追屁股一样离开的马斯喀副统领,小太子有点儿纳闷,他都已经听了皇阿玛的话,没去看他们昨天的四圈儿计时成绩,给他们留“脸面”了,马斯喀副统领怎么还这么害怕?

和往常一样的弓马骑射练习很快就结束了,小太子自我感觉他的力气快可以赶得上大哥的了,今天达哈塔老师已经把他用的弓就给换成五十斤的,也就是说他现在差不多有一石之力了。

康熙皇帝来检查的时候,自然也发现了小太子身体好转以后,骑射方面的进步,很是高兴。

当然康熙皇帝重点表扬了多尔吉额尔德尼阿海贝勒和拉克申贝勒。尤其是多尔吉额尔德尼阿海贝勒,小少年已经在用八十斤的成年人的弓了,虽然是成年人都最轻的弓。

小太子看着这个拘谨的有点儿阴沉的黑脸小贝勒,忍不住的有点儿同情他。他相信在原来的历史上,这位后来从他的侄子手里接过汗位的少年郎,这个时候绝对没有被送来大清,做大清储君的伴读。

这个时候的喀尔喀蒙古虽然名义上归顺了大清,也有了每年冬季的“白驼一匹,白马扒匹的九白年贡”,可是却并没有正式的称“臣”。没称“臣”却把儿子给送来大清,做大清太子的伴读。胤礽只能想到这是土谢图汗在和皇阿玛表示亲近。

喀尔喀西边儿的噶尔丹大汗多年来一直是野心勃勃的要打进中原,重现他们的祖先铁木真大汗的宏伟霸业。因此对这个和自己挨边儿却不是一条心的喀尔喀蒙古一直也是虎视眈眈的,视为自己的禳中之物,多次借着喀尔喀蒙古的内部矛盾和大清较劲儿。

史书上记载的是距现在七年后,噶尔丹率领三万劲旅东进,突袭喀尔喀蒙古。但是如今喀尔喀蒙古就和大清表现的这么亲近,小太子不确定噶尔丹还能不能忍到七年后。历史已经出现了偏差,不确定性太多了。

康熙皇帝注意到了太子看着多尔吉额尔德尼阿海贝勒的神色变化,在父子二人慢慢的走着去巩华城的路上,就直接询问了小太子。

现在已经平定三藩了,琉球也被施琅率领着大船利炮,轻松的打下来了,康熙皇帝腾出手来,下一步可不就是要对付大清西边的心腹大患噶尔丹,以及天天在边境捣乱的沙饿骑兵了吗?

但是不管是要打狡猾如狐,悍勇过人的的噶尔丹,还是打悍不畏死的战斗民族“毛熊”沙俄,先把漠北蒙古给彻底收服了是必须的。当然噶尔丹和沙俄也都知道这个道理,他们要打进中原,也必须先把喀尔喀给打下来。这也是小太子刚刚会担心的原因,喀尔喀蒙古的位置太重要了。

“儿臣刚刚在想噶尔丹对喀尔喀蒙古的虎视眈眈。皇阿玛可是要提前收服喀尔喀蒙古?”

“提前?”

“是的,按照原来的历史发展轨迹,在距今七年后,喀尔喀会大败于有了沙俄□□支持的噶尔丹之手,率领残余部队和牧民逃亡到了大清,来向您求救。”

“您下血本大力的资助了土谢图汗的十万残余部队,还抓住机会在长城边外打败了噶尔丹的追兵后,趁势组织蒙古各部会盟,让漠北蒙古彻底称臣。可是现在土谢图汗就把他的次子送来给儿臣做伴读,儿臣也不确定了。”

康熙皇帝明白了小太子的疑惑,笑了笑,“原来的历史上,平定三藩的战争和收复琉球的战争一定没有像现在打的这么顺利吧?”

“是的,彻底的结束三藩的战争是早了大半年,收复琉球的战争是早了两年多。”

“那就是了,噶尔丹可是我们大清的心腹大患,不管是原来的发展还是现在的情况都是一个道理,那就是,皇阿玛只要腾出手来,就要收拾这个心腹大患。”

“而且皇阿玛早先也答应你了,要把西伯利亚那片不毛之地给占下来。当然是要先把沙俄骑兵赶出东北,彻底的平了他们的雅克萨城堡,把他们打怕了,才好谈判。” 有枪有炮,财大气粗的康熙皇帝对于现在喀尔喀蒙古的示好觉得很正常。

看着粗狂豪爽的蒙古人可不是倭黑那样的傻大个大老粗,他们对于大清这大半年发生的巨大变化,可都是看在眼里,算计在心里。

第66章 电

前些年, 他每次派人去喀尔喀蒙古,都好像热脸贴人家的冷屁股。那些自称“黄金家族”后裔的蒙古人对他是爱理不理的, 尽管“黄金家族”的嫡系后裔科尔沁蒙古就是太皇太后的娘家。

现在他们既然要利用大清这边去对付噶尔丹,那他也要调整策略了, 不光是让他们接受册封,正式称臣,还要施加压力,让大清顺势加强对喀尔喀蒙古的掌控力度。

小太子想起来当年大清没枪没粮还四处受敌的困局以及那个戏剧性的解决方法,就觉得历史上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有很神奇的一面,有其必然性,也有其天然性。

现在的理藩院阿嘞尼大人, 在原来的大清刚刚开始恢复正常生产,国库空虚,东北老家还被沙俄骑兵不停骚扰的时候, 可谓是单枪匹马的出使喀尔喀蒙古。在主持各部会盟中的所作所为,真的是一场化腐朽为神奇的经典案例, 拉偏架的姿势堪称炉火纯青, 出神入化。

因此阿嘞尼大人还被一些史学家称为“空手道高手”, “大忽悠”,“戏精”。当然小太子觉得这些“赞美”的称呼阿嘞尼大人是当之无愧,名副其实的。

史记中写道:“阿喇尼主持会盟, 先令札萨克图汗、土谢图汗行相问抱见礼,又令左右两翼众台吉亦行抱见礼。为了保证会盟的效果,还选出60余名宰桑, 于阿旺洛哲嘉措和哲布尊丹巴前悬挂佛像,设立重誓,表示秉公断案,并签署协定。会盟期间一共受理了包括左右两翼逃人纠纷在内的500件诉讼案件,并一一作出公正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