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清穿之温僖皇后 第30节(1 / 1)

作品:《清穿之温僖皇后

提起索额图,康熙帝不由又想起太子,便吩咐梁九功:“把保成抱过来陪朕用早膳。” 等着太子过来的时间里,康熙帝不禁想起书册里太子的结局:两次被废,圈进十余年后病逝于禁锢地紫禁城咸阳宫。 文武兼备、监国有方的太子;鞭打宗亲,暴虐肆意的太子。 关于三藩战事,康熙帝能提炼出有效信息加以分析利用,快速决断。 可关于太子,哪怕康熙帝得知后续的一切发展,却还是剪不断理还乱。 朕和太子走到那一步,难道仅仅是因为索额图吗?朕若是现在砍了索额图、好好教导太子,难道以后父子相残的悲剧就可以避免吗? 想着太子被圈进至死的结局,又看着眼前这个双眼亮晶晶的小胖墩。 康熙帝心中一时怜意大盛,好好地当了一回慈父——抱着沉甸甸的小太子,喂他吃早膳。 被第一次喂饭的康熙帝弄得满脸都是油污米粒的太子殿下,捂着自己被勺子磕了好几次的嘴巴,小太子强忍住眼泪,奶唧唧地冲着自己的皇阿玛哼了哼。 康熙帝看着自己的杰作,抱歉地摸摸小胖墩的头:“是皇阿玛不好,保成最近有没有什么想要的,皇阿玛都赔给你!” 小太子立刻主动把脸伸到保姆嬷嬷手中的湿帕子上蹭了两下,就一把扑过来抱住康熙帝的大腿。 “保成的九连环摔坏了,想要一个新的,还要黄色玛瑙石的那种!” 康熙帝捏捏肉爪子:“好!” “保成今天想多吃三块奶糕!” 康熙帝撸了把还未剃头的柔软毛发:“好!” “保成还想要一匹小马驹,要红色的,有大大的眼睛,很可爱的那种!” 康熙帝蹲下身子,摸了摸肉脸蛋:“好!” 看着今天格外好说话的皇阿玛,小太子的眼珠子转了转。 “保成还想要跟叔祖父一起玩!” 康熙帝脸上的笑容消失,右手跟小太子的肉屁股来了个亲密接触。 乾清宫传出小孩子稚嫩的哭泣声。 作者有话说: *:摘自百度百科 *:摘自《圣祖本纪三》 就帝王这个职业来说,康熙帝当然比不上汉武帝,不过汉武帝固然伟大,但他年老时确实犯了错,所以才拿他举例。 第30章 小太子捂着屁股含着泪包跑出乾清宫。 独留康熙帝坐在浮雕竹纹黄梨木椅上深深叹了一口气。 自康熙帝初次大婚起, 妃嫔们共为他诞育十子五女,宫里如今却仅有四子三女,余者皆已早夭。 皇子皇女们都未序齿, 宫中上下皆按照出生顺序称呼。 四子分别是:惠嫔所出的五阿哥保清、元后所出的七阿哥同时是太子的保成、贵人那拉氏所出的九阿哥万黼、荣嫔所出的十阿哥胤祉。 三女分别是:荣嫔所出的皇三女、庶妃张氏所出的皇四女、以及布贵人兆佳氏所出的皇五女。 皇女并无正式的名字,只会在出嫁前受封公主, 被赐封号,从此以后人人尊称公主封号。 就连这仅剩的四子三女,皇四女和万黼也会于今明两年,先后夭折。 据《圣祖本纪》所载,直到康熙二十年,康熙帝才会给膝下儿女序齿,自此以后宫里也会逐渐忘记, 曾经存在过的皇四女和九阿哥万黼。 思及此事,康熙帝心中大恸,丧子丧女之痛又岂是经历的多了,就能抚平、释怀的呢! 按照记载,正式序齿后,宫里夭折的孩子便少了很多。 若朕提前序齿,是不是就能留住这两个可怜的孩子? 想到这里,康熙帝顾不得因整宿未睡而隐隐作痛的后脑, 立即起驾慈宁宫。 慈宁宫,太皇太后听完康熙帝的打算, 并未立即开口。 太皇太后自然不是反对此举,毕竟宫中孩子们的序齿之事, 早晚会有这么一遭, 此事康熙帝想何时办都行。 只是太皇太后也有私心, 惦记着跟她同出科尔沁的侄孙女、如今的皇太后, 博尔济吉特·佛拉娜。 佛拉娜刚从蒙古嫁入紫禁城,便被太皇太后的儿子、先帝福临冷落无视,好不容易熬成皇太后,却也一生无子、膝下凄凉,年纪轻轻就如同一潭死水。 太皇太后一直想着能让康熙帝松口,许佛拉娜抱养一个皇子。 有个小孩子闹一闹她,让她操操心,日子自然也会慢慢鲜活、轻快起来。 原本太皇太后觉得康熙帝还年轻,等日后膝下的皇子多起来,此事也就好办了。 可如今听着康熙帝的口风,怎么好像断定他今后子嗣不会太多? “若上天垂怜,朕和青璃能多几个孩儿自是好事;可若上天不忍青璃多受生子之苦,朕和青璃余生只得一儿半女,朕也会喜不自胜、珍之重之。” “只是如此,朕此生恐怕也就这么几个孩子。朕早早序齿,希望在族谱上记下名字能留住他们。哪怕以后有个万一,逢年过节,爱新觉罗家的香火祭奠也不缺他们一份。他们也不算白白来这世间一遭。” 康熙帝这话,让太皇太后心里有点发慌,爱新觉罗家这恋爱脑的症状遗传就算了,怎么还一代更比一代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哀家的丈夫太宗皇帝为见海兰珠最后一面,不惜抛下前线战士独自疾驰六日六夜;哀家的儿子福临为了董鄂氏,更是跟自己这个亲娘都闹翻了;哀家的孙子玄烨为了青璃丫头,这就打算守身如玉、不近女色? 太皇太后头大,太皇太后不想管年轻人这些狗屁倒灶的情爱之事。 只惦记着想让佛拉娜养个孩子在身边的愿望如何实现。 太皇太后掐指一算,保清和保成,一长一嫡玄烨肯定不允。胤祉是荣嫔连丧四子才生出来的大胖儿子,也不大可能。 那就只剩下万黼?可万黼身子看起来不大康健啊。 万一佛拉娜养出感情,这孩子却夭折了,那哀家岂不是好心办坏事? 满宫里扒拉一番,太皇太后想起乌雅贵人肚子里尚且不知男女的孩子。 可既然打算养一场当然首选皇子,皇子的分量可不低,要是长大后能跟科尔沁亲近就更好。 太皇太后思绪翻涌,可看上去也不过沉吟了一小会儿。 太皇太后试探开口:“佛拉娜的日子过得单调无趣,这都是你皇阿玛当年做的混账事。哀家就想着能不能让她养个孩子逗逗趣,这也算哀家替自己那不成器的儿子弥补她一二。” 太皇太后嘴里说着她替儿子弥补,实则暗示康熙帝,身为人子的你更应该替自己的皇阿玛补偿一二。 康熙帝自然听懂了太皇太后的弦外之音。 “让朕的孩儿养在皇额娘膝下,替朕尽孝也是应有之意!” 太皇太后再次试探:“若乌雅贵人诞下一名健康的皇子,皇上可有意选幼子承欢太后膝下?” 康熙帝当然无意如此! 康熙帝已然知晓乌雅贵人腹中的便是后继之君——雍正帝胤禛。 若太子和赫舍里氏执拗不变,朕和青璃又没有儿子,这个孩子就是现成的人选。 就算这孩子日后走不到这一步,他这坚毅刚直的性子也很适合培养成贤王,成为新帝的左膀右臂。 朕怎么可能把他送给皇太后养得不知上进,甚至亲近蒙古呢? 康熙帝刚刚之所以同意皇太后择一皇子抚养,当然不是让她随意挑选,而是心里已有决定。 康熙帝打算将万黼交予皇太后抚养。 此举不仅能应付太皇太后,更重要的是万黼也能得到更好的照顾和更舒适的生活环境,进一步降低他夭折的几率。 一举两得。 康熙帝当即露出一个惊讶得略显夸张的表情。 “皇玛嬷,乌雅贵人腹中孩子少说还有半年才能出生,也不知是阿哥还是公主。朕觉得万黼更合适,也能早日让皇额娘过上含饴弄孙的日子。” “再说,刚出生的小孩子,都不分昼夜的啼哭不休,容易惊扰到皇额娘。万黼就不同,他已有三四岁,这个年纪的孩子已经慢慢开始懂事儿,正好送去孝顺皇额娘。” 太皇太后听得康熙帝此言,就知道他已经做下决定,不可更改。 而且玄烨的话也在理,乌雅氏的孩子谁知道是男是女呢。万黼虽瘦弱一些,但寿康宫和慈宁宫的份例都能可着他用,什么样的孩子不能养得白白壮壮的? “还是皇上考虑的周到。那皇上就看着安排此事吧!” 康熙帝回到乾清宫后,不一会儿便有圣旨传遍前朝后宫。 康熙十七年闰三月初二,康熙帝正式给宫中皇子皇女序齿并赐名。 保清改名胤禔,为皇长子,自此宫中上下都会改称“大阿哥”;太子保成改名胤礽,为皇次子;万黼改名胤福,为皇三子,称“三阿哥”;胤祉名字不变,为皇四子,称“四阿哥”。 如今宫里还住着一位康熙帝的养女、恭亲王常宁的庶长女,自康熙十年便被养在宫中。 因为一直未记入族谱,小姑娘在宫里的处境有些尴尬,宫人们都只称呼一声“大格格”,并不称其“大公主”。 康熙帝此次序齿自然不会忘了这位养女,给她赐名卓克陀达,为皇长女,称“大公主”,自此正名。 另给荣嫔的女儿赐名宜尔哈,为皇二女,称“二公主”;给张庶妃的女儿赐名茉雅琪,为皇三女,称“三公主”;给布贵人的女儿赐名雅尔檀,为皇四女,称“四公主”。 序齿已定,后宫妃嫔有喜有悲。 没有孩子的嫔妃都揽镜自怜,哀叹自己命不好,羡慕其他宫里有孩子的笑闹声。 特别是端嫔董氏,更是拽着一件半旧的满绣寿字大红色妆花缎襁褓泪如雨下,这件襁褓是她女儿幼时包过的。 晓晓那么乖巧可爱,老天爷为什么要把她带走!她才三岁,走的时候连个大名也没有,自己给她取了个‘晓晓’的小名儿,也只敢在心里叫!如今竟连皇二女的排行也被荣嫔的女儿占了去! 端嫔忽觉喘不上气来,眼前也一片模糊。 可有孩子的后宫贵主儿们得知此事就只剩高兴了吗? 当然不是。 惠嫔、荣嫔和张庶妃都是一脸怔忡,悲喜交加,心里的调味铺仿佛被打翻,千般滋味一齐涌上心头。 她们为眼前的孩子高兴,可也不曾忘了自己曾经夭折的孩儿,也为他们惆怅悲伤,生怕以后这宫里记得他们的人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