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83页(1 / 1)

作品:《[清穿]后宫升职专家

秋雪磕头后飞奔而去。 刘太医这里忙将信嫔的情况一一说来。 “回太后娘娘,六日前信嫔娘娘请过平安脉,当时并没有诊出喜脉来。今日永和宫宣太医,下官就带着之前的脉案到了。原以为娘娘是夏日脾胃不和,诊过脉后,却发现虽才一月余,却是显而易见的喜脉。应当是反应一重,脉象就浮了出来。” 刘太医连口气儿都不敢换,立刻往下道:“因信嫔娘娘生得先天壮,入宫来又保养极佳,无体虚血亏之症,气血丰裕,故而母体无碍胎像也安稳。如今只如往常一般即可,都无需多补。” 太后听到最后,都忍不住阿弥陀佛了一下。 “稳就好,稳就好。头胎原是反应重的。”太后只觉得一层层的欢喜漫上来,原本窗外让她烦躁的夏日骄阳,也变得如同金光灿然的吉兆,太后甚至对乌雅嬷嬷道:“瞧这天气这样好,就知道这孩子来的顺当,必是个好孩子。” 乌雅嬷嬷抿嘴笑:太后娘娘这是欢喜糊涂了,信嫔娘娘的身孕是今日诊出来的没错,可谁知道是哪日得的,说不定那天什么天儿呢。 但口中自然接着道:“娘娘说的有理,信嫔娘娘是有福的人。” 太后又盘算了一会儿,对乌雅嬷嬷道:“叫于丝到永和宫去待几个月,起码过了头三个月再说。” 乌雅嬷嬷都有点惊讶:调于丝去永和宫?那太后当真是看重。 这于丝跟她一样,都是当年太后得宠生子的时候就伺候在身边了,更是位擅妇儿保养的宫人。只是宫里伺候的人,多半因早些年的劳苦有些这里那里的病痛。 乌雅嬷嬷就有些小毛病,还好不打紧。 这位于嬷嬷就惨了,一回冬日急着当差滑倒在地,胯骨摔断过一回,走动很有些不灵便。因当年她是给太后接连生子出过大力气的,太后念着她的好处和功劳,在做德妃的时候,就将她一直好好养在自己宫中,占一份嬷嬷的位置。 成了太后,身边宫人的数目宽裕起来,就直接让她在慈宁宫荣养,顶多坐着□□下小宫女罢了。 这会子却要把她送到永和宫。 乌雅嬷嬷答应着刚要走,太后又道:“还有,去瞧瞧库房里的补品,挑些好的送去,但要叫太医看着用,可别叫她自己补!她还年轻又是头一回,万一补得过了孩子太大,生的艰难反而不好了。” 她刚说完,就听角落里传来太医弱弱附和声:“太后娘娘明见。” 太后诧异看向墙角:“咦,刘太医还在呢。”差点吓她一跳,以为紫禁城的墙被帝气浸润多年终于成了精会说话了——太后最近的兴趣又有点向着神佛精怪小说转移去了。 刘太医抹了把汗:果然太后把他忘记了,还好他见缝插针说了句话。 太后颔首道:“你没走就更好了,一会儿跟着慈宁宫里的嬷嬷一并再回永和宫去,将哀家嘱咐的话都带到。偏巧皇上如今不在宫中,哀家要他回来看到一个好好的信嫔,将来哀家也要看到好好的额娘和孩子!这件事就在你身上了,你明白吗?” 真不愧是亲母子,当时皇上怎么威胁人家外科主任毛太医的,这会子太后就怎么为难人家妇产科主任刘太医。 刘太医连连应是,道非常明白。 他其实很有信心。 信嫔娘娘自入宫就得宠,一直是他们太医院重视的对象之一。刘太医对她的身体状况了解颇多——信嫔实在身子好。 此时永和宫的喜悦,却像是即将烧开的水,带着一种不知如何是好的沸腾。 秋雪已经原地转了一百零八个圈。 不是不知道该干什么,而是要做的事太多,一时脑子里乱哄哄的。好在屋里有冰盆,秋雪索性直接拿了两块冰,直接‘啪叽’贴在自己脸上。 秋霜跑出来后也如法炮制,脸上像是大烧了一场似的,还带着些病态的红色。 “秋雪姐姐,主子现在能用冰这种冷气吗?” 秋雪努力镇定下来:“妃嫔有孕,内务府都会按着规矩送来保嬷嬷,方才太后娘娘处也道会有安排,咱们先不乱动,只让主子静一静歇歇。” 秋霜点头:“我瞧着主子也懵着呢。” 姜恒确实有些意外。 但这会子已经不懵了。 因知晓雍正一朝历史,她是没有生育压力的,但没压力不代表她入职妃嫔这种行业,没有考虑过这个极为重要,甚至可以说是最为重要的问题。 有备无患,手里永远有planb和备份方案才能不慌,可以说工作后遗症了。 姜恒早就规划过,如果有孕,在这里要如何保养。 她前世虽然没有亲自生的经验,却有目睹的经验:跟她一起进公司的姑娘,姜恒看着她结婚、怀孕、生子最后做全职妈妈,对方看着她肝项目,肝项目,升职加薪。 两个人走了完全不同的路,但关系却很好。 姜恒是陪着她走完了怀孕生产整个过程的——按时间来算,她比孩子的爸爸看孕妇都多得多。而且姑娘之间的彼此体恤,是一种源于同的温柔和同感,许多难处男人没法设身处地体会到。 当时两人中午对桌吃午饭的时候,难免聊一聊孩子的事情。 同事也少不得将怀孕的辛苦尽数告知,姜恒也跟着听了许多保养指南,注意事项,很多跟她父母偶然提起的早些年已经不一样了。比如现代人营养丰富,没有过去的苦,一般是不让多补的,甚至孩子刚出生,吃多个鸡蛋或喝飘着油花鸡汤产科护士都会拦一下,别吃了,油腻高蛋白食物,加上现在人的营养太剩可是容易堵奶。早不是那些年营养不够吃个鸡蛋都是好东西,以至于产妇没有奶的年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