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338页(1 / 1)

作品:《穿到古代搞基建

临时?只怕往后每个月都要用到呢。李庆长想要人长长久久地呆在这儿。 韩仲文道:先顶一时之用, 往后的事情往后再商议。 说完, 他踱着步子随手翻越文稿, 一时又问:这收到的稿子可有什么好的? 好的都挑出来了, 喏, 都放在这儿。编报司的人给韩仲文介绍那两挪文稿, 左边的是南方的,右边的是北方的。 谁知他刚说完,冯慨之便变了脸色:糊涂东西,谁让你分开放的,若是传到圣上耳朵里,你这官帽就别想要了。 被骂的人起先还迷糊着,待仔细一琢磨,立马明白了过来:下官糊涂,多谢大人提点。 他说着,脸上都带了一些后怕。 他们办报纸一则是为了宣传,二则也是为了让南北两地的文人百姓互相沟通交流,促进南北之间的理解。如今他们却将南方的稿子与北方的稿子分开评选,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区别对待呢。怪不得挨了韩尚书的骂,这挨得可不怨。 韩仲文见他知错也就没有追着不放,从他们挑选的那一批好稿子里面再择优挑出了五篇,往兜里一揣,便进宫去见萧瑾了。 拿着东西好办事,若想要人,总得将他们的成绩摆出来。 手里拿着这几篇上等佳作,韩仲文底气十分足。 萧瑾看过之后,果然又对礼部满意了不少。这文章写的,就连他这种鉴赏能力的都能看出厉害,那才是真正的厉害。 至于借人一事,萧瑾也清楚如今朝中是什么个情况。考课制度改了之后,确实刷下去一大批不干事的人,眼下,礼部只怕真的无人可用。 所以萧瑾道:稍后你与冯慨之前去书院,挑几个好苗子,若是考核过了便让他们去编报司实习三月,通过了便正式授予官衔。 这也算是破格录用了,没办法,谁让如今朝廷缺人手呢,便是之前那些考中的举人也大多不够用。如若不然,也不会从学生里头选。 不过这编报司毕竟还只是个小地方,破例录用几个人,并不会影响科举。 有了萧瑾的吩咐,第二日韩仲文便兴高采烈地带着老大不乐意的冯慨之前去挑选人手。 两个人都是千年狐狸修成精,看人极准,一眼撇过去就知道对方有几斤几两,几个问题问下来,便能问得知根知底了。 不消多时,二人心中已经有了个大概,不过因为萧瑾特意叮嘱了,会显得公平最后又加了一个考核的环节,叫这些人当场做了一套题。 一场考核下来,最后选中的还是他们原先定下的那些。但凡是有真材实料的,无论什么时候也都会脱颖而出。 韩仲文事先与他们说好,这份工作既辛苦,短时间内也没有什么酬劳,不过被选上的并不太在乎,他们在乎的是自己能不能做出成绩。编报司是一份从未有过的活儿,若是做好了,兴许还能入圣上的眼。 人手足了之后,剩下来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不过四五天功夫,下一版报刊的排版便已经定下来了。第二月初五,各大书局准时开售。 本次报刊比第一次的加了几版,内容明显多了许多。不过。大多数人在乎的并不是版本的变化,而是自己的文章有没有选中。 然而版面就这么大,所选的稿件是优中选优,并非每个人都能如愿以偿。 有幸被选中的可谓是欣喜若狂,盖因上面不仅登载了他们的文章,还将他们的籍贯姓名注了上去,经此之后,他们可算是一鸣惊人了。眼下看报的人这么多,十里八香的人都知道谁谁谁的文章被朝廷录用了。 润笔费也是经由驿站,敲锣打鼓送到他们手上,可谓是给足了脸面,引得旁人眼馋又羡慕,越发有热情投稿了。 没中的也丝毫不气馁,这回没有还有下次呢,只要他们坚持,总有中的那一日,这比考科举不简单多了? 且众人发现,这上面不仅有许多江南人写的文章,更有北地人写的文章,虽文风各有不同,但是放在同一张报刊上却显得分外和谐。 这一下,不仅南方的人满意了,北方的人也更满意了。 朝廷果然是一碗水端平的。 也是因为如此,等到第二版发行过后,众人投稿的欲望更加强烈,编报司也更加忙了起来。 康乐公主见到如此盛况,也动了些心思。 她也是面过两次圣的,这回没有借着陈太妃,直接求见了萧瑾。 她此行为的也是报刊一事,这礼部的报刊说的大多是男子之事,哪怕第一版提到了她们林下书院,但也仅仅是提到罢了。她们林下书院从来都不缺才女,为何他们就不能有一份独有的报纸呢? 写文章的人他们有,办报刊的钱她们有,甚至报刊的名字她们都想好了,就叫《眉语》。她们可以在报纸上针砭时弊,各抒即见,甚至还可以跟礼部那边的报纸打打擂台,呼吁广大女眷及时醒悟。若是办好了,不知道造福多少人? 如今万事俱备,只欠圣上的应允了。 男子们的报纸办得如此轰轰烈烈,他们女子也不能输! 萧瑾听康乐公主慷慨激昂地了半天,虽然觉得她说得多少有些道理,但是细究其计划,仍然有不少要改的地方。 萧瑾听她还在洋洋洒洒地陈词,最后只能无奈打断:先等等,容朕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