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272页(1 / 1)

作品:《穿到古代搞基建

死后还追封了不少贤王的封号,真不知是不是讽刺。 齐皇那么多的皇子,愣是一个都没留下,全都因愧疚自尽了。 骤然听到这消息,宁尚书半晌没回过来神。方才还觉得自己小命已经保住的宁尚书,此刻再次陷入焦虑之中。 这手段这么残酷,他真的能活命吗? 另一边儿,萧瑾同司徒恭已经沿途攻下了大同,又乘势扫平了余下不少州县,包括东北一带。 有燕国这样的大军开道,萧瑾跟在后面别提多轻松多爽快了。 要不是实在不合适,他都想继续往北打,打去高句丽了,反正也不比他们冲锋陷阵,自由燕国在前面挡着。 只可惜,司徒恭对那块地方并不感兴趣。 这短短一月相处,司徒恭对萧瑾的印象便出于不断幻灭又不断重塑之中。 萧瑾从不会让夏国的军队前去冲锋,每次都是轻描淡写地让人放几个炮,却常因为这几声炮而大肆邀功,似乎夏国真的厉害极了一般。 至于进城之后,夏国也频频对外放出消息,将自己塑造成一个所向披靡战无不胜,又心怀仁义道德的仁义之师。 他们不仅不会杀人,往后还能将这座城治理得一日比一日好。 牛皮都是吹出去的,你不吹别人怎么知道你有多大能耐?就因为夏国人会吹,齐国这边普遍认为夏国更厉害些。 蒙阳被气得够呛,他们在前头拼死拼活,结果却被人家摘了桃子。 夏国战无不胜?呸,分明是他们骁勇善战,无可匹敌! 夏国那群人,一个个的只知道耍耍嘴皮子! 司徒恭见他又不服夏国,心中想不通他为何偏偏跟夏国过不去,但是要说夏国人真的一点用处都没有,司徒恭也不信:萧瑾帐中有个叫简玉衡的年轻人,身手很是了得。 毛头小子罢了,能有几斤几两?若是有机会对上,臣定要狠狠地搓一搓他的锐气。 蒙阳不过是气愤之语,不过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还没过五日,等东北全境被他们掌控之后,萧瑾提议办一张庆功宴。 宴中,蒙阳也终于得到了一个出气的机会。 他大可以接着比试的借口,狠狠揍一揍那群臭不要脸又该死的夏国人! 也包括那个叫简玉衡的兔崽子! 第142章 比试 ◇ ◎一招定胜负◎ 庆功宴是在大军返回燕京的时候开的。 当初大军开拔的时候正值春季, 如今都已经入冬了。大半年的功夫,齐国土地已经尽数被夏国、燕国所掌控。眼下又正好返回了燕京,萧瑾想着反正他们以后是要接手燕京的, 不妨在此处多逗留片刻, 跟当地的权贵拉近拉近关系。 所以这回庆功宴里面,还请了当地几位有名人士出席。 蒙阳只觉得这事儿荒谬,本想讽刺几句, 不想他们陛下被邀之后欣然答应,叫满腹牢骚的蒙阳变得有些可笑。 夏国人走后, 蒙阳曾质问司徒恭:陛下何必与他们走得那么近,咱们与夏国皇帝又不是一路人? 司徒恭反问他:若跟他不是一路人,那你跟谁是一路人, 齐国那群废物? 蒙阳一噎,那自然也不是。 古人云,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如今我们与夏国是盟友,既是盟友,亲近一些又何妨?说不得往后还有结盟的必要。 司徒恭说完, 又看了看不大痛快的蒙阳, 心下了然。 他们燕国兵强马壮, 不缺战士,不乏良将, 又有齐国那群废物比对着, 难免心气儿高些。原先司徒恭自己也有些傲气, 但经历了这么多的事情后, 他渐渐觉得自己先前的看法偏颇了许多。 不是所有的人都跟齐国似的等着你来打, 你瞧夏国那群人就该知道什么是人外有人, 天外有天。 蒙阳承认,夏国人普遍奸诈,脑子也不错,但是人外有人这话未免太过了吧:陛下这是看中了谁? 司徒恭道:萧瑾麾下有个叫简玉衡的,身手了得,只是夏国人不主动攻城,所以他才被压着不出头。若不然,他的功绩兴许不在你之下。 蒙阳嗤了一声:是么,那末将可要同他好好比划比划了。 司徒恭知道他心高气傲,但这份傲气可不是什么么好事,所以他寄希望此次庆功宴上那位夏国小将能长点本事,最好下一下蒙阳的威风。 一时失了面子,总比往后跌一个大跟头好。 带着一股浓浓的胜负欲,蒙阳应邀参加那所谓的庆功宴。 其实不怪蒙阳对这庆功宴不屑一顾,实在是萧瑾他们后头根本就没有出力,顶多当个吉祥物罢了。 结果这吉祥物还挺有想法,到了一个地方就开始宣扬自己的功绩跟仁善,可劲儿地收拢人心。 最可气得是,那些人还真信了。 蒙阳一向觉得百姓多愚昧,可这回的事儿叫他长了教训,原来这些人不仅愚昧,还蠢,蠢到不能分辨哪些话是真,哪些话是假。同时他心里也暗暗警惕,不仅警惕夏国的手段,也警惕舆论的影响。试想想,若是这些手段用到了燕国百姓身上,燕国百姓会如何自处? 蒙阳不信他们能把持得住,不受外人蛊惑。所以,这夏国人真不是什么好东西,得防着,还得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