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271页(1 / 1)

作品:《穿到古代搞基建

萧瑾哂笑,恨不恨的都已经无所谓了,既然做不到跟齐皇一起死,那他们还有什么脸面去恨别人?有本事就像留在开封府死守的大臣一样啊,那才叫真的有骨气。这群人逃都逃了,自己主动做逃兵,就指望别人能看得起他们。 萧瑾让人将他们都请下去。 宁尚书等虽然不甘心,但他们赤手空拳,哪能敌得过蒙阳王硕等人,依旧被押着灰溜溜地下去了。 余下的人还有宫里的几位皇子。 萧瑾看司徒恭神情晦涩难懂,猜测他是不是有起了杀心。 心里替梁毅等皇子默哀一声后,萧瑾便踏入殿中了。 进去以后还惊奇地发现里头有个已经自尽的方丞相。 虽说这位方丞相也当了逃兵,但好歹人家为自己行为负责了。 萧瑾敬他是条汉子,对王从武道:也将他厚葬了吧? 司徒恭不知何时也跟到过来,听他说完了这句,便道:他也配? 为何不配? 倘若他当真忠君爱国,当初就不该做了逃兵。今日燕国和齐国都已经到了城门外,他才想着以身殉国,是不是太迟了些?究竟是自己想死还是被别人逼死的,谁知道呢。 一针见血,将方丞相讽刺得彻底。 萧瑾实在无话可说。 不过他没管司徒恭,仍然让人将对方给厚葬了,哪怕他是存着一点小心思在的,但他原本还是有活命的机会不是吗?舍了性命赴死,萧瑾也不想对他太残忍。 将一应事物清点好后,萧瑾便派人将各家看守住了。 这燕京往后可是他的地盘,在他地盘上的有钱人,那可得看好了,不能让他们给逃了。 至于这行宫里头的事情,萧瑾让人美化了一番,对外散播开来。 是以不出半日,外头的人也都知道这行宫中的情况了。他们齐国的皇帝陛下已经身亡了,据说是在逃命的时候被燕国的弓箭手趁乱射死的。这死的可一点都不光彩,比起死于敌国之手,他们更愿意齐皇是主动赴死。 说来,行宫里头愿意主动赴死的,竟然只有方丞相。 此事一传来,不少人都赞他高义,至于之前逃跑一事,也都既往不咎了。不管怎么说,方丞相还是用自己的一条命换回了身后名。 至于方家众人如何想,那就不得而知了。在府邸被夏国的军队包围之际,方家人最担心的变成了自家人的性命安危,所幸夏国人没有再进一步的打算,只是抄了钱财,且也并非全部抄走,多少还给他们留了一点。 方夫人捏着家中仅剩的那一点家当,心中悲凉。 丈夫没了,家底没了,如今只剩下这点银两,往后注定只能贫寒度日了。只好在方家如今名声极好,对家中晚辈来说,这算是唯一的幸事了。 萧瑾不仅抄了他们的家,还把那些大臣的家全都抄了。此处是燕京而非开封府,这些人住的地方多在一块儿,凑的近,连抄家都抄的方便。没多久,萧瑾便赚了好大一笔。 他对外还道夏国仁善,不滥杀无辜,只是抄了些不义之财来日重建燕京城。 司徒恭听说这件事后,静默良久。 萧瑾可不知道男主对他的观感又变了不少,本着有便宜不占是王八蛋的念头,萧瑾跟冯慨之两个赚钱赚得可高兴了。 这里头还缺了一个陈疏才,若他再,指定更见钱眼开。 外头的官眷得了教训,至于宁尚书等人,也没讨到好。他们早被扣了下来,等待着最后的决断。宁尚书本以为自己要不了多久便会脑袋着地,谁想到他们进了牢房后最先被审的却是齐国可还有藏银? 这若是问他们齐皇可有别的子嗣,也比问银子叫人能接受。 宁尚书只能坦白告诉他们没有。 他们逃命逃的那么急,哪有空带多少宝贝?再说了,这几个月的战事已经把齐国给掏空了,该使出去的银子早就使出去了,哪还有再剩的。 萧瑾大失所望,回头打量着宁尚书,复又摇了摇头:看来是不中用了。 不中用了?这是要杀头的意思么?宁尚书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以为自己活不过今天了。 谁想等到第二天过后,他却还是活的好好的。 宁尚书胆战心惊地试探了一下看守的大人,对方虽然态度不怎么好,却也没到穷凶极恶的地步。 宁尚书一看人家这个态度,心里七上八下的,这到底是要他们死,还是不要他们死呢? 跟他一样心里不安的,还有同被关在狱中的诸位大臣们。 他们等了一天又一天,愣是没等到自己即将要人头落地的指令,反倒等到了大军继续北进的消息。 宁尚书同自己对面的安侍郎问道:他们这是放过咱们了? 谁知道呢,对了,原先留在开封府的那群大臣如今怎样,你可知晓? 宁尚书摇了摇头。 他们这一路上忙着逃命慌慌张张的,哪有空打听这些事情?不过眼下他们都还没死呢,那群人只要不激怒燕国跟夏国的人,想必也坏不到哪儿去。 又过了一日,宁尚书方才听闻,梁毅等皇子也没了。 据说是日夜思念先皇,愧疚之意不可平,一个个都主动追随先皇而去,自尽于行宫,被发现时尸体都已经凉透了,燕皇听闻立马吩咐手下将几位厚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