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71页(1 / 1)

作品:《穿到古代搞基建

混账玩意儿,这群齐国人恬不知耻! 这么输不起,就该把他们狠狠地打趴下! 百姓的情绪最好调动,也最好左右。这么一来,众人的恨意都落到了齐国这群不知廉耻规矩的使臣上面。 这么欺负夏国,还给他们好吃好喝,想想就憋屈。 这样的人,别说让他们住大房子了,就连住猪圈他们都不配。 充军,必须充军,不充军都出不了这口恶气。 作者有话说: 洪儒盛:呸,明明我才是最倒霉的那一个t_t 第86章 计划(捉虫) ◇ ◎要建一支特种兵◎ 短短几日的功夫, 萧瑾便听闻各地报名参军的百姓大大增加,就这几日间便多了七八万的军户。 陈疏才欲哭无泪。 夏国百姓拢共也没有多少,怎么这当兵的反而越来越多了。他实在心疼自己的钱袋子, 刚赚回来的钱还没捂热, 转眼就已经不是他的了。 这酸楚谁能明白? 陈疏才自然也想夏国的军力强盛,但那前提是不用他来出钱。陈疏才整日愁眉不展,他家夫人见状还道: 老爷子从在朝堂上有了建树之后, 连表情都生动许多了,也比之前俊朗多了。 从前是肥得满脸横肉, 现在是胖得忧国忧民。 说实话,陈疏才一时没听明白妻子到底是说真话呢,还是在讽刺他。 满腔的愁苦无人可诉, 唯有面对萧瑾的时候可以诉说一二,这一日, 陈疏才在排解了自己压力之后,又像模像样地感叹:看来还是齐国的名头好用,一提起咱们与齐国的世仇,百姓们都义愤填膺, 主动参军了。 萧瑾笑了一声。 陈疏才问:您笑什么? 你只看到了他们憎恶齐国, 怎么没看出来这圣旨上写明的诸多优待政策?若不是有那些, 便是满腔恨意支撑,又能有有多少人愿意主动参军?老百姓总得要过好日子, 才能为朝廷建功立业不是? 一切的出发点都应该是衣食无忧。 陈疏才本来下意识地想要夸赞萧瑾英明神武、想得面面俱到, 可转念一想, 这面面俱到花的可都是他的钱, 顿时就没有拍马屁的心思了。 说多了, 说不定圣上又得让他掏钱了。 他穷啊。 萧瑾并不是随随便便起了心思想要征兵的, 在这之前他已经让王从武等写好了奏书,也商讨了一遍又一遍,最后才决定要动手。 他们手头原本有三十余万的士兵,后来襄阳城里灭掉了不少安王的党羽,收降二十多万,加在一起有五十多万,这五十多万都被打散了分配到了各地进行屯田,一旦起了战事,很难立马集结到一块儿。 所以这回征兵,萧瑾跟王从武一合计,决定再征二十万的军户。虽然他们的士兵加在一起也没有齐国的一半儿多,可萧瑾也知道要量力而行,太多了,他们也负担不起。除以之外,萧瑾还打算将这些士兵先放在襄阳城操练一番。 襄阳乃夏国与蜀国的交接点,也是夏国最重要的据点,一旦襄阳城失守,不论哪一国都可以沿着汉水往下,顺着长江长驱直入,直逼临安城。 襄阳城的守卫,是绝对不能松散的。 萧瑾这些日子一直在琢磨练兵的事,琢磨来琢磨去倒还真被他琢磨出一件事儿来,遂让人将王从武叫至殿中,同他道: 待召足了二十万万的军户,你待如何考察他们? 跟往常一样,先各自比试,比个十几二十场自然也就知道哪些是真正有能耐的人了。这些向来用不着咱们费心,都是底下小将军牵头,他们若是寻到身手不凡的,自然也会单独举荐上来。 萧瑾又追问:那举荐上来之后呢? 自然还是跟从前一样王从武说到一半儿,忽然停下。他这才意识到,只怕圣上想听的并非是跟从前一样。他们圣上不管做什么都追求有破旧立新,要与以往不同,如今他一口一个跟从前一样,只怕早就犯了忌讳了。 王从武也不含糊,问道:那依着您的意思,该怎么办? 萧瑾就在这里等着他呢,他一本正经道:我也有一个不成熟的念头,说出来与你商议商议。这些新添的士兵里头,必定有身手不凡的、有头脑聪慧的,你何不将他们单独挑出来,好生训练一番,让他们熟通各路招数,往日若有两军对垒时,这支军队只负责袭击对方重要的人物,窃取对方重要机密。反正一切特殊的、不好大动干戈的任务,都交与他们来做。 王从武听着眼眸渐亮。 虽然他不确定萧瑾说的这些能不能做到,但他无疑很憧憬、很期待这件事情。这要是真的做成了,得省多少事儿? 此事听起来似乎不难,微臣自当一试。 萧瑾点点头,不过不大赞同他这不难的说辞。其实他方才提出来的不外乎就是特种部队,想在这个年代复刻出一只能上山下海、无所不能的特种部队,可以说是难上加难。 等王从武自己训练训练就知道了。 所以他才会再三叮嘱:你有这个心,朕就放心了,此事往后就交与你,第一批军队人数不必过多,五十人就行。不过,这五十人受到的训练一定要是最精良的,届时你亲自去盯着,务必要让他们将所有的技能都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