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重生后的夫君又疯又甜 第97节(1 / 1)

作品:《重生后的夫君又疯又甜

梅妃擦着眼泪,自己就站了起来,“臣妾不懂外头的事,只由陛下拿定论就好。”

皇帝解释:“是玉衡的婚事,他落难之时被一商贾之女柳氏所救,已经私下里跟人成了婚,刚回来便跟朕求着要给她个名分。”

“孩子大了,要娶个知心的姑娘也是理所应当的。”

梅妃娇气的说着,又慈爱的看向跪在地上的少年,也不说句叫人起来,只说:“既然你喜欢,收到身边做个侍妾也就是了。”

皇帝背起手来,“你还没听明白,他是要娶那女子做正妻。”

“正妻?”梅妃一下子惊讶起来,深皱眉头,“你可是陛下的儿子,怎么能跟那些下贱的门户结亲,真要娶了一个商贾之女做正妻,被百姓们指指点点,要被人笑死了。”

说着又俯下身去拍拍他的肩膀,“好孩子,京中什么好姑娘没有,何必为了一点恩情搭上自己后半辈子。”

沈玉衡只是沉默。

这两人是他名义上的父亲和母亲。

他们不是父母,是君。

高高在上,从不关心他的想法,从不在意他的生死,如果不是云溪救他,他应该早就死了吧。

而这两个人,不会为他流一滴泪,只会叹息失去了一个还算好用的工具。

少年的沉默让皇帝看到了他的执着,皇帝冷哼一声,“我看他是拿定了主意,听不进去别人的好言相劝。”

“玉衡还只是个孩子,他不懂得这些。”梅妃赔笑着调和。

“他有什么不懂,我看他是聪明过头了。”皇帝没有好脸色,大有股破罐子破摔的意味,“既然你这么执着,那朕就许了你的心意,将柳氏指给你做正妻。”

反正他也没有对这个孩子抱有什么期待。

他有很多儿子,也多得是妃嫔,何必为了一个不值当的儿子操那么多心。

“谢父皇成全。”

少年磕头谢恩,随即在皇帝的厌烦中被屏退。

待人出了勤政殿,梅妃关切的眼神一直追出去,但人仍在原地,走到皇帝身边娇嗔:“皇上,您怎么也遂着他的心思让他胡闹啊。”

皇帝疲倦的甩了甩手,“已经成婚,便不是个孩子了。爱拿什么主意都是他的命数,朕是天下之君,天下之父,不屑在这些小事上与他纠缠,遂了他的心愿,有什么苦果,叫他自己去担吧。”

“黄德福。”

“奴才在。”

“六皇子既已大婚,不宜留在宫中常住,着册封为王爷,将前朝留下的几间王府拿给他挑一处做府邸,日后便住在外头吧。”

“奴才遵旨。”

看着老太监出去宣口谕,梅妃忧心道:“皇上,玉衡才十六岁就另立王府,他哪能担得起啊。”

皇帝抬头看她,宠爱的挑了下她的下巴,“你何必如此心慈,又不是自己的亲生骨肉,你对他再好,他也未必把你放在心上。”

梅妃微抿红唇,柔若无骨的倒在皇帝身上,声音娇媚。

“玉衡虽不是臣妾的亲生骨肉,可皇上的孩子便是臣妾的孩子,臣妾对他和对晏儿都是一样寄予厚望。”

皇帝搂住她的腰身,调笑着拍拍她的屁股,“好了,朕已经赐了他府邸,你作为他的母妃,就给他置办些旁的吧。”

“皇上放心就是,臣妾自会安排妥帖。”梅妃笑着,眉目间是尽在掌握的自得。

第54章 54

◎为你神魂颠倒◎

寒风吹在屋外, 从窗户上刮过,发出呼呼的声响。

空中低沉着乌云, 寒风时起时歇。

听着外头呼啸的风,在屋里取暖的人即使身上没那么冷,心里也是阴风阵阵。

秀心泡了热茶端到桌上,倒了一杯呈给柳云溪,“小姐,喝口热茶吧。”

采晴在炭盆边蹲着,小脸烤得通红,一边往盆里加炭一边嘀咕:“北方的冬天可真冷,咱们带的衣物完全不够御寒, 还好在路上添置了些冬衣,不然真是要冷死人了。”

青娘从外头进来, 把门关上, 开口道:“我在驿馆里逛了一圈, 这里没住什么人, 外头有守卫看门,虽然不比客栈里舒服暖和,但一定比客栈安全的多。”

说话间注意到了蹲在地上的采晴,提醒她:“你别往炭盆那儿凑的太近, 当心脸上太干要破皮的。”

采晴闻言,小步往后撤了撤。

盯着碳盆里明显的火苗, 抱怨道:“这儿的炭也不好,总是着火, 我要不在这看着, 万一点着了什么, 也太危险了。”

“总归只是暂住, 等姑爷回来咱们就能搬去张家住了。”秀心笑着畅想,“张家可是大周的首富,吃穿用度说不定比咱们府里都要好上几倍。”

丫鬟们来到了新地方,有很多新奇的感受,虽然不习惯陌生的环境,但相熟的人在一起说几句话,便消解了不安的恐惧感。

她们话说的勤,更衬的柳云溪比往日沉默的多。

几人看向柳云溪,发现她手里扶着茶盏,眼神却痴痴的望向窗外,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

“小姐?”青娘唤了她一声。

柳云溪微微回神,目光也没从窗外收回来。

秀心小心问:“小姐在想什么呢,这么出神?”

“没什么,我就是……有些担心玉衡。”她捧着茶盏抿了口热茶。

丫鬟们面面相觑,只觉得小姐真是爱操心,上京一路都跟姑爷形影不离,眼下才分开这么一会儿就要替人担心。

采晴开口安抚道:“姑爷不是回家去了吗,许再过个一时半会儿就回来了。”

“这首富家里就是不一样哈,亲戚拜访都不能直接去登门,还要在驿馆里上等一等。”秀心接话,惊叹着调侃,活跃活跃气氛。

青娘:“能在京城立足的大户人家,规矩自然多。”

知道丫鬟们说话多也是为了让她放松精神,柳云溪还是要提醒她们:“京城不比扬州,咱们是客居在此,平时关起门来说几句就罢了,出了门在外头可不许随意议论。”

“是,奴婢们记住了。”几人应声。

阴沉的天空遮蔽了阳光,分明还是上午,光线已经昏暗到如同傍晚。

客居在外,尤其是在高门权贵数不胜数的京城里,说话总要格外注意的。

柳云溪是个谨慎的人,也对沈玉衡的处事颇有信心,离开扬州之前,二人也去好生拜访了李鹤,从他那儿得知了有关皇帝、太子和沈晏的消息。

可从别人口中探知,和自己亲身经历有着天差地别,更何况她是个民女,没有资格进宫,没办法陪在沈玉衡身边,和他一起面对。

若是皇帝因为玉衡同商贾之女成婚而面责于他……

万一沈晏回京后在皇帝面前胡乱说了什么坏话,让皇帝误会玉衡的失踪……

最忧心的,还是受制于人的境地——哪怕已经成了婚,皇帝不认,在外人眼中她就是个没名没份的外室。

她不想为名分之事大费周章,但王公贵族择正妻,一定是慎之又慎。

前世她卡在这一步,再没能得到进一步的认可。

若是沈玉衡拗不过皇帝的意思,连这一步都做不到的话,或许……就没有再继续的必要了吧。

她不想对沈玉衡灰心,也不愿自己在面对失败时慌了手脚,习惯性的提前做好不同的打算——既然敢赌,就要拿得起,放得下。

至于是拿起还是放下,只等他回来,给她一个结果。

深思时,外头响起敲门声。

一人在外头问:“请问是柳姑娘下榻在此吗?”

青娘最先反应过来,过去打开门缝,回话道:“是,不知阁下有何要事?”

那人指了指外头,说:“驿馆外来了人,说是来接姑娘的。”

闻言,秀心和采晴一脸惊喜。

“一定是姑爷回来了!”

她们看向柳云溪,柳云溪纠结许久的思绪在此刻短暂放下,起身走出门。

穿过曲折的路来到驿馆外,寒风从颈边掠过,身上的热气很快散光,望向台阶下,却不见熟悉的身影。

的确有一辆马车等在外头,但马车后头跟着的小厮,左右候着的嬷嬷,还有前头两个丫鬟,都是陌生的面孔。

柳云溪疑惑的看着几人,那两个嬷嬷却很主动。

往门边瞥了一眼,瞧见有个貌美的姑娘,便走上来搭话:“想必这位便是柳姑娘了。”

二人并未行礼,柳云溪下意识觉得来人并非善类,反问:“敢问尊驾是何人?”

嬷嬷自豪的解释:“奴婢们是宫里梅妃娘娘的仆从,刚刚被指到六王爷府上伺候了,特来接姑娘与咱们王爷团聚。”

梅妃娘娘,六王爷?

身后三个丫鬟听着,眼睛都睁大了。

又是震惊,又是怀疑自己听错了,在外人面前维持着规矩,交叠的手下却在使劲儿掐自己的手心。

她家姑爷,竟然是王爷??

丫鬟们因为这突如其来的大事,心中慌张着不知如何回话。

柳云溪没有注意到身后三人的情绪变化,依旧不动声色的与门前的嬷嬷交涉。

“不知王爷何在?”

“王爷刚得了新府邸,现下正忙,故而是奴婢们前来迎接姑娘。”

两个嬷嬷挂着笑脸,笑意中却不见一丝恭敬,反而像是嬉笑着打量她这个扬州来的南方女子。

柳云溪不想看她们算计的眼神,垂眸道:“我与王爷一早做了约定,要留在此地等他回来,既然他未能赶来赴约,我也该多等一会儿,不如几位嬷嬷陪我一起等会儿。”

她当家惯了,不会被几个戏谑的打量看得慌了神,反而在心底为这几个奴才的不懂规矩,揣测到了她们背后的主子,梅妃娘娘的态度。

知道她是沈玉衡的妻子,梅妃哪怕不承认她的正妻身份,想故意搓磨她,她也绝不是几个宫里出来的奴才可以随意支使的。

亲自迎接反而被拒,两个嬷嬷收敛了好脸色。

一人趾高气昂,当街指责:“姑娘拿的好大的架子,想必奴婢方才说的,您没听清楚吧。”

另一人接话,“奴婢们是梅妃娘娘指去伺候王爷和姑娘的,姑娘的心意虽然要紧,但也大不过梅妃娘娘的意思去,还是请姑娘快快上马车,奴婢们也好早些全了差事,叫梅妃娘娘放心。”

刚被拒绝就连面子上的功夫都不愿做了,可见有宫里的主子撑腰,两个嬷嬷是不把她们放在眼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