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重生后的夫君又疯又甜 第96节(1 / 1)

作品:《重生后的夫君又疯又甜

几乎每一天,她都能明显的感觉到少年的成长,无论是精神上,还是身体上。

“我好看吗?”少年沾惹欲//念的嗓音带着低热的沙哑。

他捏着她的下巴要她转过脸来。

柳云溪如他所愿,回过脸正视他。

被他拥在身前的手臂抬起,指尖在他耳边的发丝中撩拨,温柔道:“我的玉衡是最好看的。”

“不是玉衡,是夫君。”他哑声说着,唇瓣轻咬了下她的耳垂。

“是夫君,也是玉衡。”

指尖穿插进他发间,轻轻抚摸着那些如星辰般闪耀的红宝石,还未在宝石上染上温度,手腕便被他捉在手中,整个人被压倒在了榻上。

“叫我夫君。”带着酒气的呼吸喷洒在耳侧。

柳云溪轻笑一声,伸展双臂搂住他的脖子,把人拉近到身前。

唇瓣摩挲着他的唇瓣,每每他想吻上来,她便故意后退,聊得他心烦意乱,呼吸都粗重了,才用极小的声音唤了句。

“夫,君。”

短短两个字,如羽毛般轻柔柔的飘落在他心上,撩的人心痒难耐。

少年眸中有光芒闪动,眸色中映照着爱人的倒影,刻在记忆中,永不相忘,只愿年年岁岁如今朝。

岁末的烟花在天空绽放,漆黑的天空被点亮一瞬,在连天鞭炮声中迎来新年。

——

年后第二日,柳明川赶回永州,柳云溪和沈玉衡收拾了行李前往京城,家中宅院和父亲有柳朝照看,后顾无忧。

水路只到江州境内,再往北,河流结冰,无有行船,只能转归陆路。

一路马不停蹄,赶在正月十二日清晨入京城,下榻在驿馆中。

冬日最严寒的时候已经过去,但北方依旧冷的厉害,初到此地,柳云溪很不习惯当地的气候,哪怕前世住了几年,如今重来,身体的水土不服还是会有。

在房间里烧起炭盆,周遭暖了,身体才觉得舒服些。

确保她身体好些了,沈玉衡才走出门。

箬竹牵了一匹马候在驿馆门外,少年停走来门前,柳云溪一路相送。

他的目光不曾从她身上移开,可为了以后,眼下势必要短暂的分离,有箬竹和墨影留在此地保护,他还算放心。

驿馆门外人来人往,沈玉衡不想惹人注意,只紧紧握住她的手,“等我,我很快回来。”

柳云溪点点头,温声叮嘱他:“一切当心。”

——

朱红的长墙内,小太监快步走着,急的连大气都不敢出一下,跑进了皇帝的寝殿中。

“陛下,陛下——”

皇帝刚下早朝,正在寝殿换下朝服,听到有人进来,不悦的问:“何事?”

小太监上气不接下气,颤巍巍道:“六皇子,六皇子回来了。”

“哦?”皇帝皱了下阴沉的脸,眼珠子转了转,吩咐道,“请他到勤政殿,朕要在那里见他。”

“是。”小太监下去,又按原路,快播走了出去。

宫墙里的安宁仿佛是死寂的,冬日的白雪盖不住皇宫的朱红。

天顶的光亮照进来,四四方方的一块天地在阳光的照耀中也只见红砖金瓦和低头行走在长街的宫女和太监们,穿着厚厚的棉服,在不同的宫殿之间穿梭。

墙外是刹寂冬日,宫殿里温暖如春。

宫女们低头不敢直视主子的容貌,恭恭敬敬捧着昨夜宫宴上梅妃娘娘受到的赏赐。

一节儿兰花指点在了药盒上,浓脂艳抹的女人慵懒开口。

“这盒子药不错,拿去给三王爷吧。”

身侧陪侍的宫女笑着应和:“娘娘待三王爷真有心,三王爷必定能早些康复,再为咱们皇上分忧。”

梅妃凤眸一抬,苦心道:“不过离京一趟便伤重如此,若不是有本宫替他兜着底,只怕他都死了千回百回了。”

莹心扶着主子的手,低身恭维:“三王爷也是立功心切,这六皇子下落不明,太子又是个不争不抢的榆木疙瘩,剩下几个皇子公主便更不足为惧,咱们三王爷多做出些政绩叫皇上高兴,还愁比不过太子吗。”

“本宫养出来的孩子,定然比皇后的孩子要争气。”梅妃抬手遮了下唇,神情难掩得意。

“是了,有三王爷在,娘娘就没什么好怕的。”

正要继续看下去,外头却传来慌乱的喊声,一路跑进殿里。

“娘娘,不好了。”

人刚进门,就被莹心厉声呵斥,“没规矩的东西,在娘娘宫里吵吵嚷嚷,你有几个脑袋?”

来人慌忙跪在地上,“奴才知错。”

梅妃白了他一眼,没叫他起来,只问:“什么事儿啊?”

“是六皇子,六皇子他回京了……”

“什么?”梅妃表情一僵,甩手屏退了屋里伺候的人,只剩自己的心腹。

待门从外头关上,她才皱眉道:“胡说什么,我儿分明告诉我,这沈玉衡至今下落不明,我儿亲自去寻都找不到的人,怎么会突然出现?!”

太监头磕在地上,“是真的,陛下在勤政殿召见了六皇子,奴才是听陛下身边的内官亲口说的,两人这会儿应该还在勤政殿。”

陛下竟然会召见他?

梅妃慌忙问:“陛下召见的时候,没有降责于他?”

小太监答:“听内官说,陛下只一开始有些震惊,看不出生气来。”

“看不出生气,那便是高兴了。”梅妃紧张的捂住了心口。

看出自家娘娘的忧心,莹心在一旁小声安抚:“六皇子是个不中用的,陛下从未对他寄予厚望,如今人死里逃生,也不过是运气好罢了,证明不了什么的,娘娘不必忧心。”

哪怕有心腹安慰,梅妃也觉得此事并不简单。

挑明了说:“你懂什么,陛下生性多疑,平时看着不怎么疼爱太子,可这么多年了,也从未想过废太子另立新储,晏儿和沈玉衡于他而言都只是制衡太子党的棋子而已。”

莹心不解:“可六皇子一向最听咱们三王爷的话了,让他往东,就从不敢往西,娘娘养了他这么多年,还不知道六皇子是什么脾性吗?”

“本宫怕就怕在这里。”

梅妃不安地在殿中踱步,声声念叨。

“他向来听晏儿的话,即使回京也应该先去三王府,他回京的消息该从三王府传出来才对,如今却是从皇上身边的内官口中传出来的。”

那就说明沈玉衡没有回三王府,而是直接进了宫。

他竟然有胆子绕过晏儿自作主张!

“不行,本宫得去看看。”梅妃思索再三,走出宫殿。

从步辇上下来,在勤政殿外整理了慌乱的心态,踏步进庭中,又是风姿绰约、华贵妖娆的梅妃娘娘。

停在殿门外,不着急进去也不遣人通报,只在门外悄悄听着。

正殿中是皇帝和方才进宫的沈玉衡。

皇帝的语气听上去还算自然,失踪已久的儿子重新回京,他心中还是有喜悦的,“这么说来,朕得好好谢谢那个柳氏,救了朕儿子的性命。”

“儿臣已与柳氏成婚,如今人正在城中驿馆内。”

少年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冷淡,在皇帝面前多了些敬畏的意味,久别重逢,却品不出多少父子情。

“成婚?”皇帝的声音冷下来,顿时从欣慰变成轻蔑,“若要报恩,给些金银绸缎也就罢了,你堂堂帝室之胄,怎可与一商贾之女结亲,传出去只怕是要贻笑大方,败坏我皇族的名誉。”

“儿臣胸无大志,危难之时得一知心人,实在难以割舍。”

沈玉衡跪在地上,态度不改。

只为此事,皇帝便丝毫没了失而复得的喜悦,叱骂他,“没出息的东西,怨不得你三哥总要教训你,一时半刻不在人眼皮子底下,便作出这些混账事来。”

听多了训斥责骂,少年已经很难在为这些言语有什么情绪波动。

脑海中都是与爱人分别时的温情,他还要早些回去迎接她,无论父皇怎么反对,他都不会屈服。

他知道,父皇并不对他抱以厚望,甚至巴不得他是个平凡的庸才,不会给太子或是他看中的哪位皇子造成任何威胁。

或许父皇曾经深爱过母妃,但母妃人已经去了,帝王给的深情能停留多久?

不过是君恩如流水。

沈玉衡低下头:“儿臣别无所求,只愿与柳氏长相厮守。”

只一次这样说或许是作戏,可冒着惹他生气的风险,一而再再而三的提,就有几分真了。

皇帝审视着少年的表情,又问他,“你当真如此想?你的兄弟们可都盼着与高门贵女联姻,权势永固,你娶一个抬不上门面的女人,可就永远比别人矮上一筹了。”

“儿臣死里逃生,唯此心愿,还望父皇应允。”少年初心不改。

听到这里,梅妃听出了个大概,才叫人进去禀报,打断他们父子间的谈话。

太监躬身走进门来,禀报:“陛下,梅妃娘娘来了。”

皇帝正为少年坚决的态度心生动摇,又怕这动摇背后藏着令人不安的因素,犹豫不决,恰巧此时来了梅妃。

“进来吧。”他许了。

女人走进来,一身绛紫色蜀锦,满头珠翠,甚是华贵,身旁的宫女手上还提着个食盒。

“皇上,快到中午了,臣妾给您带了叠豌豆黄,您尝尝味道正不正。”

人走进来了,视线下移,看到地上跪着的少年,故作惊讶,“唉?这,这不是玉衡吗?”

她走到少年身边,扑通一声跪了下去,扶着少年的肩膀哭了起来。

“好孩子,母亲听说你掉进江里失踪了,母亲的心都要碎了,连日连日的睡不着觉,还以为母子就要天人永隔,没想到竟还有相见的一天。”

在女人慈母情深的眼泪面前,少年的冷淡都显得不近人情。

他还是没办法像梅妃这样做戏做的这样全,可也学会了说些虚假、没用但好听的话。

有模有样的回:“多谢母妃关心,正因为惦念着父皇和母妃,儿臣才一路跋山涉水赶回京城。”

看着他们母子情深,皇帝也难得有了谢父亲该有的关心,提议:“正巧你母妃也在这里,便一起拿个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