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八十章 村口有佛(1 / 1)

作品:《劫道行

钱,杨亥民从来不缺,青衫剑并没有教杨亥民什么江湖道义或是止戈为武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当年他杀人杀得比谁都狠,教徒弟自然也不会这么去教,只道是阳明子那套;心既是理。但想来老头子也没怎么深究其中学问,至于为什么会得到那座阳明谷的小传承,杨亥民倒没有去多想。

折在杨亥民手中的土匪窝没有四个也有三个了,看着那些个一双双水灵灵的眼神,听着那一句句以身相许为奴为婢的话语,杨亥民都觉得有些闷得慌。

这个江湖,永远不缺这一种人。

那些剃着青皮,穿着马裤背心,再在身上纹上一条小蚯蚓,脖子上戴着一大串八成是假货的金链子,骑在一匹烈马上就仿佛老子天下第一的神气劲是个人见了都会皱一皱眉头。

“小子,此树是我栽,此路是我开,要想此路过”这句耳熟能详的开场白还没能说个过瘾,那皂衣青年便早已无视离去。

“气煞我也!”一马驱驰,转眼间便又将那皂衣青年拦在路中。

稍微打量了下眼前这个小子,一身衣服好看!也不管合不合身,反正是要了!再瞟两眼,青皮神色微动,好一柄金丝楠木剑,也不管会不会使,反正是要了!再看看?除了那张俊俏脸蛋,还能有啥?可惜青皮不好那一口儿。

“脱了衣服,摘了剑,滚吧!”

杨亥民狐疑的看了青皮一眼,那眼神似乎是在说;你是不是gay呀?

“哇呀呀呀~”如戏中般的怒吼咆哮,在耳边响起。

一柄大环刀劈来,也不见有什么气刃,下一刻,青皮很自觉的滚下马来,连连磕头喊道:“爷爷!”

杨亥民撇了撇嘴,屈指一勾,那柄悬在青皮眉心的梧桐自动入鞘。

像这种人,杀了也怕脏了梧桐。

但不曾想杨亥民方迈出一步,那青皮忽然暴起

一把抓住杨亥民的大腿道:“爷爷!教我武功吧!”

看着这个年纪比自己都大的汉子叫自己爷爷,也不知这家伙是不是天生一副软骨头,一脚踢开青皮还没迈出几步,谁知那青皮又抱了上来,死活就是不让杨亥民离开。

“再不松手,送你去阴曹报道。”杨亥民冷声道。

青皮闻言哇的一声哭了出来道:“虎毒不食子呀,爷爷你就忍心杀了孙儿?”

杨亥民嘴角直抽抽,不禁道:“哪来的这么一个活宝?”

青皮闻言面色一喜,立刻熟练的介绍起自己来。

“我叫李和平,男,未婚,体正貌端无婚房”

听着青皮在这儿滔滔不绝,杨亥民黑着一张脸,和平?长得的确很和平呐。不过看他这样子似乎也不是什么打家劫舍的恶人,怎么会干起这趟行当来呢?

下意识的这么一问,杨亥民便立刻后悔了,那青皮再度滔滔不绝的讲起了自己的辛酸史。

原来这李和平从小便和寻常男儿一般喜欢江湖那些武侠故事,那仗剑走天涯,锄强扶弱,对于他来说简直是人生最高理想。听着故事里那一个个主人公的种种奇遇更是向往不已,什么跳崖有绝世秘籍,登山有仙人传功,下海有宝藏之内的活,常人听了也全当是个乐子,但李和平这厮却偏偏信以为真,找了附近一座自以为很仙的山跳了下去,也不知上天是不是眷顾这小子,常人若是跳了指定会是一滩肉泥,但这厮却不偏不倚挂在树枝上荡了好几天的秋千。当然,这秘籍自是没有的。自此之后,这小子便舍弃了奇遇学武的念头老老实实学了一身能够唬人的花架子。

至于为什么打劫?还是被那位准丈母娘给逼的,这一身家当全给了那些江湖骗子哪来的钱结婚?不得已之下,李和平偷偷牵走了村长家的马儿,来这个荒道儿上劫起道来,但却好死不死的遇上了杨亥民。

本来李和平也没打算伤人性命,看着杨亥民那一身行头不错便想劫个财罢了,但却不想杨亥民方才那一手直接把他给唬住了,这一手御剑本领不就是小说中那剑仙本事么?寻了十几年,今天可算是寻到了,于是说什么也不让杨亥民走了,非要杨亥民传他个一招半式的。这一副你不肯收下我,我便不松手的架势,弄得杨亥民一时间不知该如何是好。

“学武是讲天份的”杨亥民话还没说完,李和平立时插嘴道:“师傅们都说了,俺天赋老高了。”

“算了,跟你说你也听不懂。你们村在哪?”看着汉子也算实诚,抛开这身武艺不谈,起码也是有膀子力气的,老老实实种田何愁不能娶妻生子过上好日子呢?思来想去,杨亥民觉得还是去村子一趟,希望能让那位准岳母好好教育教育他吧。

李和平一听,剑仙要去咱们村?当即是一百个乐意。

“大侠请,往西十里便是!”李和平拉着马儿盛情道。

“你呢?”杨亥民淡淡道。

李和平憨笑一声道:“我跑腿就行,反正又不远。”

“好。”话音方落,杨亥民便驾着马儿离开了,呆呆的看着那没影的马儿李和平这才一拍脑门,感觉追去,别舍了马匹丢了剑仙,这可就得不偿失了。

往西十里,这儿一个村落叫饶溪村,村子有溪水绕行,便如女子秋波有了灵气,村头的老母鸡好奇的盯着这个自己产下的蛋还要大上无数倍大光蛋,阳光折射之下这颗蛋倒显得格外晃眼了。

“施主,贫僧是路过的僧人,中午到这儿乞些素食”站在大院之外,老和尚手中那支锡杖摇了三下,声音不大却也听得清楚。

不见回应之后,锡杖再响五下。

依是不见回应,最终锡杖响七下,看着那烟筒却炊烟冉冉,却又紧闭的大门,老和尚摇头一笑,来到下家住户。

“和尚?”方从溪边浣完衣的小娘捧着一张木盆,盆内衣物木槌叠放有序,沾了些溪水的额头与脸颊贴着几缕青丝,一张俏脸十分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