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分卷(148)(1 / 1)

作品:《明月席地而坐(重生)

聂秋想,他也很期待,时隔多年后,田翎再次见到他的时候,到底会说些什么。

当初惊世的那一卦,所谓的受天道眷顾之人,究竟有几分是真,又有几分是假。

这就是我承诺给你的一切了。田挽烟直视聂秋的双眼,说道,希望你能够知道,我选择将竹节给你,并不仅仅是因为那场交易,而是因为,步家和青家都选择了你。

她说这句话的时候,表情和之前的都不同,严肃认真,眉眼凌厉,甚至有点咄咄逼人,落在杯中的倒影都锋利似冰凌,将那一片隐隐绰绰的水波击碎,只剩明晃晃的警告意味。

聂秋将木匣收好,同样认真地回应道:聂秋自当谨记田姑娘的殷殷嘱托。

田挽烟这才收敛了神色,没有再接着那个话题说下去,而是换了个话题来缓解气氛,聂公子之后准备怎么做?我见公子行色匆匆,满怀心事,应该不会立刻击碎竹节吧?

聂秋本来是不打算说的,然而田挽烟身份特殊,恐怕会向他提供不同的见解,所以他犹豫了片刻,还是决定将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告诉田挽烟,看看她会有什么反应。

我接下来准备按照原来的计划,先去寻教主,等时局安定下来后再与田家主见面。

是吗。田挽烟的手指轻轻叩击着桌面,却在聂秋说完这句话之后,停了停,说道,或许聂公子也有所察觉,这天底下不同寻常的事情越来越多了,就像预示着什么一样。

纵使我无意再插手这些事,它们却依旧纷至沓来,入我梦,将每个安稳的夜都吞噬。她皱着眉头,显然,那种古怪的梦境已经困扰了她很长时间,叔父曾说过,有些东西不是想躲就能躲的,天命如此,即使是田家也无能为力,我必须得接受这一切预兆。

不止是田挽烟,早在很久之前,步尘容就已经说过类似的话了。

聂秋压抑住内心强烈的不安,问道:你在梦境中所看到的景象都是怎样的?

神像。

不为人知的神藏在暗处,唯有通过虔诚信徒所雕刻的神像才能窥见他们的真容,那并非虚妄,而是真实,是打破虚妄的利刃,将所有扰乱记忆的阻碍都摧毁。田挽烟缓缓说道,语气中有种让人不寒而栗的情绪,她像是想到什么似的,忽然笑了起来,你知道吗?邀仙台底下有一尊神像,而你身为曾经的大祭司,却像所有被蒙蔽的世人一般,对此一无所知。

聂秋沉默了很长时间,无论是恐惧,还是震惊,都在这一刻彻底爆发,他艰难地,强迫自己去思考,那些破碎的线索却始终无法拼凑在一起,零零散散的,像被狂风席卷的落叶。

听起来很可笑不是吗?你就当是我的呓语也好,我只说这一次,往后再也不提了。

田挽烟有意让这房内的气氛重新归于沉寂,然后,她站起身,看着聂秋,启唇说道:神像不止一尊,尽管它们都在黑暗中静静等待,但是,聂公子,你应该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为什么我知道这些,为什么田翎会经常和我这个叛徒来往,我又为什么要将这些东西告诉你呢?田挽烟的眼神幽幽,用最后一句话彻底击溃了所有能够用来逃避的借口,因为我曾是田家的星侍,这些梦魇般的预兆,我躲了一辈子,却也没能躲掉。

而你,聂公子。她说,我在那些昏沉的梦境中见到的正是你。

作者有话要说:  指路113章~

第197章 、神像

昏黑的地窖里, 有水声。

来者显然不止一个,最前面的人手持蜡烛,微弱的光芒勉强指引着前路, 后面跟随的人皆是一声不吭,狭窄的甬道之中,刺骨的水已经没过了膝盖, 行动就变得尤为困难。

幸好这甬道不算太长,很快,居于首位的人就停住了脚步, 顺势将蜡烛也吹灭了。

中年人回过头, 古朴沧桑的脸上露出诡异的笑容, 皲裂的嘴唇微微一掀,那些含混不清的音节就从参差不齐的齿缝间吐了出来,像是野兽的嚎叫,又像是岩石迸裂时的巨响, 在这地窖中回荡,触碰到石壁的时候又渐渐地消散, 沉入幽深阴暗的水底,再无声响。

黄盛聚精会神地听完他的话, 仔细分辨了他这话的含义, 刚点头应了一声,侧腹就突然被人不轻不重地顶了一下, 他顿时火冒三丈,转头一看, 果然是方岐生这个麻烦精。

他刚刚说了什么?方岐生一个字都没听懂,只能勉为其难地询问黄盛。

他说让你赶紧滚。 黄盛瞪了方岐生一眼,没好气地说道, 此处不能久留,不然会发生麻烦事,这话我上次来的时候就听过了,只要保证在一炷香的时间内离开就行。

黄盛不愧是天赋异禀,在这里断断续续地呆了几个月的时间,他虽然还不会说当地的语言,只能勉强听懂一些,却慢慢地找到了和当地人交流的方式,好歹是能够正常沟通了。

看见黄盛点头应下之后,中年人就站到了一旁。

他的身材过于高大,几乎将整个入口都挡住,此时他侧身避让,方岐生才终于知道他为什么要将蜡烛吹灭,因为地窖深处燃着无数蜡烛,上有通风口,刺鼻的气息都往那个口子汇聚,一时间烟雾袅袅,什么也看不清。

像是个祭坛。方岐生的脑中莫名闪过这样的念头。

但是他还没来得及细看,黄盛就挪了挪身子,正巧挡住了他的视线。

喂,在你进去之前,我先跟你说一件事。顶着方岐生略显不耐的视线,黄盛比他更烦躁,措辞激烈,语气不善,等会儿,无论你看到什么东西,都不要觉得是我在耍什么技俩。我当初看到的时候也很震惊,所以才写了那封信给你你也是因为想知道我为什么会写出那样的话吧,所以才会孤身前来。先说好了,我叫你来可不是为了和你吵架的。

刚见面的时候,不管方岐生怎么问,黄盛就是咬紧了牙关不做解释,只说要方岐生亲眼去看,当时他的模样确实很像那种招摇撞骗,神神叨叨又说不出个名堂的江湖道士。

那封信里,黄盛劈头盖脸就是一句你真的了解过聂秋吗,然后是接连二三的质问,直将方岐生问得哑口无言,洋洋洒洒地写出我知道你接下来会来找我,如果你真的有脑子,就别告诉聂秋,一个人过来这种话,结果方岐生来了之后又一直卖关子,怎能叫他不焦躁。

换作是其他场合,如果黄盛突然这么说,方岐生必定会让他尝尝人间苦楚。

不过,黄盛说这番话的时候,表情很严肃,说出来的东西倒也像是人话。

所以方岐生也不由得严肃起来,将浮躁的心绪压了下去,认真回道:知道了。

他是这么说了,黄盛才错开身子,让他踏上那半截淹没在水中的石阶,走入地窖深处。

方岐生在拨开烟雾之前,已经做好了看到任何东西的心理准备。

种种假设在他心中翻腾着,停留了很长时间,又在刹那间被全部击溃,他甚至能够听到有什么东西碎裂的声音,咔嚓,咔嚓,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让他的思绪有一瞬的凝滞。

他已经想好了所有的可能性,和聂秋有关的,和常锦煜有关的,和那些神话有关的。

但是他没想到这地窖并不是简单的地窖,蜡烛也不是用来照明的,而是用来祭祀的,这分明是一个祭坛,密密麻麻的白烛充当了香火,使这地窖内明亮如白昼,黑暗无处遁形。

祭坛上有一尊神像,以白石为底,经由手艺精湛的匠人雕刻而成,更显栩栩如生。

神像懒懒地倚在花簇堆砌的枕席上,及腰的长发温顺地落了下去,溪水一般流畅自然,和石头坚硬的质地全然相反,几缕搭在肩头,几缕被盛放的花团所牵绊,藕断丝连地缠在花瓣的缝隙间,他像是突然被什么东西吸引了一般,那双桃花眼微微眯起,垂眸看向了世间。

然而,无论是他腰间绣着狐纹的绸缎,还是用来束发的镂空冠冕,无论是袖口袍角处所绘的千山万水,日月星河,还是他眼中的从容淡然,都抵不上那股强烈的反差感。

身下是花簇,身后却是熊熊燃烧的烈焰,染上了漆黑的颜色,有种说不出的诡异。

神像的右手抵在枕席上,轻轻触碰盛放的花瓣,左手却拿着一张鹿形面具,同样是烧焦一般的漆黑,鹿角宛如攀沿而上的藤蔓,肆意地生长,末端处尖锐似某种猛兽的獠牙。

右侧身着雪衣白袍,左侧身着漆黑甲胄,黑白的交汇处暧昧不清,就好像他正褪下一身染血的甲胄,想要小憩片刻,又好像他正将甲胄穿戴整齐,准备起身奔赴血腥的古战场。

不过,这些都不是让方岐生感到震撼的根本原因。

真正让他感到震撼的,甚至让他开始怀疑自己双眼的,不是神像所代表的东西。

是神像的相貌。

方岐生绝对不可能认错的。

纵使那样漠然到傲慢的神色让他感到陌生,他也不得不,很艰难地承认,黄盛的怀疑是有道理的,换作任何人见到这副场景,都会因此对聂秋的身份产生怀疑

这尊神像的相貌分明和聂秋一模一样。

可是聂秋应该从来没有来过这个地方,更不可能让这些诡异的当地人将他奉为神明。

所以我说了,让你一个人过来。黄盛双手抱胸,靠在石壁上,冷冷地说道,我不是要怀疑你的小情人,说真的,我也很想知道这东西的来历,因为它根本就不像是那种寺庙里的佛像,你应该能够明白,凡是用以供奉的石像,动作、相貌,基本上都没有太大的区别。

但是这尊神像不一样,它太真实了,不像是仅凭想象就能够雕刻出来的东西。

你知道最离奇的是什么吗?黄盛说出这句话的时候都觉得荒诞,这是他们世代供奉的神明,经过百年历史,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就是这尊被他们视作白玄仙君的石像。

他话音未落,就看见方岐生突然俯身捂住口鼻,剧烈的咳嗽声中夹杂着喘息,像是在忍耐什么巨大的痛苦一般,眉头紧皱,额上青筋暴起,脖颈处甚至隐约能看见鼓动的血管。

黄盛光顾着说了,也没注意到方岐生到底是什么时候表现出不舒服的模样。

他下意识转头看了看在旁等候的中年人。

中年人手中的香还剩了一大半未燃,他们还能在这里停留很长的时间。

黄盛看过去,中年人就麻木地抬眼和他对视,显然什么也不知道。

这位红衣的少年摸了摸腰间的豹面,小声嘟囔了句不至于受这么大刺激吧,没有选择在旁边观望,而是迈开了步子,边喊着方岐生的名字,边走了过去,想看看他是死是活。

黄盛实在不想碰方岐生,解下金鞭,准备用柄端戳戳他,口中问道:你怎么了?

不知是不是他的错觉,他总觉得所有嘈杂声都在他伸出手的那一刻飞速褪去。

猛烈的咳嗽,近乎窒息的喘息声,地窖内缓慢落下的水滴声,都在霎那间烟消云散。

黄盛有片刻的出神,然后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他手中的鞭柄并没有触碰到方岐生。

准确来说,是方岐生避开了,在自己没有发觉的时候,他只是做了个细微的,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的动作,就像狩猎者遇到危险的时候,下意识做出的反应一般。

是什么时候?黄盛忽然感到恼怒,进而有点惊惧。

方岐生到底是什么时候达到这种水平的?

方岐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将他远远地甩开的?

种种疑惑在脑海中不断地回响,嘈杂,纷乱,吵得他头疼。

然而方岐生并没有给他留下太多的时间思考,黄盛只听到咔哒一声响,方岐生的手指冰冷,动作迅速而利落地,卸下他的腕骨他甚至没来得及感觉到疼痛,金鞭就脱了手,落在地上的闷响就像是在嘲笑他的无能,将他一腔的怒火都激了起来,烧得他浑身滚烫。

黄盛只有在这时候才认清了一个事实,原来方岐生比他还高出半个头。

真当方岐生转过身,垂下眼睛,用那种晦暗的眼神端详着他的时候,黄盛才感到毛骨悚然,冷意从脊梁蹿上他的头顶,像一盆冰水泼过来,将所有的火焰都浇熄。

年轻的魔教教主腾出另一只手来,指尖在黄盛的鬓角处缓慢抚过,他顿时胆战心惊,以为方岐生是脑子有毛病,忽然间就想岔了,把自己认成他的小情人聂秋了。

这种荒诞的念头很快就随着方岐生接下来的动作而彻底消失。

方岐生用那只紧紧箍住黄盛手腕的手试了试他的脉搏,然后在他诧异的眼神中,替他将腕骨接了回去,松了手,用再冷静不过的语气,说道:我以为你早就葬身火海,黄盛。

唯有躲在暗处,伺机而动的玄武门门主,才知道方岐生到底是在做什么。

一寸寸地摸索脸侧的皮肤,不是身为师兄的关怀,而是在确定那张脸是不是真的。

摸脉搏的动作就更加明显了,他是在确定黄盛是活生生的人,而并非神鼎门的诡计。

唐琢虽然藏在暗处,当方岐生的目光有意无意地看过来时,仍然惊出了一身冷汗。

如果不是因为亲眼所见,他都快要以为这是另一个人。

另一个,有着全然不同经历的,谨慎的,手段狠厉的魔教教主。

第198章 、昼夜

黄盛将葬身火海那四个字在嘴里念了又念, 直到方岐生屈尊纡贵,将他落在地上的金鞭重新捡起来,放进他手中之时, 黄盛才像是被激怒的猫一样,浑身的感官都炸了起来。

他开始后悔刚刚为什么没有还手,是因为方岐生的动作太快, 他来不反应,还是因为那双眼睛和捕猎的猛兽太过相似,让他想起了常锦煜, 隔着一层记忆的潮水, 却仍是冰冷的。

他没办法回答, 也无处寻求答案。

方岐生。黄盛咬牙切齿,从牙缝中逼出一句饱含怒气的话来,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依照平时的惯例,方岐生肯定会冷嘲暗讽两句, 非要将对方气得半死才舒坦。

但方岐生只是很淡然地瞥了黄盛一眼,视线便挪向了一处阴影, 明明灭灭的烛光中,蛛网一般缱绻黏稠的烟雾中, 他的目光准确无误地捕捉到了什么, 朝着黑暗下了命令。

动手。他说。

唐琢又一次强烈地意识到,不是他的错觉。

方岐生的目光确实是放在他身上的, 连命令都是对他所下的。

这样敏锐的、近乎直觉的洞察力,扑面而来的威胁感, 是唐琢从未感受过的。

常锦煜能将他的危险藏得很好,平时总喜欢笑,能够轻而易举地和下属打成一片, 看起来懒洋洋的,没什么正经样,真到动真格的时候,却又会表现出一副冷漠到极致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