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18节(1 / 1)

作品:《古代升官日常

莫说李御医,就是他在皇上身边待了这么多年,也看不透这皇上究竟在想什么。

徐公公来到这焕然一新的太子府,呆了一呆,这地方他以前也没少来,先太子身体不好,每回召见时皇上定是叫他亲自来接着以防出什么意外。

他倒是忘了这新太子可不一样,能自己走到那太极殿去,不过竟然来了,徐公公也不差这临门一脚。

“参见太子殿下。”

“公公有请,不知徐公公来所为何事。”太子问道。

“皇上请太子殿下到太极殿走一趟。”

皇上看着这黄袍加身的太子,脸上露出笑容。

他的几个皇子没有一个是不好的,穿山这身衣服,看着倒是有他几分当年的风采。

如今的太子,曾经的卫王,是长的最像年轻时候的皇上。

徐公公带上太极殿的门,给太子和皇上留出空间,吩咐外面走动的宫人把脚步声放轻些。、

“如今我儿算是长大了。”皇上拍着卫王的肩膀道,神情多有感慨。

太子见皇上神情开怀,便也放下了心,恭谨道,“是父皇多加教导。”

“你能有今日也是你自己的努力和缘分,不过到这里是远远不够的,以后你是要坐上哪个位置的人。”

皇上指着后面的龙椅道。

太子闻言,脸上不由露出惶恐之状。

“你且不用紧张,朕说的是实话而已,朕如今年岁大了,能帮你的怕是不多,你往后要知人善任。”

皇上的语气悲凉,似乎不是在开玩笑,太子抬头见皇上两颊的白发和额头的青印,心中也伤感起来。

“儿臣且不知多少事情,还需父皇多加教导。”

“咳咳。”皇上突然连续咳嗽起来,也不知是想到什么伤感过度还是因为过于激动,这咳嗽居然了数十下才停止。

太子看着黄帕子上的鲜红血迹,整个人都愣住了,他正要叫人的时候却被皇上堵住了嘴。

太子眼中含泪,只听到皇上在说, ”朕的身体状况越发差了起来,叫太医来也没什么用,你且记住朕说的话,要善用人,如今你刚当上太子之位,朝中局势突变,世家支持你的且不在少数,不过你要记住,咳咳。”

太子连忙端了龙案上的茶水过来,皇上喝了两口茶水才勉强止住咳嗽。

“你要记住这世家势力不可过大,尤其是韩瑞国公一派,这些世家底蕴深厚,若是控制不得当,怕是会颠覆朝政,你且记住,能抗这二人者唯张彦瑾不可。”

皇上说完这话,便不再言语,看着太子。

“是,儿臣记住了,绝不让世家独大,定会重用尚书张彦瑾。”太子一字一字地复述皇上的话。

太子虽然想坐上哪个位置,却不是想通过这种手段,他要的是权利,却不是皇上的性命。

可是太子忘了,生在帝王之家,唯有满身鲜血,踩着别人的身体,才有可能坐上那个位置,即便这鲜血里面有当今皇上和先太子的,这却是无法避免的现实。

皇上在太极殿召见太子之后便晕倒的消息迅速在朝中传开。

张彦瑾收到消息的时候正在调查玉阳公主一案,他根据韩卫给的消息从公主府开始搜查,却发现这公主府自从玉阳公主被赐死后,府内的人未待宫中发落,皆擅自逃离。

“大人,宫中送来消息了。”

赵将军把手中的信纸递给张彦瑾。

“赵将军,这公主府奴仆逃逸一事麻烦你去太守府走一趟,我先进宫去一趟。”

“大人放心。”

第142章

张彦瑾匆匆忙忙回到家中, 换了官服拿了长牌, 连马车都来不及坐, 骑着马就往皇宫飞奔。

皇上前些日子不是没被刺客伤到吗?怎么会病了?难道今日宫中又出现刺客了?

皇上怎么会突然就病重,张彦瑾想到皇上奄奄一息地躺在病床上的场景, 他心里就不由一紧, 太子刚刚上位,皇上若是此刻驾崩,那这大魏的朝廷怕也是难以安稳。

张彦瑾到皇上寝宫的时候发现已经有好些大臣来了, 大家都跪在地上,他找到前面的一个空位, 扑腾地一声往地上跪。

张彦瑾这一声响,倒是让众人把眼光纷纷都落在他身上。

“张大人, 您是在干什么?”

太子见张彦瑾一脸奔丧的模样, 问道。

“平身吧,爱卿今日行礼倒是整洁了许多。”

张彦瑾不仅跪在地上,还磕头了,平日面见圣上不过是行跪礼,不用这拜礼, 张彦瑾这礼, 倒是慎重其事了些。

“皇上?”张彦瑾试探性地问道, 他原以为太子跪在案前,皇上怕是病得不行了,心里担心才一时没注意分寸。

“我没事,都起来吧。”

皇上此话一出, 原本跪在地上的大臣纷纷起身拿着药箱推到旁侧的房间里去,张彦瑾这才发现自己闹了个乌龙。

“臣冲撞了皇上,请责罚。”

张彦瑾倒是不在乎再跪这一下子,皇上是他的靠山,这靠山倒了,那他可就也混不下去了,他和卫王的交情可不怎么样。

张彦瑾之前拒绝卫王的时候很是狠决,他可不认为卫王还能毫无芥蒂地接纳自己。

“太子,你先回去处理事务吧。”

“是,父皇。”

张彦瑾见皇上把太子支开,又没吩咐自己,便只能站在一侧等候。

太子出门的时候朝张彦瑾点了点头,算是打招呼了,弄得张彦瑾一头雾水,难道卫王当了太子以后整个人都变了,太子这个位子能完全改变一个人吗?

“张卿,扶朕一把。”

张彦瑾听着皇上的吩咐,立马上前将枕头放高,扶着皇上坐起来。

他没注意皇上的身体已经虚弱至此,以为是皇上习惯人伺候而已,眼下这房里的宫女太监都在门外,便只能他来伺候了。

“往后张卿若是有什么想法都可以多和太子交流交流,想必太子能从你这里学到不少的东西。”

皇上笑道。

张彦瑾见皇上又露出那副算计的模样,心里稍稍放下了心。

“是,微臣遵旨。”

既然皇上有扶持太子的意思,张彦瑾便只能顺着皇上的意思,他并不关心谁当这太子,只要这人不会阻碍自己的计划就行。

“我是说你若是对朝中之事有什么行动的话,太子是会站在你这一边的。”皇上似乎是怕张彦瑾不懂他的意思,换了个方式来说这话。

“臣定全力辅佐太子,静候太子吩咐。”

皇上这是怕太子没有助力,要自己发誓效忠吗。张彦瑾想到太子背后的世家,立马否认了这个猜测,皇上只会想削弱世家的力量,又怎么会任其增长呢。

皇上难道是因为太子上任,朝中局势变化太快,想趁着那些人还没反应过来打算动手?张彦瑾想起先前韩卫给自己的暗示,看着皇上这近乎赤裸裸的明示,看来太子上位,怕又是一场腥风血雨。

卫王被册封太子之后,朝中世家风气日益突出,朝堂上的中坚力量也慢慢地向世家开始靠拢。

热闹非凡的京城表面上是一片繁华,实际上却已经偏离了原来的风向。

“张大人,最近京城内发生的案子数量几乎是前一个月的两倍。”韩卫道。

张彦瑾这些天在查找血珍珠的来源,除去那公主府,张彦瑾把目标锁定了几个世家,若不是今日韩卫来尚书府,张彦瑾倒是没有发现京城的变化如此之大。

“大人负责京城案例,自当是有办法惩处,以儆效尤。”

张彦瑾道,他虽然关注这民间的变化,可却是没有韩卫能使上力。

“唉,这些案子都是无主案之人,连受害者都不来击鼓鸣冤,我又拿何去做惩处。”韩卫叹气道。

若是他能处理,便不会来这尚书府了。

新太子登基,随之而来的定是权力阶层的更换,张彦瑾没有想到的是这些贵族世家竟然敢这般明目张胆地欺压百姓,看来皇上的担心是变成现实了。

“韩大人,京城内的局势还是要你多加帮忙,那些受害的百姓能不能一一上门为他们梳理案情,我想我们应该帮他们讨回一个公道。”

“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不过若是要杜绝根源的话,恐怕还需要大人在朝中多替百姓说上两句话。”

韩卫的话让张彦瑾有些讶然,似乎这才是他的真正来意。

张彦瑾送韩卫出门,想到这些日子朝中局势的变化,心中也有些担忧。

东宫,太子府内,太子正对着珠帘而坐,似乎在往里面看什么人。

可那珠帘后面却是只有一张空的垫子,空无一物。

太子久坐不语,突然起身喊道,“来人。”

“去请尚书大人来宫中一趟。”

太子安排下去,又回到原来的位子上,不过确是转过身来。他想清楚那人所说之事,若是不把腐肉割掉,怕是这整个全部都要被传染,被腐化。

张彦瑾应召进宫,他倒是没有想到太子会单独晋见自己,想不到这太子叫自己所来为何事,张彦瑾便只能随遇而安。

“张大人请坐。”太子对张彦瑾很是客气,见张彦瑾进门起身迎接。

张彦瑾心中吃惊,不过面上不露,他依礼行事,如今太子为君,他为臣,就算这太子要他做什么事总得有个合适的说法。

“实不相瞒,我此番请你来是有一事告知。”太子满是愁绪地看着张彦瑾。

“太子请讲,若是微臣能尽微薄之力,定全力以赴。”

张彦瑾想起皇上之前的交代,看来太子来找自己也是皇上的授意。

“张大人客气了,原是那血珍珠之事并未完结,现在就连父皇也受到了牵连,我希望张大人能帮忙彻查此事,将背后的主谋揭露出来,以彰显我大魏之国威,且让这些宵小之辈得到惩处,安抚朝政。”

太子这一番话说的是情真意切,毫无虚张声势之感。

太子竟然知道自己调查血珍珠之事,看来皇上对太子的扶持之意已经很是明显了。

“微臣遵太子之意,定彻查此事。”张彦瑾站起来道。

“张大人,我这里有些东西,想必对大人查此案会有些帮助。”

马车上,张彦瑾看着手中的册子,这是太子在他临出宫的时候递给他的,张彦瑾想起太子拿着这册子的纠结,打开便赫然书写着玉阳公主的签名。

他继续翻着册子,这上面不过是一些交易的记录,与血珍珠之案似乎毫无关联。

不过在册子的最后一页似乎是曾经被人撕掉过,而后面又被粘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