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491节(1 / 1)

作品:《八十年代锦鲤运

林建明笑着摇摇头,感慨万千:“要是江州纺织厂的话,我这事情就干不起来了。”

厂子在发展,他又租用了车间,可他并不想接手纺织厂的工人。

随手进入红星纺织厂板块的,原国有纺织厂工人数目越多,里头涉及到千丝万缕的关系,就越复杂。

这不是正常的雇佣关系,他动不得,也打不了。

既然如此,这种老爷宫人他用不起,索性不用。

用发电厂的名义招工,然后再让他们慢慢往纺织厂里头引,这样工人就能够服从他的管理了。

魏镇长来了兴趣:“怎么的?轻工业局没找你谈过话?”

就林建明这工作成绩,轻工业局怎么着也应该考虑提拔一下他。

江州纺织厂可大的很,好几个分厂呢,起码也让林建明当个分厂厂长啊。

他那促狭的话语,引得林建明苦笑连连:“算了,我也就想呆在我的一亩三分地上。”

要他接管二分厂可以,那必须得给他人事任免权。

要是他动不了人,这厂子他就管不了。

魏镇长意味深长:“还是得接手啊,不然你怎么要贷款?”

想要扩张企业的话,单凭自筹资金,那是不现实的。

想要获得银行的支持,那应当付出的代价绝对不能马虎。

红星纺织厂说起来也就是合资企业,眼下是状况,想从银行倒腾出钱来,真心不容易。

林建明叹了口气,看着天花板发呆:“我倒是希望咱们这儿风大浪大,可以有个风车,一年到头源源不断地发电呢。”

可惜事不遂人愿,越是要用电的地方,电力资源越是紧缺。

林建明迷迷糊糊的睡着了。

他没想到的是,第二天贾校长就找上门来,主动提供了风大浪大的地方。

第313章 风从海上来

贾校长只在江州大学挂了一年的名字, 就又接到了新的调令。

这回他自幕后移到台前, 要从学术界正儿八经地进军政界, 主政南省沿海地区城市东海市。

临行前,他来跟林建明等人道别,顺便拉一波投资。

说来也有意思, 南省地区经济最发达的城市都不靠海,而是临着江。

靠海的好几个地方, 因为偏近西北方向加上种种历史因素, 反而经济状况比较糟糕。

贾校长既然要去当父母官, 自然少不了多方奔走,好给自己治下的子民带点儿见面礼。

这人向来自来熟, 而且很擅长杀熟,二话不说,就杀到了串串香店来。

林建明天听他开门见山的一番话,下意识地就要苦笑:“贾校长, 您可真是不见外。”

“咱们老哥老弟的,有什么外好见?”贾校长语气热情,“怎么样?步子要迈大一点,你可不能光守着江州城的这一亩三分地。我可看好你成为咱们南省的一块招牌。”

条件都是最优惠的, 对着林建民的红星纺织厂, 他肯定想办法争取最有利的政策。

林建明还是摆手,表示自己有心无力。

红星厂现在合并进来的厂子实在太多, 贪多嚼不烂,他起码有一半以上的精力, 花在如何消化这些厂子以及工人上头。

“东海有点儿远。”他说了实话,“我这儿实在分.身不开来,冒冒然过去,说不定不仅帮不上忙,反而给你添麻烦。”

毕竟贾校长本身是江州出生,再从江州带了人过去,搞不好东海本地的班子会有意见的。

别看县太爷掌着大印,叫县丞联合着本地乡绅一块儿架空,甚至赶出去的父母官也不少。

地方政治有地方政治的特点。

贾校长挑挑眉毛,没有接他的话茬,只笑呵呵的:“旁的我管不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才是我现在的重点。”

什么都是虚的,只有叫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才是正经实在的。

林建明只笑着点头赞同他的话,却坚决不接去东海投资的话茬。

看看贾校长说的是什么话,他算哪门子老板,红星厂可是集体企业。

贾校长也不捅破这层窗户纸,见说不动林建明,他也不生气,只笑着打听:“叶小姐呢?有一阵子没见她了。东海风景不错,我想请她去看看,论起海滩来,说不定不比香港差。”

这位叶小姐背景可神秘的很,坊间一直盛传,她其实是香江豪门在内地的代理人。

别看这人不显山不露水,可拿出来的都是真金白银,向来不玩虚的。

眼下江州城里头,她投资的产业可已经不是个小数目了。

林建明摇摇头:“这我可说不清楚。你知道的,她向来神龙见首不见尾,也不跟我们任何人打招呼。”

算起来,她也就是何半仙的师侄女,勉强能卖师叔几分面子。

可何半仙自己就是一个行踪不定的人,哪里还能拘束得了叶珍珍。

到了林建明这一层,更加是没机会说嘴。

贾校长点点头,笑容可掬:“这大能耐的人都闲不住。她忙也是应该的。对了,我就请你帮忙捎句话,见到她的话,就说我们东海敞开门欢迎投资。我保准,全省她都找不到有更优惠的地方。”

林建明站起身,笑着点头应下,准备送人出店门:“一定,这句话我还是能做到的。”

两人行到店门口时,恰好碰着林蕊揪着无苦的耳朵进来。

不学好的东西,居然带着弟弟妹妹在巷子里头跟人家翻三角。

所谓的三角就是用就收废报纸之类的叠成三角形。

玩的时候拿一个拍另一个,将三角翻过来的话,那三角就属于自己了。

小和尚疼得嗷嗷叫,兀自强行辩解:“我又没赌钱,凭什么不让我玩?”

小元元跟小宝生被苏木一手一个牵着,看见哥哥雪雪呼痛的模样,全都伸手捂起了眼睛。

哎呀,哥哥好可怜,他们还是不看好了。

“拍三角多大的灰?”林蕊冷笑,“你自个儿想净化空气也就算了,不要祸害弟弟妹妹。”

她一抬眼,瞅见了贾校长,立刻笑得跟朵花儿一样:“叔叔,您老拨冗亲自来吃饭了?”

贾校长面皮子抽抽,目光落在小和尚脸上时,他忽然心思一动,笑容可掬道:“无苦啊,叔叔要去东海了,你要不要一块过来玩?”

小和尚二话不说,立刻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

他才不傻呢,跑去东海做什么?东海好吃的根本就没有江州多。

“我看你是真傻!”林蕊总算放过了他的耳朵,直接一巴掌拍上他的脑门,“傻不隆冬的,大海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宝藏。”

也不想想看,东海是多么好的地方呀。

大海啊大海全是水,水能做什么?水能搞水产养殖呀!

想想看,放眼全是大龙虾,伸手都是生猛海鲜,海产品养殖市场广袤无边!

光这一项,只要好好搞的话,绝对可以赚得盆满钵满。

她说得唾沫横飞,眼睛眉毛齐齐跳舞,已经畅想起海上蓝图。

哎呦喂,她就说嘛,她是遇水而生的女人,她的生命属于水。

苏木在边上听得眼皮子直跳,将在林蕊开口之前,残忍地打断了她的幻想:“没钱了,咱们还有好多地方要花钱。”

林蕊刚要跳脚,怎么会没钱呢?她明明是挣钱小能手来着。

苏木掰着手指头一条条跟她数。

玻璃房投入试验要不要钱?水面蔬菜的材料要不要钱?佘家头山上种的果树平常雇人打理要不要钱?

这一算起来,钱跟流水一样哗哗往外淌。

搞海产养殖,没有大成本投入进去怎么可以?

林蕊又要挠墙,委屈兮兮的:“咱们不养大龙虾的话,那在海上种菜总可以吧?”

什么紫菜,海带,海木耳,海白菜,统统种起来。

一架浮床,上面挂满了海菜,割了一茬又一茬。

到时候紫菜可以用来加工成海苔,其他的海菜也可以进行深度加工。

乖乖,那也是一个聚宝盆。

苏木在边上泼冷水:“你以为加工这些不需要投入成本吗?”

光是每天的耗电量,走出来的数字都惊人。

林蕊毫不犹豫地挥挥手,这对她而言根本就不是问题。

大海有什么呀,大海有风浪,有潮汐!

她眼睛亮成灯泡,兴致勃勃:“风力发电你知道吧?潮汐肯定也能发电。”

人类可以利用水的冲击力发电,为什么不能利用海浪的冲击力呢?

东海就临着海,这么丰富的潮汐跟风力资源要是浪费掉的话,那可真是叫人心痛得无法呼吸。

林建明心念一动,注意力全集中到风力发电这四个字上。

对呀,他还在愁水镇缺乏风力资源,无法大规模的应用到发电系统中来。

东海不是有现成的海风吗?

贾校长是什么人呀,平生最擅长的就是察言观色以及收集各方面的资料。

林建明的眼珠子还没有转呢,他就已经开始蛊惑人心:“对,风力发电是绿色能源,全世界都提倡的。东海这么多风要是浪费掉了,的确非常可惜。”

好在林建明也算是见识过大场面,但没有轻易地激动起来。

他下意识地端起茶杯,喝了口水,沉默不语。

说起来东海的确是一个投资的好地方,最起码有大片开阔的土地可以被利用。

人力资源也丰富,工人好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