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420节(1 / 1)

作品:《八十年代锦鲤运

“我想的是这样啊,就是蒌蒿浮在水面上,水位上涨之后,浮床也跟着上去。”

港镇算是水乡,有不少河滩地,用来种植蒌蒿再好不过。

这两年大家健康意识在提高,蒌蒿颇为受市场欢迎。

可是因为水位变化的原因,河滩地利用有限。魏镇长看着水面上漂浮的水芹,长得生机勃勃,就把主意打到了蒌蒿上头。

“咱们的水芹养的好,味道不错。不过老实说,水芹这东西,价格就这样。农行卖出的价要比它高两倍。”

林蕊只给小元元擦脸,语气冷淡:“这您应该请教郝教授,我哪儿知道。”

魏镇长脸上笑容依旧:“我怎么没有请教过?不过人家教授说了水面种植蔬菜这一块,他知道原理,却没有具体实践过。”

农业生产,所有的东西得弄出来才能说话

不然理论上说的再好,一碰到实践,那就问题层出不穷。

“你看怎么样?大棚是现成的。”魏镇长充满鼓励地看着她,“暖气管也是现成的,你不用怕菜被冻死。”

林蕊咬咬下嘴唇。

无苦跑过来喊她:“二姐,上车啦。”

坐在马自达上,林蕊靠着姐姐的肩膀发呆。

苏木略有些担心地看她,安慰道:“没事的,咱们也可以自己在学校里头设计沼气池。”

食堂垃圾以及全校师生产生的生活垃圾都是现成的,完全可以利用起来。

林蕊忧伤地摇摇头,唉声叹气:“哪有这么简单啊。”

真正做起来,那是一个大工程。

无苦跟小元元玩你拍手我拍手的游戏,头都不抬:“我看那个镇长好像挺诚心的。”

林蕊没好气道:“他当然诚心啦。”

跟她闹僵了,存在得罪何半仙的可能,况且眼下她爸的身份已经大不一样。

作为一位成熟的基层政府官员,魏镇长肯定要广结善缘。

“你别蹬鼻子上脸了啊。”郑大夫没好气地点了点小丫头的脑袋瓜子,“够可以的了,不许再折腾。”

不管心里头到底怎么想,最基本的面子上要敷衍住。

林蕊脑袋在姐姐的肩膀上揉来揉去,眼睛瞪着外头,不接母亲的话茬。

她的视线落到了车门外,看到黑色的井盖时,她忍不住皱了下眉头。

总不会这些人将生活垃圾直接拉到田头发酵吧?

刚好马自达停下来让旁边的老牛,车主笑着接过林蕊的话:“不是你说的嘛,田头蓄水用来浇菜。”

林蕊惊讶得瞪大了眼睛,真有人这么做啊?

“镇上的报纸都贴到各村的公告栏上了。谁家想领这种大罐子,就自己去镇上拿。”车主重新发动车子,发动机的噪声中,他的嗓门尤其大,“我家就装了一个,还不错。”

马自达停到郑家村路口的时候,林蕊就迫不及待要求下车。

她飞奔到田头,刚好大队书记的老婆正在地上割大白菜。

林蕊蹲在人家身边,仔细地看田里头埋着的东西。

是水管。

每一垄地联通都装了这么个大罐子,埋在地底下,上头盖着盖子,钻了几个大孔。

大水管连着软管子,一垄地横过来打五个菜档子,那一个水桶就连着五根管子。

里头的水跟荷叶上凝结的露珠一样,慢慢地渗透到菜根部。

入了冬之后,雨水减少,最近一段时间都是晴天。

菜地上除了靠近菜根的一小片区域是潮湿的之外,旁边的土看着都颇为干燥。

大队书记的老婆笑着夸奖林蕊:“到底是秀才种子,看看这脑袋瓜子都好用。”

用这么个滴灌系统,真是省心又省事,最神奇的是,地上的野草都少多了。

“我家老头子说是因为水跟肥料都给菜用了,旁边的草没有水自然就长不起来。”

林鑫走过来,跟着妹妹一块儿看,点点头道:“这倒是可以减少除草消耗的成本。”

林蕊没作声,目光四下搜寻,只见自由基的甜头,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这么个大罐子。

“甭看了,咱们村都装了。”大队书记的老婆自豪的很,“咱们村出去的孩子,想出来的好招儿,当然得自家人先好好用。”

不仅仅是自留地,整个港镇的大棚基本上也都装上了这种滴灌系统。

农科站的站长,一个村一个村的跑,亲自到田头示范给大家看。

一开始大家还怕麻烦,觉得多事可有人装上之后,立刻发现可省心了。

这菜起了之后,还能将管子收回头,等到重新翻整完土地再装一样没事儿。

最妙的是大棚,以前浇水的时候,那水特别容易挥发,然后在大棚顶上凝结成水珠往下面滴。

这一滴滴的,石头都能被凿出个洞,何况是菜叶子。

用了这个滴灌系统,那真是省心。

水全在菜根边上被吸收光了,哪来的多余部分再跑到大棚顶上去?连烂菜叶的都少了好多。

林蕊一点儿也不想自吹自擂,她心中憋着股气,非得找找刺儿:“现在是因为降雨少才觉得方便。等到雨水多的时候,大概就累赘了。”

书记老婆直接摆手:“雨水多的时候更好啊,多了个桶蓄积田里头的水呢,还不容易烂菜。再说了,雨水多咱们把开关拧上,不就没事儿了吗?”

林蕊抿着嘴巴,目光幽幽地落在远方。

那入村的大路两旁,已经铺设好粗粗的管子,里头流淌着的就是沼液跟沼渣。

“这个种菜好呢。”书记老婆脸上放着光,当着林蕊的面直接过去拧开开关,用桶接了不少沼液沼渣出来。

她笑呵呵地示意给林蕊看:“不臭的,一点味道都没有。这个种菜比化肥都养菜。”

林蕊没作声,年过五旬的农妇却自顾自说下去:“咱蕊蕊可得帮忙想想招儿,咱怎么才能将这边管子跟那边管子连在一起?到时候直接用来浇菜。”

林蕊看了眼桶,下意识地脱口而出:“你把这些倒在这个桶里头不就完了。”

书记老婆一拍脑袋,完全忘了自己的手还脏着,只连声懊恼:“你瞧瞧我这脑袋瓜子。就说你们这些念过书的娃娃不一样。”

林蕊嘴里头轻声嘟囔着什么,只简单打了声招呼,掉头就走。

郑大夫奇怪,这丫头怎么看着一点儿高兴起来的意思都没有。

按照她的脾气,要是周边人顺着他的意思去做事了,她的尾巴能翘上天。

林蕊脸拉得老长,默默走在乡间小路上。

苏木过去捉她的手,轻声安慰道:“没事的,等我们买了海岛就好。”

“蕊蕊还想改造海岛啊?”小轿车停在了路边,魏镇长又阴魂不散地跟了过来,夸奖道,“果然有志不在年高。”

林蕊沉默着,不接他的话。

魏镇长却是笑,抬眼示意周围的田地:“怎么样?只要你想出好招儿来,咱港镇就是你的试验田。我全力支持你试验新项目。”

少女抓住了苏木的胳膊,眼睛只看向远方。

“叔叔知道你不痛快,因为垃圾厂的事情。”魏镇长摸出支香烟,抓在手里头,“可是你也要体谅一下,我们农民的不容易。”

搞大棚种植好不好?好,当然好。

搞大棚养殖行不行?行,当然行。

但所有这些都要考虑一个成本问题。投入成本大,菜价就必然得抬高了才不至于亏本。

“我们港镇算什么呢?我们把菜价卖的高高的,人家搭理我们吗?”魏镇长示意前方,“你看就那么一个鱼菜共生系统的大棚,花了我整整10万块。”

这是什么概念?就是里头的菜得卖出金子价,才能把本钱收回头。

“我不是说那个鱼菜共生系统主要目的是用来打生态旅游招牌吗?”林蕊急了,“本来就不能指望它挣钱。”

魏镇长笑出了声:“赔本买卖我为什么要做?我做就必须得挣钱。”

往上头要政策支持,才能降低生产养殖成本。

“你也说这个鱼菜共生系统养出来的鱼跟菜都质量好,以后只能考虑供应给高级餐厅。”魏镇长将香烟含进嘴巴里头,狠狠的空吸了一口,眉头微蹙,“这么好的东西,咱种菜农民为什么不能自己吃?”

林蕊惊讶地扭过头,难以置信地看着魏镇长,似乎根本没办法理解他话里头的意思。

“这一亩地才是刚开始。”魏镇长终于摸出了打火机,“以后咱们港镇就是鱼菜共生系统的示范基地。”

他得趁这机会要政策支持,有了沼气发电供大棚使用,种菜养鱼的成本就能降低很多。

“你不是说一亩地里头养出来的鱼,种出来的菜,是正常情况下的10倍吗?”魏镇长咧开嘴巴笑,“只要我把前期投入的成本给省下来了,咱就种得起这个菜,养得起这个鱼。”

林蕊急了:“可要是这儿的山这儿的水被污染了,那你的鱼就是养到天上去,呼吸的都是这儿的空气。”

“为什么一定会污染?”魏镇长认真道,“难处理垃圾就不能是干干净净的?只要处理好了达标了,咱就不怕。”

林蕊突然间什么话都说不出来,因为他觉得魏镇长很可能比她还疯。

她想的不过是将鱼菜共生系统推广到干燥少雨却又风能光能充沛的地区,而魏镇长却直接要将这小小的江南水乡打造成粮仓菜仓。

芝麻绿豆大的政府官员笑眯眯:“放心,他们不敢出事的。越是大领导下来视察,就越要尝尝咱们鱼菜共生大棚里头,长出来的菜,养出来的鱼。出了事,后果他们承担不起。”

第274章 水池成大棚(捉虫)

还没有走出村里的田地, 林蕊又生龙活虎起来。

作为一只标准的嘴炮, 她指手画脚, 鸡蛋里头都能挑出骨头渣来。

“这个不行,你们也太浪费了。”林蕊的手在刚刚建成的鱼菜共生系统水池边上下挥舞。

立体种植呀,同志们。

少女痛心疾首。

既然都有免费的电用, led灯装起来,蔬菜墙搞起来呀。害怕光照不足, led灯可以补充光源, 方便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啊。

林蕊的目光落在塑料管上, 伸手比划给魏镇长看:“就这个中间挖上洞,然后用海绵固定菜, 最起码能给我垒上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