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416节(1 / 1)

作品:《八十年代锦鲤运

回头姐姐一定养只旺财,满足你想撸的心。

狄老师的目光像钢丝刷,扫过每个人的脸,直到将所有学生脸都刷得火辣辣才开口:“把卷子拿出来,这堂课我们讲题。”

她话音刚落,预备铃声响起。

出去买零食的郭大炮从后面的门冲进教室,张口就冲林蕊嚷嚷:“老大,我们的菜没死,长出嫩芽了。”

整间教室都被按下了暂停键。

可怜的郭姓少年在大家饱含同情的目光注视下,跟旧社会受气的小媳妇一样,束手束脚地走回座位。

“郭嘉,你好像跑错地方了。”狄老师看着他,似笑非笑,“我相信一定有更加适合你的地方。”

郭大炮胆儿贼肥,居然直接作答:“我也觉得自己应当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而奋斗。”

教室里头发出一阵嗡鸣声,夹杂着窃窃的笑。

狄老师拿出试卷,然后念了一下郭大炮的分数:“你这样子应当比较适合传统农业。”

教室里头的笑声立刻歇了下去。

整堂物理课,大家情绪都高度紧张,生怕自己一不小心便被台风尾扫到。

就连昨晚看书到深更半夜的学生,也强撑起精神,一会儿盹都不敢打。

下课铃声响起,狄老师意味深长地看着班上的学生。

作势要收集物理试卷的人,全都悄悄停下了手上的动作,赶紧正襟危坐。

就在大家忐忑不安的时候,她才突然间宣布下课。

几乎是她踏出教室的瞬间,所有人都齐齐往外头舒了口气。

郭大炮拍着胸口转头跟林蕊抱怨:“我的天哪,狄老师怎么越来越厉害了?”

高中男生八卦兮兮,“她是不是跟男朋友分手了呀?上次我看到他们在街上吵架来着。”

林蕊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哎呦,我看你比她更厉害。”

居然都敢在课堂上跟狄老师正面怼了,

没看到现在自己都夹着尾巴,小心做人了吗?

少女摇摇头,拱手作揖,“在下深感佩服。”

郭大炮的同桌抱怨道:“你小子就顾自己嘴巴痛快,压根就不管我们的死活。”

这一堂课下来,他的魂儿都吓飞了。

“我又不是故意的,那不是刚打预备铃吗?反正她从来都看我不顺眼。”郭大炮悻悻。

林蕊故意打击他:“那可完了,我听说要班主任写评语的。”

郭大炮想得极开:“没事,高二就分班了,再说这种事情不是校长评语更重要吗?”他兴冲冲地继续上课前的话题,“茼蒿,咱们的茼蒿没死!”

林蕊这才想起自己的水面蔬菜,激动得立刻跳起来:“真的?”

妈呀,现在可是零下几度了,没想到茼蒿这么能扛。

她伸出手,拍了下郭大炮的肩膀,大声夸奖道:“可以啊,老郭,很不错。”

苏木拉着她的手,直接拽她起身:“走吧,我们过去看看。”

三人立刻兴冲冲地又跑到池塘边上。

这个茼蒿种子是他们在温室里头培养好,苗儿长得都有大拇指长短了,才移栽到水上。

原本林蕊是打算在郑家村做实验的,但是因为垃圾厂的事情,她现在连外公外婆家都不想回。

本着死马当成活马医的心态,林蕊将浮床推进学校池塘当中。

没想到耐耐菜基本上不长的时候,茼蒿居然还长出了新芽。

水面上风大,茼蒿叶子被吹得瑟瑟发抖,那新生的嫩芽却倔强而顽强地招展着,显出蓬勃的朝气。

“池塘没结冰,就代表着水面温度应当还没有零下吧。”林蕊好奇地张望,“哎,你们说会不会是池塘淤泥在发酵,所以产生的热气让水温整体保持比较暖和的状态?”

其实郑家村现在的情况更加适合搞水面种植。

因为热电厂的蒸汽可以为水体加温,龙虾池子跟养鱼池以及王八池子里头种植蔬菜,最合适不过。

但是少女依然坚定地摇了摇头,她就不信没有热蒸汽,大家冬天都吃不了菜。

“有可能。”苏木言语谨慎,“这只能取样进行化验才知道。”

郭大炮双眼放光,目光灼灼地盯着水面,撺掇林蕊道:“尝尝呗,好歹也尝尝咱们种出来的菜是个什么味啊。”

林蕊瞪眼:“你甭想啦,这菜才刚活过来呢。”

又不是没吃过,先前的耐耐菜烫火锅,他不吃的不少吗?

“那不一样,耐耐菜本来就是长在水里头的。茼蒿可是长在土里的。”郭大炮执着的很,非要尝一尝。

他总觉得水里头长出来的茼蒿,味道肯定大不相同。

林蕊头大如斗:“行了啊,别太过分,真要吃的话,晚上去我们家吃吧。大棚里头长了茼蒿。”

因为温度高,所以长得飞快,从种下去到现在已经吃了好几茬。

郭大炮一点儿也不肯退缩:“你那个是用营养液养出来的,养鱼池子的水也经过了过滤,跟荷塘不一样。”

林蕊龇牙咧嘴,直接祭出苏木:“我不管了,这人交给你处理。”

这么大的人了,堂堂高中生,如此人格幼稚话,真的合适吗?

苏木直奔主题:“你还想不想要实验资料?我们起码得连续种植好几茬,才能够得出数据,后续才可以写论文乃至申请专利。”

少年微微地笑,“我跟蕊蕊都无所谓,大不了以后我们就承包这片池塘。慢慢多养几年,总归能够积累出经验。”

郭大炮立刻蔫吧了,重重叹了口气:“生活真艰难啊,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怎么就不能纯粹的搞科学研究呢?”

林蕊差点笑喷了,语文老师一定会感动的,郭大炮都会引用古诗了。

她目光转到池塘对岸,瞥见化学老师的身影,立刻冲过去大声喊:“周老师,我有问题要请教。”

周老师示意她往办公室方向去,一路走,一路重复她的问题:“如何处置废旧电池?”

“对,我想知道废旧电池能否变废为宝。”

说话间的功夫,师生四人已经迈上楼梯。

狄老师手里头夹着教案,从他们身边匆匆走过,闻声回头看了眼三个学生,未置一词。

郭大炮身体一僵,突然间感觉完全可以死猪不怕开水烫了。

周老师不明所以,冲狄老师点点头,算是打过了招呼。

她微微蹙额,像是在努力回想:“这个的话,我记得应当是有加热跟湿化不同的处置方式。”

加热就是让易挥发的水银挥发,然后回收金属汞,接着将剩余部分磨碎,用吸铁石吸走铁,然后再回收镍镉部分。

至于湿化便是将铅蓄电池除外的其他电池都放在硫酸溶液中,产生化学反应,然后再提纯。

湿化得到的电池金属相对纯度比较高,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废酸需要进行处理,而采取加热法最主要的污染则是废气。

这两种办法成本都不算低。

林蕊虽然清楚废旧电池处理肯定不简单,但听了化学老师的话,她还是忍不住有点儿失望:“就没有更简单的处理方式吗?”

“有啊,现在用的最多的方法填埋。”化学老师微笑,“有的是填埋在垃圾厂,有的是填埋在废弃的矿井里头。但是这么做成本其实也不低,而且对地面造成的污染根本没办法消除。”

废旧电池污染是全世界都头疼的大问题,想要妥善解决这件事情,单纯依靠个人或某方面发力,并不现实,需要多方协调。

周老师微笑:“走吧,咱们回教室上课去,刚好我讲一讲现在市面上几种主要使用电池的原理以及涉及的化学反应方式。”

一节课上下来,林蕊的头更加疼了。

她没想到就现在已经有这么多种电池,每一种涉及的原理不尽相同,里头的重金属也不一样,真是叫人头痛啊。

苏木倒是反应平静:“咱们先回收吧。等回收量多了,再找废旧的矿井填埋进去。”

矿井一般都要打好几十米深,到时候电池就是在里头腐烂,对土地造成的影响也微乎其微了。

林蕊没好气道:“你以为不会污染地下水吗?”

只要渗透污染了地下水,那么就会连着污染整个水系,岂不是更糟糕?

苏木想了想,摇摇头道:“这个可能性还是比较小的,因为矿井本身就很害怕渗水。”

所以他们在选址的时候,就会尤其注意。

林蕊重重地叹了口气:“暂且也只能这样了,总比直接丢在外头风吹日晒雨淋的好。”

还是得有统一的规划,单靠个人力量,其实很不容易解决这件事。

林蕊跟苏木分工合作,一人打饭一人打菜。

快要轮到林蕊的时候,少女的目光瞥见了正要上楼去吃饭的崔老师,她立刻眼前一亮。

对呀,处理废旧电池竟然有物理办法跟化学办法,怎么能够少了生物办法呢?

林蕊的逻辑很简单,在这些现代科学被大面积应用之前,大自然是如何完成自己代谢的?

其实人类从来没有发明任何东西,因为所有的原料都是由大自然提供人类做的,不过是发现以及利用而已。

崔老师示意她先打菜,然后又直接带着她和苏木以及郭大炮上二楼。

她排队买饭菜的时候,前头站着的刚好是狄老师。

郭大炮立刻缩下脑袋,觉得今天简直就是邪门。

等到大家都坐在饭桌旁,崔老师才开口问:“怎么,现在你们的课题方向又变成了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

林蕊摇摇头:“不,只是两边都要动。否则废旧电池污染的水源的话,就算蔬菜被种出来了,也不能吃。”

崔老师微微颔首,示意她明白了:“那你是如何考虑这个问题的?”

“两面走吧,一方面是从源头控制,降低电池的污染性。另一方面,就是用稳妥的方法来处理现有的废旧电池。”

前者例如无氟冰箱跟无磷洗衣粉,后者她想问有没有细菌可以分解电池。

她印象当中有超级细菌,可以分解石油的。

按照这个理论,分解电池应当不成问题。

说不定技术已经存在,只是在利用推广方面存在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