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35节(1 / 1)

作品:《妙步生莲

如今的太皇太后已经是个废人,莫说清除朝中后党,就是在宫里把太皇太后一碗药毒死了,外面人也只能干看着。

天子这番的表态已经不能再明显了,跟着太皇太后和跟着天子其中还是有区别的,和天子站在一块名正言顺。

那些士族转向的飞快,太皇太后的提拔之恩转眼就丢在脑后了。

萧家此刻也没有人问了,至于死了个城阳王,也没几个去关心。

皇帝在处置好朝堂上的事后,他专门到长信殿来看望祖母。自从太皇太后出了这回事,何太后干脆就不到东宫来了,等着哪天太皇太后死了给她腾地方。

只有拓跋演时不时的来长信殿看看。

拓跋演跪坐在床榻前,手里拿着宫人熬煮好的药汤,他面上笑得温和,“你们都下去。”

“唯唯。”窸窸窣窣声中,四周的宫人和中官纷纷退下。

“大母。”拓跋演眉眼带笑,这是他不在太皇太后面前带任何伪装的笑,浑身上下都带着愉悦和轻松,“大母知道不知道,最近御史台上书,说‘萧吉萧闵两人,目无王法犯夜禁,嫡母孝期内公然饮酒作乐,为禽兽之行’。”

太皇太后听了,双眼瞪大,口张开“啊啊”出声。褐色的药汤就从她张开的嘴角流淌出来,顺着脖子濡湿了一片衣襟。

“哎,这事说起来也是他们的不对。犯宵禁者,不管身份如何皆要问罪。”拓跋演见着拿过一旁的帕子,好好的给太皇太后擦拭干净。

“这是国法,若是放过,日后那些勋贵有样学样,还不是乱了套?”拓跋演温和道,“大母你说是不是?”

“啊——啊——”太皇太后死死的盯着拓跋演,开口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

“况且这大不孝的名头,枭首都已经足够了。”拓跋演一边说一边摇摇头,“身上再有那么个爵位恐怕也不合适,哦,对了,大母你可能还不知道,萧闵的一双腿不行了,再没了那个爵位不知道会变成甚么样子。”

他说话的语气十分温柔,如四月春风。但眠榻上的太皇太后却是目呲尽裂,那仇恨的眼神恨不得将面前的年轻男人吞噬掉。

“对了,大母卧病在床,最好还是让娘家侄女来照顾。”拓跋演似乎没有见着太皇太后那双快要凸出来的眼睛,“六娘送回去算了,宫廷里不是随便养孩子的地方,儿会奉大母之命,将三娘接回。”

“啊——啊——啊——”太皇太后努力的想要抬起手来,但是不管她用了多少力气都抬不起自己的手臂,她张着嘴,这会拓跋演一勺子的药灌进了她的嘴里。

一口药汤呛在喉咙里,太皇太后剧烈的咳嗽起来。

“大母放心。”拓跋演将太皇太后扶起来,手掌在她背上拍着,“你经历三朝,又曾经临朝称制权倾天下,就凭着你对先帝和儿的养育之恩,朕也一定会让你老人家好好的活在世上,长命百岁,安享天年……”

太皇太后死死的盯着他。

“先帝被大母照顾长大,这也是大母应该受的。”拓跋演根本不在乎太皇太后瞪着他笑道。

太皇太后立即和见了鬼一样,呼吸都开始不平稳了。

拓跋演欣赏够了,拍手让外面的中官宫人进来。

宫人服侍太皇太后的时候,发现太皇太后脖颈下面一片濡湿,吓得低下头装作什么都不知道。

当日下午,毛奇捧着一只匣子到了东宫,他笑眯眯的找到大长秋,“陛下是来让你给这文书用太皇太后的印。”

大长秋是内侍里能够爬到最高的位置,大长秋平日里看不起毛奇这种中官,“太皇太后并没有让臣拿出玺印。”

“可是陛下说的。”毛奇这会才不怕大长秋呢!太皇太后都这幅鬼样子了,谁知道大长秋还能挺多久?

“陛下的意思就是太皇太后的意思,”毛奇尖细着嗓子,每一个音调里都是满满的讥讽,“陛下说要用太皇太后之玺印,那么大长秋就应该拿出来盖上去,”他走进一步,抬头挺胸好不得意,“违背天子之意,大长秋这一身的肉还不够剐的。朝堂上的诸公,天子要让几分,可是大长秋生死只是陛下的一念之间。”

“……”大长秋听后气的面色发白,嘴唇直哆嗦,“你这个小人!”

“大长秋,还是赶紧识相的把印玺交出来。”毛奇这回没了耐心,“难不成还想抗旨不尊?”

大长秋面上的肉的颤抖了起来,过了好一会,他垂下头,过了一会他拿出一个盒子。

毛奇眉笑颜开,将盒子里的帛书拿出来,交给大长秋,大长秋瞥了一眼帛书上的内容,眼神晃了晃,最后还是将里头的玉印拿了出来,盖上去。

☆、109|回宫

宫中出了这么大的一件事,萧家也收到冲击,首先皇帝这次是真的听了御史台的话,下令查萧吉萧闵大不孝的事。自从汉代以来,孝是入了国法,甚至还成为选拔人才的一种手段。要是不孝,可不是家族内或者是个人德行有失,而是触犯了国法。汉代有律法,有子不赡养父母虐待父母祖父母,被父母告发可判弃市。若是不为父母守孝,孝期内不干不净沾了酒肉女人的,至少是终身不得入仕,被禁锢一辈子。

这种事要查起来很简单,而且前朝也有现成的司法例子可循,很快事情就查了出来,连那个死了的萧吉也没放过,两兄弟还查出在博陵长公主病逝前夕,还让一个婢女有身,事后那个婢女也被萧吉授意下面的人给杀了。

这事原本是死无对证,但是如今两兄弟都成这样了,他们身边的那些家人为了能够把自己摘清自然是知无不言,甚至还扯出了不少的事。

萧闵双腿没保住,躺在病榻上,还被人抬了出去受审,来回一圈,萧闵原本好点的身体差点又垮下去。

这会宫里的太皇太后算是真瘫了,身家性命完全就是看皇帝的意思。

萧嬅腿才好没多久,那边她同胞所出的两个兄弟就遭了大难。伤筋动骨一百天,她这一百天里都不怎么敢下地,到了这会走路起来,若是仔细看还有点儿跛。

萧嬅听到这个消息如遭雷击,她记得上辈子根本就没有这回事,萧吉和萧闵平日里的确也是行为不端,但是天子看在太皇太后的面上也没有追究,一直到她被废的时候,皇帝才开始清算,将两个兄弟一撸到底。

但是如今萧吉身死,萧闵已经成个废人,而且这次御史台来势汹汹。不在这两兄弟身上咬下一块肉就誓不罢休。

明眼人都知道,恐怕萧闵是悬了,而且死了的萧吉,也难说的,身后事恐怕是没甚么可办的。天子都让人来查,御史台上书弹劾,还大操大办的,这是在打谁的脸呢?哪家阿爷还给不孝子大办身后事,是把自己的脸面丢在地上往死里踩。

总之,这对兄弟是完了,按照汉代已经有了的判决例子,萧闵一个妥妥的收为锢令没跑了,一辈子都要被关起来到死。

“阿姨,这事怎么会变成这样?!”萧嬅惊诧莫名,前生明明就不是这样的!萧嬅握住侯氏的手,连连问道。

“四娘,这事外面都这么说的。”侯氏比起萧嬅来,冷静的简直不正常,“三郎四郎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不孝了,这又有甚么办法?”

那些在两兄弟身边服侍的家人都说这两兄弟在孝期里饮酒作乐了,尤其还在嫡母病重的时候淫乐,这个罪名根本就没有办法洗清楚。

“那么太皇太后……”萧嬅还是不死心,她对两个同胞兄长颇有怨言,但毕竟是一母同胞,他们要是倒了霉,她这个同母所出的妹妹也好不到哪里去。她对前方的路深深的生了一种恐惧的心理。

“太皇太后这会都不管用了。”侯氏道,“四娘没听到么,宫里来的人说,太皇太后已经被他们给气病了,到这会都还没能起身呢。”

宫里来的人,被萧家人塞了几块金子之后,也愿意给萧家人透露几句话。太皇太后这次是被萧吉萧闵这对兄弟给气得病倒了,天子大怒,要严办这对兄弟。

至于病成甚么样,那个中官没有说,但如今朝内朝外主事的都是天子,完全不见太皇太后的影子,这和平常很大不一样。所以这次太皇太后可能是真的病的起不来身了。

那么不管那对兄弟被处置成甚么样,可能太皇太后都看不到也听不到了。

“这、这怎么会这样!”萧嬅要哭出来,这一切和前生完全都不一样,不管是她也好,还是自己同胞的那堆兄长,甚至连太皇太后都不一样了!前世的这个时候,她已经在太皇太后的安排下进宫了,但是这是进宫的是六娘,六娘前几天也被送回来了。

这一切的一切都完全不对劲!

一瞬间,萧嬅觉得自己的前途未卜,她一直在等,她知道萧妙音是最大的祸害,自己也会被接入宫中为皇后。可是这如今几乎从里到外几乎被换了个底朝天。她一时间也不知道自己的前路到底是怎么样的了。

“哭甚么?”侯氏觉得女儿哭的莫名其妙,那两个兄弟不过是挂在她名下,其实根本就不是从她肚子里出来的,再怎么算也算不到她的头上。要知道庶出的孩子那都是嫡母的儿子,和她又有甚么关系。

“四娘好好养伤。”说起这事,侯氏就觉得发愁,女儿的腿骨当初接的好,结果一百多天全都躺在眠榻上,如今一下床走路,下意识的就一跛一跛的,虽然轻微不仔细看看不出来,但这毕竟是关系到四娘终身的事。

侯氏一提起这个,萧嬅的脸就全白了。她低头看了看自己的那条腿,不知道要怎么办。她心里总是怕,走路起来不自觉的就会走成那样。

萧嬅更加哭的厉害了,宫中对于女子的要求至少是五官端正,身体上不能够有残疾。原本她还以为自己有时间可以慢慢休养,但是如今看来已经不行了。

“……你这孩子是怎么了?”侯氏瞧见女儿哭的更厉害,不知道自己那句话让她不舒服了,问她她也不肯说。

最后侯氏只好抱着女儿一起叹气,她明明就没有在女儿面前提过那对双胞胎,也更加没有要女儿多和那对双胞胎有来往,这所谓的兄妹情分到底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侯氏左思右想也想不明白。

萧佻从萧吉萧闵事发到现在,一直都在袖手旁观,只是在萧斌从宫中回来的时候,在家中主了一下事情。

萧斌的胆子就那么一点点,吓一吓就没剩下多少了。太皇太后当着他的面晕厥过去,他提着胆子来等太皇太后的雷霆之怒,结果太皇太后的怒火没等来,倒是等来了天子要彻查那对兄弟不孝的事。

顿时萧斌就浑身都轻松了。

他对着萧佻长吁短叹,“不知道这件事之后,我们家会怎样。”

“只要太皇太后还在,萧家应该还能保住。”萧佻沉吟了一下说道,“不过,三郎和四郎就只能舍弃了。”

那件事,其实是他和萧拓一起联手做下来的,原本夜里出行就有一定的危险性,平常大臣上朝,还有因为天黑看不清道路摔下河道淹死的,那对兄弟不知好歹要出去玩乐,拿这个弄死他们,旁人还能查出甚么端倪来?

伸手一抹,一干二净,就算是太皇太后派人来查,也根本查不出甚么来。

三郎和四郎,只要还留在世上,就是一个祸害。趁早除去才是正道。

“只能这样了。”萧斌对着两个孩子完全没有半点情谊可言,听到萧佻这么说,半点犹豫都没有就说出这句话,“那两个原本也不是我们萧家的人,能到这样,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阿爷所言甚是。”萧佻俯首应道。心里也升起一股淡淡的复仇后的快意,那两兄弟是太皇太后和其他男人的私生子,如今也让太皇太后尝尝失去宝贝儿子的滋味,也算是一报当年他阿娘的仇。

他是没办法亲自手刃仇人,但是却有办法让仇人痛彻心扉。有时候直接杀了仇敌,还不如让他们活受。生不如死,整日哀痛。

这样才是最好的。

他如今也是大仇得报了。

“可是以后呢,我们家会怎么样?”萧斌叹口气道,外戚就是有这点不好,若是宫里的女儿一旦崩逝,外戚也如同无根之萍雨打风吹去了。

“听说,陛下奉太皇太后之命,接三娘回宫。”萧佻思索一下,将自己听来的消息和萧斌说了,“而且这次还要拜三娘为左昭仪。”

“……”萧斌一听这话就知道这诏令绝对不是太皇太后下的,他知道自己的这个姊姊,三娘惹了她讨厌,被赶出宫去,就不会突然反悔将人接回来,到死都不会。如今三娘在宫外才几个月,连一年都没有,太皇太后就自打嘴巴急哄哄的下令把人接回来,而且这次朝着皇后位置更进一步,这根本就不是太皇太后能做出的事。

“阿爷,看样子,这道诏令应该是陛下借着太皇太后的口下的。”萧斌能想到的,萧佻自然也能想到,何况这原本就也不难想。父子两人都对太皇太后的脾性有了解,知道太皇太后绝对不可能这么做。

“……这……”萧斌想到太皇太后的病情,脸色变了变。

“太皇太后这次应该是真的病重了。”萧佻道,外面的人进宫没那么容易,更别提见到宫里的太皇太后了。

若是天子有心,外面的人见不到太皇太后都是可以的。

“不过,此事对萧家甚是有益。”萧佻说这话的时候,面上的笑容浓厚起来。太皇太后对于萧家是一把双刃剑,可以使得萧家兴荣,也可以让萧家一夜消亡。

这时家族中再出一个宠妃,可以算是正好。若是能够坐上皇后的位置,那么可保下萧家嫡系。

萧佻可不认为天子对太皇太后一点怨恨都没有,拓跋家的人早熟。先不谈几位先帝,就是天子还是皇太子的时候,就对父亲十分尊敬,甚是都不是个三四岁小儿该有的样子。这样的孩子一般天资聪颖,记事也比较早,尤其天子还经历过当年的废立事件。那会太皇太后可是把皇帝往死里整,冬日里只让皇帝穿单袍,甚至整整几日水米未进,又是让中官去杖打。这一件件一桩桩的加起来,还别提先帝死的不明不白。够萧家上下死几个来回了。

萧佻还真的不知道能用甚么去削弱皇帝对萧家的憎恨,三娘出现的时机还真是巧妙。

“三娘,”萧斌想起这个女儿来,这个女儿是所有女儿中最聪颖的,她自己很有想法,一旦决定好了甚么,旁人说再多也没有用。萧斌想起来,或许就是三娘这样的性子让太皇太后觉得不听话没办法掌控,所以才干脆的赶出宫吧?

既然不能为自己所用,那么就干净利落的除掉。这也符合太皇太后一向为政的作风。

“三娘和陛下的确感情非常好。”萧斌想起自己听到的关于萧妙音的一切,甚么身为嫔妃却和皇后一样和天子同辇,不顾宫规夜宿昭阳殿。这样的话他都听了一箩筐了,那会他听了只是笑笑,觉得这样的事上不了台面。

天子喜欢那个嫔妃,那是天家的私事,一个男子说这些事那不是和那些长舌妇一样了么?

可是如今想来,那一条条的都是萧家保命的保命符。

“这次陛下能想着让三娘赶紧回宫,也是不幸中的大幸。”萧斌这几日来一直吃不好睡不好,一开始是害怕太皇太后的降罪,后来等来了太皇太后卧病在床的消息。再然后就是天子收回大权,他又担心着天子会不会对萧家动刀子。如今来这么一下,他只觉得悬着的心都可以放下来了。

“等到这一年过去了,我也将常氏的位置抬一抬。”萧斌道,既然天子那么喜欢三娘,他也识时务一点,将三娘的身份抬成正经的侧妃。

“此事是阿爷的私事,阿爷可自处。”萧佻对萧斌的后院没有半点兴趣,一年之后,萧斌身上的妻丧也满了,怎么做,哪怕是再娶一个进来都是萧斌的自由了。

只是萧拓那边会有些不好过,不过再难过也要挺过来。

**

开春之后,气候倒是一日比一日暖起来,虽然出门还是要穿着厚厚的衣裳,但是气温还是能感觉到在上升。萧妙音整个冬日里差不多都窝在家里,大雪封山之后,更是除了道观就没有其他的去处了,也亏得清则没有嫌弃她烦,见到她对炼丹术有兴趣,还专门找出一些这样的典籍来给她看。

其中以东晋的葛洪著作为主。里头记载了不少的炼丹术,其实所谓的炼丹术就是化学反应,她看那个炼水银和汞的就是置换反应。

看到兴头上,她还会拿着书卷和清则说一说其他的反应,例如怎么不在加热的情况下促成反应的,例如催化剂啊甚么的。不过她手边都没有这些东西,只能靠着一张嘴说。清则听得是半信半疑,不过萧妙音说过的话,他觉得有用的都仔仔细细的记下来,等着来日有机会再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