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33节(1 / 1)

作品:《妙步生莲

他闭上眼。

**

萧妙音从萧丽华那里得知博陵长公主薨逝的消息,她对博陵没有甚么印象,只有幼年时候,那张冷冷的脸。

她的居所原本就比较朴素,猫儿送来的那些话里的锦帛,都被她压在那里不用。萧丽华送来的东西就比较实用,萧丽华这次又让人送来了许多素色的布。

萧妙音虽然出家,但这种事情上,还是谨慎些好,要是留给人把柄那就不好了。

“看你气色不错,我也放心了。”萧丽华和萧妙音坐在床上,看了看萧妙音的脸色十分好之后,才放下心来。

这段时间萧丽华也想来看看萧妙音,虽然她知道萧妙音会没事,但是一个女孩子住在深山里头还真的让人放心不下。到时候出了什么事,她就算赶过来都已经晚了。

“二娘放心好了,我会好好照顾自己的。”萧妙音浅笑道,“只是没想到长公主走的这么快。”

“也不快了。”萧丽华看出萧妙音对博陵是真的没有什么感情,甚至连敬畏都没有,所以萧丽华也渐渐放开了,“三娘你是不知道,长公主病了好久了,只是一直没向宫里说。”

“……”萧妙音摇了摇头,“世事无常。”

她上回听到博陵长公主的消息是多久来着,一年前还是多久,结果再听到已经是人没了。

“罢了,这也是命。”萧丽华想着博陵长公主,这位公主在婚姻上憋屈了点,被太皇太后嫁给了萧斌,不过萧家也是她作威作福的靠山,那么多公主里头就她一个过的最肆意。甚至博陵长公主私下还养了不少的美少年,连婚姻的那一笔不快都能抹了。

博陵长公主这一生可算是富贵无比了。

“最近天也冷的厉害了,你还是悠着点,别出去乱走了。”萧丽华道。

“我知道了。”萧妙音点点头。她突然想起自己从清则那里得到的方子,萧妙音对炼丹术可谓是一窍不通,上面写了配方,她拿着也看得懂,但是自己来就有些危险。

萧妙音看着萧丽华,原本打算开口,但又默默的坐了回去。萧丽华有自己的庄子,做些甚么要比她方便。

但是炸药这东西,威力大,要是用的不好可能会出娄子。

“上回听说二娘用了新的办法来印书?”萧妙音将话题转到萧丽华最近做出来的事上。

“三娘说那个啊?”萧丽华奇怪萧妙音在山上是怎么知道的,不过既然说到了,她还是和萧妙音解释起来,“不过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改动一下罢了。”

“说起来,这事情,还真的没多少了不起的。但是能够看见那些士族不高兴,花出去的人力物力也值得了。”萧丽华想起这些时日来来自士族明里暗里的冷嘲热讽,腰都挺直了不少。那些平常装淡然高贵的士族,这会终于肯拉下脸不再装模作样了,萧丽华心里就觉得真痛快。

清河王不太理解她的想法,不过由她去,兴致一上来,夫妻两个还去看看怎么印书的。

“不是啊,”萧妙音笑着开口了,“只要是能够做出来了,就是大大的了不起。”这话萧妙音是真心实意,不管怎么样,能够做出来的人就了不起。

“……”萧丽华看着萧妙音满眼真诚,是在说真的,她眼里一酸。她养银耳,做生意,开农庄,如今更是一只手做了书商的声音。外面的人对她大多数是没有好话的,这个她知道,尤其是那些士族,说她不安于室什么都有。那些士族说话起来看起来文雅,其实杀人不沾血,说是簪缨世家,可是真的小肚鸡肠起来,连个小女子都不肯放过的。

哪怕权势上比不过,也要在嘴上占便宜,搞臭名声也是好的。

“三娘不觉得我多事不安于室?”萧丽华想起外面对她的风言风语,心里就忍不住揪紧。

“……”萧妙音看着这位平常喜欢说笑的堂姊红了眼圈,知道她在外面受了委屈,“说实话,要是个个都喜欢安定,一日复一日,那么眼下我们应该还在茹毛饮血呢。”萧妙音虽然不知道她受了什么委屈,但是在这点上,她觉得萧丽华没做错,既然有条件,为何不博一把呢。

“我就觉得二娘做的不错,而且做的比男子都好多了。”萧妙音说着一笑,将手边的温汤向她推了推,“男子的那些所作所为其实说起来也不是他们自己口里的不安于室?”她话语温柔,带着点儿软软的吴音,听得人浑身舒服。原先有什么不快,也在这声音中消去了。

萧丽华此刻真心觉得,皇帝那么喜欢萧妙音不是没有原由的。

“嗯。”萧丽华伸手擦了擦脸,“没错,这些事男人能做,我当然也能做。何况那些人说我坏话也是因为我过的比他们好。”

“就是。”萧妙音笑了,“所以啊,二娘就应该活的风风光光,气死他们!”

“三娘说的对。”萧丽华擦了擦脸,“其实啊,我之前想用陶土做成一个个的小方块,上面有字,用的时候排列好用蜡固定,用完了还可以收起来下回再用,不知道比我现在用的雕版方便多少。”

这不就是活字印刷么……萧妙音听着在心里嘀咕。

“听起来不错,二娘怎么不做这个?”萧妙音问道。

“烧出来的模子都不经用,”说起这个萧丽华都要叹口气,“用木头也行,不过……花费也大。”

“这个……”萧妙音想了想,“我记得道观中道长炼丹的时候用‘六一泥’,入炉中炼丹之后也不见脆裂。”

“六一泥?”萧丽华想了想,她从来没有和道士打过交道,“我记着了。”

萧妙音只是一提,萧丽华记在心里。

说完了这个,萧丽华又和萧妙音说了许多话,其中不少是苦水。萧丽华和清河王感情很好,她也记着当初萧妙音告诉她的那些话。但是清河王生母却时不时的来催生孩子,虽然萧丽华用了点小心机把人给逼得不敢来了,但心里到底是不舒服。

一大堆话说完,萧丽华看看天色也要告辞了。她如今是家室,要是清河王回到家里见不着她,还不知道怎么派人出来找。

送走了萧丽华,阿难一副三观被震撼了的模样飘到萧妙音面前。萧丽华说怎么整清河王生母的时候都没怎么避讳她这屋子里头的人,阿难自然也是听了满耳朵。

北朝固然不要求女子贤良,但是对阿家那样,实在是太过了?

“娘子,”阿难慢慢坐下来,萧妙音不怎么讲究主仆的那一套,院子里的侍女都被她养出活泼性子出来了,“王妃那样是不是……”

“谁知道呢。”萧妙音笑了,“这清官还难定家务事,何况婆媳之间。”她想到当初在宫里的时候,她和太皇太后也算是婆媳了,至于何太后,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这点小心机不算甚么的,若是清河王真的要袒护老夫人,也不会说那些话了。”萧妙音道。

“……”阿难有些听不明白。

萧妙音看着她这模样笑了笑,侍女走过来,带着些许犹豫,“娘子,那么那些竹子……还烤么?”

博陵长公主走的这个时间点正好是新年,新年里一串的庆祝活动最热闹的就是爆竹,把竹子投到火堆里,听竹子炸开的啪啪声。

山里头太安静了,有时候也里下雨听着外面雨水落地的声响,从骨子里就生出一股寒意来。

不是所有人都能适应山中的生活。

“……你们偷偷放几个吧,我就不和你们一起了。”萧妙音想了一会道,这山里冷清过头了,还是热闹一点显得有活气,至于她就不玩这些了,毕竟有博陵的事在,哪怕没有人看,还是要谨慎点。

“唯唯!”听到萧妙音这么说,侍女们个个都高兴起来。

萧妙音看着阿难看着那些侍女聚在一起叽叽喳喳眼里露出羡慕,阿难女生男相,从小也是被当男人养,看见其他侍女在一起说笑,就有羡慕。

“阿难。”萧妙音对阿难总是格外喜欢一点,阿难虽然和她在一起的时间不是很长,但萧妙音对阿难很喜欢。阿难小小年纪就跟着她上课了,那会她被同父异母兄弟欺负的时候,还是阿难卷起袖子把那几个家伙给拎起来脚都不粘地,到了后面,那几个异母兄弟看见他也知道躲着走了。

“娘子。”阿难搓搓手,笑得格外不好意思,“过几日我就去山中弄些野味给她们过年。”

这会不管是和尚还是道士,都不讲究甚么必须要吃素,道士这会娶妻生子完全没有禁忌的。至于和尚,不能娶妻,还能吃三净肉,只有南朝的和尚才讲究完全吃素。

平常萧妙音肉也没少吃,阿难还会拎着弓箭到山里打几只野鸡回来给大家补补身体,不过这会她可能要停一段时间了。

“嗯,你们吃吧。到时候给我准备几分素菜就好。”萧妙音道。

**

平城中的新年并没有因为博陵长公主的薨逝就减少半点热闹,宫中的新年朝会盛大无比。

朝中大臣依然和往年一样有年日的假期。平城中的勋贵基本上都会避过有凶事的燕王府,所以别人门前车水马龙,燕王府和长公主府面前冷冷清清,连下人都不敢露出多少快活喜悦的神情出来。

萧拓因为这几月来的哀痛身体虚弱的厉害,身上又有孝,只能呆在家中休养。萧佻听说弟弟生病,专门过来看望。

公主家和外面不一样,公主所出的孩子是和公主居住在公主府,不必一定要和父亲住在一起。

到了公主府,萧拓见到萧佻,心下的话再也压不住。博陵长公主在自己亲生孩子面前从来没掩饰过自己对萧佻的看不起。但架不住萧拓就是仰慕兄长,两兄弟罕见的关系不错。

见到兄长,萧拓握住兄长的手,哭着将萧吉和萧闵在守孝时候的放荡行迹告诉了萧佻。

不管博陵长公主怎么跋扈,都是萧拓的生母。尤其逝者已去,应当以逝者为大。那对兄弟的所作所为简直可算的上禽兽不如,连死都抵不了罪过。

萧佻听完弟弟的哭诉,面上凝结了一层霜“那两个人是家里的祸患,如今更是人伦都不能遵守了,继续留下来将来必有祸事!”

萧拓听完他的话,抬头满脸惊讶,“阿兄的意思是……”他眼里闪过一丝犹疑,但他想起这对兄弟长时间以来的胡作非为,如今在守孝的时候饮酒胡闹。再这么下去,谁知道还会做出甚么事来。

若是族内处置他们,东宫势必会出手相护,到时候又是不了了之。

“阿兄。”萧拓抬头声音里带着一丝哽咽。

萧佻点了点头。

☆、108|9.19||

对于萧吉和萧闵拉锁,这个新年过的无比的冷清。以往过年,宫中的太皇太后都会召他们入宫,观看宫中的大驱傩,还会有丰厚的赏赐下来。今年却因为嫡母薨逝,身上戴了孝,只能在家中不能乱走,宫里自然也是不能去了。

宫里的太皇太后还是记得这两个孩子,她派来中官发下赏赐。名义上是给萧家中好几个人,但其中最丰厚的还是萧吉和萧闵两个人。

“哎。”萧吉看着宫中的赏赐,他低下头看着自己身上发了毛边的孝服,心中越发烦躁。博陵长公主的陵墓还没有建好,先将棺椁停在家中,等到陵墓建好之后才葬入里面。

这段时间寻欢作乐是不能了,至少表面上不能。

“叹甚么气?”萧闵听到弟弟在叹气,回过头来问道。两个人虽然已经封王,但到如今萧斌都没有给他们娶妇,新的王府都还没有建成,父亲还在,没有分家的道理。所以兄弟几人都还在聚居在一起。

“好无聊啊。”萧吉看着面前的赏赐都提不起精神来,他从小就在宫中长大,见过的富贵比这个多多了,对于这些珍宝古玩早就一点兴趣都没有。

“你这话可别说出去了。”萧闵也对那些赏赐不怎么感兴趣,每年都有这么一回,一开始还真高兴,毕竟有赏赐代表着宫廷内的太皇太后看重他们,而且那些东西也是好东西。可是再好再重视,每年都来这么一回,姑母对他们的溺爱已经到了不讲理的程度。时间一长,两兄弟就将这些当做理所当然的了。

在宫里还有个李平时不时管教一下,出宫之后,连阿爷都不管他们。他们在宫外过的无拘无束,就算犯了宵禁,也没有人来惩罚他们。不管出了甚么事,东宫都会替他们兜着,行事越发的肆无忌惮。

“外头都是热热闹闹的,偏偏我们家里冷清的和甚么一样。”萧吉和萧闵抱怨道,“这是没意思。”

“长公主薨了,能有多少意思?”萧闵叹了口气,他对长公主没有好感,但长公主没了,他们也的一块儿跟着守孝,私底下喝那么两口酒,还搞得和做贼似的,唯恐别人发现。

这对兄弟原本就是坐不住的,在家里熬了这么两三个月,只觉得浑身上下难受的要命,恨不得跳起来到外面去好好的玩上一顿才罢休。

“那些平常人家,爷娘没了,过了那么一两个月,该干甚么干甚么,我们家里说是富贵,可是在这上面还比不得那些平民呢。”萧吉对长公主可没有那么多的敬畏之情,博陵长公主活着的时候,他就没见着博陵敢对太皇太后有甚么不顺从的地方,只要是太皇太后讲的,那么博陵长公主只有照做的份,甚至被训斥了,那也只有受着。他们还见过一次博陵被太皇太后说了,博陵只敢唯唯诺诺大气都不敢喘的。这样的嫡母,要他们跟着守孝,这让他们可吃尽了苦头。

所谓的孝期,认真算起来,不但不能粘酒肉女子,还要兄弟几个去父母的墓旁结庐而居三年。要是能够因为哀痛毁了身体,那么基本上一个孝子的名头妥妥的跑不掉了。

萧吉兄弟对所谓的孝子名头没有兴趣,北朝还保留着汉朝举孝廉的入仕办法,但他们身上已经有爵位,官职也是唾手可得,根本不必好那些寒门子一样辛辛苦苦的谋求个好名声,所以孝不孝的不在意,只要别闹出个忤逆大不孝就成了。

“我们真的还要在家里呆着?”萧吉是兄弟两个中最淘气的一个,也是最坐不住,想到至少要在家里过了新年,顿时就无精打采的。

“难道你还想出去给人话柄?”萧闵回口呛了一句,博陵长公主可不是甚么普通的贵女出身,天潢贵胄,别人家的贵女和夫君过不下去,要么和离要么在生下嫡子之后,拢着儿子咬牙忍耐。博陵是和萧斌各玩各的,公主府里养了一大票的美少年,日子过的不比萧斌差多少。

换了别人家说不定早就闹翻了,公主家,不同于平常勋贵。若是平常勋贵出生的嫡母,不遵守规矩也就是得罪那么一家子。但天家,天子还有一双眼睛呢。

“可是闷的很,一声爆竹都听不到,浑身发寒啊。”萧吉说着就凑过来一条胳膊就挂在萧斌的脖子上,“出去走走嘛。”

“上回我陪着你犯宵禁了,这次可不了啊。”萧闵上次被萧吉拉着大晚上的出去跑,马车在前头跑,后面一群武侯在拼命追。

一开始他也是有担忧的,后来看着那群武侯跑的气喘吁吁的模样,原本的担忧也没了。后来这事更是被太皇太后压了下去,两人除了被关在家里几日之外几乎没有任何另外的惩罚了。

萧闵的脖子被吊着,那边一模一样的脸凑了过来,“怕甚么,姑母才舍不得动我们呢。而且那边那两个,难道还敢忤逆太皇太后?”

萧吉口里的那两个就是嫡出的萧佻和萧拓,他们在宫中享受到的要比那两个嫡子要好的多,就算回到了萧家,他们的待遇和嫡子一样。久而久之,自然是没感觉到甚么嫡庶的差别,甚至在外面人情交往,那些勋贵待他们都还更加殷勤些。

“……”萧闵不说话,看着萧吉那张和自己一模一样的脸,“好。”

少年人心性,再加上两兄弟的脾气早就被养坏了,真的一个冲动上来还有甚么是不敢做的?

当即两人换了衣裳,再让家人偷偷准备一辆马车,家人紧张的手心里出了一层汗水,滑腻的几乎抓不住手里的竹策。

“若是事情办成了,你和你的一家子不但能够放良,而且还能得到钱财田地。”那人说的话驭夫还记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