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四百七十三章 散纹术(1 / 1)

作品:《最强科技丹师

“不行,就这么轻易放弃了可不太好啊,其它方面的影响倒是其次,最重要的是这种畏缩,退避的态度和作为,让我的心境受损啊!”

“喔,反正我现在的积分也足够我排上名次了,哪怕不炼制,或是一直失败也没关系,哪怕积分不够,没排上名次,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尽力而已……”

“既然如此,那还顾忌什么,那就继续呗!”李丹暗自沉吟和鼓劲道。

于是李丹一番深思熟虑之后,决定继续试验和炼制三品丹药的二炉炼制,不过,在开炼之前,李丹觉的有必要好好总结和分析一下失败的原因和经验积累。

“嗯,这次二炉炼制,失败的原因很简单,掌控力不足,特别是中后期明显掌控乏力,从而导致温度失控,丹毁药亡。”

“而之所以会有几枚丹药保留下来,还炼制成功,则是因为智脑的及时辅助和跟进,放弃难以掌控的部分,将可以掌控的部分,间接的保护了下来。”

“而从这些情况来看,我可以有效掌控一炉三丹炼制,是可以确定的,至于再多的,或许再添加一两枚还可以,再多就不行了……”李丹沉吟和思索道。

主要的情况,李丹都可以通过智脑了解,模拟和研究。

而无数次模拟炼制,都告诉李丹,依照他现在的模式炼制,根本没有可能实现和完成。

“那么,难道没有其它更简便的方法,可以降低各方面的消耗和控制,实现三品丹药的二炉的炼制吗?”李丹沉吟和思索道。

这才李丹这次思索和研究的重点,也是他以想到的唯一突破口,那就是减少各种操作和控制,降低难度,预留更多的操作空间和控制力。

当然,还有另一种方法,李丹也想到了,那就是增强自己的精神力和控制力,哪怕短时间也可以。

但很明显,这种方法不太适合当下情况,一是比赛期间,李丹没有时间去寻找和完成,二是代价和副作用恐怕不小。

也正因为如此,李丹哪怕想到了,也是在第一时间将其排除了。

“一个减量,一个增量,相比之下还是减量更容易实现,那么该做什么样的减量和改变呢?”李丹沉吟和思索道。

减量操作,绝对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如果李丹可以去掉一些不必要的操作和消耗的话,那外二炉的控制也是没有那么难了。

可是让李丹比较纠结的是,他思来想去,也不知道该精简哪些操作,才能实现自己的目的和目标。

“每一个过程和操作似乎都不可或缺,都有各自的作用和用途,究竟该怎么精简才最好呢?”

“唉,既然这种方法不行,那就反其道而行之,先将一切返本归源,从源头的一炉三丹开始,再添加更多……”

“不错,如果返本归源的话,一炉三丹相同品质,这种操作,以我的能力二炉也应该是可以掌控的。”李丹沉吟和思索道。

于是李丹又循着这个思路和想法,想要构建出一个最简单的二炉三丹炼制程序和方法。

不过可惜的是,无论李丹如何试验和模拟,也无法获得自己所期望和满意的结果。

最后还是智脑给了一个建议和提醒,这才最终解决了这个问题。

“原来如此,解决方法竟如此简单,只需要在最原始基础的程序中,添加散纹术就可以了……”李丹摇头道。

散纹术,也就是驱散灵纹之术,这是李丹刚刚给这种炼丹技巧所起的名字。

本来李丹对这种散纹技巧并不是很重视,甚至连名字也懒的起。

毕竟只是散掉现成的丹药中的灵纹而已,这对任何修士而言都不是一件难事,而破坏也远比创造简单有效的多。

可是当智脑为李丹提出建议和提醒之后,这才猛然发现,原来这种具有破坏性质的技巧,有时候竟然也可以有大用处。

“散纹术,不仅可以用于丹药散纹降品之用,而且还能用于积累和改变灵性分布基础,炼制活丹之用……”

“当然也不排除还有其它方面的应用,只是现在还没发现和不知道而已!”李丹沉吟和思索道。

也是经此一事,李丹才猛然想起来,散纹术在另一方面的应用,那就是活丹炼制,这才越发对其重视起来。

另外对于散纹术在降品炼制中所起到的作用,李丹也是经过一番认真思考和总结。

“不错,我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获得三种不同品质的同类丹药而已,而且我的要求也不高,只要上品,一纹,二纹即可。”

“而以我的炼丹能力,三品丹药同时炼制三枚,并且获得灵丹的概率百分之百。”

“而且因为分灵术和灵性富集术的被动应用,所以连二纹炼制,也至少有五成以上的机率甚至更多。”

“既然如此,我又何必去增加那么多繁锁而不必要的操作和控制技巧呢,完全可以照常炼制,最后在蕴丹的过程中,随需求选择性散纹完成即可!”李丹沉吟和思索道,思考和分析的极为透彻。

其实也是李丹自己钻牛角尖了,受限于自己的思维,这才没有想到这种方法。

智脑本来也是如此,若非李丹后来想到返本归源,再加上一番运算和模拟,恐怕也无法给予李丹这么好的建议和提议。

总之,这次问题的解决,有赖于李丹和智脑的共同作用,彼此合作和相互辅助,这才有了如今的成果

“不错,我和智脑都有各自的思维盲区和局限性,所以唯有彼此合作,相互辅助,完美组合起来,才能弥补缺陷,起到更好的作用。”

“喔,不错,这么说来,我和智脑的组合才是最完美的,缺了谁都不行啊!”李丹暗自感叹道。

同时李丹对于智脑的认识和定位也更加明晰,不仅仅是辅助的机器,而且更是最好的合作伙伴,最佳搭档。

总之,如果说以前,李丹虽然对智脑很依赖,作重视,也很信任,但也仅仅只是将其当作是一件随身器物,金手指而已。

可是现在,李丹同样对智脑很依赖,很重视,也很信任,但却不再将其当作器物,而是合作伙伴和搭档,放在了同样平等位置上。

而李丹不知道的是,他这次思想和思维的转变,在不久的将来,为他避免和挽回了一场怎样可怕的生死危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