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三百一十一章 不一样的变化(1 / 1)

作品:《最强科技丹师

一个庞大的灵气空间,有着一个旋涡状的灵气云团,就如同灵气漩涡一般,这是上丹田灵气空间天然形成的,一种有别于其他灵气空间的状态。

李丹很容易的,就将那一枚炼制好的五行丹种,直接转移和放置在了这个灵气空间的核心处,也就是灵气漩涡的中心点之上。

而在这个过程中,十分的顺利,没有任何意外的发生。

“好了,大功告成,接下来就要看五行分化的效果了!”李丹点头道,然后意识沉浸在这个奇异的灵气空间,等待五行丹种发挥效力的过程。

实际上,五行分化开始的时间,要比李丹想象的要快上不少,只是五行丹种放置完毕后,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内,一丝丝不同色彩的五行灵气,开始在灵气漩涡中不断滋生出来。

而在接下来短短几个时辰内,五行分化和五行灵气诞生的速度自然是越来越快,分化出来的五行灵气苏占据的比例,也是越来越大。

只是有些奇怪的是,这里面的五行灵气并没有像其他五行空间那般泾渭分明,五种灵气被直接隔离和分成了五个相对独立的区域。

而是以一种奇异的方式,化成一丝丝一缕缕,然后凝聚在一起,围绕中心点的五行丹种慢慢循环转动,就如同漩涡般的五色彩带一般飘逸动人。

当然,或许接下来还会有什么其他的变化,不过这种奇异变化,李丹也是第一次遇见,所以说对于这其中的变化和演化过程和原理,他也并不是很清楚,

“这是怎么回事,虽然五行分立成功,但却没有形成那种稳定的五行分立和隔离的架构,而是形成了彩色漩涡云团,还真的与众不同啊!”李丹不由得惊叹道。

对于这种现象,李丹还是很好奇和惊讶的,因此一边观察和耐心等待,一边则仔细做一些试验和研究,想要搞清楚其中的原理和演化过程。

“其他五行空间的分化,无论大小,一般都大同小异,都是以核心点为基础,然后分化成泾渭分明的不同五行区域。”

“与之不同,这一个灵气空间的分化,却是呈现出了不同的态势,这或许与它原本的状态有关系,毕竟这一出灵气空间,原本的状态就是旋涡状的灵气云团。”

“可是也不对啊,许多单一穴窍,内部也有灵气漩涡,按为什么没有形成这种状态呢,难道说是本身不够庞大,又或者灵气漩涡还没有深入影响到灵气空间内的变化?”

“嗯,或许一起的关键和重点,应该与上丹田灵气空间原本的特殊漩涡状态的形成有关系……”李丹沉吟和思索道。

思索和研究了一番,最后李丹将重点,或者说注意力,放在了上丹田灵气空间内,有关特殊旋涡状灵气云团形成的原因和原理之上。

“上丹田的特殊性,如果真的与旋涡状灵气云团形成有关,应该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大脑中经脉和穴窍的分布情况,二是识海中神识以及精神力云团的分布情况……”

“或者,说白了,这两个因素完全可以看成是一种因素,毕竟两这件事有密切联系的……”李丹沉吟和思索道。

对于头脑中经脉和穴窍的分布情况,李丹或许不太了解,但是对于识海中,特别是精神力云团的分布情况,却可以说是仔细观察和研究的,虽然也不敢说是百分百了解,但基本情况还是知晓的。

“识海中,精神力分布情况,是外部分散内部精密,中央是云团状的核心区域,而且就像是被迷雾笼罩一般,越是深入核心越是难以窥视和探知内部情况……”李丹思索和研究道。

其实在以前,李丹是海中的情况也是同样类似,不过情况更加简单明了,整个识海空间几乎全部被迷雾笼罩,同样是外部稀松分散,内部聚集紧密,越是深入越难以窥视探查。

只是后来因为李丹精神力的几次增长和蜕变,这才形成了如今以外部空旷,几乎只能看到淡淡雾气分散,内部则以一枚仿佛成形的精神力云团核心的情景。

“精神力云团,是识海核心,所有精神力的诞生和聚集,都是以它为中心,虽然因为精神力所形成的雾气太过稀薄,难以观察其运动轨迹,但大体而言,应该是以漩涡状态牵引和吸收……”

“另外,还有大脑内部经脉和穴窍,或着说神经系统的分布,按照地球的某些医学研究表明,应该也是类似于褶皱分层一般,有一定的规律和形态。”

“如果说最有可能描述这种褶皱分层结构的模型构造,那一定是类旋涡状态……”李丹思索和研究道。

其实李丹也曾经通过智脑,对自己的脑部区域进行过扫描分析和研究。

不过可惜的是,除了个别一些难以探测,或者看不太懂的地方外,大部分和前世李丹所知晓的脑域知识,包括智脑中存储的一些资料,并没有什么不同和特殊的地方。

或许,唯一比较特殊的地方,就在于识海,以及穴窍和经脉的存在。

毕竟,前世的地球,虽然在生命科学和医学方面同样有所研究和建树,但也只是个别领域的优势而已,比起九州大陆真的差的不是一点两点。

至少前世对于神魂和精神力的存在,还只是一些猜测和探索阶段,根本就没有太多的定论,甚至包括穴窍和经脉也是如此,很多人都不认同。

可是九州大陆则不同,这里是修行文明,本就擅长生命的探索,锻炼和进化领域,优势明显,也是理所应当。

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李丹才不敢小觑九州大陆的任何方面,唯有自己真正深入探索和研究,甚至掌握和了解之后,他才能得出一些结论。

当然,在此过程中,并不妨碍李丹将修行文明的手段,和地球科技手段结合起来的实践应用,这也是他探索和追求的一个重要方面。

“理论结合实践,既可以从理论出发指导实践,也可以从实践起步,反推理论,总之无论是哪种方法,只要用的对用得好,最自己有帮助就可以了。”李丹沉吟和思索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