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八十四章 丹药的批量化生产(1 / 1)

作品:《最强科技丹师

“三天,一万枚一品丹药,这个数量有点多啊!”

“如果按照我所发明和创造的电能淬炼方法,想要从普通药丸,提升到一品下品丹药,其成功率大约只有五成左右,也就是一半的成功率。”

“如果按照这个计算,那么一万枚一品丹药,至少需要准备两万枚药丸,或者还要更多一点,毕竟如果成功率不够稳定的话,可能需要的更多,总之有备无患。”

“最后,是在原料供应充足的情况下,用电能淬炼成功一枚下品丹药,大约在三到五分钟左右,也就是最多按照五分钟计算。”

“两万枚普通药丸,所需要淬炼的时间大约在十万分钟,也就是一千六百小时,六十七天左右。”

“这样算下来,我只有三天时间,那每一次淬炼至少需要二十三枚以上,这才能基本满足时间上的需求。这个数量,以如今发电机的功率和发电量倒是可以承受。”

“不过,如果单凭我一个人的力量,哪怕加上一些工人,想要完成这样庞大的工作量,也不是一件特别轻松的事情,更何况还有一些意外情况的出现。”

“所以说,想要更有效率的完成这个任务和目标,还需要更多更有效率的方法和措施才行……”李丹沉吟和思索道。

当李丹从迷雾山谷离开,回到石落村之后,并没有忙着,第一时间开始淬炼提升丹药的操作,而是首先吩咐了制药工坊全力生产,同时截留所有的药丸产量。

对于李丹而言,其实普通药丸,和顶级药丸在作为电能淬炼的原材料方面,无论是成功率,还是效果都差不了多少,甚至普通药丸更加廉价,性价比也更高一点,。

也正因为如此,李丹自然喜欢利用性价比更高的普通药丸,另外,李丹这样做,也是为了有足够的药丸数量,为之后的计划和工作做好准备,显然普通药丸更加容易获得和炼制出来。

“两万枚普通药丸,以制药工坊的全力炼制的效率,三天的产量,至少可以有九千枚以上,再加上库存,还有我平时积攒的一些,凑齐两万枚,应该没有多大问题。”李丹沉吟和计算道。

如果放在其他人身上,三天时间,拿出来几万枚药丸,或着一万枚下品丹药,哪怕只是普通药丸,也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可是李丹不同,他有这个先进的制药流程,比如说制药工坊先进的流水化作业,还有各种仪器设备,等等,制药的效率十分惊人。

就比如说制药工坊,平时一天的产量也就一千枚左右,这还是因为最多只维持了一半的开工率,如果全力开工,连班倒的生产之下,那就是一天三千枚也绰绰有余。

这也是李丹为什么会如此自信,三天时间可以拿出来量完美药丸的原因之一。

“两万枚普通药丸,其实很好拿出来,不过,这也仅仅只是元磁疗而已,最重要的还是一万枚一品丹药的淬炼……”李丹沉吟和思索道。

其实有关这方面的事情,比如说如何提高电能淬炼丹药的效率,李丹早就有了一定的方法和方案,总的说来,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淬炼的成功率,如果可以将淬炼的流程不断优化,哪怕只是提高一点点成功率,不仅提高生产效率,而且还可以减少时间和丹药原材料的投入,变相提高了效率。

二是,加大一次淬炼丹药的数量,这个可以从多处入手。比如说增加淬炼容器数量,或者增加每一个容器中丹药淬炼数量,等等。

总之,如果在淬炼成功率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尽量增加一次淬炼的丹药数量,以节省时间和增加效率,这样算是一盏不错的方法。

三是,最好的提高淬炼效率的办法,其实是对生产流程和设备进行深入调整和改造,甚至形成自动化和批量化生产。

这样既不用浪费太多的人手,也同时节省时间和精力,绝对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三个方面,其实没有什么冲突,可以三管齐下,如果最后可以全部实现,那么不仅是效率提升那么简单,甚至可以实现批量化生产一品丹药,也不在话下。”李丹极为有信心道。

三个方面,李丹其实并没有多少时间专注这些,不过磨刀不误砍柴工,李丹觉得自己可以一边人工炼制,一边试验和研究,以实现更高的淬炼和提升效率。

“不过保险起见,以目前的效率和规模,可以先行安排三十个人,分别盯着三十个淬炼容器,实现一次性最多三十枚,不对一般的成功率,那就是十五枚左右丹药的产量。”

“再加上先前的一些积累,哪怕在效率改进方面没有什么进展,也不会耽误最后一万枚一品丹药的生产。”李丹沉吟和决定道。

于是李丹首先利用现有的条件,在炼药房,完成了三十套一品下品丹药淬炼设备的安装,然后直接招人,经过简单培训之后,迅速进入了生产状态。

三十套设备,不仅已经占据了整个炼药房差不多一大半的空间,而且电能方面也几乎已经达到了最大值,李丹为此也算是竭尽全力了。

至于李丹自己,只能利用最后一点剩余电量,开始进行各种试验和研究,以优化和改造淬炼的过程和流程,以及生产设备的进一步改造和完善。

“前两个方面,其实很容易。第一个方面,无非是各种试验,模拟,和优化的过程罢了,或者只要根据智脑稍微实验和优化一下就可以了。”

“第二个,则可以在仪器和设备的样式构造和精密性上做文章,应该可以提高不少淬炼效率。”

“至于第三个方面,自动化和批量化生产方面,则是重点和难点,虽然说以现在的淬炼效率,也可以实基本现三天一万枚一品丹药的炼制,但效率还是太低,而且太折磨人。恐怕工人们受累不轻。”

“所以说,如果可能的话,还是要尽量将这种自动化或者批量化生产的设备做出来……”李丹沉吟和思索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