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十五章 工坊和村落建设(1 / 1)

作品:《最强科技丹师

最近李丹真的很忙,这种忙碌大约已经持续了半个多月时间,而且在可以预见的下半个月,似乎依然不会减少,那么李丹究竟在忙什么呢?

这就不得不从李丹试验和研究各种丹丸和丸药术说起,自从他将这些丸药配置和炼制出来之后,他便一直寻思着售卖和批发出去,好赚一点成本钱。

这不一个月前,李丹就将一些药丸,交给相熟的商人和商队拿出去贩卖,而不出他所料,他所炼制的这些药丸,果然受到了欢迎和追捧。

而李丹草药师和丹药师的名头,也因此更加广泛的传播开来,许多商人和商队也首先慕名而来,于是在短时间内,李丹收到了大笔的钱财和定金。

总止李丹算是有钱了,财富倍增,不过这手头钱一多,他就琢磨着想要完成自己以前的一些想法,比如说开一些工坊,改善村里的一些生活设施,等等。

当然,开始时李丹也没有多想,只是想要先建一个用来流水化生产作业的制药工坊,然后批量生产一些常见的丹丸和药丸,以应对各种商人和商队的进货来访。

不得不说,李丹所炼制的那些丹丸真的很受欢迎,又或者本来市场的需求就很多很高。

所以李丹虽然赚钱,但以他一个人的力量,哪怕再努力也根本就配置不了多少药丸,换句话说,他的药丸需求很大订单不断,但却面临着巨大的产出问题。

更重要的是,如果李丹真的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在配置药丸的话,不仅无聊,而且还会占用他大量的学习和研究时间,得不偿失。

也正是因为如此,李丹很聪明的就想到了,可以建设一座制药工坊,采用流水化作业,批量化生产,绝对可以满足外来的订单需求。

不过,许多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区区一座制药工坊的建设,其实对于李丹而言完全没有任何问题,不管是工坊所需的土地屋子,还是里面的各种器具工具设备,都可以短时间的准备齐全。

实际上,李丹以前的一些小发明和小创造,包括闲置,认为没用的东西,在这种时候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比如说李丹以前鼓捣发明创造时,培养和养活的几个石匠木匠,不仅技艺精湛,而且看得懂李丹所设计的图纸,所以都可以为工坊的建设,提供良好的助益,加快了进度,这是他以前完全没有想到的事情。

另外,还有制药工坊工人的招募和培训,也基本上用不了多长时间,毕竟是流水化作业,每一个工人都只需要掌握一个简单的流程就可以了,所以学习和掌握起来很简单。

“可是,制药工坊本身,包括工人在内并不是药坊的全部,这仅仅是生产环节,还有原料收购,处理,食物后勤,工资统计结算,还有监督,审查,销售,等等环节……”李丹有些无奈道。

其实其他环节都还好说,目前来说,让李丹比较头痛的只有两个,一是原料收购和处理,由于制药工坊的生产能力很强,所以需要的材料也是海量。

而如果只是单凭李丹一个人,或者一些村民的帮衬,根本就收集不了多少,所以李丹在发布悬赏,让更多村民,加入采集和收集草药的队列,为他打工的同时,还想着扩展范围,在周围其他的村落推广和悬赏。

另外,还有普通草药的种植问题,李丹也想着雇一些村民来实现精耕细作,将一部分原材料实现自给自足,也算是防患于未然,出现断货问题。

“或者,也可以向其他的商队购买和批发一些,虽然会增加一些成本,但只要不是太贵,也应该还有得赚……”李丹沉吟和思索道。

实际上,李丹所生产的各种药丸,虽然卖价看着不是很高,但利润却无比丰厚,哪怕是让商队或者商人转手大赚了一笔,李丹依然可以大赚特赚。

“呵呵,如果真的不行,收购药材和原材料的价格太高,那就只能将批发价提高,我就我的药丸物美价廉,不相信没有人买!”李丹心道。

李丹这可绝对不是自夸,因为工坊流水线生产,虽然有了雇人和其他成本消耗在内,但是因为产出数量增加的问题,成本只会更低,自然会赚的更多一点。

“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产生了第二个头痛的问题,那就是给村民和工人们食物供给,还有基础设施的问题……”李丹有些头痛道。

本来石落村附近就比较缺少食物。

一来这里穷乡僻壤,村民们又比较懒散,生产力十分低下,二来,附近都是山脉树林,可以开垦耕作的土地很少,又不懂因地制宜,精耕细作,粮食产出自然很少。

当然这本来不算什么问题,村民们日子都是苦哈哈的,缺少食物也是常见的事情,自然不算什么。

可是现在的问题是,李丹开办了制药工坊,村民们手中有钱了,可是如果只是有钱,却买不来粮食,这对李丹,以及他的工坊,还有石落村的发展确实十分不利。

如果李丹无法为村民们和工坊的工人们,提供足够的食物和粮食保障,吃不饱肚子的话,很容易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影响到草药的收集和收购,还有工坊的生产力。

“虽然可以向商人和商队收购粮食,但真的太贵了,这个时代,粮食可是硬货币,有的时候甚至比药材都昂贵,所以只能暂时或者少量的进购,最重要的还是要自给自足啊!”李丹沉吟和思索道。

也正是有了这样的思量和想法,李丹在建设制药工坊的同时,又在石落村里兴建了其他各种配套设施,比如说药材种植基地,粮食生产基地,宿舍楼,药材铺,还有道路,和一些商铺,等等。

另外,因为手头宽裕,李丹又在此基础上,建设了一些其他类型的工坊,主要生产一些他曾经发明创造,比较受欢迎的小玩意。

最后零零碎碎的各种建设计划加在一起,李丹才后知后觉,发现自己的计划已经将石落村改得面目全非,如果真的实施和建设的话,石落村肯定会发生巨大变化,甚至有了小镇的局面和气象。

“既然如此,那就索性将整个石落村,统统纳入改造和建设计划,最终目的是规划和建设成为一座小镇。”

“嗯,石落镇,不错,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既然我有钱也有能力,自然要为家乡父老改善生活条件,做一番贡献。”

“更重要的是,如果石落村成为小镇,也可以吸引更多的商人和商队商铺入驻,不仅方便交易,繁荣经济,而且到时候可以发展房地产……”李丹沉吟和决定道。

李丹这一番决定,也是他这一段时间忙碌的主要原因,不过虽然忙碌,但却让他过的很充实很有干劲,他的一身才华和知识,也算是有了展示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