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喜遇良辰 第314节(1 / 1)

作品:《喜遇良辰

皇帝自从惩办了许美人和唐玉生之后,病情就更加严重,杜正一刻不敢离身地侍奉,皇帝的病也没有好转,没有完整地说过一句话,这几日更是连眼睛都没睁开过。

宫中所有事宜都是她在处置。

杜正那些人也只能在旁边看着,她没有什么大的举动,杜正也不敢质疑。

徐皇后没有现在掌权的意思,无论是皇帝还是杜正那些人,都只剩下一口气,这口气不能断,因为她得利用他们解决了祁王。

将来祁王世子要承继皇位,杀死他亲生父亲这笔账不能算在她头上,否则日后必然成为他们之间的隔阂。

时机掌握的必须精准。

所以皇帝真实病情不能泄露。。

徐皇后几乎小心翼翼地算计着,却忘记了一点,殿前司的人不受她的掌控,李佑是个有自己思量的人。

徐皇后道:“立即去皇上的寝殿。”唯一能阻拦李佑的人只有她,可惜她身边的人没有把握能拿下李佑,否则她会立即将李佑拿下,或是杀死或是囚禁。

徐皇后向皇帝寝殿赶去。

刚刚下了步辇,就看到杜正站在大殿外,眼睛通红,一副失魂落魄的模样,李佑就站在杜正不远处,脸上神情肃然,正在与御医说话。

徐皇后心中一沉,李佑的模样像是已经进去过了。

看到徐皇后,李佑目光一盛,和杜正两人向徐皇后行礼。

“皇后娘娘,”李佑道,“臣斗胆问一句,皇上这般模样,皇后娘娘为何瞒着所有人?”

徐皇后道:“本宫为何这样做,难道李大人不知晓?若是传出什么消息,谁去对付鲁王、祁王,难道是李大人吗?”

“对付了鲁王和祁王之后呢,”李佑道,“娘娘的意思,鲁王、祁王正法之后,这一切就不用再隐瞒了吗?”

“这是皇上的意思,还是皇后娘娘您的意思?那么吩咐二府调兵遣将的一直就不是皇上,而是皇后娘娘?”

徐皇后皱起眉头:“李大人这话是什么意思?在指责本宫?”

“微臣不敢,”李佑道,“微臣只是在问皇后娘娘实情,一直以来我们得到的消息都是皇上病榻亲自上下令,而非经旁人之口说出。”

徐皇后定定地看着李佑:“那本宫问李大人,这有什么不同?皇上能够开口说话,会另有安排?”

李佑再次行礼:“微臣不知,不敢擅自揣摩圣意。”

徐皇后目光冰冷,李佑的意思是,皇上口不能言,自然无法反驳。

李佑接着道:“但,到底是谁下令,就算不能与所有朝臣说清楚,也该让谢相及朝中几个重臣知晓。”

皇上的意思,还是徐皇后的意思是不同的,即便皇上也会这样吩咐,但就是不一样。

现在不管是对是错,徐皇后都可以推到皇上身上,徐家也可以将皇上当做盾牌,为他们的作为遮风挡雨。

徐皇后自然知晓李佑的意思,她的神情不由自主地起了变化,她心中清楚,这话不能说明白,否则一切都会不一样。

李佑接着道:“朝中重臣,也应知晓皇上如今真实的情形。”谷

“李佑,”徐皇后忽然扬声道,“你这样做到底存了什么心思?”

李佑没有回答,而是继续道:“只要皇后宣谢相等人进宫,让众人见过皇上,微臣就再无二话。”

“先皇病重时也是这般安排,即便要扶立新君,也是重臣开道。”

如果真是这样,她这个太后又有什么用处?

在谢相那些人的鼓动之下,新皇帝很有可能还会向徐家下手,幼主身边不能有掌权的太后。

做大的徐家自然也要被打压。

徐皇后决不允许这样的事发生,如果说不通李佑,她就要向李佑下手。

徐皇后看着李佑:“好,本宫这就让人传谢相,以后前朝种种就交给谢相和李大人,希望你们忠心耿耿能保住大齐江山社稷,有半点闪失,你们都万死难辞其咎。”

说完这话,徐皇后怒气冲冲地向外走去。

走了两步,徐皇后依旧不放心,看向杜正:“杜中官为何不在皇上身边侍奉?”

杜正应了一声:“奴婢这就去。”

徐皇后道:“你要明白,皇上比什么都重要,谢相和中书省官员来之前,任何人不得再进入皇上寝殿。”

徐皇后说完继续向前,乘上步辇之后,徐皇后看向身边的女官:“召集本宫心腹,立即前去诛杀李佑,就说李佑妄图刺杀皇上。”

女官明白过来,徐皇后假意答应李佑,是免得李佑有所防备,毕竟宫中有不少李佑的人,到时候很有可能无法一举将李佑拿下。

徐皇后道:“李佑身上带着利器,又有人会帮忙,所以不能大张旗鼓。”

女官应声:“奴婢这就去办。”

徐皇后没有回到寝宫,让宫人接出祁王世子,两个人一起躲去比较偏僻的大殿中,以防有个差错,李佑带着人前来寻她。

李佑虽然是殿前司指挥使,但殿前司的人也并非全都听李佑驱使,还有许多人早就投靠了徐家。

李佑站在殿外等候,宫人送来一杯热茶,李佑没有心情饮茶,挥挥手示意宫人退下,宫人弯腰似是正要抬脚向外走,却在这一刻忽然抽出腰间的匕首向李佑刺去。

李佑下意识抽出腰间长刀抵挡,宫人一击不成,反而被李佑的刀锋伤了手臂,但宫人没有就此退缩,他咬牙扑上前伸手将李佑抱住,紧接着宫墙上伸出弓弩,十几支箭矢向李佑疾驰而去。

……

皇后手指下意识地摩挲着茶杯,等待外面传来消息。

如果顺利的话,能立即将李佑留在宫中,这一步虽然危险,但必须要这样做,否则就会前功尽弃。

徐皇后表面上看似镇定,手心却已经出了冷汗。

要不是动李佑会让谢相怀疑,她早就向李佑下手,不会等到今日。

眼见事情就要做成,李佑却在这时候冒出来,就算杀了李佑会引来麻烦,也是留他不得了。

第四百八十七章 来了

箭矢飞进来的瞬间,李佑一脚踢在旁边的石桌上,石桌倾斜,李佑弯腰顺手将石桌抄在手中。

“笃笃笃”箭矢被桌面挡住。

李佑趁机闪躲,几步就踏到了门口。

“不能让他出去。”

有人叫喊一声,众人立即冲上前就要阻拦李佑,却在这时从旁边冲出去六七个人,两拨人同属殿前司。

平日都是同僚,如今却打斗在一起。

缠斗的功夫,李佑砍杀了两个阻拦的人,冲出了院子。。

“想方设法出去,”李佑大喊道,“只要有人能出去,立即向谢相禀告,皇上已经不能言语,如今宫中掌权的是徐皇后。”

殿前司本就该护卫皇帝,李佑即使提出异议,强行要面见圣上也有他的理由,这样的事闹出去,一时半刻无法辨出对错,只有请皇上定夺。

但皇上是见不得的。

所以无论如何,李佑的人绝不能踏出皇宫,否则事情就压不住了。

不过李佑这次显然有所准备,带来的都是亲信,这些人护着李佑一路向宫外杀去。

大部分宫人不知晓发生了什么事,看到宫中突然大乱,都惊慌地四处逃窜。

宫门按照皇后娘娘的吩咐紧闭,若是换了旁人必然要死在这里,可惜李佑主掌殿前司多年,守门的禁军瞧见是李佑,立即有人拔刀反抗,有人倒地,有人受伤。

宫门前一场械斗之后,满手鲜血的禁军硬是将宫门重新打开。

值房的官员听到动静走出门, 就瞧见李佑的等人脸上、官服上满是鲜血。

官员吓了一跳,还没回过神来, 就看到血葫芦似的人冲到他面前道:“禀告谢相, 皇上出事了,如今徐皇后把持朝政, 让谢相一定想法子救下皇上。”

那人才说完话,就见更多禁军围了过来。

李佑被追杀,来不及说太多,只是转头瞧着那些官员喊了几个字:“皇上……皇上……快……请谢相去见皇上。”

说完李佑一行人抢过禁军手中的马匹, 快马加鞭向京外冲去。

马蹄声响越来越远,禁军前去追赶。

官员们才回过神, 鲁王、祁王谋反、京营大乱之后, 殿前司竟然也乱了。

李佑是皇上身边的人, 皇上身边近卫都是李佑调拨, 如今就连李佑都出了事, 宫中的皇上如何?

想到这里的人, 不禁打了个冷颤。

李佑仓促中说请谢相去见皇上,显然皇上有危险。

宫中能够调动这么多人马的人, 只有徐皇后,果然就像大家猜测的那般, 徐皇后借着皇上的名义在宫中掌权。

怪不得眼下兵马调动都要听枢密院的, 因为徐国舅在枢密院任副使, 徐皇后这是要让外戚把持朝政。

李佑带着人一路冲出城,按他事先算计的, 若是半个时辰之内无法出京,他们都要被困死在这里。

幸好先生早就写信给他, 让他将家人送回族中,否则就算遇到今日的情形, 他也无法舍弃家人,自己脱身。

眼下没有牵绊,带出来的人也与他一样是这样的情形。

消息已经传出去, 留在京城的人,必然洞悉了徐皇后的作为。

冲出京城,李佑身边的人道:“李大人,接下来我们要去哪里?”

“西边有鲁王,东边是祁王,宫中被徐皇后把持,”李佑道, “我们只能往北去。”

此时此刻北上向宋羡求援合乎常理,虽然离开京城去给宋羡报信, 是他早就安排好的,但稳妥起见不能让太多人知晓,即便是他的亲信。

李佑长长地舒一口气, 年轻时他跟着皇上东征西战,到了最后却要亲手覆灭大齐王朝?想到这里,他耳边忽然响起先生教训他的话:“愚钝尚有救, 人心歪了就救不回来了。”

这就是先生离开的原因。

他在皇帝身边看的太多,明白的也太多,几乎每日都在思量,终于还是走出了这一步。

他这一去北方,就是带着殿前司的人投靠宋羡,顺理成章扶宋羡上马。

……

徐皇后听到李佑逃脱的消息,面容登时变得更加阴沉。

“李佑往哪里去了?”

宫人道:“应该是北上了。”

听到这个结果,徐皇后皱起眉头,忽然觉得这一切可能是有人预先安排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