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喜遇良辰 第256节(1 / 1)

作品:《喜遇良辰

两个人约好路上要去一趟“抚幼所”,住在那里的都是些没了父母、家人的孩童,寒冬腊月,朝廷将他们收在一起,给些饭食,等到春天的时候再由府衙安排他们去处。

这段时间京里的大户人家都是施舍些饭食、衣物。

马车停下,谢良辰和孟长淑一起下了车,孟家下人和常悦将车上带着的物什抬进抚幼所中。

“郡主,”旁边的常悦道,“季远也在这里。”

谢良辰仿佛不经意地向常悦示意的方向瞧了瞧,只见一个穿着青色长袍男子正与一个孩童说话。

季远,这个面孔比前世谢良辰见到时要青涩许多,带着几分腼腆、温和,不过这副面孔是季远装出来的。

谢良辰看过季远得势之后的模样,终于不用再遮掩,那贪心、狡诈、残忍的嘴脸,如今她还记得清清楚楚。

此时的季远只是在军中打了几次仗,凭着自己立下几个小小的战功,但这战功委实不太起眼,尚不能助力他的仕途。

再加上季家本家无力扶持他,他只能求助舅舅,在王家庇护下求生,或许现在暗中搭上了鲁王,但没有功劳鲁王也不会重用他。

要不是娶到了孟长淑,季远绝不会有那么好的前程,可惜季远从一开始意图不纯。

此时的季远看起来单薄无靠,却胸怀志向,还肯真心待人。

他与那些可怜孩子相处的模样,孟长淑瞧见了定然会记在心中,两个人的初见会给孟长淑留下深刻的印象。

之后孟长淑再知晓他就是家中要给她说亲的季远时,自然就会应允这门亲事。

“良辰,”孟长淑道,“将东西放下我们就走吧,别让茹初和李大人等着急了。”

谢良辰心中微微有些惊讶,她听孟家管事妈妈说,孟长淑每次来都要逗留许久,今日她去看了看屋子里的孩子,就急着走了出来。

孟长淑道:“早些将药材的图册准备出来,也好不耽搁明年的春耕,你不是还要在八州多种些药材吗?听听李大人怎么说。”

孟长淑现在已经不是那个只能站在一旁感叹孩童可怜的女眷。瞧见孩子们过的不错,她就放心了,再在这里逗留也帮衬不了多少,倒不如去忙些别的。

孟长淑拉着谢良辰向马车走去,两个人顺顺利利上了车,马车离开了抚幼所,谢良辰笑着看孟长淑。

“怎么了?”孟长淑道,“我脸上哪里蹭脏了?”

谢良辰道:“没有。”

季远为了这次见面应当是花了不少功夫,私底下没少打听孟长淑的事,却没想到现在的孟长淑已经和从前不同了,这小小的变化就能让季远的今日落空。

谢良辰不禁想到她与宋羡,即便前世他们曾一起经历过生死,却还是不小心错过,更何况这种季远单方面算计来的“交集”。

好在她与宋羡最终还是走到了一起,她也记起来当年他们在海上经历的事。

这么一想,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当真来之不易,真心实意的就该被好好珍惜。

谢良辰回过神来:“方才常悦跟我说,在抚幼所看到了季远。”

孟长淑露出惊讶的神情:“就是……那个季远?”

谢良辰颔首:“之前你提过之后,我就留意了隰州的王家和季远,问过宋羡一些季远的事,常悦听到便记住。今日在抚幼所看到季远,常悦便立即提醒了我,不过姐姐放心我没与旁人说,季远想要与你结亲。”

孟长淑自然相信谢良辰。

谢良辰接着道:“季远可知晓姐姐你回来抚幼所?”

孟长淑听到一僵意识到谢良辰的意思:“应该不知吧,季远还没有来过我家中……难不成他这次来抚幼所是事先打听好了,故意来与我见面?”

谢良辰摇头:“我也不知晓,不过日后姐姐多多留意。”

孟长淑皱起眉头:“他莫非觉得私底下与我见了面,我就能答应这婚事?这样遮遮掩掩,倒不如光明磊落地来家中求见。”

谢良辰道:“孟姐姐想的没错,不能因为见过几次就对这人妄下定论。”

孟长淑想到宋羡:“那你与宋节度使呢?”

突然提及宋羡,谢良辰仍旧有些不好意思:“我开始觉得宋羡是个不讲情面,冷漠易怒之人,恰好那时候我欠了他不小的人情,每次见面都觉得他是来催我还债的。”

孟长淑没想到会是这样的情形。

谢良辰道:“为了报答宋羡的恩情,我去灶房里做了一碗面条聊表心意,宋大人还嫌弃不肯吃,我表面上依旧客气,心中却觉得他着实不好伺候,除了还债之外,离他越远越好。”

孟长淑道:“那是什么时候让你改变了对宋节度使的看法?”

谢良辰不用去思量径直道:“在镇州见过他维护百姓时的模样,也见过他为了抓辽人奸细以身犯险。后来还带兵入八州,经历了这些,也就真正知晓了他的为人。”

谢良辰也说不清楚到底什么时候开始与宋羡越走越近,可能在宋羡向她说出“欢喜”二字之后?或者在更早之前,被醉酒的宋羡用树枝勾住衣衫,第二天早晨又瞧见宋羡背着阿弟去更衣。

不知不觉中越走越近。

“怪不得提及成亲你会不害怕,”孟长淑道,“因为你了解宋节度使,知晓嫁的是什么样的人,会过上什么样的日子,若是将来我成亲,也要似你这般,若是看不透,倒不如不去冒险,宁愿老在家里。”

说话间到了李家。

谢良辰和孟长淑说笑着走下马车,李茹初和严小姐立即来迎,四个女孩子向院子里走去。

今日太医院李大人家里宴请宾客,只不过请的都是女眷,这是从来未有之事。

……

季远离开抚幼所,看着路上的车辙怅然若失,没想到孟长淑那么快就离开,而且他能确定孟大小姐没看到他。

虽然只是一件小事,想要见面他还可以再寻机会,可心底却空落落的,总觉得该得到的机会突然之间就不在手中了。

“季家大爷,”王家管事匆匆忙忙赶过来,“出事了,蒋副将被抓了,二爷想要借口离开京城,寻你过去商议。”

第三百九十四章 帮忙

季远想到了,朝廷一定会很快审出个结果,尤其是宋羡在宫门口一跪,连功臣都这样被责罚,若是还不能问清楚,无法向朝中百官交代。

皇上是个很重颜面的人,一直想要将自己比作各朝各代的开路的明君,手底下的人办这桩事也不会大意。

至少要有个结果安抚宋羡。

王家他是不能去的,尤其在这样的时候,免得皇上打压王氏时,将他算进其中。

不过季远没有回绝王管事,反而道:“我们立即赶过去。”

王管事吩咐人牵马过来,他与季远两个人一前一后翻身上马,两个人刚出了抚幼所的胡同,王管事正准备与季远说两句话,就瞧见季远面色难看,目光有些涣散。

“季家大爷,”王管事道,“您是不是什么地方不舒坦……”

王管事话音刚落,季远抬起了手,似是要去扶马鞍,只不过他的手没能按在马鞍上,整个人就从马背上栽了下来。

王管事惊呼一声,忙去查看季远的情形,他伸手将地上的季远扶起来,只见季远额头磕破,正往外渗着鲜血,季远整个人也如烧红的热炭般。

“季家大爷,”王管事有些后悔,方才他急着报信太过慌乱,竟然没有发现季远的异样,“您这病了怎么不说呢?这可如何是好啊?”

“快来人,”王管事身边没有带旁人,只得花钱请街上的人来帮衬,“搭把手,将我家大爷送去看郎中。”

季远紧闭眼睛,仿佛早就晕厥过去。

……

李家。

李太医致仕之前官至副使,李太医与现任的副使贾似不一样,贾似一心想着官途,李太医则是醉心医术和教导弟子。

在见到李茹初送来的药材图之后,李太医仔仔细细地看了多遍,只觉得嘉安郡主这图有甚多可取之处。

一来药材画的仔细,连同开什么花,结什么果,挖出的根须如何都画的清清楚楚。

还罗列了药材常长在何处,长几年的药材药性最好,以及挖采之后药材要如何存放,就以用来做纸药的杨桃藤来说,采下之后要立即送去纸坊,存放不当,药材里枝叶干涸,这药材就能再取用。

若是采药的人知晓这些,不来不会辨认错药材,二来会妥善存放和买卖,若非熟知采药的人,决计写不了这样周全。

李太医听谢良辰说起镇州的村民,从前虽然采药却并不知晓药性,甚至因为识药不清被药商随意糊弄,更有人将药材当成可治百病的神药,随意服用,枉死者不在少数。

如今学会了辨识药材,挖采时更省力气不说,懂得药性之后,也少了中毒之事。

“这药材图放在衙署之中,采挖时节,还要请识字之人在旁解读,”谢良辰道,“如今我们做的就是八州之地常见的药材。”

李太医道:“前朝时也有这样的图册,只是损毁、遗失太多,我们也曾想着重编药材图经,只不过有些地方不如你这图画的周全。”

李太医自从看到这药材图之后,就想到要如何完善他们的图经,但这些都是嘉安郡主想出来的,他们自然不能随意取用,这次请嘉安郡主前来,也是商议此事。

谢良辰听出李太医的意思:“您若是觉得我们的药材图有可取之处,只管拿来用处,做出更好的图册对民众有益,我们能帮上忙也是我的福气。”

李太医脸上露出笑容,没想到他的话还没说完,嘉安郡主就已经想得如此透彻,不过也不用太惊诧,能够画出药材图的人,自然是心中早有思量。

李太医道:“八州需要的药材图,成册之前只管送来,我与学生会帮忙核对,免得出任何差错,你们不知晓的药材,只要太医院有相关图册,都可以借来仿画。”

谢良辰几个一听都十分欢喜。

谢良辰感谢李太医:“还有一件事想要请副使帮忙参详。”

谢良辰说着取出了豕膏:“这是我们陈家村熟药所做出的豕膏,也算成药的一种,内服的成药只有官药局能卖,这种外用的豕膏,不知我们是否可以售卖?”

刚建官药局,什么药能卖,什么药不能卖,太医院尚未有章程。

李太医仔细看那豕膏的药方,这种豕膏不内服,就算误用没有对症也不至于有性命之忧。

李太医点点头:“刚刚建了官药局,太医院人手不足,然坊间有太多良方,这些药方就此搁置不用难免可惜,委实该出个章程。郡主将这豕膏留给我,我会与太医院同僚商议,出了结果便告知郡主。”

“日后但凡坊间进献上来的药方要如何处置,也都能有个比照。”

送走了谢良辰的等人,李太医去前院寻学生,明年八州之地不知能种多少药材,需要都少药材种子,他可以引荐几个人给嘉安郡主,希望能帮上忙。

从李家宅院出来,谢良辰和孟长淑几个都很欣喜,李太医答应会帮忙核对药材图,往后她们只管这样画下去,一冬天赶一赶能出几本册子。

孟长淑仍旧与谢良辰一同坐车回去,路上孟长淑有些不舍:“这些都做好了,你也该回北方了吧?”

谢良辰点头:“还要准备明年春耕之事。”

孟长淑叹口气:“不知何时才能再见到?”

谢良辰玩笑道:“若不然,孟姐姐也搬来北方?”

“那么远……我父亲恐怕不放心……”孟长淑说到这里,似是明白谢良辰的意思,脸上立即起了红晕,伸手去搔谢良辰的痒,“让你乱说。”要搬去北方住,要么是父亲调职,要么是她嫁过去……谢良辰显然说的是后者。

谢良辰强忍着笑正色道:“我说什么了?”这一世孟长淑不会嫁给季远,也不知道她的良缘到底在哪里。

将孟长淑送回家中,谢良辰才回到谢家宅子。

刚下了马车,常安就迎上来道:“刑部来人了,正在内院向大爷问话。”

一定是为了萧兴宗那桩案子,谢良辰点点头,看来朝廷是准备给宋羡一个交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