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喜遇良辰 第219节(1 / 1)

作品:《喜遇良辰

第三百三十三章 好话

在这里找几个鸡蛋有多难,谢良辰清楚。

昨日她才让常安去寻一些来。

宋羡说的,没找到什么好东西,鸡蛋已经是他现在仅有的最好的东西。

谢良辰不想吃,但宋羡事先已经想到这结果,故意将温热的鸡蛋碰到了她的嘴,而且就冲现在这架势,俨然是她不肯吃,他就会一直这样举着不放。

谢良辰看着宋羡苍白的脸,面颊都凹陷下去,眼睛仍旧有些微微泛红,坐在这里像是十分轻松,其实刚刚才好转的人,能好到哪里去?

谢良辰清楚宋羡肩膀上的伤,无意让他一直举着,只好张开嘴咬了一口,宋羡这才将剩下的交给了她。

鸡蛋吃下去,只觉得一颗心被煨得滚烫。

谢良辰纵容宋羡慢条斯理地将另一个鸡蛋剥了吃完,这才将他撵回炕上去躺着。

宋将军在心上人面前依旧装模作样,但是不消片刻功夫就又昏沉地睡着了,醒来的时候,发现辰阿姐神情不善。

“伤口没长好之前,不能再下地走动,”谢良辰淡淡地道,“每日都要按时吃药,不能长时间看公文。”

宋羡应声。

谢良辰眼睛中多了几分肃然:“我说的你可以不听,那我就让医工来照应你,跟着父亲和二舅他们一起回镇州。”

淡淡一句话,让宋阿弟彻底老实了,辰阿姐说什么就是什么,绝对不敢再自作主张。

听话还是有好处的。

隔天又下起了雨,湿冷的天气让宋羡格外不舒服,还没有完全愈合的伤口比往日都要疼。

不愿意吵到谢良辰歇息,宋羡在炕上逼着眼睛忍耐,这些年征战受伤的时候太多,这样的情形很是寻常,睡不着干脆就想一想公事。

程彦昭让人送了消息回来,萧兴宗带着人马去了应县,在代州丢了三皇子之后,萧兴宗果然不敢回新城。

只能去应县等待萧太后的消息。

宋羡又想到害良辰的王奎,吩咐王奎做事的人还没有抓住,他其实很想去大牢中亲自审问王奎……

“睡不着?”

谢良辰的声音传来,一盏烛灯放在了宋羡头顶。

宋羡的伤好转之后,谢良辰就搬去了外间,与她一起在外面住的还有一个村中寻来的妇人,那妇人识一些药材,是村子里的医婆,关键时刻能帮上忙。

只要宋羡屋子里没有响动,晚上身为女眷的辰阿姐自然不会进屋。

宋羡觉得自己只是轻轻地翻了两次身,应该不至于惊动了谢良辰。

宋羡睁开眼睛道:“可能是白日里睡得多了。”

谢良辰没有戳穿他,只是从药箱中拿出了一瓶药油:“前两日才找齐了药材,应该再泡些日子药效才好,眼下倒也顾不得这些了。”

药油用在那些旧伤上,尤其是肩膀上那一处。

抹好药油,谢良辰吩咐常安将药油推开,然后起身将外袍拿来给宋羡披好,将宋羡盖的被子拿到炭盆旁烤热。

等到被子再次盖在宋羡身上时,干燥、温暖的被褥,让宋羡不禁一阵舒坦,被抹了药油的地方也是一片温热,似是将其中的冷意渐渐化开来。

从来没有被这样照料过的宋羡,第一次觉得养伤的日子也不那么难熬,甚至内心深处有种期盼,想要伤好得慢一些。

常安带着医婆走出去,谢良辰在宋羡炕前坐下,宋羡悄悄地伸出手拉住了她的。

十指交握了片刻,两个人什么都没有说,只静静地体会着这难得的安宁。

“世叔这两日没来,”宋羡低声道,“是不是因为你在这里,世叔生我的气了?”

谢良辰当然知晓宋羡的意思,脸颊微微发红:“照顾病患很寻常,我父亲为何生气?”

宋羡看着昏黄烛火下的谢良辰,轻声道:“总之是我不好,等我好了就去向世叔赔罪。”

“不要乱想,”谢良辰道,“我父亲最近忙着,有不少外祖父身边的人来寻他。”

宋羡笑着看谢良辰:“那世叔没有生气了?”说着还微微收紧了手指,他真怕哪天谢绍元忍无可忍,来他屋子里抢人。

谢良辰垂下眼睛,心中着实佩服宋羡这磨人的功夫:“别再说话,睡觉。”

宋羡有意再说话,又着实心疼谢良辰的辛苦,于是闭上了眼睛,感觉到谢良辰轻轻将手抽了出来,拿着蜡烛走回了外间。

等到烛火熄灭了,宋羡睁开眼睛,看着外间的屋门,露出了一抹满足的笑容。

片刻之后,宋将军在这踏实、安逸中进入了梦乡。

……

张老将军来到代州时,宋将军被允许能够出门,谢良辰也搬出院子与王家村的女眷住在一起。

张渭河先去见了谢绍元。

谢绍元将这些年的事告诉了张渭河,听说郡主被辽人所杀,老将军眼睛通红,恨不得立即去与萧兴宗拼命,不过想到辽人三皇子在他们手中,早晚有机会面对萧兴宗,张老将军情绪才平稳了些。

谢绍元提及谢良辰被王奎加害,自然就要说到宋羡为了救良辰而受伤。

张渭河眼前又浮现出宋羡那可怜巴巴的模样,当日他暗地里想如果一切顺利,他会替宋羡说几句好话。

张渭河言出必行,佯装不经意间提及:“能够这么快平定八州,宋羡着实不易,当日听说辽人盯上了大小姐,我一时拿不定主意该怎么办。宋羡与我说,三日之内他会攻入太原府,然后带着人前去代州迎战辽人。”

“三日之内……恐怕换了个人也不敢说这样的话,宋羡只用了两日就打开了太原府大门,这两日宋羡不说不眠不休,也确实不曾卸甲歇息,这一战打得痛快,宋羡身边死伤也不少。”

“你可知当日攻破太原府之后,宋羡为了能早些来到代州,都没有带兵入城,杜琢也是敬佩宋羡,竟然让我代替广阳王一脉攻入王宫,擒了伪王。”

这些细节没有人向谢绍元提及,谢绍元突然听到还有些惊诧,擒拿伪王是大功,宋羡可以舍弃了这份功劳,难得的是身为节度使的杜琢,也谦让了这份功劳。

张渭河长长地叹一口气:“并非人人都像那些人一样,至少现在看来宋羡品行不错。”

第三百三十四章 踏实

张老将军说的话并非没有道理,几日之前,谢绍元也觉得宋羡与寻常官员不同,有些理解为何良辰他们会送军备来忻州。

但是知晓那两个孩子的心思之后,这件事就没这般简单了。

张老将军不敢说太多,再说下去,他就不敢去看谢绍元的眼睛,于是换了话题道:“萧兴宗吩咐人来寻我,提及当年广阳王之事,我知晓萧兴宗此举是为了在战时扰乱我的心绪,但有些话仔细想想也不一定完全都是萧兴宗胡乱说。”

谢绍元眼看着张老将军神情变得郑重:“广阳王的死另有内情?”

张老将军点头:“萧兴宗的意思,当年广阳王的死是有人故意为之,先调走广阳王的兵马,又眼看着广阳王被高豫和辽人合围。”

听到这里,谢绍元已经清楚张老将军的意思:“萧兴宗说的是大齐当今的圣上?”

谢绍元脸上没有意外,张老将军不禁迟疑:“你……知晓?”

谢绍元摇头:“我岳父……陈友礼在世的时候就有所猜测,我们之前就是没有找到实证,隐瞒阿辰母亲的身份也是这个原因,既然不知当年广阳王到底是被谁加害,最稳妥的法子,就是在此之前不要将实情透露给旁人。”

所以谢绍元心里早就有所准备。

张老将军皱紧了眉头:“现在伪王伏法,萧兴宗也被拿住了要害……就怕良辰的身世遮掩不住,会传到大齐皇帝那里。”

谢绍元道:“这样的消息必然遮掩不住。”恐怕比战报去的还要早一些。

谢绍元说完沉默片刻,再次看向张老将军:“这件事你可告诉了宋羡?”

张老将军点头:“此事涉及到萧兴宗的计谋……”

也就是说,宋羡知晓这些之后仍旧带兵前来代州。

谢绍元劝慰张老将军:“如今好不容易收回八州之地,更何况还是你生擒了高豫,良辰带着镇州的村子也为大齐立下功劳,皇帝就算再着急也不会这时候向良辰动手,老将军也不用太焦急,有些事还需从长计议。”

张老将军应声。

谢绍元道:“还烦请老将军与大家说一说,也不要兴师动众地来见良辰,战乱已经平定,日后还有的是机会。”

张老将军明白这个道理,别说现在大张旗鼓的动作可能会让皇帝觊觎,最重要的是,万一有人在其中浑水摸鱼……

不管是想要加害良辰,还是故意算计齐人,都是不好应对的麻烦。

谢绍元知晓张老将军急于见良辰,于是起身引着张老将军向王家村走去。

刚好陈咏胜陪着陈咏义一起来见谢绍元。

看到谢绍元,陈咏义眼睛一红:“姐夫,真的是你,你没死,”

陈咏胜也跟着鼻子发酸,谢绍元回来的时候,正逢辽人攻城,当时他忙碌不堪,只匆匆见了一面,直到宋羡来了,打了胜仗,他们才有功夫聚在一起说了说这些年的经历。

谢绍元比他们年长,在陈咏胜和陈咏义记忆里,谢绍元一直护着他们,虽然不是入赘陈家村,陈家村但凡有事,谢绍元必然会前来。

平日里他们不敢在良辰面前提及姐姐、姐夫,就怕良辰会难过,眼下以为永远见不到的人,就在面前,陈咏义眼泪抑制不住地往下掉。

瞧见谢绍元这般瘦,陈咏义道:“我听二哥说了,姐夫身子不好。姐夫别担心,等回到陈家村,许先生和良辰定会让姐夫的病痊愈。”

“咱家如今不一样了,能吃饱穿暖,织房的女眷们比我们赚的还多,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

“好了,”陈咏胜抹了一把眼角埋怨陈咏义,“本来是好事,哭哭啼啼的做什么?”

陈咏义这时候才想起张老将军,一把拉住张渭河:“张老将军也跟我们一起回陈家村,以后就住在村子里,别看我们将药材和粮食都送来了祁州,但走一趟商就什么都有了。”

陈咏胜不禁一笑,陈咏义从前可是一个不爱说话的人,随着陈家村买卖好起来之后,也这般有底气了。

是,他们陈家村有货栈在,他们虽然来到这里,村子里其他人一定不会闲着,陈咏胜出来之前就听陈子庚和黑蛋几个商量等战事过去了,他们就上山去捉蛤蟆。

陈咏胜忽然很想回家,回到家里才能踏实。

张渭河道:“好,过几日我与你们一起去镇州。”

说着话,就看到谢良辰带着几个村民走过来,谢良辰带着人就近在山中找些药材,代州死的人不少,大家要提前用药防杂疫。

经过了战乱,防住了疫症,接下来才能做其他事。

眼看着谢良辰渐渐走近,张渭河心头一阵恍惚,仿佛瞧见了广阳王一家,当时他怎么就没想到呢?

广阳王的后辈就该是这样。

张老将军的眼睛也渐渐模糊起来。

谢良辰教村民们挑拣药材,眼看着大家做的越来越熟练,这才放下心去跟四舅和张老将军说话。

其实张老将军带回的消息,谢良辰都听宋羡说过了。

高豫父子被杜琢派人押赴京城,现在宪州以南是杜琢派人镇压各种纷乱,宪州以北就交给了宋羡。